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通史 160-十地圆通-发菩提心,使命必达
【感谢】
该文章源自整理喜马拉雅音频,闲者知无涯老师的《新佛学金刚经系列课》
感谢 【安端】 的引领和指点!感谢 STONE、芦苇、厚朴、李润、辛昕、深海玫瑰-果琋、天心师兄、双林居士、生显、幸运花413、唐木、乒乓SOD、松哥、天凉好个秋、小占、质多医伽阿羯罗多的帮助与支持!
本节课音频首次上线:2019-1-5
佛教通史-闲者知无涯
道绰大师出生的年代呢——公元562年,其实还算像法时代……就,哪个标准看,他都是像法时代。但是,为了加强紧迫感,道绰说,当佛去世,第四个五百年,已入末法。为什么他会有这个时间点说“已入末法”呢?因为关于佛陀入灭这个时间,实际是我们近证的。现在考证——南传佛教定的佛灭时间是公元前544年,这是南传定的;国内呢,现在学界用的是汤用彤先生定的,汤用彤先生考证,是公元前490年到480年期间。南传和汤用彤先生定的佛灭的两个时间,前后是差50年,但是呢,都是在公元前500年左右。
以前,佛教内认为佛陀入灭的时间是——公元前900年。为什么会出这个时间呢?是因为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北魏太武帝那个时代,佛、道相争非常激烈,为了说明“佛”出世比“道”早,就有和尚造过一本书,这本书叫《周书异记》。在《周书异记》里说,佛生于西周昭王二十四年——西周昭王二十四年是公元前977年,佛灭于公元前897年,就八十岁嘛。所以,后代佛教内史书引用佛陀出世及入灭的时间,都是引用了这本北魏太武帝的时候造的书——《周书异记》……就是“西周说”。在道绰时代,对佛陀的出生、入灭的时间也用了这个点,这个点叫“西周点”。
公元574年,是佛教史上灭佛那个“三武一宗”里的另一个“武”——北周武帝。建德三年,他开始灭佛。那个时候,道绰刚出家一年……要不,就是两年……就是,他的命不好,刚出家……14岁刚出家就碰上灭佛,所以,自然对“末法时代”的预言,感同身受深信不疑。其实,不光是他,当时整个时代都深信“末法时代”已经来了。所以,无论他是否采用了这个“西周点”,整个佛教——大家都认为“末法时代”已经来了,或者说,其实当时大家能搞清楚佛陀这个时间——因为,当时“阿含”已经传过来了,但是大家也不搞清楚了——因为事实已经发生了……这个……连续灭佛——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连续灭佛,就觉得“末法时代”就是已经来了。所以,道绰也就没有追究佛灭的时间是不是肯定是“末法时代”。这是道绰在引用经书时候的一个特点。
道绰大师和昙鸾大师不同,昙鸾大师在给经书写注——你看,他写的是《往生论注》,他在写注的时候非常重视原文——前面课里讲,昙鸾大师在引用经书,或者引申经书的时候,还是忠于圣人原文的,忠于经书的原教的,对吧。他去抓圣人没说的事情,比如说,抓龙树的这个漏洞的时候,他是借圣人的口表达自己的意思,他还没有演绎圣人的话——他就……圣人没说,哎……我发挥一下,就这一些。
但道绰不一样。可以说,昙鸾引用经书的特点是“深”;道绰引用经书的特点是“广”——他是博览群书、无师自通型的这种高手,所以,他一般不走弯路……就,我把一本经书插得很深的去研究——不!他就是直接代圣人立言,所以,道绰在给经书写论,或者写注释的时候,有一个特点——就是,对原文不是很忠实。在引用经书的论据上也不作比较。因为,要知道啊,佛经互相冲突的地方很多,他不去作比较,他只拣对自己有利的观点,就把这句抓出来。总之,他的特点,就是......就,《安乐集》的特点就是观念鲜明,但论据有些凌乱,有的时候呢……这个也不是很扎实。后世……这个迦才【帝京弘法寺释迦才】在《往生论》、《净土论》里说《安乐集》:“虽广采诸经,但文义掺杂”。
这是道绰自己的特点吗?其实不是。佛教传入中国以后,禅宗和净土宗,两个宗派的宗师写文章,都有这一共同特点……呐,除了极个别的,像昙鸾大师这种不世高僧——他们比较重视原文,净土宗和禅宗两派宗师写文章都不太重视原文,这就和中国佛教八宗其他宗派划开了。其他的宗派,比如:天台宗、华严宗、律宗,尤其是后来的藏传,他们在引用经书写论的时候,对经书的原文性、正确性都非常认真,或者说,其他宗派都刻意地在追述自己来自于印度佛教的嫡传性,强调自己的正宗性,这是强调义理学派的特点。
可以说啊,佛教传下来三支:重义理、重精神、重情怀。凡是强调“重义理”的学派都有这个特点——就是,在写论、写经的时候,重视自己的原教旨性……那就是——我正宗。在强调自己原教旨性的时候,他们就特别讲究细节。比如说,同一句话,不同的版本的经书的对应、不同语言翻译之间的对应、一个词不同意思的对应……甚至,这句话当时梵文的意思是什么?巴利文的意思是什么?以致于发展出一种专门的学问,叫“经书考据学”。有的教派呢,已经变态到了什么地步呢?就是每一个字……这个巴利文的意思是什么?梵文的意思是什么?每个版本的意思是什么?说实话,这已经走到了邪路上……走到了佛教研究的邪路上。
但是,禅宗和净土宗不一样,他们跟其他教派不太一样,他们不太强调自己的嫡传性,啊……也强调,但是他们不在经上强调,一派得的是佛陀的精神,一派得的是佛陀的情怀。这两派宗师的特点呢——就是,他们都是民族情结很强的那种中国读书人出身的。前面说,中国传统的读书人,书读到一定程度之后,他们的思想认知就有趋同性,什么呢?——我中华上国什么都是好的!蛮夷好不好?那只跟他们离我们的远近成正比……离我们近,还好一点儿;离我们远,那肯定不好。如果蛮夷有好东西,那也需要改造成我们中国的东西才能用。
日本讲谈社出过一套“中国史”【《讲谈社·中国的历史》是日本讲谈社出版的一套中国通俗历史系列的著作】,“中国史”里有一本书,日本人一直就搞不懂这一点,说“中国”这个词啊,它本来是个地理词——中间的国……我日本也有,印度也有“中国”……我日本也有“中国”。但是,为什么中国读书人,最后把“中国”两个字内化成一种强大的民族自豪感,这实际是因为儒家精神的问题。
净土宗和禅宗,他们的先辈宗师基本上都是这种人——远追庐山慧远大师,那种中国......佛教需要中国化的初心。这个……佛教要中国化,这就是慧远大师定下来的——佛教就是中国的佛教。所以,这两宗大师在写论、写注的时候,不惜切割开跟印度佛教的本土联系——就,你们一定要强调嫡传、一定要强调正宗……我们只强调“拈花微笑”、我们只强调“取义”。
所以,他们在引用经书的时候,往往呢……就是按照佛意,理解佛心,引用其中有用的一部分,或者删减、或者增补,往往不太按照原经文照录。这个呢,就是佛教中国化的一个特点——这两宗的特点,这个呢,也是我坚持说佛教发展的一个方向——佛教,祂就是中国的佛教。
二祖道绰,他在写《安乐集》的时候,这本书也体现出这种趋势——就是,他有点先出了结论,然后再找论据的这种趋势——引用经书,向自己的这个结论上去靠……有时候都不惜修改经典啊!这个……有的挺明显的,修改得好…...这种事儿,昙鸾干过、道绰干过、五祖弘忍干过、慧能干过、善导干过……禅宗和净土宗的大师们都干过。
昙鸾,初祖,他擅长改的是“三经一论”。前课里说过啊,他是大乘空宗,偏中观,去改“三经一论”;道绰呢,他是改“俱舍”、“阿含”,他是偏大乘有宗——就是,有“有部”的那个……哲学上有“有部”倾向。我们最好不要说这些大师们改经书,可以说这些大师们发展地了解释了经书——这样讲就比较好听了……发展和解释了经书。
这种发展和解释经书的趋势呢,除了要佛教中国化之外,还有净土教本身的一个深层次原因。净土教,情怀立宗,他几代开山祖师,都是学识精深、慈心广大的高僧。他不是小年轻啊,他都五十岁知天命了,才归的净土,所以,一方面,这些祖师们,他们不迂腐,追慕的是慧远大师——佛教要走中国道路的初心;另一方面,就是他们对老百姓……对这个痛苦的乱世里受苦的抱有深刻的同情和慈悲情怀。乱世的众生要有活下去的希望,在乱世的众生里,你跟他们谈什么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又怎么了?对吧,乱世里,那些唯物 主 义 者 才是最可悲的!所以,净土诸大师在引用经书的时候呢,经常会出现这种情况——就是,对佛经的原文并不十分重视,只求佛意。后世,念及这些大师们的初衷也就不追究了,也没人追究。单在度救众生方面,可以说净土宗,祂确实是情怀是排第一的。
通过引用佛教的“末法时代”的概念,再加上昙鸾大师发“二力二道”学说时,引用的“五浊恶世”的概念——“末法时代”加上“五浊恶世”,提到一个新高度……也不能说“提到一个新高度”……应该说,把这个世界推到一个新低度……更低了——“五浊恶世”加上“末法时代”变成了“五浊末世”……你看,两个坏词就垒在一起了。
道绰大师就通过这个“五浊末世”,发出“圣净二门”学说的基础理论。因为,“五浊末世”了——“末”,最后,那就已经不是“难行道”和“易行道”的事情了啊,他就进一步推广了“难”、“易”两个字的范畴。昙鸾大师说嘛,所谓“难行”——就是,修持“难行”有五种“难”。我帮大家回忆一下啊……这个前课的。五种难是什么?第一,外道相善乱菩萨法;第二,声闻自利碍大慈悲;第三,无顾恶人破他圣德;第四,颠倒善果能坏梵行;第五,唯是自力无他力持。这是“难行道”的“五大难”。这“五大难”其实就已经非常难,实际就等于——不行。
西河道绰就觉得,这个给老百姓讲还是费劲,哪儿那么多废话?就是一个“难”——发不起菩提心,就是“难”!不信,就是“难”!修佛,首先要发起菩提心,要认识菩提心。只要认识了菩提心那就容易了!这实际也是为了普通信众的这么一个理解。你把这“五难”总结出来,大家谁记得住?但是发菩提心——你信,就容易!你不信,就难!这个好理解了吧?换言之,净土法门——想往生净土,核心的核心,上来就要先“信”,信就容易,不信就难。这一下,就把昙鸾大师的“难行道”、“易行道”的解释推到一个很简单的地步,你给普通人讲的时候就很简单:你信就容易,你不信就难。你要是换昙鸾大师来,还得给他掰饬,一个手指头一个手指头地数……五个……
那,什么又叫发起菩提心呢?这个词儿就专业了啊……就,大家老说:哎呀……我发菩提心、发菩提心,什么是菩提心?对吧,既然发菩提心就容易,不发菩提心就难;信就容易,不信就难,那,这个菩提心到底是什么?我给大家总结一下啊,“菩提心”这个词它专业了。道绰大师把这个“菩提心”总结了一下,叫作——“菩提心”还不是一个啊,“菩提心”叫“十信心”,或者“十心”。
大乘佛教的菩萨是有等级的——就有祂们的道阶。前面的课简单讲过,比如说,你去雍和宫,进门的第一个牌楼——十地圆通。这个“十地圆通”实际就是菩萨的十个等级,从一到十,叫“十地”。其实,不止这个啊,菩萨有五十二道阶,“十地”是其中一个。这个……其中的这个“十心”,就是道绰大师总结出来的……不叫“他总结出来的”,他说:这“十心”就是菩萨的十个地位,不同的叫法有区别。
道绰提出来的发心,是十种发心……十个信心。针对的就是这“十地”,后世呢,这个顺序有不同。这里说一下这十心啊:信心、精进心、念心、戒心、定心、慧心、舍心、护法心、愿心、回向心。昙鸾大师只是把净土门说成“易行道”,其他法门说成“难行道”,道绰大师就更进了一步——你只要发了这十心:信心、精进心、念心、戒心、定心、慧心、舍心、护法心、愿心、回向心,发了这十心,就是“易行道”,就能往生净土;你发不起这“十心”,你就“难”,就难行净土。呐,这“十心”加起来就是这“菩提心”。所以说,这菩提心专业了吧,分十层,分十个定义……嗯,不叫“分十个定义”啊,就是有这十个方面,应该说。
你发了心,这叫什么?这叫有愿望。光有愿望行吗?当然不行啦!你得有行动啊,对吧!第一,是先要“信”,“信”就容易;第二,你要有愿望;第三,就是要有行动。“信、愿、行”,“信、愿、行”……你得修行啊。所以,“难”、“易”这种事情,它不光要体现在发心上,它还要体现在修行时间的长短上。哎……净土宗在修行的时间长短上,又占有很大的优势了!要知道啊,所有佛经记载,那成佛的经历都是无数劫……无数阿僧祇劫……无数大劫修行才能成佛。在成佛时间上有一个专门的词,叫什么词,叫:三大阿僧祇劫。“三大”呀,一百多亿年啊……这个“劫”这个单位,本身已经很大了啊,它本身还分大劫、中劫、小劫。“劫”前面再加“三大阿僧祇”,那,这个时间其实你基本就不用想了啊,你也写不出来……就是……不可能,实际上就是不可能。
而且,按《俱舍论》说,这么长的时间——“三大阿僧祇劫”,你还不是简单地就把时间过去就完了……要万善同修,才能达到什么呢?才能达到“菩萨初地”——刚才说那个“十心”对应的是“菩萨十地”——“十地圆通”的“十地”。“十心”对应的“十地”,你“万善同修”“三大阿僧祇劫”才达到了“菩萨初地”——第一位,那后面还有九级呐,可见成佛之难——这就是其他教派啊!所以,从菩萨成佛多难,这是菩萨成佛啊……这才菩萨初地成佛。那,你想想,从普通人成佛……那你就不用想了,对吧,等于没有,等于白说。
但《俱舍论》里说了这么一句话,叫作“另有方便之法,易行”——哎,后面没说,就这一句话,叫“另有方便之法,易行”。得!道绰大师一下就抓住这句话了,他引用《俱舍论》说:“即彼论云,若由别有方便(法)有解脱者,名易行道也,今既劝归极乐,一切行业,悉回向彼但能专至,寿尽必生,得生彼国,即究竟清凉,岂不名易行道”【《安乐集》卷下原文:如俱舍论中。亦明难行易行二种之道。难行者。如论说云。于三大阿僧祇劫。劫中皆具福智资粮六波罗蜜一切诸行。行业皆有百万难行之道。始充一位。是难行道也。易行道者。即彼论云若由别有方便有解脱者。名易行道也。今既劝归极乐。一切行业悉回向彼但能专至。寿尽必生。得生彼国。即究竟清凉。岂可不名易行之道。须知此意也】。大家听懂这段话了吗?《俱舍论》实际就说了一句话,说:另有一种解脱法,叫“易行道”——道绰就说了,那么,现在我劝你念佛归极乐,只要死了,一定往生净土——“究竟清凉”,只要念佛就可以。这个方法是不是很简单?
于是,这就悄悄地产生了一个逻辑偷换。《俱舍论》说的是——是有一个简单的方法,但是没说是什么。那,道绰说——我现在说一个简单的方法。简单不简单?简单吧!既然,我说的方法很简单,《俱舍论》也说:又有一个简单的方法……那么,我这个方法是不是就是《俱舍论》说的那个简单方法呢?好!这个瓜就算吃上了。而且,硬硬地就把净土的这个“易行道”和《俱舍论》给出的“易行之法”接上了。
虚云老和尚:念佛要念到这样才有成功的日子
当民国廿二年(1933)春季,闽省福建功德林居士,发起佛七时,至第三日,虚云老和尚由鼓山涌泉寺下省公干,顺途到功德林慰问大众。刚好佛七止静默念,大众一闻虚云老和尚驾到,大半离座迎接,叩头礼足。当时云老和尚大喝一声说:
“你们学佛好多年,今天对这样严肃佛七道场,给你倒插法幢了!佛法的门中,无论是禅是净,贵在六根门头用事,掉举与昏沈,都是失念的病源。你们记得吗?《弥陀经》中说过,假如一天、二天、三天、甚至于七天,都一心不乱,那个人在临命终的时候,阿弥陀佛和诸圣众现在他的面前,接引往生。现在你们诸位能不能一心不乱?如果一心不乱,怎样会听到老僧到来?如果一心不定,念到阿弥陀佛现身到来,你也不认识他!是佛是魔?你还不认识。是定是乱?也弄不清楚。那前途危险,真是可怜!可怜!”
大众给他教训一番,都不知道怎样是好。到佛七场中开静了,虚云老和尚就同大家入殿礼佛,向大家开示说:
“你们打佛七,贵在一心,如果心不一。东看西听,这样的念佛,就是念到弥勒下生,还是业障缠身!佛法世法都是一样,世法无心,尚且不可以,何况佛法呢!念佛的人,从头到尾,要绵绵密密,一字一字,一句一句不乱的念去,佛来也这样念,魔来也这样念,念到风吹不入,雨打不湿,这样才有成功的日子!
“为什么呢?佛者是觉也,既然能觉悟,自然知道用力专心念去;魔者是恼也,恼害众生慧命,知道他恼害慧命,当然更加用力专心去降伏他。所以当能够觉时,就是见佛,如果遇害,就是着魔。现在佛七场中,如果坐在本位不动,继续念下去的各位居士,算是见着佛了。
“你们叩头接我的有几位,你们说接到什么?既说不出好处,岂不是虚耗时光、空无所得?岂不是我来恼害你们一心大事,扰乱你们一心净业?这样就是你们置我于魔罗边处了,可叹!
“世俗人每每不知恭敬三宝,实在可怜!他们有的用什么烧猪、鸡、鱼供养观音菩萨,既犯了杀戒,又不恭敬。有一次,我在上海时,正遇梅兰芳在上海演戏,有某居士包一个厢位,花数百元请我看戏,我告诉他说:‘八关斋戒弟子,尚且不可看戏,何况我出家的僧人!你请我看戏,无异烧猪供菩萨!’那个人叩头悔过说:‘我今天花了几百元得到开示,知道敬僧的道理了!’佛法无上,贵在用心。”
一句“珍重”,揖别而去。此时各人不敢起身送别,虚云老和尚也不回头看看。
这个佛七,经过虚云老和尚开示之后,所剩下的四天佛七功夫,的确是样样照做。
其中有一位陈大莲居士,建瓯人,归依太虚法师,曾任福建省议会议员,在此期佛七的第六天念佛中,看见地上显出黄金色,很是高兴。结七后特地上鼓山,再请虚云老和尚开示,蒙虚老和尚开示说:这是心到达清境的表现,切戒生贪念,务须一心念佛,努力精进,自然到家。不能够有其它希求。要知道圆人说法,没有一法不圆,任他横说直说,都是契理契机。
图 | 网络
文| 《虚云和尚全集》
如瑞法师:念佛是最好的祝福
念佛最是定心丸, 不惊不怖自坦然。 母子连心皆念佛, 互祝吉祥与平安。
阿弥陀佛,大家好!又是新的一天,愿天下为父母者身心康健、安乐!愿天下为子女者心想事成,开心!
今天谈谈:
有一女士,其女一家在国外。时值世界爆发,女儿恐惧,求助于母。母亲教女儿一法:“念佛,我们都念佛!”其女一家四口遵母嘱咐,每晚盥洗完毕,齐诵《吉祥经》《心经》,称佛菩萨圣号后就寝。
我由衷地随喜、赞叹这位智慧母亲,她给了女儿最温馨的安慰,最美好的祝福。
古人云:“母子连心。”母亲对孩子内心情感的共鸣比任何人都敏锐、深切。《二十四孝》中记载着“啮指心痛”一例。
孔子高徒曾参(曾子),以孝著称。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希望儿子归还,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参在山里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
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曾参于是接见客人,以礼相待。后人赞曰:“啮指唤儿儿有感,指痛心焦焦炙还。痛心待客礼不慢,心连母子感万千。”
“儿行千里母担忧。”心系儿女是父母天性,尤其是在危难时期,若母子远隔千山万水,自然会日思夜想、牵肠挂肚。若能将这份感情,至深的牵挂转变为理性智慧的鼓励,如前面提到的那位女士教女儿念佛,将会令彼此在困难、危急情形下增长善业,获得吉祥。
从佛门的角度看,念“阿弥陀佛”便是最好的祝福、最有力的鼓励。此佛光明无量、寿命无量,故又称无量寿佛、无量光佛。当父母子女、亲朋好友相互思念牵挂时,至诚恭敬地念一声“阿弥陀佛”,便是真挚恳切地祝愿对方一次“无量寿”、“无量光”。声声佛号、念念祝福,渐渐扫除心中的焦虑和担忧,代之以充满正能量的慈爱与安详。
念佛重在诚恳深切,如《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中所说:“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
古德解释:这段经文为“母子喻”,将佛陀对众生的悯念比作母亲对儿女的慈爱。世间慈念最切者,莫如母亲;佛念众生,更过于母。又母念子,慈止一世;佛念众生,慈心无尽,世世相随无有退转。若众生慕念如来,犹如如来怜念众生,方得感应道交,生佛无二。
印光大师开示念佛云:“竭诚尽敬,妙妙妙妙!” 言下之意,拿出十分的真诚、十分的恭敬,实在是修学的妙法。又说“欲得佛法实益,须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则消一分罪业,增一分福慧。有十分恭敬,则消十分罪业,增十分福慧。”
正谓:
念佛最是定心丸,
不惊不怖自坦然。
母子连心皆念佛,
互祝吉祥与平安。
南无阿弥陀佛!
(来源:如瑞法师微博)
【中国佛教网在线念佛;中国佛教网在线念佛经】相关文章:
2.米颠拜石
3.王羲之临池学书
8.郑板桥轶事十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