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半吊子”
老家土话里还有个常用语叫“半吊子”。
老家人说的“半吊子”,跟老家人说的“二坎子”“差一火”“不足成儿”“木成色儿”,意思差不多,但也多少有点区别,用普通话说就是“不靠谱儿”。
“半吊子”这种人的最大的特点是,在众人面前,该说不该说的都要说,敢说不敢说的都敢说,信口开河,管撂不管接,唾沫星子乱飞,不顾听话人的感受,不顾在场人的隐私,只管自己痛快。
“半吊子”这种人这种人,满嘴跑火车,唾沫星子乱飞时,别人给他使眼色让他停止不说,他认为是给他加油,他跟打了鸡血似的,更加滔滔不绝;别人给他打手势让他转换话题,他认为是给他鼓劲,他跟打了强心剂似的,更加喋喋不休;别人把话岔开,他会跟大烟瘾发了似的,浑身的不舒服,不自在,马上提高声音,压住别人,继续眉飞色舞地说下去。
“半吊子”这类人又可分为三类:“半吊子”里的第一类属于、没知识的“大老粗”,这类人说话后的效果,就是一颗狗屎,爆炸以后,炸伤了你,炸伤了他,弄得受伤者一身臭,臭几天,臭气散了,也就完了,这类人不危险不可怕。
“半吊子”里的第二类属于文化低、知识少的“粗而糙”,这类人说话后的效果,就是一颗普通,爆炸以后,炸伤了你,炸伤了他,伤几天,伤好了,也就没事了,这类人虽然危险,但还不可怕。
“半吊子”里的第三类属于文化高、知识多的“文化人”,这类人说话后的效果就是一颗核弹。爆炸以后,炸伤了你,炸伤了他,受伤者伤好了,还会留下终身后遗症,这类人不但危险,而且可怕。
生活中遇着这些人,你首先考虑的是躲避,远远看见他,你要绕着走,悄无声息溜之大吉。如果躲避不开相逢了,你要简单应酬,应酬中想法把他甩掉。如果甩不掉缠住你了,你要主动进攻,不给他开口之机!
“半吊子”这类人像弹簧,你弱它就强!你强他就收家伙儿!“半吊子”这类人其实也是只纸老虎,战略上藐视他,战术上重视他,他也就啥也不是啦!
鲁西南方言杂谈-二半吊子
“半吊子”是汉语中常用的一个熟语。《汉语词典》给出的解释是“拼音bàn diào zi,对某种知识只有一个粗略的、肤浅的或零星地了解的人或技艺不熟练的人;形容不通情理,说话随便,举止不沉稳的人”。这些大家都基本了解了。
2021年4月拍摄
据说,“半吊子”来源于我国古代的钱币计量制度。魏晋南北朝时期,“一贯”相当于一千文(由于铜钱正面铸有文字,故一枚铜钱又称“一文“)。可能是由于钱串提起时往下垂吊的缘故,到了清代“一贯”又被称“一吊”。而半吊(即五百文)为一吊的半数,不满串、不成吊,所以人们就用 “半吊子”来喻称多种不好的人或事物。
2021年4月拍摄
在鲁西南方言口语里,常把“半吊子”以上的意思,说成“二半吊子”。如“恁真是个二半吊子,他嘞话还没说完嘞,恁就窜圈(跑),万一躖(撵)不上恁媳妇,咋办?”“二半吊子”按照“半吊子”的来源解释,就是“二百五”,二百五十文大钱。搞不好,现在人说的“二百五”可能来源于鲁西南方言里的“二半吊子”,具体如何,专家来定,咱就不瞎咧咧啦。
2021年4月拍摄
“半吊子”或者“二半吊子”的人是复杂的,要多方面来看待,譬如一个“二半吊子”工作毛糙些,但他比较灵透、聪明,所以正确发挥“二半吊子”的优点,尽量避开他的缺点来对待、使用“二半吊子”的人。同样,“二半吊子”也要勤学、好问、多思、多养、少说、多做,就会逐渐改正、弥补自身的缺点或短板。虽说人在江湖飘,哪有不挨刀的道理,但尽量还是少挨刀好些,做一个受大家欢迎的人好些。
【半吊子是什么意思-半吊子是什么意思啊】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