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的故事,古诗的故事300字

更新:07-07 现代故事 我要投稿 纠错 投诉

唐诗中的50个典故(上),你知道多少呢?读后涨知识

唐诗中最常引用的五十个典故

1.【桃源】【武陵源】【避秦】

【释义】

晋陶潜作《桃花源记》,谓有渔人从桃花源入一山洞,见秦时避乱者的后裔居其间,“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渔人出洞归,后再往寻找,遂迷不复得路。后遂用以指避世隐居的地方,亦指理想的境地。

【例句】

缅思桃源内,益叹身世拙。 唐·杜 甫 北征

桃源迷路竟茫茫,枣下悲歌徒纂纂。 唐·韩 愈 游青龙寺赠崔大补阙

笑谢桃源人,花红复来觌。 唐·王 维 蓝田山石门精舍

2.【云雨】【巫山神女】【阳台梦】

【释义】

《文选·宋玉〈高唐赋〉序》:“昔者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台,望高唐之观,其上独有云气……王问玉曰:‘此何气也?’玉对曰:‘所谓朝云者也。’王曰:‘何谓朝云?’ 玉曰:‘昔者先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为高唐之客,闻君游高唐,愿荐枕席。王因幸之。去而辞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岨,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后因用“云雨”指男女欢会。唐·刘禹锡《巫山神女庙》诗:“星河好夜闻清佩,云雨归时带异香。”宋·晏几道《河满子》词:“眼底关山无奈,梦中云雨空休。”《红楼梦》第六回:“说到云雨私情,羞得袭人掩面伏身而笑。”

【例句】

离鸾别凤烟梧中,巫云蜀雨遥相通。 唐·李 贺 湘妃

明年若更征边塞,愿作阳台一段云。 唐·李 白 捣衣篇

云雨今归何处去,黄鹂飞上野棠花。 唐·窦 巩 宫人斜

3.【秦楼】【弄玉】【萧史】

【释义】

秦穆公为其女弄玉所建之楼。亦名凤楼。相传秦穆公女弄玉,好乐。萧史善作凤鸣。秦穆公以弄玉妻之,为之作凤楼。二人,凤凰来集,后乘凤,飞升而去。事见汉·刘向 《列仙传》。南朝梁沉约 《修竹弹甘蕉文》:“ 巫岫敛云,秦楼开照。”唐·杜甫《郑驸马宅宴洞中》诗:“自是秦楼压郑谷,时闻杂佩声珊珊。”南唐·李煜《谢新恩》词:“秦楼不见女,空馀上苑风光。”《二刻拍案惊奇》卷九:“凤生以为可动,朗吟一诗道:‘几回空度可怜宵,谁道秦楼有玉箫?’”郑泽《横塘》诗:“江渚琵琶音已断,秦楼箫凤去无端。”

【例句】

丹凤朱城白日暮,青牛绀幰红尘度。 唐·骆宾王 帝京篇

秦妃卷帘北窗晓,窗前植桐青凤小。 唐·李 贺 天上谣

行云无处所,萧史在楼中。 唐·元 稹 会真诗三十韵

4.【阳春白雪】【下里巴人】【寡和】

【释义】

下里,乡里;巴,古国名,地在今川东、鄂西一带。《文选·宋玉〈对楚王问〉》:“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数十人。”李周翰注:“《下里》《巴人》,下曲名也。《阳春》《白雪》,高曲名也。”后以阳春白雪泛指高雅的曲子,而下里巴人泛指俗调。

【例句】

青蝇易相点,白雪难同调。 唐·李 白 翰林读书言怀呈集贤(一本此下有院内二字)诸学士

可怜白雪曲,未遇知音人。 唐·韦应物 简卢陟

铮鏦闻郢唱,次第发巴音。 唐·韦 庄 三用韵

5.【蓬莱】【三山】【瀛洲】

【释义】

古代传说中的神山名。亦常泛指仙境。《史记·封禅书》:“自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莱、方丈、瀛洲,此三神山者,其傅在勃海中。”宋·陈师道《晁无咎张文潜见过》诗:“功名付公等,归路在蓬莱。”明·王錂《春芜记·说剑》:“他本蓬莱仙种,偶然寄迹人间。”

【例句】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唐·李商隐 无题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唐·李商隐 无题四首之一

云涛烟浪最深处,人传中有三神山。 唐·白居易 海漫漫

闻有三山未知处,茂陵松柏满西风。 唐·许 浑 学仙二首

6.【商山】【四皓】【紫芝歌】

【释义】

商山在今陕西商县东。亦名商岭、商阪、地肺山、楚山。地形险阻,景色幽胜。秦末东园公、绮里季、夏黄公、角里先生,避秦乱,隐商山,年皆八十有馀,须眉皓白,时称商山四皓。作歌曰:“漠漠商洛,深谷威夷。晔晔紫芝,可以疗饥。皇农邈远,余将安归?驷马高盖,其忧甚大。富贵而畏人,不若贫贱而轻世。”晋·陶潜《桃花源诗》:“黄绮之商山,伊人亦云逝。”唐·王湋《送王闰》诗:“江芜连梦泽,楚雪入商山。”

【例句】

隐士休歌紫芝曲,词人解撰河清颂。 唐·杜 甫 洗兵马

翻嫌四皓曾多事,出为储皇定是非。 唐·张志和 渔父

商山议得失,蜀主脱嫌猜。 唐·杜 甫 昔游

却思黄绶事,辜负紫芝心。 唐·钱 起 题玉山村叟屋壁

7.【折桂】【丹桂】【郤诜第】

【释义】

晋书·郤诜传》:“﹝武帝﹞问诜曰:‘卿自以为何如?’诜对曰:‘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后以“丹桂”比喻秀拔的人才。以“桂林一枝”喻登科及第。《宋史·窦禹钧传》:“﹝窦仪﹞弟俨、侃、称、僖,皆相继登科。冯道与禹钧有旧,尝赠诗,有‘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之句。”

【例句】

年年为献东堂策,长是芦花别钓矶。 唐·韦 庄 鄠杜旧居二首

名登郤诜第,身著老莱衣。 唐·岑 参 送薛彦伟擢第东归

应观法界莲千叶,肯折人间桂一枝。 唐·罗 隐 和禅月大师见赠

红尘偶别迷前事,丹桂相倾愧后徒。 唐·罗 隐 寄徐济进士

8.【谢朓】【小谢】【谢宣城】

【释义】

南朝齐谢朓,字玄晖,曾任宣城太守。善为诗,后常以指有文才的人。

【例句】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唐·李 白 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陵阳佳地昔年游,谢朓青山李白楼。 唐·陆龟蒙 怀宛陵旧游

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 唐·李 白 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9.【沧浪】【濯足】【濯缨】

【释义】

孟子·离娄上》:“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后遂以“沧浪”指此歌。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明诗》:“孺子‘沧浪’,亦有全曲。”清·陈梦雷《寄答李厚庵百韵》:“君节诚不亏,鼓枻歌‘沧浪’。”

【例句】

沧浪吾有曲,寄入棹歌声。 唐·李 白 送储邕之武昌

之推避赏从,渔父濯沧浪。 唐·杜 甫 北游

色阻金印大,兴含沧浪清。 唐·杜 甫 同元使君舂陵行

沧浪有钓叟,吾与尔同归。 唐·李 白 沐浴子

10.【渊明】【陶令】【靖节】

【释义】

陶潜一名渊明,东晋大诗人。字元亮,私谥靖节徵士。渊明为彭泽令时,因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弃官归隐。后遂借指欲作归隐之计的县令。

【例句】

借问陶渊明,何物号忘忧。 唐·李群玉 雨夜呈长官

吾爱崔秋浦,宛然陶令风。 唐·李 白 赠崔秋浦三首之一

稍觉渊明归思远,东皋月出片云还。 唐·钱 起 题张蓝田讼堂

11.【莼羹鲈脍】【思鲈】【季鹰鱼】

【释义】

典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识鉴》:“ 张季鹰 ( 张翰 ),辟齐王东曹掾,在洛。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菰菜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驾便归。”唐·杜牧《许七侍御弃官东归潇洒江南颇闻自适高秋企望题诗寄赠十韵》:“冻醪元亮秫,寒鲙季鹰鱼。”前蜀·韦庄《桐庐县作》诗:“白羽鸟飞严子濑,绿蓑人钓季鹰鱼。”

【例句】

东走无复忆鲈鱼,南飞觉有安巢鸟。 唐·杜 甫 洗兵马

此行不为鲈鱼鲙,自爱名山入剡中。 唐·李 白 秋下荆门

闻说故园香稻熟,片帆归去就鲈鱼。 唐·赵 嘏 江亭晚望

12.【三径】【蒋诩径】【二仲】

【释义】

晋赵岐《三辅决录·逃名》:“蒋诩归乡里,荆棘塞门,舍中有三径,不出,唯求仲、羊仲从之游。”后因以“三径”指归隐者的家园。晋 陶潜 《归去来辞》:“三径就荒,松竹犹存。”唐·蒋防《题杜宾客新丰里幽居》诗:“退迹依三径,辞荣继二疏。”宋·苏轼《次韵周邠》:“南迁欲举力田科,三径初成乐事多。”

【例句】

一丘常欲卧,三径苦无资。 唐·孟浩然 秦中感秋寄远上人

徒闻蒋生径,尔去谁相携。 唐·岑 参 沣头送蒋侯

瓢饮唯三径,岩栖在百层。 唐·杜 甫 赠特进汝阳王二十韵

13.【三献】【怀玉】【卞和】

【释义】

春秋楚人卞和得璞玉,献之厉王,王以为诳,刖其左足;复献武王,又刖其右足;后献文王,王理璞,果得玉,名之曰和氏璧。事见《韩非子·和氏》。后用为怀才难遇知音的典实。唐·刘长卿《落第赠杨侍御赴范阳》诗:“泣连三献玉,疮惧再伤弓。”唐·贾岛《古意》诗:“眼中两行泪,曾吊三献玉。”宋·曾巩《送程殿丞还朝》诗:“自重肯悲三献玉,不欺常慎四知金。”

【例句】

穷途行泣玉,愤路未藏金。 唐·骆宾王 畴昔篇

眼中两行泪,曾吊三献玉。 唐·贾 岛 古意

抱玉三朝楚,怀书十上秦。 唐·卢 僎 途中口号

14.【鹤归华表】【辽东鹤】【丁令威】

【释义】

晋·陶潜《搜神后记·丁令威》:“丁令威,本辽东人,学道于灵虚山。后化鹤归辽,集城门华表柱。时有少年,举弓欲射之。鹤乃飞,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如故非,何不学仙冢垒垒。’遂高上冲天。”唐·白居易《池鹤》诗之二:“池中此鹤鹤中稀,恐是辽东老令威。”明·高启《空明道人诗》:“于今定非死,飞游去何许,海上几秋风,谁传令威语?”

【例句】

辽鹤虚空语,冥鸿未易亲。 唐·罗 隐 期徐道者不至

池中此鹤鹤中稀,恐是辽东老令威。 唐·白居易 池鹤二首

鹅归逸少宅,鹤满令威家。 唐·李商隐 喜雪

15.【磻溪叟】【非熊兆】【钓川】

【释义】

磻溪。在今陕西省宝鸡市东南,传说为周吕尚未遇文王时垂钓处。又《六韬·文师》载:文王将往渭水边打猎,行前占卜,卜辞曰:“田于渭阳,将大得焉,非龙非螭,非虎非罴,兆得公侯。天遣汝师以之佐昌。”后果见太公坐渭水边垂钓,与之语而大悦,遂同车而归,拜为师。古熊罴连称,后遂以“非熊兆”为姜太公代称,以“非熊兆”指隐士将被起用的预兆。唐 李白 《大猎赋》:“载非熊于渭滨。”宋·陆游 《雨中卧病有感》诗:“非熊老子不复见,谁吊遗魂清渭滨。”明·汤显祖《紫钗记·高宴飞书》:“非熊奇貌,卧龙风调,绿鬓朱颜荣耀。”

【例句】

如棠名既误,钓渭日徒消。 唐·韩 愈 叉鱼招张功曹

垂竿已羡磻溪老,体道犹思塞上翁。 唐·高 适 金城北楼

钓玉君徒尚,徵金我未贤。 唐·沈佺期 钓竿篇

16.【埋剑】【射斗牛】【张雷】

【释义】

《晋书·张华传》载,张华时见有紫气映射于斗牛二宿之间,邀雷焕共议,以为系宝剑之光上冲所致,当在豫章丰城,因命雷为丰城令访察其物。焕到县,掘狱屋基,入地四丈馀,果得龙泉、太阿二宝剑。后以“埋剑”喻被埋没或不得彰显。以“射斗牛”比喻人的志气超迈或才华英发。唐沉佺期《移禁司刑》诗:“埋剑谁当辨,偷金以自诬。”唐·杜甫《秦州见敕目除薛三璩毕四曜兼述索居》诗:“掘狱知埋剑,提刀见发硎。”分门集注引梅尧臣注:“喻薛毕二子几年埋没,今始奋发。”

【例句】

张公两龙剑,神物合有时。 唐·李 白 梁甫吟

可惜龙泉剑,流落在丰城。 唐·宋之问 送杜审言

剑气射云天,鼓声振原隰。 唐·刘希夷 行

自怜非剑气,空向斗牛星。 唐·钱 起 江行无题一百首

17.【骢马】【避骢】【乘骢】

【释义】

《后汉书·桓典传》:“是时宦官秉权,典执政无所回避。常乘骢马,京师畏惮,为之语曰:‘行行且止,避骢马御史。’”后以“避骢马”指回避侍御史。唐 孟浩然 《与黄侍御北津泛舟》诗:“本欲避骢马,何如同鹢舟。”明·徐渭 《祭张御史母》:“爰对大廷,宠命首仙凫之选;入班兰省,行人避骢马之鞭。”亦省作“ 避骢 ”、“ 避马 ”。唐·白居易《见萧侍御忆旧山草堂诗因以继和》:“晚起慵冠豸,闲行厌避骢。”唐·王维《为人祭某官文》:“时无冤人,路多避马。”元·萨都剌《送佥事王君实之淮东》诗:“淮上有官皆避马,竹西无处不题诗。”明·何景明《送李体仁按云南》诗:“九霄看凤下,万里避骢行。”

【例句】

乘兴宜投辖,邀欢莫避骢。 唐·高 适 陪窦侍御泛灵云池

果乘骢马发嚣书,复道郎官禀纶诰。 唐·骆宾王 畴昔篇

骢马刑章峻,苍鹰狱吏猜。 唐·骆宾王 幽系书情通简知己

18.【乘兴】【访戴】【剡溪兴】

【释义】

乘兴,趁一时高兴;兴会所至。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后因以“剡溪兴”指隐居逸游造访故友的兴致。称访友为“访戴”。宋·苏轼《题永叔会老堂》诗:“乘兴不辞千里远,放怀还喜一樽同。”陈毅《游柏林失不雷河》诗:“临流乘兴,不惧归迟。”

【例句】

东行万里堪乘兴,须向山阴上小舟。 唐·杜 甫 卜居

无因见安道,兴尽愁人心。 唐·李 白 望月有怀

踏雪偶因寻戴客,论文还比聚星人。 唐·韦 庄 新正日商南道中作寄李明府

19.【抟鹏】【图南】【九万风】

【释义】

庄子·逍遥游》载: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后以“图南”比喻人的志向远大。以“抟鹏”喻有大志者。唐·杜甫 《泊岳阳城下》诗:“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鹍鹏。”明·高启 《望海》诗:“安得击水游,图南附鹏翼。”陈去病《恻恻》诗:“图南此去舒长翮,逐北何年奏凯歌。”

【例句】

尚激抟溟势,期君借北风。 唐·崔 涂 喜友人及第

骥蹄初蹑景,鹏翅欲抟扶。 唐·温庭筠 病中书怀呈友人

归来权可取,九万一朝抟。 唐·杜 甫 送杨六判官使西蕃

20.【五马】

【释义】

《玉台新咏·日出东南隅行》:“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使君遣吏往,问家姝?”汉时太守乘坐的车用五匹马驾辕,因借指太守的车驾,或代指太守。唐·钱起《送张中丞赴桂州》诗:“云衢降五马,林木引双旌。”宋·梅尧臣《送胥太傅湖州倅》诗:“不羡乘五马,却逢罗敷羞。”

【例句】

行看五马入,萧飒已随轩。 唐·韩 愈 郴州祈雨

蚕饥妾欲去,五马莫留连。 唐·李 白 子夜吴歌春歌

野寺江城近,双旌五马过。 唐·李嘉祐 奉陪韦润州游鹤林寺

21.【采薇】【夷齐】【首阳】

【释义】

殷末,孤竹君二子伯夷、叔齐,反对周武王伐纣,曾叩马而谏。周代殷而有天下后,他们“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蕨而食,及饥且死,作歌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兮,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兮。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兮?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见《史记·伯夷列传》。后以“采薇”指归隐。其歌称《采薇歌》,后人谱为琴曲,称《采薇操》,亦省称《采薇》。见《乐府诗集·瑟曲歌辞一·〈采薇操〉序》引《琴集》及《乐府解题》。晋葛洪《抱朴子·任命》:“愿先生委龙蛇之穴,升利见之涂……采薇何足多慕乎?”唐·王维《送别》诗:“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宋·王禹称《贤人不家食赋》:“当年汉殿,犹闻索米之言;今日商山,不见采薇之老。”清和邦额 《夜谭随录·梁生》:“而今一发穷无告,不久西山唱《采薇》。”

【例句】

由来那敢议轻肥,散发行歌自采薇。 唐·秦 系 献薛仆射

复笑采薇人,胡为乃长往。 唐·王 维 偶然作六首

数岁白云里,与君同采薇。 唐·钱 起 忆山中寄旧友

22.【相如】【长卿】【马卿】

【释义】

汉辞赋家司马相如,字长卿。相如未遇时家徒四壁,后为武帝所赏识,以辞赋名世。诗文中常用以为典,简称“相如”“马卿”“长卿”。晋·葛洪《抱朴子·论仙》:“吾徒匹夫,加之罄困,家有长卿壁立之贫,腹怀翳桑绝粮之馁。” 唐·高适《酬裴秀才》诗:“长卿无产业,季子惭妻嫂。”宋·苏轼《次韵孔文仲推官见赠》:“胡不学长卿,预作封禅词。”

【例句】

马卿辞蜀多文藻,扬雄仕汉乏良媒。 唐·骆宾王 帝京篇

颜色年年谢,相如赋岂工。 唐·皇甫冉 婕妤怨

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 唐·李 白 赠张相镐二首

23.【长沙傅】【长沙谪】【贾生谪】

【释义】

指西汉贾谊。文帝时贾谊被谪为长沙王太傅,故称。唐·宋之问《新年作》诗:“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唐·张九龄《咏史》:“轻既长沙傅,重亦边郡徙。”亦省作“长沙 ”。元·张养浩《沉醉东风》曲:“万言策长沙不还,《六韬》书云梦空叹。”

【例句】

长沙不久留才子,贾谊何须吊屈平。 唐·王 维 送杨少府贬郴州

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 唐·刘长卿 新年作

旧游怜我长沙谪,载酒沙头送迁客。 唐·刘长卿 听笛歌

24.【凤池】【凤沼】【丹凤池】

【释义】

禁苑中池沼。魏晋南北朝时设中书省于禁苑,掌管机要,接近皇帝,故称中书省为“凤凰池”。《晋书·荀勖传》:“ 勖久在中书,专管机事。及失之,甚罔罔怅怅。或有贺之者,勖曰:"夺我凤凰池,诸君贺我邪!’”南朝梁·范云 《古意赠王中书》诗:“摄官青琐闼,遥望凤凰池。”

又唐代宰相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故多以“凤凰池”指宰相职位。唐·刘禹锡《湖南观察使故相国袁公挽歌》:“五驱龙虎节,一入凤凰池。”《冷庐杂识·进士归班》引宋危稹 《妇叹》诗:“记得萧郎登第时,谓言即入凤凰池。”

【例句】

宫中每出归东省,会送夔龙集凤池。 唐·杜 甫 紫宸殿退朝口号

共沐恩波凤池上,朝朝染翰侍君王。 唐·贾 至 早朝大明宫呈两省僚友

可惜登临佳丽地,羽仪须去凤池游。 唐·杜 牧 和宣州沈大夫登北楼书怀

25.【倒载】【山公醉】

【释义】

典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山季伦为荆州,时出酣畅,人为之歌曰:‘山公时一醉,径造高阳池,日莫倒载归,茗艼无所知。时时能骑马,倒著白接?。举鞭问葛彊:何如并州儿?’”后以“醉倒山公”“倒载”“接?倒”形容酒醉。(按:白接?,以白鹭羽为饰的帽子。)宋·辛弃疾《乌夜啼·山行约范廓之不至》词:“江头醉倒山公,月明中。记得昨宵归路、笑儿童。”

【例句】

昨日东楼醉,还应倒接?。 唐·李 白 鲁中都东楼醉起作

应须一倒载,还似山公回。 唐·岑 参 登凉州尹台寺

傍人借问笑何事,笑杀山翁醉似泥。 唐·李 白 襄阳歌

图文均来自网络

这七首千古名诗背后的故事,你都知道吗?

《酬乐天频梦微之》

元稹

山水万重书断绝,念君怜我梦相闻。

我今因病魂颠倒,惟梦闲人不梦君。

◆诗词故事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元稹酬答乐天“频梦”之作。当时元稹贬通州司马,白居易谪江州司马,一南一北,相隔数千里之遥。加之“山水万重”,音信不通,只有梦中相见。白居易多次梦见元稹,白居易写了四句诗给元稹:晨起临风一惆怅,通川湓水断相闻。不知忆我因何事,昨夜三更梦见君。

元稹收到白居易这首诉说衷肠的诗篇的时候,正在病中。由于生病,精神就颠倒了。经常想念的好友不曾出现于梦中,而一向没有想到过的“闲人”却屡次在梦中出现,这就更使自己感到离群索居的悲痛了。以梦中相见代替实际相见,已令人感到惆怅,何况梦中也不曾相见。写入梦以见相思之切,人之所同;写不入梦而仍见相思之切,则是己之所独。这是此诗别开生面之处。

《叹花》

杜牧

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花时。

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荫子满枝。

诗词故事

唐宋人笔记小说中载有与此诗相关的故事:杜牧早年游湖州,识一民间女子,年十余岁。杜牧与其母相约过十年来娶,后十四年,杜牧始出为湖州刺史,女子已嫁人三年,生二子。杜牧感叹其事,故作此诗。事见晚唐人高彦休《唐阙史》卷上,这是对此诗的最早记载。

图片源自网络

《赠婢诗》

崔郊

公子王孙逐后尘,绿珠垂泪滴罗巾。

侯门一入深似海,从此萧郎是路人。

诗词故事

唐末范摅《云溪友议》载:唐元和年间,秀才崔郊与其姑母的一个婢女互生情愫,互相爱慕。但是后来婢女却被卖给了显贵于某。崔郊悲伤怅惘不已。一年寒食节,偶尔外出的婢女,邂逅了崔郊,崔郊百感交集,写下《赠婢诗》:“公子王孙逐后尘,绿珠垂泪滴罗巾。侯门一入深似海,从此萧郎是路人。”诗人被夺取所爱的悲哀,我们不难体会。后来于某读到此诗,为崔郊的痴情所感动便让崔郊把婢女领去,一时传为美谈。

图片源自网络

《离思五首》

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头,半缘修道半缘君。

诗词故事

元稹的离思五首,都是为了追悼亡妻韦丛而作。韦丛20岁时下嫁元稹,其时元稹尚无功名,婚后颇受贫困之苦,而她无半分怨言,元稹与她两情甚笃。七年后韦丛病逝,韦丛死后,元稹有不少悼亡之作,这是其中比较著名的一组诗。

元稹这首绝句,不但取譬极高,抒情强烈,而且用笔极妙。前两句以极至的比喻写怀旧悼亡之情,“沧海”、“巫山”,词意豪壮,有悲歌传响、江河奔腾之势。后面,“懒回顾”、“半缘君”,顿使语势舒缓下来,转为曲婉深沉的抒情。张弛自如,变化有致,形成一种跌宕起伏的旋律。而就全诗情调而言,它言情而不庸俗,瑰丽而不浮艳,悲壮而不低沉,创造了唐人悼亡绝句中的绝胜境界。“曾经沧海”二句尤其为人称诵。

《锦瑟》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诗词故事

李商隐天资聪颖,文思锐敏,二十出头考中进士,举鸿科大考遭人嫉妒未中刷下从此怀才不遇。在“牛李党争”左右为难,两方猜疑,屡遭排斥,大志难伸。中年丧妻,又因写诗抒怀,遭人贬斥。此诗约作于作者晚年,对《锦瑟》一诗的创作意旨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或以为是爱国之篇,或以为是悼念追怀亡妻之作,或以为是自伤身世、自比文才之论,或以为是抒写思念待儿之笔。《史记·封禅书》载古瑟五十弦,后一般为二十五弦。但此诗创作于李商隐妻子死后,故五十弦有断弦之意(一说二十五弦的古瑟琴弦断成两半,即为五十弦)但即使这样它的每一弦、每一音节,足以表达对那美好年华的思念。

图片源自网络

《摸鱼儿·雁丘词》

元好问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

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

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

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

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诗词故事

金章宗泰和五年,年仅十六岁的青年诗人元好问,在赴并州应试途中,听一位捕雁者说,天空中一对比翼双飞的大雁,其中一只被捕杀后,另一只大雁从天上一头栽了下来,殉情而死。年轻的诗人被这种生死至情所震撼,便买下这一对大雁,把它们合葬在汾水旁,建了一个小小的坟墓,叫“雁丘”,并写《雁丘》辞一阕,其后又加以修改遂成这首著名的《摸鱼儿·雁丘词》。

图片源自网络

《题都城南庄》

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诗词故事

此诗的创作时间,史籍没有明确记载。而唐人孟棨《本事诗》和宋代《太平广记》则记载了此诗“本事”:崔护到长安参加进士考试落第后,在长郊偶遇一美丽少女,次年清明节重访此女不遇,于是题写此诗。这段记载颇具传奇小说色彩,其真实性难以得到其他史料的印证。

尽管这首诗有某种情节性,有富于传奇色彩的“本事”,甚至带有戏剧性,但它并不是一首小叙事诗,而是一首抒情诗。“本事”可能有助于它的广泛流传,但它本身所具的典型意义却在于抒写了某种人生体验,而不在于叙述了一个人们感兴趣的故事。它诠释了一种普遍性的人生体验:在偶然、不经意的情况下遇到某种美好事物,而当自己去有意追求时,却再也不可复得。这也许正是这首诗保持经久不衰的艺术生命力的原因之一。

来源:“古诗文学习”

编辑:马京京

【声明:本号为“全民阅读推广”官方公益账号,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其它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谢谢】

【古诗的故事,古诗的故事300字】相关文章:

1.动物故事精选:寓教于乐的儿童故事宝库

2.《寓教于乐:精选动物故事助力儿童成长》

3.探索动物旅行的奇幻冒险:专为儿童打造的童话故事

4.《趣味动物刷牙小故事》

5.探索坚韧之旅:小蜗牛的勇敢冒险

6.传统风味烤小猪,美食探索之旅

7.探索奇幻故事:大熊的精彩篇章

8.狮子与猫咪的奇妙邂逅:一场跨界的友谊故事

9.揭秘情感的力量: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与决策

10.跨越两岸:探索彼此的独特世界

上一篇:古色古香的意思;古色古香的意思代表什么生肖 下一篇:古道热肠;古道热肠下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