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鬼故事【古代鬼故事在线收听】

更新:07-07 现代故事 我要投稿 纠错 投诉

古代有关鬼的短故事(索魂针等四则)

鬼讨命

元嘉末年,陶继之当秣陵县令的时候,有一次错杀了一个乐工。

夜里陶继之梦见乐工来对他说:“你错杀了我,我告到了天上,已经受理我的冤案,现在我就来。”

说完就跳进陶继之的嘴里,又落进他肚子里。

鬼不一会又钻出来了说,“我今天直接抓了你陶秣陵也没什么用,还得算上阳一个。”

说完就不见了。

陶继之不久就死了,叫阳的人后来也死了。

【原文】陶继之,元嘉末为秣陵令,尝枉杀乐伎。夜梦伎来云:“昔枉见杀,诉天得理,今故取君。”遂跳入陶口,仍落腹中。须臾复出,乃相谓曰:“今直取陶秣陵,亦无所用,更议上丹阳耳。”言讫并没。陶未几而卒,阳果亡。(出《述异记》)

鬼治丧

朱泰家住在江陵。

宋元徽年间,朱泰病死还没有入殓的时候,他(鬼魂)突然出现,就坐在他自己的尸体旁,劝慰他的母亲,并且在场的人都看见了。

他告诉料理丧事的人,一切用品都要节俭。

朱泰的鬼魂还对他母亲说:“咱家这么穷,我又死了,永远也不能侍奉赡养你老人家,丧事怎么可以多化钱呢?”

【原文】朱泰家在江陵。宋元徽中,病亡未殡,忽形见,还坐尸侧,慰勉其母,众皆见之,指挥送终之具,务从俭约,谓母曰:“家比贫,泰又亡殁。永违侍养,殡殓何可广费?”(出《述异记》)

鬼宅

宋代元徵年间,戴承伯买下了在荆州管治下的一座枇杷寺的地。

他从价格上耍花招顺便买了枇杷寺东边的空地建了宅院。

天黑的时候,忽然听见有谩骂的声音。

他就起来去看,见一个长得形状奇怪的人。

戴承伯问他,他说:“我姓龚,本来住在这里。你为什么强夺我的住宅?”

承伯说:“是戴瑾卖的地,你不应该责备我。”

鬼说:“你利己而妨害别人和戴瑾有什么关系,不快快搬走,我让你知道厉害!”说完就消失了。

承伯为人刚强,没理鬼那一套,十多天后,就得了暴病死去。

【原文】宋戴承伯,元徽中,买荆州治下枇杷寺,其额乃悮wù(耍滑头)东空地为宅。日暮,忽闻恚骂之声。起视,有人形状可怪,承伯问之,答曰:“我姓龚,本居此宅。君为何强夺?”承伯曰:“戴瑾卖地,不应见咎。”鬼曰:“利身妨物,何预瑾乎?不速去,当令君知。”言讫而没,承伯性刚,不为之动。旬日,暴疾卒。(出《诸宫旧事》)

索魂针

丹阳郡有个官员叫章授,被奉派到吴郡去,经过毗陵这个地方。

有一个人(可能是鬼!)年龄大概三十多岁,穿着黄色的单衣。

请求往章授的船上寄存一个箱子。

这人和章授一起走了好几天,却从不吃东西,他们所经过的村镇,那人都要去转一转。

然后就会听见村镇里传出来哭丧招魂的声音,过了很久那人才回到船上来。

章授就有些怀疑,就趁那人走后偷偷打开他的箱子,见里面有几卷文书,上面都是吴郡里的一些人的名字。

箱子里还有几百根针,每次那人上村镇里去时都拿一管针。

有一次他回来,拿了一些酒几片肉,对章授说:“你既然知道我是鬼了,又劳烦你为我捎带了箱子,我要来了一点酒,来和你告别。我每次拿一些针走,都是去找那些应该得病的人,用针针刺他们的神。现在我去找的都是本郡人,丹阳郡另外有人去。今年得病的多,你千万别到病人家。”

章授向他求药,他说:“我只能传病,不会治病救人。”

元嘉末年,有个法名叫什昙爽的长安和尚到江南游历,把这件事说得很详细。

【原文】丹阳郡史章授,使到吴郡,经毗陵。有一人,年三十余,黄色单衣,从授寄载笥。行数日,略不食,所过乡甲,辄周旋。里中即闻有呼魄者,良久还船。授疑之,伺行后,发其笥,有文书数卷,皆是吴郡诸人名。又有针数百枚,去或将一管。后还,得升余酒,数片脯,谓授曰:“君知我是鬼也,附载相烦,求得少酒,相与别。所以多持针者,当病者,以针针其神焉。今所至皆此郡人,丹阳别有使往。今年多病,君勿至病者家。”授从乞药,答言:“我但能行病,不主药治病也。”元嘉末,有长安僧什昙爽,来游江南,具说如此也。(出《法苑珠林》)

《桃花源记》:细思极恐的魏晋鬼故事

上学的时候大家应该听说过一篇著名的散文,叫做《桃花源记》,后来,有些人就根据这个故事制作了一部皮影戏风格的动画片,名字就叫做《桃花源记》,这部动画片还拿下了国际大奖。影片在这里(友情提示:不要在晚上独自观看)

还记得《桃花源记》原文的一开篇说的是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多美好的桃林画面,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这不就是人们说的人间仙境吗?然而,影片不是这么开头的,它做了一些创意性的改编,比如说采用了倒叙的手法,第一幕就是渔民因为没有带太守找到桃花源,便被吊在了树上抽打。

影片开场

下一幕就是南阳刘子骥登场,“闻之,欣然规往”,刘子骥听说了这件事,便把渔民带回了家中,听他说这段故事。

刘子骥把渔民带回家里

影片在这里开始按照正常顺序发展,用渔民回忆的角度进行切入,但是动画片版本的做了一些细节性的补充,比如,渔民是怎么误打误撞进了桃花源,这里带有一定的神话色彩。

渔民像往常一样,出海捕鱼。但是他什么都没有抓到,正准备回去的时候,突然抓到了一条小鲤鱼,这条鲤鱼会发光,应该就是传说中的锦鲤。渔民心地善良,看见这锦鲤不同寻常,然后便决定,将它放生积德,这锦鲤一到,必有好事发生。

渔民捕到了锦鲤

锦鲤通晓人性,见到渔民这么待他,便要报恩,于是它推着小船一直走,就来到了桃花源。这才有了下面的故事,“忽逢桃花林”。

小船驶向桃花林

正剧开始了。桃花源就跟原文描述的一样,很美很美,河水上都飘落着桃花,没有杂草,处处都美的恰到好处。渔民顺着溪流一直向前滑,最后看到了一个山口发着光亮,便划船进去了。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这就是渔民第一次看见洞口外面的世界。土地平坦宽广屋舍整齐排列,土地肥沃,竹林茂盛,田间小道交错相通,老人小孩怡然自乐,这样的情景,在当时战乱的现世那简直是人间天堂的模样。

黄发垂髫,怡然自乐

后来影片就按照顺序发展了,村民对于渔民这个外来人员很好奇,问东问西,然后很热情地邀请渔民去家里做客,好酒好菜招待着,渔民就乐在其中了。

设酒杀鸡作食

虽然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进行的,但是也有一些不一样的地方,比如说,渔民看不见村民们的真面目,因为他们都戴着面具,这里就很了。

带着面具的村民

但是渔民光顾着吃喝了,也没想那么多,毕竟戴着面具也不稀奇,很多歌姬和大祭司都喜欢戴面具,他就跟村民告别走了。走的时候没忘记做标记,以便于以后还来。

渔民为了证明自己的所言非虚,还跟刘子骥出示了自己从桃花源带出来的桃核,刘子骥一看就相信了,于是决定顺着渔民留下的标记重新寻找桃花源。

渔民掏出桃核

影片刘子骥的结局回到了原文。

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刘子骥病逝

不过影片对于渔民多了一个交代。他拿着那颗桃核种了起来,后来桃核长成了桃树,就跟桃花源里面的一样。这棵桃树,让渔民更为疑惑了,自己的那段经历,到底是真还是假呢?

前文说过,村民们都是带着面具的,锦鲤的故事,渔民走了就找不到了,刘子骥忽然病逝......这些疑问都悬而未决。后来有很多文史学者重重考证,觉得结合当时魏晋时期鬼怪故事盛行的背景,有人推断这应该是一篇志异散文。

原文一: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这里看着很美好,但是魏晋时期有一个风水大师,叫做郭璞,他和陶渊明在一个时期。这个人,他写过一本著作,叫做《葬经》。

《葬经》里说:门前桃桑,为大凶。这说明在魏晋时期,桃木是非常不吉利的,哪个村会种满了桃林呢?

原文二: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这里怪异在哪里?渔人在非常狭小的山道里面走了一阵,而后突然就变得宽阔了,这个构造,是魏晋时期的一些墓主为了防止盗墓设计的一种构造,在狭小的道口里面会设置一些机关,如果盗墓者不知道触发了机关,可能就有去无回了。这个墓穴构造在考古学家徐苹芳先生在《大汉原陵秘葬经》里可以查证。

初极狭,才通人

原文三: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阡陌有田间的意思,也有说法在古语当中是指通往坟墓的,因为平常百姓死了以后都会把自己葬在土地附近,有落叶归根之意。

原文四:男女衣着,悉如外人......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东晋时期的汉服和500多年前的秦朝服饰已经有了很大的区别了,他们的服装风格受到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影响,但是桃花源里的村民据说是隔绝了几百年,但是穿的衣服和桃源外的人是一样的,这种消息的灵通程度,又怎么能说是隔绝呢,如果是的话,有一种猜想,就是,村民可能都没活着,衣服是活人烧过去的,毕竟中国人的丧葬文化是有这个传统的。

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至于前文提到的为什么村民要带着面具,面具这个东西在古代称为魃或是倛,是跟随古代傩祭产生的伴生物,傩祭是一种原始巫术的再现,它的本质还是源于鬼神崇拜,影片在这里有一个暗喻。

由此我们可以通过这个影片得出一个结论:渔人误入死人国,桃花源其实是一个墓穴。

不过,如果去查阅相关历史,我们能知道,陶渊明在写《桃花源记》之前,自己其实是听到了一段传闻的:南北朝时期的宋朝入关灭姚秦时,有些流民为了自保,于是就带着家族一起逃到深山去避难了,然后就过上了他们梦想中的田园生活。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桃花源记》其实是陶渊明自己思维发散的产物,他根据一段传说,脑补了这么一长段故事,还被流传了下来。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在《桃花源记旁证》一文中就记录过这一。

不过有人说陶渊明是为了寄托自己的愿望,说的也没错,因为当时的魏晋时期,兵荒马乱,,陶渊明虽然自己过上了隐士一样的生活,但是还是处在水深火热之中,陶渊明自己内心渴望爱与和平,向往那种没有战乱的人间,就将自己的情思寄托在《桃花源记》当中了。

【古代鬼故事【古代鬼故事在线收听】】相关文章:

1.动物故事精选:寓教于乐的儿童故事宝库

2.《寓教于乐:精选动物故事助力儿童成长》

3.探索动物旅行的奇幻冒险:专为儿童打造的童话故事

4.《趣味动物刷牙小故事》

5.探索坚韧之旅:小蜗牛的勇敢冒险

6.传统风味烤小猪,美食探索之旅

7.探索奇幻故事:大熊的精彩篇章

8.狮子与猫咪的奇妙邂逅:一场跨界的友谊故事

9.揭秘情感的力量: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与决策

10.跨越两岸:探索彼此的独特世界

上一篇:古代英雄故事【古代英雄故事简短20字】 下一篇:古希腊罗马神话故事 古希腊罗马神话故事普罗米修斯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