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叶公好龙
【释义】比喻表面爱好某种事物,实际上并不真正爱好。
【出处】《新序·杂事五》
【典故】
子张是一位不可多得的英才,一次他去拜见鲁哀公,但是奇怪的是鲁哀公对他闭门不见。
子张不解地让仆人给他传话:“世人说鲁哀公喜欢人才,于是我不远千里来拜见你,没想到你对我闭门不见,整整七日,我想鲁哀公是和叶公一样的人,并不是真正的喜好人才。
古时候,叶公十分喜欢龙,他的佩剑、酒壶、服装、配饰、房檐都有着龙的图案。叶公对龙的极度喜欢,引起了天上真龙的注意,于是决定去往叶公的家中,让他见见真实的龙。龙到了叶公家,把头放在窗前,龙尾巴伸进了叶公家中的客厅,这下叶公见到了真正的龙,本应该兴奋,可是没想到把他给吓坏了,脸色泛青,慌忙地从家中逃出来。其实叶公并不是真正地喜欢龙呀,他把那些龙的图案贯穿在生活中,其实只是喜欢类似龙的东西。我看鲁哀公就和叶公一样,并不是真正地喜欢人才,你把我置于门外七日,就是因为害怕面对真正的人才。所以不好意思,我要离开了!”
【造句】
这种不切实际的理想,犹如叶公好龙,无法接受现实的考验。
叶公好龙-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叶公好龙-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从前有个可爱的小镇,镇里住着一个叫叶公的人。
叶公可喜欢龙了,他的屋子就像一个龙的世界。
你瞧他家的屋顶上有两条威风凛凛的大龙,那龙的眼睛就像明亮的宝石闪闪发光。房梁上雕刻着许多小龙,它们有的在嬉戏,有的像是在云里飞翔。门窗上也有龙,那些龙的鳞片都被刻画的细致极了,在阳光的照耀下好像都在闪烁。
就连叶公的衣服上也绣着龙的图案,只要它一走起来就像龙在游动一样。
叶公每天都要花好多时间来欣赏这些龙的图案,他还常常给镇上的小朋友们讲龙的故事。他说龙可厉害啦,它们能呼风唤雨,能在天空中自由地飞翔。龙是世界上最神奇的动物,小朋友们都听得入迷了。他们觉得叶公懂得可真多,也觉得龙好酷。
有一天天空突然变得乌云密布,狂风大作,一道闪电划过天空后,一只真正的小龙出现了。小龙听说叶公特别喜欢龙,就想来和他做朋友。小龙飞到了叶公的院子里,他的身体是彩色的,鳞片在黑暗中都发着光,可漂亮啦。小龙把头探进叶公的窗户,轻声地说:叶公,我听说你很喜欢我们龙,我来和你做朋友啦。
可叶公呢?他看到小龙后吓得浑身发抖,躲在桌子下面大声喊:你别过来,你快走。
小龙很伤心,他不明白为什么叶公说喜欢龙,却害怕自己。
小龙飞走后,天空又放晴了,叶公从桌子下面爬出来,看着周围龙的图案,他感到很羞愧。他明白了自己喜欢的只是那些不会动的龙的样子,而不是真正的龙。
小朋友们,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我们不能像夜空那样。如果我们喜欢一个东西,就要喜欢它的全部,包括它真实的样子,可不能只是嘴上说说,而当真正面对的时候却害怕或者不接受。比如我们喜欢画画,那不能只是喜欢漂亮的画笔和颜料,还要喜欢画画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并且努力克服它们。
感谢观看,点赞关注收藏。
中国寓言系列(18)|幼儿故事:叶公好龙
春秋时期,有一个被称为叶公的人。叶公非常喜欢龙,几乎到了痴迷的程度。他家里到处都是龙的装饰,墙上挂着龙的画,屋顶雕刻着龙的图案,甚至连吃饭的碗筷上也有龙的花纹。
叶公常常向朋友们夸耀他对龙的喜爱,还总是感叹:“如果有一天我能见到真的龙,那该多好啊!”
终于,叶公的痴心感动了天上的真龙。它决定满足叶公的愿望。
一天夜晚,叶公家里点着蜡烛,他正在认真地画龙。突然,伴随着几道闪电,一条真的龙从天而降,落在了叶公的院子里。这条龙身形庞大,撑满了大半个院子。它的鳞片闪闪发光,尾巴轻轻摆动,散发着威风凛凛的气息。
叶公听到了院子里的动静,赶忙走出来一看,发现竟然是一条巨大的活生生的龙。龙头上那斗大的眼睛闪着光芒,正看着自己呢。
可是,叶公并没有露出高兴的样子,相反,他吓得脸色发白,双腿发软,甚至转身跌跌撞撞地跑进屋子,关上门躲了起来。
龙看到叶公见到自己不但不高兴,反而跑了,觉得很奇怪。于是它游到窗前,将头搭在窗台上向房子里张望,而龙尾巴从另一扇窗子伸到了叶公房子的客厅里。
叶公在屋里吓得浑身瑟瑟发抖,他颤抖着声音喊道:“求求你,快走吧!我不敢见你!”
龙听了,终于明白了,叶公其实只是喜欢龙的形象,并不是真的喜欢龙。它叹了口气,尾巴一甩,又飞回了天上。
人们听说了这件事,都纷纷议论:“叶公平时口口声声说喜欢龙,没想到真的龙来了,他却害怕得躲了起来。”大家笑着说:“这就是叶公好龙啊!”
叶公好龙的故事告诉我们,要诚实面对自己的内心,不要因为虚荣心而假装喜欢或了解某样东西。
【叶公好龙寓言故事(叶公好龙寓言故事原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