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刀赴会(单刀赴会的故事简介)

更新:07-02 现代故事 我要投稿 纠错 投诉

单刀赴会

俄罗斯老爷子谢尔盖一人一机,从俄罗斯经太原直达珠海,参加珠海航展。谢老爷子驾驶的飞机,是俄罗斯最顶级的战斗机苏-57。俄罗斯将自己压箱底子的宝贝送到中国来展示,一来向中国表示自己不见外,二来也是借此机会向世界展示,俄罗斯还是有压箱底子的宝贝。

中国的文化,向来重视集体主义,而白人的文化,包括俄罗斯在内,向来崇尚个人精神主义。谢尔盖则将这种个人英雄主义发挥得淋漓尽致。不得不说,无论是战机的性能,还是俄罗斯飞行员的技战水平(包括勇士飞行表演队),俄罗斯人还是了不起的。在这方面,中国应该是学生,某些方面,确实存在差距。俄罗斯的战机设计,继承了苏联的传统,暴力美学渗透到之中。虽然表面看起来有些粗糙,但在空中的张力也令人记忆深刻。特别是短距离起飞,拔地而起,几乎垂直爬升,说明苏-57的机动性很优异,动力也很充沛。撇开隐身性能,在对抗F22和F35,苏-57在近距离格斗上,有明显的优势。

值得注意的,刚刚推出的歼35飞机,在外形上很接近苏-57,同歼10系列、歼20系列有大不同,没有了标致性的鸭翼。只是在暴力美学上,还没有俄罗斯人那样近乎完美。当年增加鸭翼,是因为发动机的推力不够,无法在格斗上做激烈的机动。现在去除了鸭翼,我的判断,就是国产发动机的推力和稳定性已经符合要求。这在中国航空史上值得大书特书。

勇士飞行表演队的水平,个人觉得要优于我们的八一队。当然,双发重型战机和单发轻型战机在机动性和稳定性上,存在差别,放在一起比较不太合适。但顶级俄罗斯飞行员的飞行技术,还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俄罗斯现在的情况,是人瘦毛长,手中值得亮出来的宝物,越来越少。后勤保障这方面,或许更差。正因为此,这些来中国表演的,尤其是62岁的谢尔盖,更值得我们尊敬。

三国演义》张冠李戴的事儿:“单刀赴会”的不是关羽,而是鲁肃

作者:赵心放

(关羽)

《三国演义》66回讲了这么一件事,孙权命令诸葛瑾赴成都向刘备讨要荆州,诸葛亮计使诸葛瑾无功而返。孙权命令鲁肃设计逼迫关羽交出荆州。关羽慨然赴宴,临危不惧,机智应敌,成功地全身而退。这是书中树立关羽高大上形象的精彩段子之一,历代脍炙人口。事实果真如此吗?

话说诸葛瑾无功而返后孙权大怒,命令鲁肃设计逼迫关羽交出荆州,不答应就杀死他。鲁肃定计请关羽到陆口寨外临江亭上赴“鸿门宴”。关羽的智商不低,略为盘算就洞察这诡计,不过他决定赴约,叫儿子关平作好前来接应的准备。

(鲁肃)

第二天关羽带十个随从驾船而去。鲁肃在临江亭外安排好伏兵后,亲自到江岸边迎接关羽。宴会间,心虚的鲁肃低着头,不敢抬头看关羽。

关羽谈笑风生,一副若无其事的模样,酒喝到一半时,鲁肃刚提出归还荆州的事,关羽说在宴会上咱哥俩只谈旧情,不谈国事。

鲁肃还想谈。

立在关羽身后持刀的周仓大叫:荆州乃我主之地!关羽故意发怒赶周仓出去。周仓来到江岸边,挥动红旗召关平将战船驶来。宴会上关羽装作喝醉拉着鲁肃离席。东吴将士想动手怕伤着鲁肃,一直不敢扑上前来。关羽把鲁肃拉到江岸边,立即跳上了接应的船。鲁肃眼巴巴地望着关羽的船扬帆而去。

(关羽和鲁肃)

三国志》中的记叙却和故事南辕北辙。

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因荆州的归属问题孙刘两家闹得剑拔张。狡猾的曹操在北方隔岸观火,准备坐等他们鹬蚌相争,以便从中渔利。

就在一触即发的危急时刻,为了维护大局的稳定,鲁肃主动约请荆州守将关羽到两军阵前进行谈判。并且不顾部下的劝阻,执意单独与关羽进行面对面的交涉。

两人谈判时,鲁肃不畏关羽震撼世间的威名,对关羽的推诿狡辩之词一点也不买账,言辞恳切且不卑不亢地详细陈述了孙权当初借荆州给刘备的仁慈之举,痛批了刘备得西川后不还荆地的不义行为,最后以忠君大义来劝导关羽,应当奉劝刘备按正义行事,不应当纵容刘备的这种无赖行为。

面对鲁肃的慷慨陈辞,《三国志》中以一句“羽无以答”,形象地描写出关羽理屈词穷的窘态。

最后在鲁肃的全力争取下,孙刘两家以湘水为界,划荆州而分治,免去了一场争斗,让准备坐收渔利的曹操做了一场“黄粱美梦”。

可能有些人认为,这是《吴书》上写的,“谁不说俺家乡好”哦,涉嫌是片面之词!在此则请这些人翻阅《三国志》,通篇没有涉及两军阵前的谈判,更没有关羽单刀赴会的壮举。

为什么上佳表现者由鲁肃变成关羽了呢?笔者管见,汉代历史学司马迁撰写的《史记》开了先河,后来的历史文官都亦步亦趋,写正宗的君主公侯传记一律是正面形象。负面的事儿忽略不计。小说家们更胜一筹,为了达到作品吸睛的目的,干脆来个张冠李戴。

鲁肃(172-217年),字子敬,出生于士族家庭,但父亲在其幼年就去世了,由祖母抚养长大。他体貌魁伟,性格豪爽,既喜欢读书、又爱好骑射,是个全面发展的人才。

东汉末年社会动荡,他承头常召集乡里青少年练兵习武。他慷慨大方,常仗义疏财,深得乡人敬慕。当时为居巢长的周瑜缺粮向鲁肃求助,鲁肃毫不犹豫地将一仓三千斛粮食相赠,从此两人成为好友。

可以说与诸葛亮一样,鲁肃也是位三国时代的奇人。体现在能够敏锐观察和判断社会发展的趋势。

早在投奔刚出道的孙权八年前,鲁肃就认为“汉室不可复兴”,“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然后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最终建号帝王以图天下。”

(鲁肃,周瑜)

此番热议与“隆中对”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时间却比刘备与诸葛亮大大超前,只可惜没有一个作家写部小说为其渲染。

为啥鲁肃有这样的认识呢?他熟知历史,不管秦末楚汉乱世,还是王莽更始乱世,时间都不过二十年。从黄巾之乱到曹操打败袁绍刚好过了二十年。

从表面看局势已相当明朗,因此大部分人认为曹操将很快重新统一全国。

鲁肃却以敏锐的触觉认识到,乱世的时间虽然不会太长,但整个东汉社会趋于全面崩溃有一个不短的过渡过期,虽然汉室已不可复兴,曹操以其才能屯田养民,延揽士族重建北方,但不是短时间内能恢复到对南方拥有足够的优势的,孙权可以借此时机,鼎足江东实行割据。进而占据长江中下游地方,建立帝业。

(孙权)

公元200年,鲁肃投孙权,为其提出鼎足江东的战略后,得到孙权的赏识。208年,曹操率大军南下攻打江东,孙权手下的大小官员大都认为抵抗是以卵击石,投降是上策。鲁肃与周瑜力排众议坚决主战。结果于赤壁大败曹军,奠定了三国鼎立格局。

赤壁大战后,孙权常把鲁肃比作是邓禹,专门为鲁肃而设立赞军校尉一职。

邓禹字仲华,东汉初年名将,居云台二将首位。邓禹年轻时曾在长安学习,与后来的光武帝刘秀交好。更始元年(23年),刘秀巡行河北,邓禹前往追随,协助刘秀建立东汉,“既定河北,复平关中”,功劳卓著。孙权把鲁肃比作东汉的首位开国元,充分说明了他水平高能力强,是其他官员难以比肩的。

周瑜逝世后,孙权采纳周瑜生前建议,令鲁肃代周瑜职务。鲁肃治军有方,规模不断扩大。根据当时军事形势需要,孙权任命鲁肃为汉昌太守。鲁肃随孙权破皖城后,被授为横江,守陆口。后来东吴夺取了荆州三郡,鲁肃率兵抵御关羽,并邀荆州守将关羽相见,而关羽不敢相逼。

(四)补白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鲁肃病逝,享年四十六岁。孙权亲自为其安排丧事,并参加他的葬礼。诸葛亮在蜀国也为他举哀。

孙权后来称帝登坛时,还不忘对众多官员大加赞誉鲁肃:“昔鲁子敬尝道此,可谓明于事势矣”、“且其计策决策,远出苏秦张仪之上!”

(老版鲁肃)

【作者简介】赵心放,笔名赵式,重庆市南岸区作家会员,黄桷文学社副社长。

小编提示: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敬请转发和评论。

推荐:

单刀赴会

在历史的长河中,英雄的事迹总是引人入胜,而提到“单刀赴会”,许多人首先想到的便是关羽。这个故事充满了传奇色彩,关羽的英勇无畏令人钦佩,但其背后的历史却往往被忽略,实际上更为复杂而有趣。

“单刀赴会”的典故源于三国时期,讲述的是关羽为了维护荆州的和平,独自一人手持青龙偃月刀,前往东吴参加宴会的故事。这场宴会并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聚餐,而是关羽与东吴之间与军事博弈的缩影。关羽在宴会上面对东吴众多将领的威胁和挑衅,毫不畏惧,谈笑自若,展现了他非凡的智慧与勇气。他的表现不仅赢得了东吴将领的尊重,也成功避免了一场可能的冲突,确保了蜀汉的安全。

然而,许多人可能并不知道,关羽并非完全孤身一人赴会,他实际上带了一些随从。虽然他在宴会上表现得气宇轩昂,似乎独自面对所有挑战,但他的随从在暗中为他提供支持,这也为他在东吴的表现增添了几分底气。此外,宴会的背景复杂,东吴与蜀汉之间的关系微妙,关羽的单刀赴会实际上是对双方关系的一次试探与平衡。

在这场宴会上,关羽不仅仅是武力的象征,更是智慧的化身。他通过与东吴将领的交谈,巧妙地化解了潜在的敌意。在那个动荡的时代,关羽的举动不仅展示了个人的勇气,更反映了他深厚的智慧和对局势的敏锐洞察。正因如此,他才被后世尊称为“武圣”,成为了忠义与勇敢的象征。

“单刀赴会”的故事在后来的文人笔下不断被渲染,成为了英雄主义的典范。关羽的形象也因此在民间广为流传,成为了忠义的化身,许多后来的文艺作品中都以他为主角,赋予他更多的传奇色彩。然而,历史的往往比传说更加复杂,关羽的成功不仅依赖于他的个人勇武,更与他在关键时刻展现出的智慧和策略密不可分。

在今天的视角来看,“单刀赴会”不仅仅是关羽个人的英勇表现,更是三国时期复杂和军事斗争的缩影。这个故事提醒我们,在面对挑战时,勇气固然重要,但智慧和策略同样不可或缺。关羽的故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让我们在生活中也能勇敢面对困难,同时保持冷静和理智。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或许可以从关羽的故事中汲取一些启示:面对挑战时,勇气和智慧并重,才能更好地应对复杂的局面。你对“单刀赴会”这个历史有什么看法呢?是否也曾在生活中遇到过类似的挑战?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想法,让我们一起探讨这个充满智慧与勇气的故事背后的深意。感谢大家的观看与支持,让我们共同铭记历史,传承英雄的精神!

【单刀赴会(单刀赴会的故事简介)】相关文章:

1.动物故事精选:寓教于乐的儿童故事宝库

2.《寓教于乐:精选动物故事助力儿童成长》

3.探索动物旅行的奇幻冒险:专为儿童打造的童话故事

4.《趣味动物刷牙小故事》

5.探索坚韧之旅:小蜗牛的勇敢冒险

6.传统风味烤小猪,美食探索之旅

7.探索奇幻故事:大熊的精彩篇章

8.狮子与猫咪的奇妙邂逅:一场跨界的友谊故事

9.揭秘情感的力量: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与决策

10.跨越两岸:探索彼此的独特世界

上一篇:单刀直入的意思、单刀直入的意思解释 下一篇:单枪匹马成语接龙、成语单枪匹马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