丝绸之路的故事,古代丝绸之路的故事

更新:12-08 现代故事 我要投稿 纠错 投诉

西西|一带一路:张骞,开辟丝绸之路的第一人

扬扬导读】丝绸之路,简称丝路。西汉时,汉武帝派张骞两使西域,开辟了著名的丝绸之路,凿空万里,在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的岁月里,与西域各国建立了友好关系,为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前无古人的伟大贡献。张骞成为古代丝绸之路的开创者。那么,这位伟大的探险家出使西域,经历了多少曲折和艰辛呢?我们一起来分享张骞开辟丝绸之路的故事。

张骞是西汉时伟大的探险家、外交家。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前后历经19年,足迹遍及天山南北和中亚、西亚各地,是中原去西域诸国的第一人。

汉时的西域,狭义指玉门关、阳关以西,葱岭以东,今巴尔喀什湖东、南一带和新疆地区。广义则包括葱岭以西的中亚、西亚和东亚的一部分,及东欧、北非一些地方。汉武帝时,匈奴在西域设僮仆都尉,监督和奴役西域各国。武帝为战胜匈奴,想联合一切敌视匈奴的力量。当时有个降汉的匈奴人,说了居住在伊犁河的大月氏与匈奴有仇的一段往事。武帝听说了这件事以后,决定联络大月氏共同对付匈奴。公元前138年,雄才大略的武帝公开下令招募出使大月氏的使者。青年郎官张骞自请应募,被武帝相中。

沙漠、雪山、绿洲,伴随狂风漫卷,“一川碎石大如斗”。苍凉,是西域之路的写照。

然而,要越过西域茫茫流沙与荒漠,绝非小可。而横越西域,既要有外交家的辩舌,又要有探险家的胆魄。张骞义无反顾地肩负出使大月氏的任务。

那时,从汉到西域没有通道,必须经过匈奴控制的地区。公元前139年,张骞带领100多名随从离开汉境不久,就被匈奴截住。

张骞一行被送到匈奴单于处,单于了解到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后,先是劝降。然而,张骞坚贞不屈,不为所动。见劝降不成,单于又嫁匈奴姑娘给张骞为妻,企图以此软化张骞。

张骞在匈奴软禁了十多年,过着放牧的生活,有了家室妻子,但始终不忘自己的使命,一直在等待离开匈奴的机会。

一天, 张骞乘匈奴人监视疏忽,匆匆逃离匈奴,向西奔走了几十天,抵达大宛(今俄罗斯列宁巴纳德或卡斯赛)。

大宛国是中亚的一个富裕之邦,早有通汉之意。大宛王派人送他们到康居,通过康居终于找到了大月氏。谁知大月氏的情况已发生变化,由于遭到乌孙的希冀,他们离开伊犁河到大夏(今阿富汗北部),过着安居乐业的生活,不想再向匈奴报仇了。

张骞在大月氏滞留了一年多,经过不断努力,联络大月氏抗击匈奴的目的还是没有达到,只好离开大月氏回国。

归途中,张骞为避开匈奴控制地区,改道向南。他们翻过葱岭,沿昆仑山北麓而行,经莎车(今新疆莎车)、于阗(今新疆和田)、鄯善(今新疆若羌)等地,进入羌人居住地区。不幸回国途中,张骞又被匈奴抓获并受到拘禁。公元前126年,匈奴发生内乱,张骞乘机脱身回汉。这次出使西域前后13年,去时的100多人中,只有他和堂邑父两人返回。

张骞回到长安时,正值汉与匈奴交战。武帝因张骞熟悉匈奴情况,要他给出击匈奴的引路。公元前123年,张骞以校尉的身份随大卫青征讨匈奴。

张骞带领走有水草的地方,保证了的供应。张骞引路有功,武帝封他为博望侯。

公元前121年,张骞任卫尉,和李广分别统帅,从右北平出发分路进击匈奴。张骞未能按期到达,致使李广被匈奴包围,损失惨重。张骞因失职被削去爵位。

后来,张骞又劝武帝联合乌孙,彻底割断匈奴右臂。武帝接受了这一建议,第二次派他出使西域。

公元前119年,张骞带领300多人出发,每人配备马匹,携带牛羊万头和大量金币、丝帛。张骞一行又开始了一趟艰苦卓绝的西域之行。当他们到达乌孙,正遇上乌孙内部不和。张骞说明来意,诸大臣因离汉太远,不想改变臣服匈奴的现状。乌孙王虽然倾向于大汉,但年老体弱,没有能力决断国事。

联合乌孙共同对付匈奴的目的没有实现,张骞分派副使去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诸国,宣扬国威,联络感情。

乌孙王派几十人送张骞回国,并以数十匹好马回赠西汉。不久,张骞派副使也陆续带着所使国的使者,返回长安。公元前115年(汉武帝元鼎二年)张骞回到长安,过了一年多就逝世了。

张骞两次通西域的军事目的虽未达到,可是他打开了汉与西域间的通道,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第一次。这一通道后来成为闻名天下的“丝绸之路”。

张骞通西域,加强了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汉族精美的手工业品如石制品、漆器等,大量行销西域。先进的生产技术如农业生产技术、穿井术、冶铁术和各种生产工具流传到西域,这对西域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西域的乐器、歌舞以及葡萄等技艺、物产传入中原地区,丰富了汉族的经济文化生活。

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对促成汉王朝的兴盛产生了积极作用,引发了汉王朝与中亚、西亚各国相互贸易的强烈愿望,有力地促进了中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

张骞出使西域,是中国有史记载以来的第一次。张骞是一个伟大的探险家、外交家,他的坚毅、勇敢、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对国家的使命感,永远受到后人的崇敬。

开卷有益|《丝绸之路》:一位唐朝公主的漫漫和亲路

【编者按】

著名敦煌学家魏泓的《丝绸之路:十二种唐朝人生》中文版近日出版。该书用公主、作家、画家等12个人的身份和视角,以故事的方式讲述丝绸之路两千多年的历史。在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澎湃新闻邀请演员李晓峰为大家朗读书中《公主》一章的片段。

演员李晓峰

唐朝配备了强劲的机、精良的甲胄、钢铁打造的剑,还有与投石机。士兵也像草原民族那样学习骑射,而且很多本来就属于游牧民族。尽管如此,当与侵犯边境的各个民族势力对峙时,他们却从未占过上风。因此,除了动用军事力量,他们还长期采用外交和贿赂的手段来守卫边境,和亲便是其中一项策略。早在几百年前,各王朝就开始选派公主和亲,以巩固盟友关系,单在唐朝就有二十余名公主被送去和亲。7世纪时,一名突厥可汗要求唐朝派皇子迎娶他的女儿,惹怒了朝廷。有官员谏称:“自古未有中国亲王娶夷狄之女者。”结果持异议的官员遭到了流放,武则天女皇选了一名侄孙前去草原和亲。不过此前被派去异国和亲的都是帝王的远亲或者低级嫔妃的女儿,直到与回鹘联姻时,唐朝才开始派公主去和亲。

821年秋,太和(即定安公主,唐宪宗第十女,是第三位、也是唐代最后一位和亲回鹘的正牌公主——编者按)正在奔赴的目的地位于长安的西北方向,但队伍先向东北走,到达位于黄河河谷的河中府(今山西永济市一带)。黄河流域及其周边肥沃的平原是中国的心腹之地,夹杂大量黄土的河水为平原带来了养分。接着,队伍向北途经河东道(今山西省一带)前往太原。和亲队伍在河中府停留数日,一边休整,一边补充物资,包括备好葡萄与葡萄酒以便公主在途中享用,并为下一段行程做好准备。他们继续沿黄河东岸北行,前往一个军镇,避开危险莫测的鄂尔多斯地区。接下来,他们沿黄河北岸西行,北方的地平线上尽是高耸的山峰。队伍穿过这一带后,在黄河由北折向东的拐弯处,转向北面行至䴙鹈泉。这是唐朝的北方边界,在这之后,公主一行得花好几个月跨过戈壁沙漠才能看到多一点的水,更别说河流了。

短暂的夏季已近尾声,地面因霜冻而变得越来越硬,好在天气仍晴朗干爽。队伍每天行进的路程十分有限,很早就停下来扎营,让牲口吃草。之后的路途中,骆驼只能吃草料,因为它们掌上的肉垫很柔软,不能像马那样刨去牧草上的冰和雪。除了牛羊肉以外,回鹘人还会捕食羚羊。第二位可汗立摩尼教为国教时,除了下诏“应有刻画魔形,悉令焚爇”,还提议臣民应“化为蔬饭之乡”。摩尼僧均食素,俗世信徒虽然未受到严格限制,但也应该对肉食有所节制。然而,不管是在路上还是今后的生活中,太和都未没发现这项诏令有丝毫实行的痕迹。大家仍大食肉脍,牛、羊、牦牛、骆驼、马、羚羊、狐狸、野兔,所有饲养的、猎获的动物,无不在他们大快朵颐的行列。在喝酒方面,他们也没有受限制,公主的队伍中便携有大量马奶酒。

随着一步步深入回鹘的疆土,太和眼前几乎没有什么熟悉的事物可以勾起对故土的回忆。虽然她涉足过的祖国山河并不多,但从文学与艺术作品中,她对自己的故乡是了解的。在她眼中,故乡有翠绿的河谷,有葱郁壮美的山峰,雨水在芭蕉叶上滑落,秋天片片红叶中夹杂着一朵两朵菊花,竹子林布满山坡,每一个季节都有自己的花鸟鱼虫。可如今,每当她早上醒来,眼前只有雪和荒芜,周遭都是灰蒙蒙的一片,如此鲜明的对比令她触目惊心。她不禁想起八百年前一位和亲公主的诗句:“吾家嫁我兮天一方……愿为黄鹄兮归故乡。”

【朗读书籍】

《丝绸之路:十二种唐朝人生》

【英】魏泓/著 王姝婧、莫嘉靖/译,四川出版社·理想国2020年4月版

公元8世纪到10世纪,唐朝盛极转衰,西域局势动荡不安。在盛唐漫长的身影中,我们可以看到最终葬身海洋的中东船长塔泽纳、败走铁刃城的吐蕃士兵赛格拉顿、远赴漠北的太和公主、一生飘零的莱瑞诗卡……无论是贵族还是民众,都在试图抓住命运的节奏,努力活下去。正是这样一个个生命轨迹照亮了两千多年的丝绸之路,随着历史涌至现在。本书作者是知名敦煌学家魏泓,她实地行走中亚土地,进入塔克拉玛干沙漠深处,考察众多重要的考古遗址,到访中亚的其他遗址,重走汉人与吐蕃士兵的之路,从今天阿富汗的阿姆河到巴基斯坦亚辛河谷的古代王国,经洛瓦里山路进入奇特拉尔地区。魏泓用丰富详实的材料,以故事的形式趣味地向我们讲述了古老的过去以及遥远的地方,激发读者对这段迷人历史的好奇心以及探索历史的欲望。

【丝绸之路的故事,古代丝绸之路的故事】相关文章:

1.蛤蟆讨媳妇【哈尼族民间故事】

2.米颠拜石

3.王羲之临池学书

4.清代敢于创新的“浓墨宰相”——刘墉

5.“巧取豪夺”的由来--米芾逸事

6.荒唐洁癖 惜砚如身(米芾逸事)

7.拜石为兄--米芾逸事

8.郑板桥轶事十则

9.王献之被公主抢亲后的悲惨人生

10.史上真实张三丰:在棺材中竟神奇复活

上一篇:丝绸之路的小故事;丝绸之路的小故事50字 下一篇:丝袜故事网 关于丝袜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