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颇有建树却让人非议的少年天子
一个皇帝,做了好多事情却啥都未说,临了留个遗言,也是罪己诏。
这是一个身居高位不昏庸不享乐不膨胀的皇帝,这是一个聪明的真诚的有决断人。这个人就是大家熟知的因爱妃去世自己痛不欲生,不当皇帝要做和尚的顺治帝。
顺治皇帝是清朝第一位入关的皇帝,综合来说是一个有成之君。
他六岁登基,十四岁亲政,二十四岁去世,年少有为,是历史上一颗耀眼的流星。
他刚入北京,就为崇祯帝发丧安抚众心;减除明末的三饷及加派,恢复万历初年税率,以革苛政弊病。他审时度势,深知国家治乱之关键。
在军事上,废除了多尔衮的“勤兵黩武“而代之以“重抚轻剿”的策略,大胆放手地重用汉族降官洪承畴,军事上胜利不断,很快就稳定了国内局势。
在上,他判断力惊人,认为范文程“忠诚练达,不避艰辛,朕所倚赖”。坚决启用并取他的意见,整顿吏治、严惩贪官,建立廉洁、高效的行政机构。
在经济上,他招抚流民,鼓励开荒,免除杂税,大力发展生产。
而所谓的罪己诏,是顺治染上天花后,自知不久于人世,临终前最后一次自责,是自我批评精神的体现。
一般来说,帝王是没有爱情的,但顺治例外。董鄂妃也确实是位值得人心疼的好妃子,她美丽端庄,善良贤惠,不贪财,不争宠,对上孝敬皇太后,在宫中忍辱负重,以德报怨,与其他后妃和睦相处,董妃的自我,保障了后宫的安宁,为顺治全力以赴处理政事创造了很好的条件。顺治放下九五之尊的身段,把“爱江山更爱美人”的感情体现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顺治聪明好学,志向高远,刚毅果断,敢作敢为。在前任的基础上,参照明制继续进行社会改革,对当时社会、经济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为“康乾盛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可惜丧子丧妻天花傍身,祸事连连天不假年令人痛惜。
一切的尽头就是遁入空门
首先感谢洛阳图书馆-城市书屋,给市民一个开放的文学宝藏,近期有幸借的-《少年天子》这本书,读后感慨万千,这本书主要是描绘清朝入关后第一代皇帝顺治的长篇历史小说。以鄙人拙见,把自己的读后感想说一下:
方面:
- 明清鼎革之际,社会动荡,矛盾交织。自幼受到汉文化熏陶的顺治帝励精图治,力求变革。他崇儒教,重文士,习汉俗,力倡“满汉一体”,摒弃“勤兵黩武”,还实施了停圈地、整吏治、罢三饷、宽逃人法等举措,想要与民休养生息。
- 但是,顺治帝的改革受到了朝廷保守势力的重重阻挠。满族亲贵们策划于密室,争斗于朝堂,使得顺治的改革举步维艰,风云不断迭起。
- 感情方面:
- 顺治帝多情善感,渴望追求心向往之的爱情和婚姻生活。他对皇后博尔济吉特氏起初因她的美貌而心动,但皇后娇生惯养、脾气暴躁、个性倔强且极度洁癖,她的种种行为让顺治逐渐厌烦。
- 偶然间,顺治帝关注到皇后身边的侍女花束子,对她心生怜悯并逐渐产生感情,花束子被封为谨贵人。然而,花束子胸无点墨,与酷爱诗词的顺治帝缺乏共同语言,两人的感情难以持久。
- 后来,顺治帝见到了鄂硕之女乌云珠的画作,对作画之人萌生向往,得知她已被赐给弟弟博果尔为福晋后,心中十分后悔。最终,乌云珠成为了顺治帝的妃子,她与顺治帝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和精神追求,顺治帝对她宠爱有加。
- 结局:顺治帝在上遭遇失败,改革难以推进;感情上,他先是失去了与花束子的孩子,后来爱子被害,董鄂妃也逝去。这一系列的打击让顺治万念俱灰,一心遁入空门,但不幸染上天花,英年早逝。# 我在岛屿读书#
【勤兵黩武(勤兵黩武指什么生肖)】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