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国上下的意思(举国上下的意思指什么生肖)

更新:12-08 现代故事 我要投稿 纠错 投诉

长文预警:《礼器碑》都写了些啥?

临帖是每个书法爱好者都要做的事,但很多小伙伴临帖的时候光顾着临帖,也不知道这帖到底写了啥。

于是咸鱼老师决定写一系列长文帮大家补上这一块,有道是“咸鱼有文化,专治看不懂”。

今天和大家聊聊《礼器碑》,《礼器碑》记载的是东汉时期鲁相韩敕尊崇孔子、翻修孔庙、添造礼器的故事,鲁人为了感谢韩敕,就立了这块碑。

需要说明的是,《礼器碑》不大好懂,因为里面有不少“谶纬”的内容。所谓谶纬,谶是秦汉间巫师、方士编造的预示吉凶的隐语,纬是汉代神学迷信附会儒家经义的一类书。

东汉人聊儒学喜欢夹杂谶纬的内容,《礼器碑》就是如此,所以有些文字不大好懂,下面选十句难懂的句子,给大家作具体解释。

01

释文:惟永寿二年,青龙在涒叹,霜月之灵,皇极之日。

翻译:永寿二年,丙申,七月初五。

“永寿二年”永寿是汉桓帝的年号,永寿二年是公元156年。

“青龙在涒(tūn)叹”,青龙在这指太岁,涒叹是太岁纪年法的专有名词,可对应十二地支里的申。

“青龙在涒叹”的意思是太岁运行到了申,事实上,那一年是丙申年。

霜月即七月,灵通令,时令。

“霜月之灵”,即在七月份。

皇极之日,五日。

皇有大的意思,极代表顶端、最高点,所以意译一下,皇极就是大吉大利。

但在《礼器碑》里一般把“皇极之日”理解为五日,因为在一到九这几个数字里,五处,所以古人说“五”是皇极之数,那“皇极之日”是五日。

02

释文:孔子近圣,为汉定道。自天王以下,至于初学,莫不驥思,叹卬师镜。

翻译:孔子近乎圣人,提前几百年就给汉朝定下了制度。上到皇帝,下到刚上学的,没有不期望、思念、赞叹、敬仰这个偶像的。

“孔子近圣”,这话怪怪的,照说孔子是标准的圣人,为什么这里是“近圣”?

于是有人解释“近圣”是“近代的圣人”,又有人解释“近圣”是和前文提到的“伏羲”相比。

“为汉定道”,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思想,所以说孔子给汉定了治理的道。

“自天王以下,至于初学”就是上到皇帝,下到刚上学的人。

天王这个词很早就有,《春秋》里会用天王称周天子,这里可意译为皇帝。

“莫不驥思,没有不期望、思念的。

“馬豈”合一起打不出,这个字是“骥”的异体字,在这里通“冀”。

“叹卬师镜”,赞叹、敬仰孔子这个偶像。

卬通仰,师镜,老师和镜子,的意思,意译作偶像。

03

释文:念圣历世,礼乐陵迟,秦项作乱,不尊图书,倍道畔德,离败圣舆食粮,亡于沙丘。

翻译:想当年孔子在世的时候,礼乐都崩坏了。之后秦始皇、项羽作乱,不尊重图书,不走正道、不修德行。尤其是秦始皇,毁了孔子留下来的车辆和粮食,最后应了谶语,死在沙丘。

陵迟,也可写作凌迟,本义是缓坡,后引申作衰败,《礼器碑》里就是这个意思。

至于后世称千刀万剐为凌迟,是因为这刑罚不让人速死,它让人一点点死去。

“秦项作乱,不尊图书,倍道畔德”,倍通背,畔通叛,倍道畔德就是背道叛德。

“离败圣舆食粮,亡于沙丘”,按谶纬之书,说孔子当年预见了许多年后会有一个秦始皇,会毁坏他家的东西,然后死在沙丘。

04

释文:君于是造立礼器,乐之音苻,钟磬瑟䜵,雷洗觞觚,爵鹿柤梪,笾柉禁壶,修饰宅庙,更作二舆,朝车威熹。

翻译:于是韩敕制造、设立礼器,比如奏乐的设备,钟、磬、瑟、鼓等,此外还有罍、洗、觞、觚、爵、簏、俎、豆、笾、棜(yù)、禁、壶等一系列祭祀用的礼器。韩敕还重新装修了孔庙,重新做了两匹马车,就跟孔子当年上朝坐的车一样,威严而壮丽。

“乐之音苻,钟磬瑟䜵,苻通符,䜵应为鼓的错别字。

“雷洗觞觚,爵鹿柤梪,笾柉禁壶”,这十二个字看着很费解,其实就是各种祭祀用的器具,其中雷通罍、鹿通簏、柤通俎、梪通豆,柉一般解释作棜,最后一个打不出来的字则是壶的异体字。

在这十二件东西里,洗是用来盛水洗手的,罍、觞、觚、爵、壶是酒器,簏、俎、豆、笾、棜(yù)、禁是摆食物或其它东西的器皿。

“朝车威熹”,朝车,上朝的车;熹,亮,光明,这里意译为壮丽。

05

释文:于是四方士仁,闻君风燿,敬咏其德,尊琦大人之意,逴弥之思,乃共立表石,纪传亿载。

翻译:于是四方的仁人君子,听说了韩敕的优秀操作,都尊敬地称颂他的功德、赞美他的远见。于是大家花钱给他立石表功,要让他的功德传扬千年。

“士仁”,即志士仁人,单看汉字,会觉得那个“士”是“土”,但联系前后文该是“士”,汉碑中多有这种操作。

,同耀,风燿,像风一样吹拂大家,像太阳一样照耀大家,就是说韩敕有光辉的品德。

“尊琦大人之意”,琦,美好的。

“逴弥之思”,逴、弥,两字都有远的意思。

06

释文:皇戏统华胥,承天画卦。颜育空桑,孔制元孝。

翻译:伏羲统领华胥,取法天象,画出了八卦。颜氏在空桑生了孔子,孔子创作了《孝经》。

皇戏即伏羲,华胥在这是地名,传说伏羲统治的地方叫华胥国。

另外,按《列子》等书的说法,华胥也可以作人名,伏羲的母亲就叫华胥。

“颜育空桑”,孔子的母亲姓颜,空桑是传说中孔子的出生地。

“孔制元孝”,《孝经》记载了孔子向曾参讲述的与孝道有关的言论,最后的文字应是后人整理完善的。

07

释文:前闿九头,以什言教。后制百王,获麟来吐。

翻译:伏羲继承人皇的事业,用《易经》来教化大家。孔子为后世百王创立制度,给大家留下《春秋》。

,开。

九头,传说人皇有九个头,所以用九头代指人皇。

“以什言教”,直译就是用“十”来言传身教,意译就是伏羲创作了《易经》。

传说伏羲作《易经》,其中有十个重点:乾、坤、震、巽、坎、离、艮、兑、消、息,前八个就是八卦,消是消退,息是滋生,八个基本卦加两种基本变化就是《易经》的总纲。

获麟,指鲁哀公十四年猎获麒麟一事,孔子作《春秋》至此辍笔。

“获麟来吐”,东汉时期“获麟”这个故事有了新的说法,说那只麒麟吐了三卷书,孔子读完之后写下《春秋》,为未来的汉朝提供理论基础。

08

释文:於穆韩君,独见天意,复圣二族,逴越绝思。

翻译:英明的韩敕,只有他领会了上天的旨意,他让孔、颜两族免除徭役和兵役,具有非凡卓越的见识。

於(wū),叹美之词;穆,壮美。

“於穆”连一起的用法在《诗经》里就有,比如《清庙》里有“於穆清庙”。

二族,孔氏家族和颜氏家族。

孔氏就是孔子这一脉,至于颜氏,孔子他妈姓颜,颜氏就是他舅舅那一脉。

09

释文:朝车威熹,出诚造更,漆不水解,工不争贾。

翻译:孔子的马车又一次变得威严壮丽,这是韩敕让工匠们重新打造的。就像油漆不能用水来调化,工匠们为圣人干活,也不讨价还价。

出诚,输出诚心,就是恭敬的意思。

造更,打造更换。

,通價(价),价格的意思。

10

释文:礼器升堂,天雨降澍。百姓訢和,举国蒙庆。

翻译:当新造的礼器摆进孔庙大堂,老天都感动地哭了,下起了及时雨。百姓们欢欣鼓舞,举国上下都沉浸在喜庆之中。

,及时雨的意思。

,同欣,开心的意思。

文字 | 以什教言咸鱼癸

插画 | 获麟来吐鸡正恩

如果你正在管理一个公司,一定要认真学习“诸葛治蜀”,太高明了

把一个国家类比成一个公司,按照封建的序列,皇帝就是老板,丞相就是总经理也就是职业经理人。那么,在几千年的封建历史之中,把丞相(职业经理人)这个岗位干得最让人顶礼膜拜的人呢?窃以为,诸葛亮当之无愧!

当然,历史由来都是萝卜白菜各有所爱的,把诸葛亮排在丞相排行榜的榜首势必会招致很多见仁见智的意见,但这并不能动摇我内心的意见。诸葛丞相从来没有被高估过,他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他一身的传奇,一生亦传奇。

虽然诸葛丞相一生并没有辅佐蜀汉一统天下,但是,自他以后,丞相就成了他的代名词,文武双庙都供奉他的香火,他的《隆中对》千古流传,成为了历代战略规划的模板,他的《出师表》万世流芳,成为了职场之中光彩照人的职业典范,他六出祁山,天下为之震动;秋风五丈原,天下亦为之神伤;蜀汉的百姓时至今日尚念念不忘武侯祠的荣光;曾经的对手发自内心地称颂他为天下奇才……诸葛丞相的成就,超越了对手也超越了时代,虽然他没有建立一个王朝,但是他建立了一种精神,虽然他没有赢得了三国争霸,但是他赢得了几千年士人的信仰。

如今,有很多职场的人也想建功立业,特别是有很多朋友通过自己的努力,已经站在了岗位或者自主创业了,如果你喜欢历史,希望从历史中得到借鉴的力量,一定要认真学习诸葛丞相这个人,尤其是要仔细梳理他治理蜀国的管理思路。

抛开基础条件谈最终成就,那简直就是在耍流氓!你继承了家族产业成为了大公司老板和别人白手起家创办了一个中型企业,那都不是一回事!所以要理解诸葛亮治蜀的难能可贵之处,首先要了解诸葛亮治蜀的基础条件。

诸葛亮是一个经世之才,这种惊才艳艳的大人物往往都会有一个大大的梦想,绝不随波逐流。所以诸葛亮年轻的时候,一直都在等他的真命天子出现,以便自己一展抱负。

对于诸葛亮来说,北方实力强大但有窃国之嫌的曹操肯定不合适,辅助他问鼎天下,自己的良心会隐隐作痛,再说,挑战难度也不大;而偏安江左的孙权,江湖人称孙十万,这哥们怎么看也只是一个守成之主,发挥空间不大;至于荆州的刘表,这个景升大叔虽然曾孤身接管荆州,号称东汉“八骏”之一,但性格偏于温和,杀伐不够果断,也不是干大事的人,况且荆州前后受敌,光靠此一州之地,难成燎原之势;等来等去,诸葛亮最后却让世跌眼镜,因为他最后选择一个三无老板刘备,三顾茅庐的刘备当时一无地盘、二无资本、三无方向,讲白了,就是一个带着一帮弟兄四处流窜,给各位大老板当打工仔的小包工头。

诸葛亮为什么会选择刘备这个在江湖上流浪了20年还一事无成的小包工头做老板呢?这恰恰是诸葛亮慧眼独具的体现。因为选老板,其实就是在选自己的职业生涯,必须要充分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这个老板要有可塑性,他不能是烂泥扶不上墙,否则你跟着他屁股后面,你就是操碎了心,估计最后也只能累死在一句“们受累了”声中。狼行千里吃肉,狗行千里吃屎,你想吃肉,宁可选择一只幼狼,也不能跟随一只壮狗。刘备虽然处处挨打,皮青脸肿的,但是人家始终不坠青云之志,百折不饶,说明人家心性坚韧,不会随便放弃,只要他不死,你的职业希望永远都在。

其次这个项目必须要是合法合理的,你想沐浴更衣,是不是得找个水干净点的池子?总不能臭水沟里有水你也跳进去洗吧!你选择进入职场的第一个项目就是千夫所指、唾沫横飞的项目,你也就别想着什么华丽丽滴转身了,先成功后洗白的难度太大。你选择的项目必须高大上,让别人一听说你干的事情,即便没成功也觉得很神圣,愿意使劲为你鼓掌!在当时的环境,几乎没有什么项目比刘备以皇室身份恢复汉室这个项目更加高大上了。

然后这个平台必须得有可供你发挥价值的空间;你得成为这个事业不可或缺的成功拼图,能发挥出自己的价值。否则,如果是打酱油,还不如到一个稳定点的大平台,毕竟那样安稳可靠得多。当时的刘备集团虽然有关二爷、张三哥这样的当世虎将,但是最缺的就是诸葛亮这样高屋建瓴、统揽全局的战略规划性人才。

最后这个老板必须是充分认可和信任自己的。诸葛亮让刘备三顾茅庐并不是耍酷,而是看看刘备究竟有没有成大事者的胸襟和眼光。他接待刘备之后,并没有立即答应他出山,而是陪他喝茶聊天,讲了一大堆《隆中对》,不是在头脑风暴,而是在看刘备这个老板识货不识货,认不认可自己的能力。

通过上述四个方面的考量,诸葛亮充分肯定刘备就是那个值得自己陪他去缠缠绵绵绕天涯的真命天子,所以就出山了。

但是,不当家不知道柴米油盐贵,一贫如洗的刘备虽然带着他的工程队在外面闯荡了20年,但家里却没有任何积蓄,常年寄人篱下,这可是让诸葛亮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

而且,祸不单行,刘备还忒特么遭天妒,北方那个枭雄曹阿瞒就是认准他是与等量齐观的枭雄,有事没事就要追着他打,要防患于未然。

诸葛亮觉得这样下去不是个事,这每天逃命都得争分夺秒的,哪还有什么时间和机会来开创伟大的事业呢?于是,对刘备说:“老板,咱不能再退了,本来咱们啥都没有,再退,就连这仅有的气势都没有了。咱得按照我们在隆中商量的那样,得先搞个根据地,能迅速站稳脚跟,发展力量,打他丫的!”

刘备很忧伤:“军师,我也想呀!可是地盘哪有这么容易得到呢?总得有人让我喘口气才行呀,北方那个曹阿瞒太不讲武德了,盯着我们不放了。”

诸葛亮充分发挥其个人能力,仔细且冷静地思考着,咱只有敌人,没有朋友,但敌人也有敌人,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嘛。这事得找东吴的权哥才能解决。于是,诸葛亮赶赴东吴,到孙权那里拉投资去了。诸葛亮说服孙权的理由其实也很简单:我们都有一个强大的对手,我们谁都无法单独对抗他,必须联合。你也别看不起我们这帮游兵散勇,我老板刘备江湖名声好,人称刘皇叔,这就是最大的资源;我关二哥、张三哥都是万人敌、单挑王,这种打手你打着灯笼也找不到;多个朋友多条路,你出钱出地盘支援我们,我们帮你吃饭睡觉打曹操,这是双赢呀!

最后,一直威风凛凛的曹操被周瑜指挥的孙刘联军打了个下马威,赤壁之战,名动天下,刘备和孙权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借这次友好合作的机会,刘备在孙权的默许之下取得了“荆南四郡”,算是走出了光复汉室的万里长征第一步。

后来,又在一连串利弊分析的劝说之下,刘备借来了荆州这块根据地,虽然北面就是曹枭雄的虎狼之师,东面就是那拿自己当枪使的孙十万,环境虽然差了一点,处于是非之地,战火之中,但好歹有了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家了。

台子终于搭好了,诸葛丞相要登台了。人家大刀阔斧、运筹帷幄,很快就把荆州这个临时租赁过来的破公司经营得井井有条。刘老板漂荡了几十年,终于有了一点真正属于自己的固定资产了。

但是,荆州这个地方是四战之地,除非你自己本身就是巨无霸,别人不敢来打你,否则你长期呆在这里,迟早要挨打。所以,留给刘备和诸葛亮的时间并不多,他们必须尽快战略转移,去开辟一个真正具备稳定可持续发展的根据地,按照他们原先的规划,偌大一个中国,天下十三州,也就益州还勉强像个样。咱也别挑三拣四了,因为弱者其实是没有太多选择的空间和权力的,赶紧去取西川吧。

你说刘备一个刚刚在荆州立足的小公司,怎么就能取得了西川呢?刚刚学会了走路,你还想跑?西川可不好打,崇山峻岭的,沟深谷险的,人家虽然出来难,但你们想打进去也难。

诸葛亮表示只能智取,咱们不能强攻,老板您不是和刘璋都是皇室成员吗?您可以去串门呀!可以去协助管理呀!可以去谈资源整合、公司合并呀!反正您到了就别走了!

刘备带着这些年诸葛亮为他积攒的几乎全部家当就出发了,临走之前,看着被自己一次性抽血抽干的荆州,很不放心,把诸葛亮和关羽这两位最能独当一面的人都留在了荆州。诸葛亮表示,老板,你放心吧,造血这事我擅长,荆州只要有我在,只会越来越好。

后来,刘备智取西川的图谋还是被人识破了,只能武力强攻,为了支援老板这不容有失的一战,诸葛亮和张飞、赵云又率领荆州为数不多的武装入川了,留给镇守关二哥的“现金流”其实不多,但是却给关二哥留下了一套高效的运转机制,所以,后来很多人在非议关二哥败走麦城,要知道关二哥那么多年军政一手抓,在荆州大哥大的岗位上坚守这么多年,还把北方的巨无霸打得要迁都,这本身就是一种了不起的成就。当然,这也从侧面验证了诸葛亮留下的管理体系是非常强大的。

好在刘备入川整体上还是比较顺利,没有经历太多的恶仗、硬仗,自身实力损耗并不是很大。但不管怎么样,刘备这种反客为主的行为,隐患还是很多的,所幸的是,他有一个天才诸葛亮。史载,刘备入川后,“事无巨细,悉决于亮”,这句话,到今天依然是一个职业经理人的天花板。

综上所述,诸葛亮治蜀的基础可以概括为:这是一个刚刚起步的小团队出其不意地占领了一个根深蒂固的大公司。一般人,要平衡这其中弯弯道道的人际关系和利益关系都得花上老长时间了,可是诸葛亮却即插即用,迅速就让益州一地成为了刘备征战天下源源不断的输血基地,那么诸葛亮治蜀的高明之处究竟何在呢?

潜龙勿用就是为了有朝一日能够飞龙在天,刘备集团入川就是为了出川,但入川对于刘备集团光复汉室来说,基本上可以说是置之死地而后生,因为古往今来,能从蜀地打出去的政权就只有刘备的老祖宗刘邦,那还是在占据了天时(项羽无暇分身)、地利(天池大泽尚在,可以运输)、人和(兵仙韩信横空出世、三秦王在秦地人心尽失)的全部优势的前提下才完成的。刘备没有他老祖宗刘邦那么好的运气,所以他注定是入川之后就再难出川了。

当时要出川,只有两条路存在理论上可行,东线走荆州,北线走关中,这两条路都是难如登天,好在当时荆州还在刘备集团的手里。但不管怎么样,益州之地只能是一个偏安之地,而不足以作为一个俯冲全国的战略之地的。占据这样一个地方,只能将其作为一个输血基地,而且是成本极高的输血基地。别再问诸葛亮在《隆中对》里为什么要替刘备这么选,再说一遍,弱者很多时候没得选!

基于此,诸葛亮治蜀的思路和方向是相当清晰和冷静的,他就是要在最短的时间利用益州之地给刘备集团输血,让刘备集团与时间赛跑,迅速变得更强大,来逆天改命。诸葛亮治蜀的难度也就在于,他要在极短的时间内,把益州治理出可以和曹操、孙权正面一战的能量,这个难度是个什么概念呢?当时天下十三州,曹操独占九州半,也就是说曹操的资本体量是诸葛亮的9.5倍,人家一地出一人一块钱,你就得一地出9.5人9.5块钱。这还没完,众所周知,其实最终打的还是实力消耗,是物资保障,那“难于上青天的蜀道”决定了从益州往外打哪里都是十倍于对方的运输消耗。这么算来,蜀地要想向外扩张,必须拿出数十倍于曹操的成本消耗来,所以,为什么后来诸葛亮北伐,司马懿一躲起来不跟他打,他内心就着急?因为耗不起呀!

可是,即便是在这样艰难的环境下,刘备集团也基本上一直没消停过,刘备的汉中之战和夷陵之战若没有诸葛亮治蜀,基本上是不可能打得起来的,跟遑论像刘备那样打得毫无后勤压力。由此可见,诸葛亮治蜀的高明之处。

诸葛亮治蜀主要有三个方面值得大家认真揣摩,总结如下:

第一个方面:兴建大利

其实诸葛亮治蜀的战略目标是既定的,那就是薅蜀地的羊毛来维持刘备集团机器的正常运转。可是,你靠一地的羊毛来支撑一国的,这本身就不太现实,因为羊只有这么多,羊毛也有限,而且你薅得太猛了,羊急了也会咬人的。

但这对诸葛丞相这样的全才和大才来说,不是什么大问题,人家在隆中隐居的时候,就认真做过农村,薅羊毛这事他很熟练也很有技巧。他并不是简单粗暴地用枪顶着益州百姓的脑袋说:“老板要打仗,你给我交粮、交人!不交就打死你!”他也不是象征性地留点余地,比如老百姓有一千斤粮,收八百留两百,下次方便再来。人家是先帮老百姓把羊毛变多,然后薅你的利润增长部分,怎么薅你你都觉得你不吃亏、无痛感。

唯劝农业,无夺其时,唯薄赋敛,无尽民财

这就是诸葛丞相的薅羊毛的心法!什么意思呢?别在老百姓农耕的时候派徭役,天时不能夺,过了日子这庄稼就长不出来了!不要将老百姓的家底都掏空,要按比例征收。一句话,你要薅羊毛,就尽量不要打扰和影响羊的自由生长。

就这样不瞎参合就能保障刘备集团那些年的烧钱行动吗?显然不够。别着急,诸葛丞相的第二招又出来了,你既然想让羊多产羊毛,那就得为羊的生长创造条件呀。诸葛丞相在给老百姓们的增产上想足了办法,比如他就十分重视水利建设。

诸葛亮重视水利建设,最高端的就是把水利建设与管理上升到了国计民生的制度层面,开创历朝历代设专职水利官员管理都江堰的先河。

诸葛亮北征,以此堰为农本,国之所资,以征丁千二百人主护之,有堰官

以前,历朝历代为了保障都江堰对成都平原的灌溉效果,顶多就是每年去河道中掏沙子,专业术语叫做“岁修”。到了诸葛丞相这里,人家时时刻刻当作重点工程对待,还定下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并批编制专人看守,实现了“制度连贯落实”与“逻辑步骤记录”来保证智慧的可继承性与可累加性。

中国的民间智慧是无穷的,但同时又是容易断档的,因为他们智慧的传承很随意、很单一,通常都是以一些经验之谈或者以师带徒的形式在传承,遇到大动乱,就容易失传。诸葛亮这种制度化管理才是真正的标准化管理,按图索骥,谁来接手都会。不明白这一点是无法理解诸葛亮这种制度性人才的伟大的!

而且,诸葛亮在具体事务上,像今天的德国人一样,特别注重严谨和量化。比如对于都江堰的维护详细到了每年清淤工作的日期,挖淤泥的深度是多少,当年诸葛总工设计的用于清淤标记的石标尺直到今天仍然在用。

诸葛亮为什么会比前人更加重视都江堰等水利工程建设呢?因为诸葛亮的重视与理解的程度是高屋建瓴的。都江堰它不仅仅是一个水利工程,它其实是整个蜀中的命脉!

如果都江堰出问题了,整个川西平原的收成就完了,还会出现大规模的水灾传染病,老百姓的基本生活就没有了保障,人口就会大规模减少……整个四川的军备动员体系就垮了。一年灾,二年缓,三年才能站起来,人这辈子有几个三年呢?

从先秦李冰修建都江堰以来,500年了,只有诸葛亮将对它的重视上升到了国家命脉的角度。这就是诸葛亮的独到之处和伟大之处,这叫“救人危急,爱惜物命,兴建大利”。也正是因为诸葛亮这种“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建设思想,使得蜀地千百年来受益无穷,这也是四川永远不忘诸葛亮的根本原因。

除了对都江堰的管理进行制度化和常态化外,诸葛亮还在其他地方兴建了很多水利工程、国家粮仓和道路桥梁。

总的来说,诸葛亮治蜀的基本思路就是挖潜增效将损耗,给老百姓创造最好的农耕条件,帮助老百姓实现丰收,然后通过科学计算,用最低的成本与损耗把国家的税赋收上来。然后,把这一套行之有效的体系制度化,让老百姓按部就班地过上好日子。

第二个方面:打造品牌

一般来说,古时候主政的们多数都是一根筋的,通常都是采用单维管理,不愿意尝试多维发展。比如很多人认为重农就得抑商,全都干买卖去了那地就荒了,老百姓一脑袋算盘珠子我就不好控制,收税还费劲。

所以古时候的封建对于手工业和工商业一般都是抵触与抑制的,基本上都是死磕农业,可很多人就是整一个农业也整不明白。

诸葛亮就不一样了!他在蜀汉实行了“重本不抑末”的政策,全面推广“”,积极打造工商业产品的品牌效应,构建蜀汉强大的经济生态。蜀汉最出名的品牌产品就是“蜀锦”,这玩意时至今日还是纺织业中的“四绝”之一。

诸葛亮不光鼓励官方资本、民间资本和个体工商户都来积极参与以蜀锦为旗帜的纺织业建设,还亲自在自家的周围种桑800株进行榜样示范,号召蜀地百姓大量种桑养蚕为纺织业提供原材料。

诸葛亮在其主政后的第一年(223年)就下达了官方红头文件《言锦教》,强调“今民贫国虚,决敌之资,惟仰锦耳。”什么意思呢?就是以后出去揍敌人的钱,全指望蜀锦了,大家要撸起袖子加油干!

在诸葛亮的鼓励提倡以及官方引导下,本就是驰名商标的蜀锦开始了国际化品牌进程,成为了当时国际上通用的、公认的奢侈品牌,也成为了蜀汉外汇收入的主要来源。

比如曹操就经常花大钱来购买蜀锦当作赏赐品去安利自己的亲属和下属。后来,曹丕觉得这是蜀汉在抽自己国家的血,专门写了一篇《与群臣论蜀锦书》的文章教育群臣,你们不要再买蜀锦了,这是败家行为,是变相资敌行为!可是,这并不好使,因为他自己就没少穿蜀锦。核心高端产品的经济掠夺作用,哪能这么轻而易举地被制止呢?

所谓“蜀锦”,是“织彩为文”的彩色提花丝织品,是所有丝织品中最为精致、绚丽的珍品。它的制作工艺复杂,耗时费力,为啥叫“锦”,因为音同“金”,自古也有“寸锦寸金”之说。

丝绸,在古代本来就因为“珍贵、耐存、轻质”的特点,而被视同为由货币效力的。诸葛亮大力发展蜀锦产业,其实就是在发展国际通用的货币产业。你用蜀锦来内部发工资、发奖金,们都是认可的;你用蜀锦到外部去交易物资,人家也是愿意接受的。诸葛亮无形之中帮助蜀汉开了一家世界。

问题来了,织锦也不是什么太难的事,魏和吴后来都仿制了蜀锦,为什么蜀锦还是可以世界通吃呢?这恰恰就说明诸葛亮的品牌工作做得好,人家做出来的是茅台,你们仿制的是赖茅,赖茅你可以私下聚会喝点,正式场合、重要场合,你还是得上茅台。

经典永流传,诸葛亮是蜀国品牌经济的总设计师,这也是蜀国这样一个小体量经济体一直生机无限的原因之一。

第三个方面:依法

刘备集团进入四川时,其实政局内部矛盾是复杂多变的。毕竟你一个外来户,鸠占鹊巢之后,就想大家上下一心地唯你马首是瞻,这是不大可能的!

怎么办?这种先天性的利益矛盾纯粹靠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那一套其实是搞不定的,人家顶多是口服心不服。诸葛亮觉得只有厉行法治才能解决根本问题,咱们重新洗牌,重新定规矩,过去的事既往不咎,将来的事一视同仁。

蜀科

他先是与法正、刘巴、伊籍等人共同制定了《蜀科》作为蜀汉的官方法律大典,咱们以后办事就以《蜀科》为准则,谁也别自由发挥了,否则别怪我翻脸不认人!

刘璋治蜀的时候,主要靠的是他爹留下的私人武装东州兵强势百姓与拉拢当地大户,但刘璋这个益州之主的位置必须依靠东州兵和地方大户来保驾护航,所以他根本管不住这些“活土匪”任意妄为的,导致了四川怨声载道。

所以,刘备集团刚入蜀时,集团高层也讨论过,是不是效法刘邦当年入咸阳的约法三章的,向四川展示一下自己的温柔?比如刘备就曾经派法正去问过诸葛亮:“咱们这刚来就这么狠是不是不太合适?咱要不要温柔一点?”

看清了问题的关键所在的诸葛亮却表示要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高祖的约法三章是建立在秦国太残暴的基础上,老百姓不想任何再折腾他们了;而刘璋失业、失人心主要是因为他啥也不管,老百姓看不到公平。我们若是一再地温柔,老百姓不会有什么好的体验。

吾今威之以法,法行则知恩,限之以爵,爵加则知荣;荣恩并济,上下有节。为治之要,於斯而著

我们要想让蜀国真心地接受我们,就是要让他们看到规矩、希望和公平,咱们要按规矩办事,要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要一视同仁、不分彼此,这样老百姓才会和我们同心同德。

《蜀科》颁布后,丞相开始抚慰百姓,规定礼仪,确立官职,制订制度,开诚布公的面对臣民,不仅如此,他还对官吏进行反复的进行廉政教育,并定下了一系列的业务操作流程。

生活是具体的!行政也是具体的!法条更要是具体的!咱诸葛丞相把每一个办事流程和制度都白纸黑字地细化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谁要干什么、该干什么都做到一目了然,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那一套见光死。

过去嗷嗷乱叫的东州派被收拾的服服帖帖的,刘备政权靠着诉清过去特殊利益集团的坏影响在蜀地迅速站稳脚跟,整个蜀汉的吏制也是在丞相一手搭建的框架下,逐渐走向了正循环。

蜀汉诸葛亮的法治之下,达到了举国上下“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强不侵弱、风化肃然”的效果,把刘备集团中荆州、益州、东州之间原本十分严重的矛盾给稀释和压制了。

你不服不行!因为大家都是这么办的,人家丞相也是以身作则,谁都别想搞特殊化,全部靠发条说话!谁要是闹事,就变成了众矢之的的出头鸟了,分分钟把你给灭了。

所以,当你所的环境中有多股势力互相不服时,就要学习诸葛亮的思路,公平对待,大搞建设,让所有人心里无怨言而且没空无事生非。

综上所述,诸葛亮治蜀的主要措施就是:重视农业、兴修水利、扩充基建、倡导工商、依法,达到最终效果就是:“亮之治蜀,田畋辟,仓禀实,器械利,蓄积饶,朝会不华,路无醉人。”

益州在诸葛亮的治理下,内政清平,物资动员能力极强,摆脱了一州之地的桎梏,成就了以一州之地正面对抗北魏、东吴数十年的传奇,这就是诸葛亮治蜀的伟大之处!

因为诸葛亮治蜀是一种管理行为,所以我们只能以一种管理者的身份去对标,如果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管理一个团队和一个公司,我们应该怎么样去打造自己的管理体系呢?一定要向诸葛亮学习,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去认真梳理和总结。

1、把员工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有人说,我搞一个公司或带一个团队,不就是为了公司和团队赚钱吗?把员工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这岂不是矛盾了?没错,员工利益和资本利益在很多时候确实是对立的,但其实它们是统一的!

我们要明白“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道理,也要明白“欲将取之,必先予之”的道理,只有把员工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想方设法让自己的员工变得更强大,更有归宿感和认同感,公司利益和集体利益才有持续稳定的保障。

对于资本方的管理者来说,一定不能杀鸡取卵,不能为了自己的目的不择手段,涸泽而渔那样的事不能干!遇到困难,宁愿自己多担待一点,也要先让底层员工挺过去。因为有些困难对于管理者来说,不一定是致命的,但是对于底层员工来说却是的。

咱勤劳善良的老百姓都是很知足和感恩的,只要他们感觉管理者是在一心一意帮助他们过好日子,他们就会无怨无悔地去付出,别说薅他的羊毛,就算有一天要喝他的羊血,他也会心甘情愿的。就像诸葛亮那样,即便连年征战,损耗国力,但是蜀地的老百姓千百年来,一直念着他的好。为了支持丞相的事业,他们百死不悔!

2、一定要有清晰的品牌意识。

咱们经营或者管理一个公司,规模上可以大也可以小,唯独不能是模棱两可、模糊不清的状态。就像一道菜一样,辣椒炒肉,辣椒必须是灵魂。咱们公司的核心灵魂是什么,一定要找准,这是咱们安身立命的依仗。

公司规模大的情况下,核心产品就是咱们的招牌,是咱们的形象;公司规模小的情况下,核心产品就是咱们的希望,是咱们的竞争力;复杂多变的市场形势下,有一个东西是永远不会贬值的,那就是产品的核心价值。

只要你的产品得到了市场和客户的普遍认可,并具备了一定的不可替代性,那么你就永远不要担心市场对你的回报。

我们要有品牌意识,其实也就是说,我们要有战略轻重,要分清主次,要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敌无我有,敌有我优,敌优我特,就像诸葛亮的蜀锦一样,放到哪里都好使,赚你的钱,然后用你的钱来抢你的地盘,这种感觉才是真的爽!

3、一定要正视和平衡内部矛盾。

武侯祠香火不断

很多管理者其实都是讳疾忌医的,为了鼓吹自己管理水平高,总是活在其乐融融的自我想象之中,觉得自己的团队同心同德。其实,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便有利益,有利益便有矛盾。

这个世界哪有什么一个声音、一个想法的团队呢?如果有,那也只是其他声音和想法被屏蔽了、被放弃了而已。所以,作为一个管理者,一定不要自欺欺人地去忽视内部矛盾,而是应该实事求是地去面对它,解决它。

解决内部矛盾,最好的办法就是制度公平化。虽然制度本身就是无法做到绝对公平的,但是,丑话说在前头,永远要比事后解释有效得多。只要能做到按规矩办事、一视同仁,很多矛盾其实是不会爆发的,因为中国人的骨子里是追求公平的,不患贫而患不均是很多人的性格特征,只要他们觉得大家都是这样子,反而不会觉得有什么想不通的了。

这实际上就是一个制度建设和执行的问题,核心在于设计制度时要尽量做到公平,执行制度时一定要做到以身作则、一视同仁。

当然,关于企业管理的智慧是一言难尽的,关于诸葛亮的人生哲学也是不胜例举的。所以,本文充其量也只能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更多的体会和领悟,还在于大家举一反三地思考和借鉴。

历史是一座丰富的宝藏,每一个有心人都能从中得到宝贵的财富。诸葛亮之所以千古以来,被人称颂不断,正是因为他留给的反哺一直不断!

【举国上下的意思(举国上下的意思指什么生肖)】相关文章:

1.蛤蟆讨媳妇【哈尼族民间故事】

2.米颠拜石

3.王羲之临池学书

4.清代敢于创新的“浓墨宰相”——刘墉

5.“巧取豪夺”的由来--米芾逸事

6.荒唐洁癖 惜砚如身(米芾逸事)

7.拜石为兄--米芾逸事

8.郑板桥轶事十则

9.王献之被公主抢亲后的悲惨人生

10.史上真实张三丰:在棺材中竟神奇复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