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俭节约的故事;司马光勤俭节约的故事

更新:06-28 现代故事 我要投稿 纠错 投诉

从榜样身上读懂勤俭|张桂梅:钱花在自己身上舍不得,花在学生身上舍得

国家监委网站 周振华

8月26日晚,简单吃点白粥和青菜后,放下筷子的张桂梅不忘叮嘱同桌的人:“一定要吃完,别浪费。要在我们学校,如果有学生倒了一粒米,我可是要让她回家背一麻袋米来的。”

63岁的张桂梅是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校长、儿童福利院院长,她曾获得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全国优秀教师、五一劳动奖章等多项荣誉,让1800多名女孩走出贫困大山等先进事迹感动了很多人。但关于她勤俭节约的故事,知道的人却并不多。

为了省钱办校,她曾经一天只花三块钱生活费

被人扶着走到桌边,从装着十几盒药的塑料袋里,拿出药盒打开,抠出药片,一把倒进口里,再端起水杯仰头喝水……这些动作张桂梅熟悉得像是做过几千遍。有四颗白色药片,她喝了两次水才咽下去。

“现在就是看病最花钱。”她被查出全身上下有三十多种疾病,当天从华坪坐了六个小时车才到昆明,下车时她已经浑身痛得走不动路了。

“之前是抢救花得多。今年在昆明检查,花了两万多。”她心疼这些钱。

这次来昆明,是云南省教育厅邀请她参加活动。有同事劝她,别再穿黑衣服了,上镜不好看。她翻遍衣柜,只找到一件格子衬衫,还是几年前买的。多年的病痛和辛劳,让当年130斤的张桂梅瘦到不足100斤,衣服已经不合身了,穿着直晃荡。

“不管了,我就穿这件上台发言了。”这几年,她给自己买过最贵的衣服只花了20多块钱,女高学生花100来块钱给她买了一双鞋,她嫌贵。“上一百块钱就叫贵。穿什么不是一样,花那么多钱做什么。有那点钱,我花在学生身上多好。”

她没买房,一直住女高宿舍,和三个学生一起,睡着和大家一样的铁架上下铺。有人问她,为什么不花钱买张舒服点的床时,她回答道,躺哪儿不是睡。

为了省钱办校,她曾经一天只花三块钱生活费。她晚饭常常只吃一块饼,中午就在福利院里简单吃点。她办公室里常备小面包,饿了就撕一小片垫垫肚子。

多年来,她从来没有在学校报销过餐费、差旅费。校长办公室的桶装水还是她自己掏钱买的。

希望她们保持家里农民的风格,那种东西丢了可惜了

认识张桂梅的人都知道,她在大山里的女孩和育幼院孩子身上花钱,从来不手软。买高三模拟题花了32万,她说,只要学生成绩能提高,就值。

今年,华坪女高高考成绩综合排名全丽江市第一,张桂梅却说她不满意,盼着能有学生考上清华北大,而且不是降分录取,要她们自己凭实力考进去。

图为张桂梅和学生在一起。网络图片。

8月下旬,华坪女高新一届高一学生160人开始参加军训。有学生向她抱怨训练太累,哭着想回家。她劝了半天,孩子最后说想喝饮料。十几块钱的烧仙草,全校500多个学生一人一杯,她请了。

晚上回到宿舍,和她一起住的学生嗔怪她,五千多块钱眼都不眨就花出去了:“你太宠这些小师妹了。”

她说,因为答应了孩子不能反悔,吃到孩子肚子里就没浪费。她也是想把新来的孩子们稳住,安心留下来学习,感到学校就是家,想吃什么就有什么。

“让她们自信,觉得自己比谁都不差。”说到她的学生,前一刻因为病痛靠在床头的张桂梅坐直了身子,“我要给大山里的姑娘一个尊严。”

孩子们的校服,是她这几年花钱的大头。她劝人不要给孩子们捐旧衣服。经过清洗消毒,衣服穿不了几次就破了。她觉得邮费贵,浪费可惜。

其实,她还有别的顾虑:“人都是有自尊心的。原来是没办法,我鼓励她们穿旧衣服。现在一件衣服才20来块钱,我买得起了。孩子知道自己穿的是新衣服,不是捡的旧衣服,她心里是不一样的。”

宠归宠,她对学生的管教很严格。已经当上派出所的学生陈法羽说,在华坪女高吃饭,吃多少自己打多少不许浪费,用水有固定的时间段。校服不小心勾破了,简单缝一缝就继续穿。

质朴二字,写进了华坪女高的校训。“因为我反对浪费。钱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要知道赚钱的辛苦。希望她们保持家里农民的风格,那种东西丢了可惜了。”张桂梅说。

图为华坪女高的校训墙。网络图片。

把别在胸前,因为“看着就有力量”

这些年,张桂梅把自己的工资、奖金、捐款等100多万元,全都捐了出去。总工会给她慰问金,她一分不要,过年时一人1200元给了女高老师。有人送她新衣服,她转身送给了女高和育幼院的孩子,甚至是学生家长。大雪天去家访,看到学生和家长穿得单薄,她马上脱下棉衣,还让身边的人把棉衣脱下来,留给了这一家人。

提起把去世丈夫留下的唯一一件毛线背心给了生病的学生,她有点黯然神伤,但却说:“放那里也是放着。纪念死人不如给活人解决问题。”她不希望那个孩子知道这件事,她希望他永远不知道。

当天这位头发花白、皮肤黝黑的老人从椅子上起身,需要借两个人的力搀扶着。“扶她时要特别小心,不能碰到她右手上臂一个馒头大小的鼓包,会痛。”华坪县监委干部吴燕说,张桂梅的双手常年痛得伸不开,贴满了膏药。

吴燕说:“她现在浑身上下都痛,有时候走路还要人扶。有的东西不能用钱来衡量。她为孩子们的付出,是真的把命搭进去了。”

张桂梅每天最多睡4个多小时,5点钟就起床,是全校起床最早的人。为的是给学生们摁亮下楼梯的路灯,只因为以前有孩子在那里摔过跤。

有学生突然生病被送去医院,她就担心得整宿睡不着:“等接到老师报平安的电话,我一看天已经亮了。”

张桂梅是全家最小的孩子,结婚前有哥哥姐姐宠,结婚后有丈夫宠。在喜洲时,她常下馆子,曾拿着4000块钱去成都,只是想吃顿豆花。而现在她却说,希望把人生奢侈的那一段省略掉,她想从一开始就和她的孩子们一起吃苦。

前几年,有朋友和她一起去家访。看到家徒四壁的场景,朋友说:“老百姓苦成这样,党员干什么去了。”这句批评像针一样扎进了她心里,也更坚定了她要帮助大山里女孩的决心。

张桂梅时刻把戴在胸前。网络图片。

她须臾没有忘记自己的党员身份。她现在每天戴着睡觉,换衣服后第一件事,是把别在胸前,因为“看着就有力量”。

那天,有个年轻小伙看到她胸前的,管她叫老党员,还说自己也是党员。成了这位老党员和青年党员的“接头暗号”。张桂梅说:“现在大家说愿意说自己是党员,觉得好光荣,挺好。”

勤俭兴邦,奢侈亡国:历史上都有哪些勤俭节约的皇帝?

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早在春秋末期的《左传》当中,就有着“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的金玉良言。到了唐代,才华横溢的诗人们创作了许多倡导节俭的诗句,如“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等等。作为封建时期的最高统治者,皇帝尽管生活在富丽堂皇的皇宫当中,掌握着至高无上的权力,但其中的一些也会身体力行地践行节俭的理念。那么,历史上有哪些皇帝称得上勤俭,他们的做法又是怎样的呢?

汉朝初年,百姓还没有从秦末的战乱当中完全解脱出来,为此,汉文帝采取了无为而治的黄老之学治理国家。与此同时,他也厉行节俭,用自己的行为为天下人做表率。据《史记》记载:“孝文帝从代来,即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囿狗马服御无所增益。”也就是说,他在位的二十三年间都没有为自己添置宫殿、园林、服饰、车驾等身外之物以节省财力民力,可见其俭省。

当初,文帝曾想要修建一座露台,但在得知需要耗费相当于十户中产人家财产的百金后当即放弃了这个打算。在日常生活中,贵为一国之君的他时常身穿粗糙的“绨衣”,脚踩草鞋上朝,且要求宠爱的妃子衣服不能长到拖在地上、所用的帷帐不能绣有花纹。甚至,文帝还要求自己的陵墓当中不能使用金、银、铜等金属陪葬,只需使用泥土烧制的瓦器,建成后也不需修筑高大的坟冢。

南北朝时期,北周武帝宇文邕也是一位崇尚节俭的君王,据《周书》记载,他平日里穿布袍、盖布被,从不用金银珠宝装饰自己。另外,他甚至将原本华丽的宫殿拆除,将后宫的嫔妃、宫女控制在了仅仅十余人。从这些方面来看,宇文邕确实过得十分俭朴,或许这也是为何许多人都认为他如果能多活几年就很有机会一统天下。

宇文邕由于三十六岁英年早逝错过了一统天下的机会,而后来完成统一的则是与他年纪相仿的杨坚。作为隋朝的开国皇帝,杨坚从小长在寺庙中,于是养成了节俭的生活习惯。在他的带领下,“开皇、仁寿之间,丈夫不衣绫绮,而无金玉之饰,常服率多布帛,装带不过以铜铁骨角而已”,一时间节俭蔚然成风。

后周太祖郭威出身寒微,他成为皇帝后仍然保持着节俭的品格,为此,他曾经专门下诏禁止各地专门送来美食、珍宝等特产。为了表示自己对奢侈的厌恶,他还曾经取出数十件宫中的珍宝悉数砸碎,尽管这个行为看上去有些偏激,但从郭威的一句:“凡为帝王,安用此”还是可以看出他确实是一个不在乎身外之物的人。

南宋的孝宗赵昚同样十分节俭,他还未登基就得到了宋高宗“勤俭过于古帝王”的高度评价。登基之后,他专心朝政,很少享乐,不但自己常穿旧衣服,还从不大兴土木。由于日常花费用度实在太少,就连国库中穿铜钱的绳子都腐烂了。如此一位被后人誉为“南渡诸帝之称首”的贤君在谈到自己时,最为自傲的就是自己节俭的美德。

众所周知,明太祖朱元璋出身贫苦,为了生计还曾经当过和尚和乞丐,当上皇帝后,朱元璋仍然在吃穿等方面尽量节约。除此之外,朱元璋还十分厌恶,于是出台了一系列相当严苛的政策来惩罚收受贿赂、生活奢靡的官员。在自己的以身作则和法律的无情制裁之下,明朝初年社会上节俭的风气还是很足的。

朱元璋建立了明朝,而伴随明朝走向灭亡的崇祯帝朱由检也相当节俭。作为一位著名的悲情皇帝,朱由检在位期间内忧外患不断,为了改变现状,他励精图治,刻苦理政。与此同时,他在位十七年没有营建过宫殿,在吃穿等方面也并不讲究,只满足基本的需求。可惜的是,当时的明朝已经处在灭亡边缘,因此无论他多么节俭都无济于事。

除了上文提到的皇帝之外,我国历史上当然还有一些同样倡导过节俭的皇帝,他们同样也以自身为榜样号召着广大百姓奢靡之风。正如文章开头提到的那句“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一样,一个崇尚勤俭节约的国家才能够把资源用在真正该用的地方,才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国力,发展生产。因此,古代的这些本可以选择享乐但却忍耐欲望崇尚节俭的皇帝确实都令人敬佩。

勤俭节约的故事

故事之一

艰苦朴素、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很小的时候,妈妈就教育我要爱惜粮食,教我背诵“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跟我讲粮食的来之不易。从那时候起,“爱惜粮食”就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脑海里,也使我养成了节约的好习惯。

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从不挑食,妈妈烧什么,我吃什么。现在有些小朋友经常在长辈面前哭着闹着要去吃肯德基,有的点了吃不完又浪费在那,真是不应该。在电视上看到很多贫困山区,一些孩子没有钱上学,有的甚至连饭都吃不饱。我们和他们相比是多么幸福,所以不能浪费。

我有一个猪猪存钱罐,爸爸妈妈每月会给我十多元钱。这些零花钱,我除了用来买学具和一些零食之外,从来不用,剩下的钱都悄悄地喂了“小猪”。一元、两元、三元、十元、二十元……小猪“吃”得肚子满满的,我心里美滋滋的。今后,我要把这些钱捐出去,捐给贫困地区的学校。

现在的家庭中,独生子女居多,在家被看作“小公主”、“小皇帝”,吃穿用玩全都最好的,还大把大把地花钱,这种不良风气不应渐渐滋长。我们应该明白,学生是消费者,不是生产者,大人们给的钱是他们劳动赚来的。平时给我们的零花钱,春节给“压岁钱”这是大人们对我们的疼爱,我们要把长辈给的钱节省花,把这些钱花在需要的地方。

勤俭节约是一种美德,是一种智慧,更应该和风气,让我们共同找回失去的节约意识,将勤俭节约这个“传家宝”进一步发扬光大。

故事之

现年30岁的川东某乡镇小伙子叫王东东,,他在外面做大买卖,赚了人生一桶金,回到家乡想晒富。

牛年的春节,他租了一架直升飞机回家过年。飞机停在生产队晒坝上,十里八乡的人都来围着飞机看热闹,王东东春风得意,脸上笑得合不拢觜。

王东东有了钱,在外大手大脚,每天是吃香喝辣的。这春节,他计划拿50万元,请乡里父老乡亲吃大餐。决定每桌5000元,计划100桌,每桌两只鸡,两只鸽,两王八,两只鸭....可这订单被王东东爷爷否了。

这是为什么呢?开初,王东东不理解,还与爷爷闹别扭。原来,王东东的爷爷也是受苦人,他的一个故事改变这一计划。

王爷爷讲述了60年代他吃麻头,吃膨润土的亲身经历。

1958年提倡大炼钢铁,炼钢铁用什么炼呢?就是用那些树木,有很多森林巨木都砍伐了,大树小树都砍光了,砍掉以后去炼钢铁去了,结果是钢铁也没炼出来,树砍掉了,砍光了。1960年起,又连续几年遭到了严重的的自然灾害,这样农业生产就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由于自然条件恶劣,当时人到处逃荒。那年代吃什么?吃麻头,吃膨润土。

你知道吃了膨润土(又名白鳝泥)是什么感觉吗?排便非常困难,几天难排出,还得用手掏,那味道多苦啊!那年代,饿死的人每天可见。

在1958年夏天,跃进运动进入高潮。公社这种组织有了基本模样。社员所有个人财产和个人债务都全部拿出去交公,分配上完全实行平均分配供给制。这样的背景下,公共食堂应运而生。

食堂开办后,社员们所有财物粮食都交归公,严格禁止个私自做饭。许多人凑在一起共用一口锅吃饭,当时老百姓叫它大“锅”饭。“免费供吃饭,敞开肚皮吃”,吃的全是清亮寡料的玉米粥,出生那年代的人,这就是好东西了。你说,那时有米吃多安逸。

80年后,,农业实行科学种田,粮食大丰收,解决了温饱。他说,有钱又怎么样,决不能浪费啊!

王爷爷一席话,王东东终于醒悟了,认为爷爷的话很有道理,即使有了钱,但应把钱用在刀刃上。在王爷爷的开导下,爷孙俩研究,仅用2万元请居民吃个坝坝宴。拿出40多万兴修道路,安装路灯,种植中草材。如今,这穷村脱富变富了。

这就是制止餐饮浪费的典型故事。

故事之三

 有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个地主的儿子,他非常喜欢吃包子,但是他不喜欢吃包子皮,只喜欢吃包子肉,每一次吃包子的时候都会把包子皮顺手扔出窗外。隔壁住着一位穷苦的老太太,当看到地主儿子如此的浪费时,她感到十分心痛。所以每次地主儿子把包子皮扔出去以后,她就把包子皮捡起来放好,

  几年过去了,老地主死了,他的儿子没有多大的本事,坐吃山空很快就把家底吃空了,所有的财产也都被他败光了,最后终于沦为了路边的乞丐。有一天,他来到了这位穷苦的老太太家门口乞讨,老太太给他端出一盘黑乎乎的东西。他吃过以后连声说好吃,忙问这是什么东西。老太太笑眯眯地对他说:“这就是你当年扔掉的包子皮晒干了以后做的。地主的儿子听了以后惭愧不已。

  故事中地主的儿子因为不节俭而自食其果,因奢侈浪费遭到惩罚。节俭不一定能创造财富,但是不节俭绝对不会创造财富。

【勤俭节约的故事;司马光勤俭节约的故事】相关文章:

1.动物故事精选:寓教于乐的儿童故事宝库

2.《寓教于乐:精选动物故事助力儿童成长》

3.探索动物旅行的奇幻冒险:专为儿童打造的童话故事

4.《趣味动物刷牙小故事》

5.探索坚韧之旅:小蜗牛的勇敢冒险

6.传统风味烤小猪,美食探索之旅

7.探索奇幻故事:大熊的精彩篇章

8.狮子与猫咪的奇妙邂逅:一场跨界的友谊故事

9.揭秘情感的力量: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与决策

10.跨越两岸:探索彼此的独特世界

上一篇:勤俭节约的小故事—勤俭节约的小故事100字 下一篇:勤兵黩武(勤兵黩武指什么生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