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十件你不知道的趣事!
1、秦始皇统一天下时还剩了个卫国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灭了六国完成统一大业。但他还剩了一个卫国没灭,原因是卫国太弱小了,当时只占了一座城,长期依附秦国。秦始皇始终没有对卫国出手,直到公元前209年,秦二世胡亥把卫君废为庶人,卫国才宣告灭亡,成为了生存时间最长的周代诸侯国。
2、曹丕组织过一场驴叫葬礼
“建安七子”之首的王粲非常会写文章,和曹丕关系很好。公元217年王粲去世,那会曹丕还是世子,他十分伤心,带着一大帮文人来吊唁,然后跟大家说,王粲生前最喜欢听驴叫声,让我们一起学驴叫,为他送行吧!于是葬礼上响起一片驴叫声。
3、杜甫是真的很忙
之前网络上有个爆红的梗叫“杜甫很忙”,实际上杜甫确实很忙,他不敢“闲”。因为杜甫的父亲名叫杜闲,古人有避尊长讳的讲究,杜甫一辈子写了几千首诗,保存下来的有1500多首,但没有哪首诗里面出现过“闲”字,人家可以“闲听桂花落”,杜甫不敢。
4、青楼是管仲发明的
管仲是历史上著名的贤相,曾经辅佐齐桓公成就霸业,“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而管仲创造性地设置了青楼,把那些女奴隶和女战俘收集起来,成立国营青楼,于是其他国家的商人都纷纷跑到齐国做生意,齐国的财富一天比一天多,后世青楼都把管仲奉为祖师爷。
5、历史上有过一场男版东施效颦
潘安是西晋时期的文学家,左思也是。但潘安被誉为古代第一美男子,左思的长相却十分丑陋。潘安驾车出门,那些妇女、姑娘都向他车里扔水果和鲜花,左思听说后,也驾着车到处跑,结果那些女人都向他吐唾沫,左思只好伤心地回家了。
6、司马相如为了追星改名
司马相如是汉朝名人,他和卓文君的爱情故事家喻户晓。但司马相如的原名叫“犬子”,他父母特意取了个低贱的名字,为的是好养活。结果司马相如长大后,觉得这名字实在难登大雅之堂,加上他太喜欢战国时期的蔺相如,于是改名司马相如。
7、宋朝的男人特别喜欢戴花儿
宋朝的男人热衷于在头上戴花,上到皇帝下到百姓,风靡全国,人人都是小公举。皇帝还会亲自赐花给臣子戴,作为一种荣耀。有一回王安石、王珪、韩琦、陈升之4个人聚会喝酒赏花,把一种叫“金带围”的芍药花剪下来插在头上,结果后来4个人都做了北宋的宰相。
8、康熙是第一个吃巧克力的皇帝
康熙特别喜欢各种西洋玩意儿,推广过西药,做过西方数学题,还喜欢吃“绰科拉”。“绰科拉”就是巧克力(chocolate),他曾经让人去跟意大利主教讨药,顺便提了一句,如果有巧克力的话,也给我弄点来吃吃,于是人家主教给他进贡了50块巧克力,康熙高兴得不得了。
9、唐朝的“大人”是爸爸
在唐朝,称呼爸爸应该叫爷爷、阿爷、或者哥哥;称呼哥哥应该叫阿兄;称呼爷爷应该叫阿翁。而且女人不能管自己丈夫叫“相公”,因为唐朝的“相公”只能用来称呼宰相。另外,称呼官员不能叫“大人”,因为在唐朝它是爸爸的意思,如今很多古装剧都在叫爸爸。
10、老公在古代指太监
前几年有个历史教授批评过现代夫妻之间的称呼方式,原因是“老公”两个字在古代是称呼太监的,准确地说是称呼宦官,因为太监肯定是宦官,但宦官不一定能做到太监的职位。《官场现形记》里说:“他就立刻进京,又走了老公的门路。”说的就是找太监打通关系。
来源:微信公众号“悦文刊”
【声明:本号为“全民阅读推广”官方公益账号,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世界影响最大的100个历史名人,中国8人入选,近代毛领袖群伦
1978年,美国学者迈克尔·哈特出版了一本名为《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的书。
哈特选取了37位科学家、发明家;27位家、军事家;13位思想家、哲学家;13位宗教人物,9位艺术家、文学家、学者;3位探险家。
《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
其中有八位中国人入选这个排行榜。
按类型划分是:发明家蔡伦;
家、军事家:秦始皇、隋文帝、成吉思汗、毛;
八人当中,老子、孔子、孟子是东周人(即春秋战国时期);秦始皇是秦朝人;蔡伦是东汉人,隋文帝是隋朝人,成吉思汗是金宋时期蒙古国人,毛是近现代时期人。
毛是唯一一个近现代名人。
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国排名最高的是孔子,位居世界第5名,仅次于、牛顿、、释迦牟尼。
孔子,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尊称孔子。
孔子画像
鲁襄公二十二年八月二十七日(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孔子出生于鲁国。
孔子是宋国第五任国君宋闵公,他的六世祖是宋国权臣孔父嘉。
宋殇公十年(公元前710年),宋国和郑国爆发大战,孔父嘉(名嘉,字孔父)为郑庄公所破,大败而归,国人颇有怨言。
宋国另一个权臣华父督趁机发动,杀死了孔父嘉。
孔父嘉死后,他的儿子木金父只好跑路,逃到了鲁国,并以孔父嘉字为氏,改称孔氏。
木金父后来生了儿子睾夷,睾夷又生了防叔,防叔生了伯夏,伯夏又生了叔梁纥。
叔梁纥是鲁国三虎将之一,因功封为陬邑大夫。
孔子就是叔梁纥的儿子,后来继承了父亲爵位。
也就是说,孔子其实是一个贵族。
先秦时期,中国的教育制度是学在官府,只有贵族子弟才有机会上学读书,贵族垄断了所有教育资源。
到了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学在官府制度开始崩溃,开始出现学在四夷的现象。
很多人开始自己招收学生,授业教学。
孔子就是其中的代表。
孔子并不是第一个私学教师,当时像他这样的还有很多,比如他的死对头少正卯在鲁国影响力并不输于孔子,但孔子却是影响最大的一个。
周润发版孔子剧照
孔子曾周游列国,广收门徒,有贵族,有庶民,不分贵贱,不分国籍,也不分年龄。打破了贵族对教育的垄断,让广大平民也能接受教育。
孔子有三千弟子,其中贤人就有72人。
在孔子授业工程中,他创立了儒家思想。
孔子的思想以礼和仁为核心,建构了中国完整的“德道”思想体系。
上主张为政以德,轻徭薄赋,学而优则仕,主张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既强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会秩序,又打破贵族和庶民的限制。
他的最高理想就是建立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退而求其次则是建立讲究礼、仁、信、义的小康社会。
经济上,孔子主张重义轻利,他要求人们先考虑义,再考虑物质利益。
教育上,孔子提倡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经邦济世。
鲁哀公十六年二月十一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孔子病逝,享年73岁。
孔子死后,儒家大兴于世,成为显学,有非儒即墨之称。
尤其是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孔子的地位被无限拔高,后世统治者对其顶礼膜拜,不断追封。
开元二十七年(739年),唐玄宗追封孔子为文宣王。
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宋真宗追封孔子为至圣文宣王。
嘉靖九年(1530年),明世宗追封孔子为至圣先师
顺治二年(1645年),清世祖追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先师。
1935年,国民封孔子为大成至圣先师。
中国历代对孔子评价极高,
朱熹曾高度赞扬孔子道:“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
孔子不仅对中国影响极大,他的思想传播世界,尤其是对唐文化圈影响也非常大。
孔子入选,实至名归。
中国排名仅次于孔子的是蔡伦,位居世界第7名。
汉明帝永平四年(61年,一说63年),蔡伦出生于桂阳郡一个负责给朝廷冶铁的铁匠家庭。
永平年(75年),年仅14岁的蔡伦入宫成为一个小太监。
经历种种风云变幻,蔡伦逐渐成为一个权宦,做到了尚方令。
永元十四年(102年),汉和帝第一任皇后被废,邓绥改立为皇后。
邓皇后是汉朝一代贤后,温良贤淑,勤俭爱民。
邓皇后喜欢写文画画,可当时的纸不易制造,价格高昂,质量也不好。
因此,邓皇后很舍不得用。
蔡伦为了迎合邓皇后,巩固自己的地位,开始不遗余力改良造纸术。
蔡伦改良造纸术
元兴元年(105年),蔡伦经过几年的研究,制造出了新版“蔡侯纸”。
经他改良的纸,轻薄柔韧,取材容易,价格低廉,取得了划时代的进步,极大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蔡伦因为改良造纸术,成为一个划时代的发明家,名垂青史,造福人类。
因此麦克·哈特将其排在《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第7位。
美国《时代》周刊评选的“有史以来的最伟大发明家”,蔡伦也榜上有名。
排在蔡伦之后的是秦始皇,位居世界第18名。
秦始皇,嬴姓,赵氏,名政,秦昭襄王四年(公元前259年)出生于赵国国都邯郸。
当时嬴政的父亲子楚(即秦庄襄王)当时是秦国派往赵国的人质,后来回国继承秦王之位。
秦庄襄王三年(公元前247年)五月,子楚病逝,嬴政继位。
由于秦王嬴政年龄尚小,由吕不韦掌握大权。
8年后,嬴政开始亲政,掌握实权,在铲除国内权臣嫪毐、吕不韦后,嬴政开始兼并六国。
秦国先后灭亡了韩、赵、魏、楚、燕、齐六国。
嬴政结束战国乱世,统一天下,建立中国第一个封建大一统王朝——秦朝。
嬴政自称秦始皇,成为中国第一位皇帝。
《大秦帝国》秦始皇
秦朝建立后,秦始皇废除分封,行郡县制,“书同文”、“车同轨”、“度同制”、“改币制”。
秦始皇统一了中国文字、货币、度量衡,开疆拓土,为中国大一统奠定基础。
虽然秦朝二世而亡,享国只有14年,但秦始皇开创的封建制度和制度影响中国几千年,对唐文化圈各国也影响深远。
秦始皇位居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第18位,当之无愧。
排在秦始皇之后的是毛,位居世界第20名。
毛是近代中国无与伦比的军事家、家、思想家、家。
关于他的事迹,不必多说,大家都耳熟能详。
毛标准像
毛是新中国开国元,中国赢得土地、、解放、的胜利,建立独立自主的新中国,使得占世界22%的赢得民族独立。
毛在新中国的地位和影响无人能及,在世界范围内影响也非常巨大。
毛同时也是社会主义阵营的领袖之一,对社会主义各国影响非常大,尤其是在第三世界中,影响力无人能及。
毛入选位居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当之无愧,无可争议。
值得一提的是,毛是唯一一个入选的近现代名人。
排在毛之后的是成吉思汗,位居世界第21名。
成吉思汗原名孛儿只斤·铁木真,是蒙古乞颜部首领。
铁木真是蒙古族历史上最出色的家、军事家。
南宋开禧二年(1206年),铁木真统一漠北蒙古各部,被尊为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帝国。
成吉思汗建国后,创立蒙古文字,实行军政合一的千户制,颁布世界上第一套应用范围最广泛的成文法典《成吉思汗法典》。
成吉思汗
随后,成吉思汗和他的子孙征伐天下,建立了世界历史上最庞大的帝国。
蒙古人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造成很大的杀戮,另一方面,加强了东西方联系,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
成吉思汗入选位居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也是理所当然。
排在成吉思汗之后的是老子,位居世界第75名。
老子是中国最神秘的历史名人,人们只知道他是春秋末期人,具体是哪国人,什么时候出生,什么时候去世通通不详。
有人说他是楚国人,也有人说他是陈国人,宋国人。
(有一种说法认为,老子是宋国司马老佐之子,老佐也是宋国国君后裔,按照此说,老子和孔子系出同源)
传说,老子曾担任周朝守藏室之史(即周朝国家图书馆馆长),孔子还曾是他的弟子。后来,老子有感天下大乱,弃官归隐,骑青牛西行,到函谷关时,受关令尹喜之请,传下了《道德经》。
老子画像
此书是老子唯一存世的书籍,也是目前全球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
仅凭此书,老子就成为了道家思想创始人。
唐朝时期,李唐皇室以老子后裔自居,唐高宗乾封元年(666年),老子被封为太上玄元皇帝;
宋真宗大中祥符六年(1013年),老子被追封为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
老子就是太上老君历史原型。
老子的本体论学说,奠定了中国古代一元本体论哲学的理论基础;
他的朴素辩证法学说,对中国和世界建立辩证思维体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老子的小国寡民,无为而治对中国古代王朝影响非常大。
老子入选位居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再合适不过。
排在老子之后的是隋文帝杨坚,位居世界第82名。
西魏大统七年(541年)六月,杨坚出生,
他的父亲是北周隋国公、八大柱国之一杨忠,15岁那年他荫封为车骑大、仪同三司,封为成纪县公。
天和三年(568年),杨忠病逝,杨坚承袭随国公的爵位,他的女儿嫁给了北周武帝宇文邕太子宇文赟。
宣政元年(578年)六月,宇文邕病逝,太子宇文赟即位,杨坚女儿被封为皇后,杨坚以国丈身份辅政。
大定元年(581年)二月,杨坚篡周建隋。
隋文帝杨坚画像
开皇七年(587年)九月十九日,杨坚灭亡西梁;
开皇九年(589年)正月二十日,杨坚灭亡南陈,统一天下。
杨坚建立大一统王朝隋朝,结束自西晋末年以来,从十六国到南北朝长达200多年的分裂局面,创下了开皇盛世。
随后,杨坚确立三省六部制;简化地方官制;修订开皇律;颁布均田令;逐渐确立科举制,海内外影响非常大。
杨坚入选位居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也非常合理。
排在杨坚之后的是孟子,位居世界第92名。
孟子,姬姓,孟氏,名柯,是鲁桓公之后。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儒家思想集大成者。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
孟子画像
孟子在孔子仁爱的基础上增加了义,完善了中国古代价值观体系。
孟子的民贵君轻仁政思想,比孔子更进一步。
因此,孟子与孔子并称孔孟,尊称亚圣!
孟子入选位居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天经地义。
哈特的这个排行榜,虽然只是一家之言,但是被很多人所采纳,具有一定的说服力。
在入选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的8个中国人中,有1位发明家,3个哲学家,4个人物。
他们就是对中国乃至世界历史影响最大的人。
而且,只有毛是唯一一个近现代名人。
这足以证明,在作者哈特看来,毛就是中国近现代对世界影响最大的人。
古代小故事7则,做人不能太嘚瑟,死得飞快
01
五代,四川人王昭远失败,成了千年笑柄。
王昭远出身农家,少年家贫,13岁那年被送到道观做了道童。
后蜀高祖孟知祥有次去道观拜访,一见小伙子长得眉清目秀器宇轩昂,再加上口才了得,很是欣赏,便让他留在太子孟昶身边伴读。
孟昶即位后,先将王昭远授予通奏使,没多久又升为山南节度使。
公元964年,志在天下的赵匡胤命部将王全斌率军伐蜀,孟昶命王昭远率军防御。
王全斌是当世悍将,蜀军理应全力以赴才可抵御,王昭远却在此时玩起了唬人的把戏。
大战在即,王昭远身着鹤衣,手持玉如意,坐在推车上自比蜀汉丞相诸葛亮,一面淡定地饮酒自娱,一面胸有成竹地宣称:
“我此战不止要克敌制胜,还要领两三万蜀中健儿,收复中原,那也不过是易如反掌!”
结果,在宋军的猛烈攻击下,王昭远这冒牌诸葛亮很快露出了真面目。
三战三败后,王昭远令部将留守剑门,自己烧毁栈道后仓皇逃走。
后,宋军在民房里将藏匿的王昭远揪了出来,满脸污垢的他泪如雨下,接连求饶,引得众笑。
这便是“带汁诸葛亮“的笑谈。
02
孝武帝司马曜,是东晋皇族中少有的精明人物。
司马曜的爷爷是东晋王朝的创始人司马睿,当时天下混乱,朝政被以琅琊王氏为代表的一众望族把持。
司马曜的父亲临死前老泪纵横,打算放弃帝位,将天下让与丞相桓温。
司马曜登基后,利用望族间的矛盾实行各个击破,很快收归了皇权。
他一生行事稳妥,却因为仅有的一次,不仅丢了性命,还改变了一个王朝的命运。
公元396年9月20日,司马曜在后宫与张贵人一同饮酒,喝高了的司马曜冲张贵人说:“你年近三十也没生出个儿子,看你年老色衰还占着贵人的位分,明天我就找个年轻漂亮的取代你!”
司马曜回到寝宫就酣然入睡,张贵人却妒火中烧,夜深人静的时候,趁人不备用被子将烂醉如泥的司马曜捂死了。
司马曜享年35岁,皇位由他的傻儿子司马德宗继承,朝堂又再度陷入混乱,24年后东晋灭亡。
03
东汉末年的名士祢衡,为人狂放,一言不合就怼人,是个擅长的刺头。
普天之下,祢衡认为只有两个人配当他朋友。
一位是孔融,传闻四岁让梨的那位;
还有一位是杨修。
但他这两位好友,都成了曹操刀下的冤魂。
祢衡向来看不起曹操,就放言:曹操不过是阉宦遗丑,实在上不得台面。
曹操怀恨在心,就找机会羞辱他。
听闻祢衡善于击鼓,曹操就在众人面前请祢衡表演一番。
祢衡也不推辞,将自己脱得精光,以显示自己清白,随后大骂曹操污浊、张辽背信弃义,顺带将曹营的大小官员骂个遍。
曹操明白杀这么个刺头有损名声,就将祢衡推荐给荆州的刘表。
刘表起初很尊重祢衡,文书都要他敲定以后才公布出来。
一次祢衡外出,刘表便与几个幕僚草拟了一份布告,祢衡回来看到后,将布告撕烂破口大骂,提笔一挥而就重新写了一篇。
刘表的面子挂不住了,就将他推荐到江夏黄祖那里做文书。
黄祖是个粗人,看不惯祢衡这派头,没多久就一刀将他砍了。
果然,作死的人也喜欢扎堆。
04
光武帝刘秀再续大汉江山,这么英明神武的人,却有一个装得让人笑出眼泪的儿子。
刘秀死后,太子刘庄登基,即为汉明帝。
刘庄的弟弟山阴王刘荆不服,就冒充鸿胪侍卿郭况给废太子刘疆写信,劝他造反。
刘疆不傻,知道这事不靠谱,就转手将信交给了汉明帝。
等查明后,汉明帝念刘荆是同母兄弟,就放了他。
公元58年,羌人造反,刘荆也跟着一起,还没动手就被汉明帝得知了,再次念及他是同母兄弟,就将他改封广陵王。
广陵有个术士善于相面,刘荆就找到他问:“我长得像先帝,先帝30岁那年当的皇帝,我今年也30岁,你给看看什么时候我能当皇帝?”
术士不愿陪这个二百五送死,就向官员举报了这件事。
传到汉明帝那里,依然念及他是同母兄弟,就将他身边的卫队裁撤了,并未深究。
十多年后,汉明帝患病,刘荆以为机会来了,就找个巫师诅咒汉明帝早死,以便起兵举事。
这事又被汉明帝得知了。
还没等诏令下来,刘荆觉得这辈子太失败了,又担心这次哥哥不会放过他,没等诏书下来就自杀了。
05
秦武王赢荡,姓赢名荡,为人英武不好女色。
赢荡是秦始皇赢政爷爷的大伯,如果不是因为一场失败的,后来统一六国就没有秦始皇的事了。
赢荡天生神力,幼年时经常玩摔跤举重类的游戏。
即位后他听闻军中有两个大力士——乌获、任鄙,就召两人一起玩耍。
齐国有个闻名天下的大力士孟贲,听说赢荡正在召集天下力士就踊跃报名,于是很顺利地成成为了健身俱乐部的成员,三人还都被授予了官职。
此后,赢荡的日常除了处理朝政,就是与三个壮汉熬打筋骨。
公元前307年八月,孟贲随赢荡前往洛阳见周天子。
周天子有座“龙纹赤鼎”重达千斤,赢荡为了炫耀,在孟贲的怂恿下,当众举起重鼎,直压得两目出血,没留神鼎落下来砸断了小腿骨。
正值热天,又没有消毒措施。
赢荡惨叫了一天,当夜气绝身亡,享年23岁。
赢荡这样的猛男,竟然没有留下一儿半女,死后王位由异母弟赢稷继承。
赢稷他妈,就是秦宣太后芈月。
《 史记.秦本纪》:武王有力好戏,力士任鄙、乌获、孟说皆至大官。王与孟说举鼎,绝膑。八月,武王死。族孟说。
06
春秋时期的晋景公是个厉害的角色,曾率军攻入楚国境内,终结了楚庄王的霸业,又击败了齐国,一时令各路诸侯胆寒。
这么牛叉的人,死得却很恶心。
公元前581年夏天,晋景公患了重病,召来巫师为他祈祷。
巫师一番掐算之后,对他说:“大王体内有鬼祟来索魂,现在正是强盛的时候,我难以制服他们。”
晋景公问:“那寡人还有救吗?”
巫师说:“恕我直言,以大王现在的情况看,怕是吃不到今年的新麦了。”
这里需要解释一下,春秋时还没有磨制面粉的技术,当时的小麦都是煮熟后当米饭吃的,尽管口感有些黏牙,那还是只有贵族才能享用的。
后来经过秦国的名医医治后,晋景公感觉已经痊愈了,到了六月丙午日这天,麦子收割了。
晋景公突然想起了巫师的话,就当着巫师的面吃完了一碗麦粥,对巫师得意的笑道:“你说寡人吃不上今年的新麦,这难道不是新麦吗?”。
说罢喝令侍从将他推出斩首。
巫师刚死,晋景公突然感觉腹部胀痛,就起身上厕所。
那个年代当然没有抽水马桶,晋景公用的是蹲坑旱厕,起身时头晕眼花,陷入粪坑中被呛死了。
《 左传.成公十年》:六月丙午,晋侯欲麦,使甸人献麦,馈人为之。召桑田巫,示而杀之。将食,涨,如厕,陷而卒。
07
武乙是商朝的第二十代君主,在位35年。
这时还处于奴隶时代。
武乙还不能算作皇帝,但他的科学意识却很超前。
当时巫教盛行,凡事都要事先占卜祈祷,甲骨文就是这个时期的产物。
对此,武乙不以为然,他宣称打雷不过是自然现象,哪有什么老天发怒?
全是扯淡的玩意儿!
为了证明君权比神权厉害,武乙命人精心布置了一个木偶,上面写着 “老天”,随后他当众将木偶打得七零八落。
地上的解决了,天上的还在。
武乙又命人用兽皮缝制了一皮囊,里面灌上兽血,朝天上一抛,然后用箭射落,自称 “射天”。
公元前1113年,武乙到黄河与渭水之间的地方打猎。
这个地方大约位于现在的陕西潼关一带,当年植被还很茂盛,途中突遇雷雨,唯物主义者武乙遭雷击而死。
《史记.殷本纪》:帝武乙无道,为偶人,谓之天神。与之博,令人为行。天神不胜,乃僇辱之。为革囊,盛血,昂而射之,命曰“射天”。武乙猎於河渭之闲,暴雷,武乙震死。
【汉周】资治通鉴 正版 全注全译全解 文白对照 中国文联出版社 ¥19 购买【历史人物故事—历史人物故事300字】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