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网络流行语读懂年轻人的期许
来源:湛江-湛江新闻网
生活调味剂
关月(霞山)
江山代有新词出,各领风骚数十天。在互联网时代,每天都有看不完的“小金句”,隔三差五就会有一个新词冲热搜,这种新鲜而实用的玩法,令时下很多年轻人热衷于追赶潮流,将各种流行语收入囊中,“武装”自己的朋友圈。仿佛只有如此,才够“潮”。
不得不说,网络流行语确实是生活调味剂,有时一些单调乏味的场合,因为有了几句生动的网络流行语,往往能让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轻松缓和“尬聊”气氛。例如,最近和几个老同学聚会,大家本来就是吃吃东西、刷刷手机,后来一个同学提起了“躺平”与“内卷”之争,这一下话题就来了,纷纷感叹不甘心被“躺平”、不小心被“内卷”的生活状态。而且,网络流行语也并非有些人说的那么“负能量”,像“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说出了不少人对诗与远方的憧憬;体内爆发的“洪荒之力”,点燃了不少人挑战自我的“小宇宙”;最近兴起的“干饭人”,其实也是对生活一种积极姿态呀。有些网络流行语甚至还成了一个城市的“代言”。最近兴起的“山东曹县”就是代表作,一个视频博主在喊麦时总是大喊“山东菏泽曹县,牛X,666”,他那魔性的声音就让这个梗流行起来,问别人“你是曹县的吗”,其实就是夸奖“牛X,666”的意思。
但调味剂,毕竟只能当“配角”,不能成了“主菜”,总不可能把糖和盐当饭吃吧?有媒体就在网上推出了“你最讨厌的网络流行语”评选,请小学生来回答。结果有小学生说,“现在什么事都是skr、skr,能不能skr(适可)而止啊”;也有人说,“动不动叫小哥哥、小姐姐,不觉得这两个词很油腻吗”;更绝的是,“奈何本人,一句哈哈走天下”……当网络流行语成为交流中的“主菜”,聊天就很有可能变成了“套路”。比如,在微信群里发了什么值得庆贺的业绩,然后底下一溜的“666”,或是表情包或是文字,大家都很有默契地“保持队形”,这样的点赞不知道看了还会不会开心。又如在赞美某事物的时候,现在就连媒体记者都陷入了“点赞”怪圈,仿佛除了“点赞”也没有别的词可以用来表达赞美、赞扬了。“XX获群众点赞”“群众一致点赞XX”“为XX点赞”之类的句式,真是让人看了索然无味。
网络流行语是生活的调味剂,大家在使用时,要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酌量”使用,也应该根据场合对象“酌情”考虑,避免因为过度使用网络流行语,再也没有了自己的语言风格、语言特色,再也无法用良好的语言能力、精准的词汇描述来表达我们的感受。多一些真诚,少一些套路,才能用好网络流行语这个调味剂。
多一点包容
米苏(霞山)
每一代人,都有着独特的、带着时代烙印的“语言密码”。例如笔者,以前也曾熟练使用“美眉”“886”“回踩”“斑竹”“大虾”等网络语言,也曾被家里人吐槽QQ签名里写的都是“火星文”,看不懂。所以,如今年轻人爱用网络流行语,我觉得是可以接受的,这不是什么新鲜事,也不是年轻人故意用“黑话”“暗语”来制造隔阂,而是他们觉得这是属于年轻人之间的沟通方式。
有一次,我就问学生,“开黑”是什么意思。而当我知道它的意思后,就追问“为什么不能说一起玩游戏”之类通俗易懂一些的。当时学生的回答很有意思,他说:“如果我不说‘开黑’,他们就不带我玩。而且‘开黑’就很通俗,大家都懂。”言下之意,就是我这个当老师的太OUT了。或许在年轻人之间,这种说着时下最流行的网语,玩着时下最火热的手游,就是一个“圈”。不说流行语,反而是出“圈”了。所以,对年轻人的“怪话”“暗语”,我们不妨多一点包容,少一点成见,也要从中看到一部分网络语是有正能量一面的,就连新华社、这些主流媒体,不也在公众号里用“yyds”“奥利给”这样的网络语嘛,证明网络流行语也不是一点可处之处都没有。
但话又说回来了,年轻人用网络流行语,要学会分场合。例如写作文的时候,就少用那些网络流行语,而应该用规范汉语来表述。笔者平时在改作文时,就因为有些学生频繁采用网络语哭笑不得。例如“姐姐说带我今晚吃鸡”这样的句子,一开始不知道还以为他姐姐要带他去吃饭,吃的还是湛江最出名的白切鸡之类的,但看了后文,才知道这妥妥就是玩游戏,“今晚吃鸡”就是一起去玩某款手游的暗语。还有“确认过眼神”“C位出道”“MMP”“一首凉凉送给某某”之类的表述,也是经常出现在作文里的,这些网络流行语平时说说没什么,但用到作文、考试等场合,笔者就觉得未免有些过于儿戏。
还有就是在家庭群里,也应该尽量避免用一些长辈看不懂的网络流行语。我妹妹在广州工作,可能因为工作原因,接触的都是一些“小姐姐”,所以平时聊微信、发朋友圈就用了大量网络流行语。没想到她在家庭群里也是用“绿茶”“舔狗”那些词,结果爸妈看不懂,有时还闹了笑话。“相亲相爱一家人”也变成了“九不搭八一家人”,令人哭笑不得。后来我还特意就这个事和妹妹说了,让她别在家庭群里发爸妈看不懂的网络语。后来她有几次不小心又发了网络语,醒悟过来后自己就在那句话后面做解释,爸妈才勉强看懂了。如今,这偶尔冒出的网络语,也成了家庭群里的常态。爸妈干脆当成了猜谜一般的乐趣。
积极融入
钟娜(霞山)
看到这则话题,第一时间想起一个词语“yyds”。这是不久前,一位朋友发到圈里咨询“这是什么意思?”,我以大学英语四级的水平断定应该是某个词组的缩写,但想了一会儿也想不出个所以然,只好放弃。过了一会儿,抱着好奇心去朋友圈翻看。一看,不禁大笑。只见一位90后回复“永远的神”,原来是汉语拼音的缩写!发圈的朋友“捂脸大笑”回复到“还真的是”哈哈哈哈。
为此,我特地去问了一下度娘,才知道这种汉式缩写而成的流行语早已经是“00后”之间流行已久的网络社交“黑话”,除了yyds,还有dbs(对不起)、xswl(笑死我了)、nbcs”(英文nobody cares)、扩列、养火………各种款式都有。诚实地说,若非借助解释,我是丈二和尚摸不著头脑,实在太难了。如果某位80后能看得懂,那么说明他(她)能顺利地和年轻一代交流了,起码网络社交是无障碍的。
正所谓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标志,这些流行语是“00后”辨认身份、确立身份认同的一种方式,具有鲜明的年龄段特征。回想我们以前玩QQ时也有不少“黑语”,也用得乐此不疲。存在即合理,何况透过这些“黑语”我们能从另一个角度去理解年轻的一代对人际交往、社会发展的态度。因此,我们大可不必冷然拒之,而是应该用积极的态度去学习、接纳、理解、融入。我想这也许也是让自己的心态始终保持年轻态的一个有趣的选择。
本文来自【湛江-湛江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ID:jrtt
日常见面如何称呼别人,小事情里藏着大学问,
北京晚报·五色土 | 作者 王滢
称呼,就是我们平日里说的“叫人儿”。无论是生活在高大的小区楼群里,还是成长于胡同四合院,我们从小就被大人管教着学“叫人儿”,要分得清辈分关系,要搞得懂远近亲疏。谁家孩子要是叫不好这个“人儿”,是要被亲戚、邻里、街坊笑话的。
在家庭里、职场上、社会中,我们待人、接物、说话、办事,一张口先用称呼。俗话说:“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称呼用好了,我们办事情,就会事半功倍;称呼用不好,人家就把你刚刚敲开的门又给关上了。可见,称呼虽“小”,事关“重大”,可不敢当儿戏。
《中国人的称呼》 刘一达 中国出版集团中译出版社
著名京味作家刘一达新著《中国人的称呼》,讲了中国人从古至今常用的300个称呼的由来、故事、使用禁忌等,每一篇文章都落脚在中国文化上,深入浅出,趣味盎然。
例如,最常见的对父母的称呼,这里面就大有学问。
我们平日里用“爸爸”“妈妈”,正式场合用“父亲”“母亲”。在别人面前,我们称自己的父亲为“家父”“家严”,称母亲“家母”“家慈”,合了中国人“严父慈母”的家教传统。在说话办事的时候,我们敬称对方的父亲为“令尊”,称对方母亲为“令堂”。“令”在古代是“美好”的意思。在一个古代家庭里,这家里的父亲是一家之主,所以用“尊”这个字来称呼。“堂”,指的就是家里的堂室、内室,一般这里不住人,而是进行祭祀活动或会客的地方。家里的事,由家庭中的贤内助来主持操办,当然是当家主母的责任。用“堂”借代母亲,侧重于对方母亲端庄睿智、持家有度的美德,实在是一种含蓄的赞美。
《中国人的称呼》还介绍了多个中国人对父母的美称,在此也不妨说说。
“椿庭”指父亲,“萱堂”指母亲。这两个听起来就春意盎然的词语,如果知晓了它们的来由,就会觉得古人的生活真有情趣。椿树是一种生命顽强、寿命很长的高大树木。《庄子·逍遥游》里就有对它生命力的赞叹:“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以八千岁为秋。”椿树的繁殖能力又特别强,在《中国人的称呼》里讲:“一些枯萎的老树,根已经断了,但依然能长出芽子,而且在它的周围会繁衍出新树。”中国人用它来代指父亲可以追溯到商周时代,历史悠久。
“庭”有“趋庭”之意,孔子的儿子孔鲤小步紧跑到门庭接受父亲的教导,这个字暗含感恩父亲教诲之意。
“椿”“庭”合成“椿庭”,如此形象化的称呼蕴含着中国人对一家之长——父亲的无限赞美与美好祝愿。
同样是用植物来美誉长辈,中国人对母亲则用了“萱草”这种植物。
在《中国人的称呼》这本书里,作者写道,萱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叶细长,开橘红或橘黄花”,它的植物特征象征着温柔、含蓄、朴实、坚韧,正与中国对女性的传统审美不谋而合。另外,它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忘忧草”,所以,又被称为“母亲草”。
“萱堂”称呼母亲,既幽美且恭敬。一个称呼,叫出来或者写出来,就漾满了对母亲浓浓的深情。对母亲的爱,何须言表?“谁言寸草心?”必是“报得三春晖。”
说到对父母的称呼,那么也得提提对岳父岳母的美称。我们常听说的是管岳父叫“泰山”。泰山,可是五岳之首,是皇帝封禅之地。这,您说高不高?您说,这女婿嘴儿甜不甜?自己女儿选婿的眼光好不好?山水相依,既然岳父被叫“泰山”,那么岳母是不是可以被称为“泰水”呢?这个,您还真说对了!的确有用“泰水”来称呼岳母大人的讲究。但是,这个称呼现在已经很少有人叫了,所以现代人对这个称呼也都比较陌生了。
作者这本书的创作,是历时十年的日常积累。他曾随身带着小笔记本,遇到机会随时记录下来,积累了三四千个称呼,又从这些称呼里精选了300个人们常用到的、有趣味的,编排成十二章,包括:讲称呼的历史演变,人的名、字、号,家人、亲属的称呼,社会交往的称呼,职场称呼的讲究,对男性、女性的风雅称呼,各种各样的谦称、俗称,当今流行的称呼,以及使用称呼的禁忌。像“驴友”这个称呼,书里这样写道:“这些户外运动爱好者,白天风吹日晒,夜晚睡帐篷,像驴一样能驮能背,吃苦耐劳,一走就是几十公里,而且相互鼓励,乐此不疲,所以,人们形象地称他们为‘驴友’。”然后呢,话题拓展开去,谈到了跟“驴友”构成称呼的方式类似的其他称呼——“车友”“球友”“棋友”“书友”“歌友”等等。文章的最后,作者还不忘幽默一下,说叫什么“友”,一听也就能知晓这群朋友是“玩”什么的。
这本书谈的是称呼,最终的落点都是尊重他人、讲究礼节的一种文化精神。
小小称呼,见的是生活的趣味、为人处世的智慧。
读读书,增了趣味,长了智慧,美哉之事,何乐而不为?
(责编:李峥嵘)
【乐此不疲是什么意思,乐此不疲是什么意思标准答案】相关文章:
2.米颠拜石
3.王羲之临池学书
8.郑板桥轶事十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