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深履薄—临深履薄夙兴温凊拼音

更新:12-08 现代故事 我要投稿 纠错 投诉

每日廉语 | 临深履薄

临深履薄

——讲成语说谨慎(2)

《诗·小雅·小旻》中讲,“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对待国事要有忧国忧时“临渊履冰”的情怀。诗中所倡导的观点,已成为中华民族人文思想的传统核心理念之一。后来,也用作“临深履薄”,告诫人们谨慎行事,勿败于一念之差。西汉大臣孔光,办事周密,敏感草稿,必定销毁,亲朋叙谈,绝不涉及政务。若有人打听询问,他便默然不答,转为谈他事。

伏波马援之子马廖,东汉大臣,宽和温厚、行事谨慎。其妹虽贵为皇后,但躬履节俭,事从简约。马廖曾引歌谣“城中好大袖,四方全匹帛”,劝谏朝廷要斥去华饰。可惜的是,其子弟行为放荡、生活奢侈。有好友提醒他,如今你居身显贵,应该如履薄冰,怎能放任?然而,马廖爱子心切,不忍苛责,终致家覆。临深履薄,其实是大智慧。(清澜)

千字文详解——之三十二:临深履薄,夙兴温凊

今天我们来到了“临深履薄,夙兴温凊”。这是承接上文,讲“资父事君” 的行为原则与方法的。“临深履薄”是“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简化,这是既是事君之道,又是我们具体做事的原则。

我们之前讲的“事君”,而非“事国”,为什么呢?在古代,因为君主是国家的最高,所以很多时候郡主就是是国家的象征。从现代来讲,“事君”就是我们对待国家、我们所在的机关、单位,做事的原则要“临深履薄”。

那么“夙兴温凊”又是什么意思呢?“夙兴温凊”实际上是“夙兴夜寐”和“冬温夏凊”这两句话的缩略语。它所表达的是我们侍奉父母的方式方法,也是我们对待长辈应有的行为准则。这里的“父”并不仅仅局限于生父,还包括其他亲属中的长辈。这两句话都是对前面提到的“曰严与敬”的具体体现。也就是说,我们要像《诗经》中所说的那样,早起晚睡,努力工作,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同时还要像东汉黄香一样,冬天为父母暖被,夏天为父母扇凉席子,尽到子女的孝道。这样做不仅可以让我们的父母感到欣慰,也能让他们享受到天伦之乐。因此,我们应该时刻牢记这些教诲,将其融入日常生活中,做到真正的孝敬。

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既然是讲解《千字文》,我们不仅要知道文章的意思,更要深挖一下其中字的含义,让我们每个人都了解我们的汉字,进而更深入地了解我们的文化。我们今天还是从字入手解说,从“临”字开始。

“临”,其繁体字为“臨”,会意字,始见于西周金文,最初的形状像一个人俯着身子,瞪大眼睛,看着一堆物品的样子。到秦国文字,一个“口”上移填空,完全变成了“品”字,竖立的眼睛变为“臣”字。到汉朝,形成了现在的繁体字“臨”。其中的品可以表示众物,此处也有表示读音的作用。所以“临”字的本义就是从高处向低处看。《说文解字》:“临,监临也。从卧品声”。临就是居高往下监看的意思。这里我们不太好明白。我们再看看《说文解字注》:“临,莅也。大也。监也。” 《尔雅•释诂》:“临,视也。”后来引申为“从上对下的监视”,即统治、管理。如《尚书•大禹谟》:“临下以简,御众以宽。”再后来,又由俯视还引申为从上面到来,即降临。如《礼记•曲礼》:“临诸侯,略于鬼神。”随着词义的发展,使“临”字所包含的“眼看”的意思弱化,只留下“面对着”的意思,就是“面临”。 这里就是面临,面对的意思。

“深”,形声字兼会意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 ,左部为“水”,表示这个字的本义跟水有关。右边的“(或作罙,shēn)”字是声符,这两个字形组合在一起,指“水从水面到水底的距离很大”。这个字还有一个特别之处,右边声符也有表意的方向。我们看看右边的声符“(罙)”也有表意作用。古代的“(罙)”字是个会意字,像手执火把进入洞穴中以探索其深浅之意。后“(罙)”字作了偏旁,探寻之义另加提手旁写成“探”,幽深之义另加三点水写成“深”,“(罙)”既表示音读,也表示探索水深的意思。由此可见“深”是由“(罙)”字衍生出来的,表示水的深浅。《说文解字》中对深的解释深水,一条河流,今天湘水支流的潇水。在这里,“深”指的是“如临深渊”的深渊,表示很深的水潭。

“履”是个会意字,始见于甲骨文,是文字变化比较复杂的一个字。甲骨文字形主体为人形,下部突出人足,足下添一短横,像鞋或象征鞋。西周的金文足下变作“舟”,在战国楚简中,又增加“止”为形,应该是强调用脚踩踏、经历。《说文》履字古文形体继承楚简履字形体写法,只是“止”变为“足”。 到了小篆,“履”字的形体从尸从彳从舟从止,从尸。尸和人的身体本身有关,表示人死后没有了神和气的身体本身。。睡虎地秦墓竹简的“履”字在字形上,从尸从彳从止从自,“自”形应当是原来“舟”字变化而来的。从西汉初年开始,履字所从舟旁与止旁连在一起讹变为与“复”字相近,为东汉碑文和居延汉简中的履字形体所继承,楷书形体直接由此演变而来。《说文解字》:“(履/,)足所依也。从尸从彳从夊,舟象履形。”其中说的意思脚上穿的鞋子。《字書》又给了更加详尽的解释:“草曰屝(fèi),麻曰屨(jù),皮曰履,黄帝臣於則所造。”从这里我就可以看出来,我国从黄帝时期就有了皮鞋了。开句玩笑。从文字的造型演化来讲,“履”的基本义是鞋,或穿鞋行走的意思。“履”既然和行走相关,就和人的经历有了联系,因此引申表示“经历”。

“薄”通常被认为是形声字。“薄”在篆文中写作上部为“艹(艸,即草)”,为形旁,表示“薄”的本义与草木有关;下部为“溥”,作声旁表音, “溥”也表意。“溥”有普遍之义。草木生长得很茂密,呈“漫延之态”,以“溥”写出草木的密集。许慎的《说文解字》中这样记载:“薄,林薄也。”意思是说:草木茂盛的地方称之为“薄”。这到这里有人会问“薄”不是和“厚”相对的吗?怎么成了草木茂盛的意思了?《说文解字注》进一步对“薄”的繁密程度进行形象性的描述:“林木相迫不可入曰薄。”从这里可以发现,这里“薄”的茂密达到了草木相互交错,没有缝隙可入的地步。由此引申到“没有空隙,距离近”,得出“迫近、靠近、逼近”之意。如成语“日薄西山”,就是太阳迫近西山、即将落下的意思。一个物体上下两个平面之间距离很近,几乎没有空隙。“薄” 又可以引申指“扁平物上下两面之间的距离小”。这一义项乃是“薄”在现代汉语中最常用的意义之一。

“临深履薄”的意思是:如同在深渊的边缘面临深渊,好似走在薄薄的冰层上;做事就要像这样谨小慎微,小心翼翼。

“临深履薄”这四个字,源自《诗经·小雅·小旻》一文。诗中有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这句话的含义是:行事必须小心谨慎到极致,仿佛面临着万丈深渊般令人胆颤心惊,又如行走在薄冰之上般提心吊胆。侍奉拥有生死大权的君主,身为臣子稍有差池便会招来杀身之祸,甚至可能连累家族,怎能不心怀恐惧呢?因此,古代人在为人处世和言行举止方面都极为慎重,因为他们深知病从口入、祸从口出的道理。一句话一旦出口,就无法收回。人类之所以长有两只眼睛、两只耳朵和一张嘴巴,正是为了让人多看、多听而少说话。在行为方面同样如此,务必谨慎再谨慎。

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好,让我们继续探讨“夙兴温清”这个话题。这里的“夙兴温凊”其实是将“夙兴夜寐”和“冬温夏凊”这两个词的含义融合在了一起。其中,“夙兴”意味着早起,“夜寐”则表示晚睡。这一概念源自《诗经·大雅·抑》中的诗句:“夙兴夜寐,洒扫庭内,维民之章。”在古代社会,对于夙兴夜寐有着明确的规范要求,即子女必须比父母更早起床,更晚入睡。具体来说,当清晨父母尚未起身时,子女应先起床;夜晚父母已安寝后,子女方可入眠。这种行为体现了子女对父母的尊重和关爱,也是一种传统美德的体现。

我们还是从每个字的字义解析入手。我们先说“夙”。“夙,”会意字,最早见于商代甲骨文。甲骨文中的字形就像人两手捧月的形状,从月,从丮(jǐ),表示敬拜之义。到了西周金文里面的 “丮”字下面也演变为从“女”之形。睡虎地秦简“丮”变为“凡”字,下从“月”。后演变为从“夕”之“夙”。《说文》:“夙,同,早敬也。从丮(甲金文象一人跪坐或屈身,两手前伸,有所握持之形,本义是握持),持事虽夕不休,早敬者也。” ”所以说“夙”字的本义是“早敬”,但是后来常常特指“早”。《毛传》:“夙,早也。” 所以本意是早上,在这里也是早的意思。

“兴”,其繁体字为“興”,会意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及商代金文,其最初的字形中间是一个担架一样的器物,这可能是古代“肩舆”的形象,类似于现代的担架,用于抬人或一些重物。四角是四只手,表示众手合力托举器物的意思。《说文解字》:“起也。从舁从同。同力也。”“兴”的本义是起、起来的意义。《诗经·卫风·氓》的两句“夙兴夜寐,靡有朝矣”,意思就是说早起晚睡,没有片刻的闲暇。这里的“兴”是指从床上起来。“起来”有一个不动到行动的开始动作,所以用于抽象意义,就引申出了开始、发动、创立、兴起等意义。比如“兴办”就是开办,“兴建”就是开建,“兴修”就是开修。这里的“兴”就是起床的意思。

“温”,本字为“昷”,最早见于甲骨文,初为会意字,最早的字形为一个人在盛满水的器皿里洗澡,表示加热浴盆里的水。金文中上面显示为“囚”,即“泅”的省略,表示小孩洗澡;下部的“皿”,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盆”的省略,表示宽敞的盛器。后来到了篆书,就演变为形声字“温”,从水,昷声。其本义为引申义为适中的热度,后来引申为不冷不热、性情柔和、复习、富足等意思。

“凊”即清,形声字。战国文字、篆文之字形从水、青声。从水,表示与水相关;青声,表示音读。本意是清凉,左边的“冫”即古冰字,右边的“青”是“清”的省略,合起来表示清凉。《说文解字》:“清,朖(朗)也,澂水之皃(mào同“貌”)。” 《说文解字注》:“朖者,明也。澂(chéng,同“澄”)而后明,故云澂水之皃。” 《诗·魏风·伐檀》:“河水清且涟猗。”后来由清凉,清澈引申为如高洁、清静、清楚、廉洁等意思。这里指的是清凉的意思。

夙兴温清——是由“夙兴夜寐”与“冬温夏凊”两个成语浓缩成的。夙兴夜寐:早上起床晚上睡觉。古代夙兴夜寐的标准是:成年的儿女要先于父母而起,迟于父母而睡。早晨父母还没有起床,做儿女的就要先起来;晚上父母睡下了,做儿女的才能睡。这样做为什么呢?就是要早晚两次要给父母问安,也就是《弟子规》中说的“晨则省,昏则定”。

“温凊”这个词语代表着一种美好的品德和行为,它的含义源自于古代经典著作《弟子规》中的一句话:“冬则温,夏则凊”。这里的“冬温夏凊”具体来说,意味着在寒冷的冬季要保持温暖,而在炎热的夏季要注意防暑降温。这种行为体现了对他人的关爱和照顾,特别是对长辈的尊重和孝顺。

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道被视为至高无上的美德之一。《二十四孝》是一部著名的文学作品,其中记载了许多感人至深的孝子故事。其中一个故事就是关于黄香的,他在年仅九岁时就能展现出非凡的孝心。在炎热的夏日,他会用扇子轻轻扇动父母的枕头,以减轻他们的燥热;而在寒冷的冬日,他则会用自己的身体温暖父母的被窝,让他们感到舒适。这样的举动不仅令人感动,更成为了后人学习的。

黄香的事迹告诉我们,无论年龄大小,都可以通过实际行动来表达对家人的关爱和尊重。这种精神不仅仅局限于家庭关系,也可以延伸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一个懂得关心他人、乐于助人的人,往往更容易获得别人的喜爱和尊重。因此,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培养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努力做一个有爱心、有责任感的人。

这两句的意思就是:侍奉君主要谨小慎微,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孝顺父母要早起晚睡照顾好父母,保证父母冬暖夏凉,舒适度日。这两句讲了五伦中的忠孝两伦,进一步解释了“资父事君”的做事原则和态度。



【临深履薄—临深履薄夙兴温凊拼音】相关文章:

1.蛤蟆讨媳妇【哈尼族民间故事】

2.米颠拜石

3.王羲之临池学书

4.清代敢于创新的“浓墨宰相”——刘墉

5.“巧取豪夺”的由来--米芾逸事

6.荒唐洁癖 惜砚如身(米芾逸事)

7.拜石为兄--米芾逸事

8.郑板桥轶事十则

9.王献之被公主抢亲后的悲惨人生

10.史上真实张三丰:在棺材中竟神奇复活

上一篇:临济宗,临济宗四十五代传人一览表 下一篇:临深履薄什么意思【临深履薄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