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考成语积累:每天15对易混成语(一)
成语是公务员考试的必考内容,尤其是易混成语。想要提升成语储备量就得靠日积月累,并无捷径可循。从今天开始我每天分享15对易混成语的辨析,希望能帮到考试的小伙伴们。
1.根深蒂固VS积重难返
根深蒂固:形容基础很厚,不容易动摇。侧重强调某种观念较牢固,印象较深,中性词。
积重难返:形容经过长时间形成的或弊端很难改变。贬义词。
2.独树一帜VS别具一格
独树一帜:单独竖起一面旗帜。形容独特新奇,自成一家。侧重强调形成自己的一种风格。
别具一格:另有一种独特的风格。形容别致、新颖的样子。
3.一蹴而就VS轻而易举
一蹴而就:踏一步就成功,比喻事情一下子就能成功。侧重强调时间短。
轻而易举:形容事情容易做,不费力气。侧重指事情轻松、容易,与时间无关。
4.针锋相对VS格格不入
针锋相对:比喻双方在策略、论点及行动方式等方面尖锐对立。侧重强调彼此对立。
格格不入:形容彼此不协调、不相容。不体现对立关系。
5.五花八门VS林林总总
五花八门:形容事物纷繁众多,变化莫测。可体现出“变化”之意。
林林总总:众多而杂乱的样子。形容给繁众多。只体现出“多”。
6.南辕北辙VS缘木求鱼
南辕北辙:心向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强调方向不对。
缘木求鱼:爬到树上去找鱼。比喻方向或办法不对,不可能达到目的。强调方式和方法不对。
7.顾此失彼VS捉襟见肘
顾此失:顾了这个,丢了那个。形容不能全面照顾。强调多个方面不能全部顾及。
捉襟见肘:比喻资金、物质条件以及能力上的匮乏或欠缺。侧重指某方面(资金、物质条件、能力)不够。
8.嗤之以鼻VS不屑一顾
嗤之以鼻:用鼻子吭声冷笑,形容对某事物或某种现象的轻蔑。侧重强调看不上,瞧不起,体现出“鄙视”之意。
不屑一顾:认为不值得一看,表示极端轻视、不重视。侧重不看重、不重视。
9.无可厚非VS无可非议
无可厚非:不能过分责备。形容说话做事虽然有缺点,但还是有可取之处,应予以谅解。侧重强调虽有问题,但可以接受。
无可非议:没有什么可以指责的。指做得完全妥当。侧重没有问题,程度比无可厚非重。
10.危在且夕VS危机四伏
危在旦夕:形容时间短,比喻危险就在眼前。侧重危险“近”,濒临死亡、消亡。
危机四伏:指到处都是危险。侧重危险多,到处都是危险。
11.未雨绸缪VS居安思危
未雨绸缪:趁着天还没有下雨,先修缮好门窗,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侧重强调已经开始做了,已有具体行动。
居安思危:指处在安定的环境里,也想着可能会出现的危险。仅是停留在思想层面,没有实际行动。
12.层出不穷VS屡见不鲜
层出不穷:表示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侧重强调连续出现,数量很多。
屡见不鲜:形容常常看见,并不新奇。侧重强调常见,不新奇,不新鲜。
13.大相径庭VS背道而驰
大相径庭:指相差很远,大不相同。侧重强调相差很大,不同之处很多。
背道而驰:表示彼此的方向完全相反或背离正确的目标,朝相反方向走。侧重指与正确的目标完全相反。
14.相提并论VS混为一谈
相提并论:指把不同的或相差悬殊的人或事物放在一起谈论或看待。侧重强调共同谈论的事物差距大或不同。
混为一谈:只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当做相同的事物谈论。侧重强调共同谈论的事物本质不同。
15.取长补短VS博采众长
取长补短:表示从同类事物中吸取这个的长处来弥补那个的短处。侧重吸取“长处”弥补“短处”。
博采众长:指从多方面吸取各方面的长处。仅指取各家之长。
古人讲的“五花八门”,是哪五花?哪八门?古代行业暗语你了解吗
现代社会由于经济发展达到了一定高度,出现了很多令人刮目相看的新农村。甚至在特别富裕的农村地区,几乎家家都住着小洋楼,农村不再是脏乱差和落后的代名词。但是在久远的古代社会中,生活在农村地区的老百姓,却一直过着艰辛的生活。
虽然在大多数人的眼中,农村人基本上都没有文化,而且每天都与泥土打交道,所以认为他们与所谓的时尚、高雅根本不沾边。但笔者就认为,发源于农村的习俗文化,不仅具有多姿多彩的艺术特色,而且还拥有浓郁的乡土之情。
虽然在古代社会中,很多老百姓都没读过书,但是他们却将生活和生产中的经验,总结成了一句句饱含真理的俗语。即使是在现代社会中,很多俗语依然被人们传诵。比如,农村人经常说的“五花八门”,其实就蕴含了非常深刻的含义。
相信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五花八门只是一个普通成语。在现代汉语中可以解释为,种类繁多、事物冗余,以及千变万化或变化莫测。但是在古代社会中其寓意,却指代行军打仗时所用兵法阵名,随着时代变迁又可以解释为,各行各业通用的暗语。
实际上五花八门最早出现于,清代小说家吴敬梓的《儒林外史》:
“那小戏子一个个戴了貂裘,簪了雉羽,穿极新鲜的靠子,跑上场来,串了一个五花八门”。
在这句话中五花八门,指的是令人眼花缭乱或没有秩序,亦或是演出时的表演方式。
一、“五花”为五个行业
现代人在使用五花八门这个成语的时候,一般都是将五花八门放在一起使用。但事实上“五花”和“八门”,深入挖掘其含义都是另有所指。“五花”一般指代古代社会中特定行业,但由于这些行业相对低贱,所以就用五种花名代替。
金菊花代指以卖茶为生的女人;木棉花则比喻街边摆摊的治病郎中;水仙花暗喻酒楼中卖唱的歌女;火棘花就是古代玩杂耍的人;土牛花则是说身份低贱的挑夫。这5种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鲜花,其实也暗喻了不同职业的心酸。
二、“八门”各有所指
“八门”分别是巾、皮、彩、挂、平、团、调、聊。如果大家对这八个行业不是特别了解,那么简单说就是在市场摆地摊,或者靠口、舌养家糊口的生意人。笔者认为如果将五花八门合在一起,实际上就是指代13个不同的行业。
一门金多指行走江湖的各色艺人,戗金、哑金、啃子金、袋子金等;二门皮就是古代社会中的卖药行业,包括挑招汉、挑顿子汉、挑炉啃等;三门彩就是变戏法的人,现代社会中被称为魔术;四门挂是指在市场、庙会练把式卖艺。
五门评就是说评书的说书人;六门团就是现代社会中说相声的;七门调则指代搭篷扎纸;而八门一般说的是柳唱大鼓的人。
这“八门”在古代社会中,都属于穷苦人养家糊口的本事。相比较于“五花”来讲,社会地位也同样低贱。
如果从严格意义上来讲,这十三个各式各样的行业,或者说五花八门,皆处于社会底层。其实与五花八门相对的就是士农工商。五花八门从业者由于身份低贱,所以经常会遭受其他人群的白眼。所以从这一点来看,五花八门也就有贬低的意思。
当然,现代人所说的五花八门,记者已经与古代社会相去甚远。一般都是指形形或各式各样,比如,水果、蔬菜或其他商品,都可以用五花八门来形容。虽然这个成语已经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但是却依然具有独特的历史韵味。
农村人口中的“五花八门”,其实也大家所了解的成语含义,或者说所代指的事物根本不一样。现代人所有的“五花八门”,多指人、物、事过于繁杂。但在古代社会却是各行各业的代名词,“五花八门”作为当时的“下九流”,根本不受人们的尊重。
随着时间不断推移以及岁月不断的流逝,“五花八门”终于迎来了新生。从古代社会中对低贱职业的蔑称,转变为一个具有中性含义的成语。这不仅是俗语文化的一次创新,而且更是人们精神生活极大丰富的表现。
给孩子取名这几个字建议别用
给孩子取一个好的名字,不仅会让人叫着顺口,也会让孩子更加自信。一般给孩子取名字,都蕴含着父母对孩子的希望和厚爱。
然而,中华汉字博大精深,下面这几个单字最好不要用于名字,除非有特别好的组合,否则影响孩子一生!
丹
很多女孩名字里都有“丹”字,这个字的本意是指红色,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性格就像红色一样热情奔放。
但其实“丹”无论是从字形还是谐音上来看,寓意都不好。从谐音上看,“丹”与“单”同音,寓意孤单,形单影只。而从字形上来看,“丹”就是“一片残舟”。
茵
茵字,表面意义优美,但再看、细嚼却会发现其中问题。
茵出自成语 “绿草如茵”。意思是绿油油的草好像“地毯”一般。“茵”就是指“地毯”。试想一下,地毯常常被人踩在脚下,用这个字取名,就意味着孩子难有出头之日,常常被人压制,非常不好。
刚
刚字,我们从字形来看,它的左边是一个“冈”字,冈字为网字少了一个叉,用这个字事业上不易成。“冈”字又为风字的变体,风是流动的,会让孩子性格变化莫测,喜欢到处跑动,适合外出做事。
再看右边是一个“刂”立刀旁,刀为利器,寓意会对身体健康不利,在感情上也缺乏耐心,如果要用这个字作为名字,建议为人处世要学会随和些。
超
超是80后,最常用的一个字,这个字分开为走刀口,听着就不吉利。名字里面有此字的人爱冒险,很有可能要在不确定的危险中走一遭。但是,性格方面比较外向,交际广,会有不错的社交和人脉。
鑫
鑫字,为三金组成,头小脚大上下分散结构。所以,用这个字取名,容易做事注意力不集中,常常丢三落四的,并且在婚姻上也是不太好的。
【变化莫测的意思 变化莫测的下一句】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