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叶公好龙
【释义】比喻表面爱好某种事物,实际上并不真正爱好。
【出处】《新序·杂事五》
【典故】
子张是一位不可多得的英才,一次他去拜见鲁哀公,但是奇怪的是鲁哀公对他闭门不见。
子张不解地让仆人给他传话:“世人说鲁哀公喜欢人才,于是我不远千里来拜见你,没想到你对我闭门不见,整整七日,我想鲁哀公是和叶公一样的人,并不是真正的喜好人才。
古时候,叶公十分喜欢龙,他的佩剑、酒壶、服装、配饰、房檐都有着龙的图案。叶公对龙的极度喜欢,引起了天上真龙的注意,于是决定去往叶公的家中,让他见见真实的龙。龙到了叶公家,把头放在窗前,龙尾巴伸进了叶公家中的客厅,这下叶公见到了真正的龙,本应该兴奋,可是没想到把他给吓坏了,脸色泛青,慌忙地从家中逃出来。其实叶公并不是真正地喜欢龙呀,他把那些龙的图案贯穿在生活中,其实只是喜欢类似龙的东西。我看鲁哀公就和叶公一样,并不是真正地喜欢人才,你把我置于门外七日,就是因为害怕面对真正的人才。所以不好意思,我要离开了!”
【造句】
这种不切实际的理想,犹如叶公好龙,无法接受现实的考验。
成语“叶公好龙”,究竟是不是我们所认为的假喜欢,恰恰相反
叶公好龙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吧,大概的意思是:
却说,古时候有一个叫叶公的老者,他非常喜欢龙,嗜龙如命,按照现在时髦的说法,那绝对是龙的铁粉。
为了彰显这一特殊喜好,叶公不光在柱子上刻龙,还在衣服上,鞋帽上绣龙,甚至就连墙壁上也刻满了栩栩如生的龙图腾。
天上的真龙知道之后,非常感动,心想:这叶公可是真把咱当块料啊,咱也不能辜负他的一片痴心吧,表示表示——
于是乎,这真龙有一天,就突然来到了叶公的家门口,想给自己的这位铁粉一个大大的惊喜。
但令龙大人没有想到的是,惊喜结果却变成了惊吓,那家伙这真龙直接把叶公给吓得失魂落魄......好几天都没敢出门——
搞得龙大人也是十分郁闷:难道小龙我太帅了,直接把他帅晕了?
以上呢,就是汉代刘向笔下叶公好龙。
比喻表面上好像喜爱某件事物,实际上却并不了解或需要这种事物,甚至在真正面对时,反而害怕。
简言之即:讽刺一种唱高调还有不务实的行为。
——
可是你知道吗,真实中的叶公其实根本不是这个样子:
叶公其实并不姓叶,而是姓沈,春秋时期的楚国人,著名的家、军事家、思想家......跟孔子是同一个时代的人。
在《风俗通》中记载:
楚沈诸梁,字子高;食采于叶,因氏焉......
也就是说,这叶公其实本名叫沈诸梁,字子高;是因为被楚昭王分封到了古叶邑这个地方后,才被人以地名代人,叫成了叶公。
跟淮阴侯韩信,燕王朱棣......等等,其实是一个意思。
据记载,这位叶公其实是个勤政爱民的好,他在叶邑这个地方治水垦田,组织老百姓修建了东碑和西碑,蓄水浇田,所以在当地非常有声望,就连当时周游列国讲学的孔子都曾经慕名拜访过他,两个人还一起探讨过之道(《论语》叶公论政中有确切记载)。
因此,叶公喜欢的并不是龙,而是黎民百姓,国家社稷。
——那既然如此,为什么会有叶公好龙这样的故事呢?
答案其实是这么回事:
在《诸梁公传略》中记载,叶公想要治理旱灾,但是因为水系错综复杂,为了在施工的时候更加缜密,尽可能不出现任何差池,叶公就在墙上画了一幅巨大的水系图,然后,闲暇之余,叶公突发奇想:
这神话中龙王不是主管行云布雨的神灵吗......因此就又在每一个出水口上都画了龙,以‘用’来祈求风调雨顺——
其实就是一个信手涂鸦,为地图增加一些趣味性而已,并没有什么硬性意义与特别指示。
然而,画者无意,观者有心:
有一天,一位客人看到叶公画的龙图后,就对叶公说:
“要我看,你叶公虽然喜欢画龙,但却并不是真的喜欢龙——”
叶公好奇地询问:
“为什么?”
客人不疾不徐地说道:
“正所谓:风从虎,云从龙,可你这图中只有龙,哪有云?因此我断定你并不是真的喜欢龙,要不然绝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
叶公闻言后笑着解释道:
“呵呵,我只是想引龙出水,不求腾云驾雾!”
客人有些懵圈——
叶公继续解释道:
“凿渠引龙,龙就出水了!”
客人眉头微皱:
“群龙真的能够引出水来吗?”
叶公点点头:
“少引则宜,多引则惧——”
客人还是不太明白......
叶公接着又道:
“引一龙而需工千额,需粮万斛,所以不可不慎重!”
——
其实叶公之所以好龙,是因为水渠之龙;之所以怕龙,是因为老百姓没有办法承担过重的压力跟负担......
只是因为后来有人眼馋叶公的地位跟名誉,便就扭曲事实,将这位勤政爱民的叶公污蔑成了好龙又怕龙的‘叶公好龙’——
后来,战国著名的与思想家申不害就把叶公不喜欢龙的这个故事编写在了《申子》当中,再后来,就被汉代的刘向转录成了现代版的叶公好龙。
哎!这叶公可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啊——
正所谓:人言可畏,众口铄金——
谢谢观赏!
关注我,总会给您带来不一样的精彩!
叶公好龙“叶”怎么读?常被误读为叶yè公好龙!
经常被读错的汉字,你能读对几个?
1、叶公好龙“叶”怎么读?常被误读为叶yè公好龙!
其实,“叶”的正确读音应该读“shé”,因为后来人们普遍误读为yè,所以就将错就错,改读yè了。
2、荜门圭窦(guī dòu):bì mén guī dòu,常用以喻指贫户居室。
3、翘首(qiáo)不要读成(qiào);莘莘学子(shēn)不要读成(xīng);吞噬(shì)不要读成(shí);挑剔(tī)不要读成(tì);字帖(tiè)不要读成(tiē)
4、槁(gǎo)木死灰:gǎo mù sǐ huī,枯干的树木和火灭后的冷灰;比喻心情极端消沉,对一切事情无动于衷,
5、恬(tián)不知耻,振聋发聩(kuì ) ,同仇敌忾(kài),自怨自艾(yì),身陷囹圄(yǔ),不落窠(kē)臼 ,向隅(yú)而泣
6、迷离倘恍(tǎng huǎng):mí lí tǎng huǎng,(迷离:模糊不明。倘恍:迷糊不清。)形容景象、意境模模糊糊,难以分辨清楚。
7、日削(xuē)月朘(juān):rì xuē yuè juān,形容逐渐缩小,也指不断地受到搜刮,损耗越来越大。
8、蓬头跣(xiǎn)足:péng tóu xiǎn zú,(跣:赤脚。)形容人衣冠不整,十分狼狈或困苦之状。
9、贪如饕餮(tāo tiè):tān rú tāo tiè,(饕餮:传说中一种贪食的恶兽。)比喻贪婪凶恶的人。
10、戎马倥偬(kǒng zǒng):róng mǎ kǒng zǒng,(倥偬:急迫匆忙。)形容军务繁忙。
11、响遏(è)行云:xiǎng è xíng yún,(遏:阻止。)声音直入高空,把浮动着的云彩都阻止了。形容歌声嘹亮有力,悦耳动听。
12、一小撮 cuō ,一爿 pán ,一行人 xíng ,一沓纸 dá ,一绺 liǔ ,一幢 zhuàng,一撮毛 zuǒ
13、挨打(ái dǎ) , 蝙蝠(biān fú ) ,同胞(tónɡ bāo),波浪(bō lànɡ), 蚌埠(bènɡ bù ) ,哺育(bǔyù )
14、不屑(xiè )一顾 屑,不读xiāo。不省(xǐng )人事 省,不读shěng。不无裨(bì)益 裨,不读pí。
15、氤氲yinyun 第一声,形容烟或云气浓郁。
16、涟漪 lianyi 前为第二声,后为第一声,细小的波纹。
17、暴殄( tiǎn)天物 殄,不读zhēn。不可胜数(shǔ) 数,不读shù。不屈不挠( náo) 挠,不读ráo。
18、糟糠 zao kang ,糟糠之妻:指贫穷时共患难的妻子。
19、自怨自艾(yì) ,穷形尽相(xiàng) ,差(chā)强人意 ,博闻强识(zhì) ,力能扛(gāng)鼎 ,咬文嚼(jiáo)字, 安土重(zhòng)迁
20、懵懂 meng dong第三声,糊涂,不明事理。
21、“说服”读“shuō”而不是“shuì”,我们可以说“游说(shuì)”,因为“说”shuì是“用话劝说使人听从自己的意见”,即除了“说”shuō这个动作外,还包含了动作结构“服”。用公式表示就是“说”shuì =“说”shuō+“服”。
22、嗷嗷待哺:áo áo dài bǔ,哀号着等待喂养,比喻饥饿时渴望得到食物的情景,多形容灾民饥饿的惨状。 哺的拼音是:bǔ,不是fǔ。
23、掰腕子(bāi wàn zi):指两个人手对手地掰手腕,通常用来比试力量和技巧。
24、魑魅魍魉chī mèi wǎng liǎng 解释:原为古代传说中的鬼怪。指各种各样的坏人。出自:《左传·宣公三年》:“魑魅魍魉,莫能逢之。”
25、铵根(ǎn gēn);稗官野史(bài guān yě shǐ);暴殄天物(bào tiǎn tiān wù);笨拙(bân zhuō);便笺(biàn jiān);便签(biàn qiān)
27、髀(bì)肉复生:bì ròu fù shēng,原义是因为长久不骑马,大腿上的肉又长起来了;形容长久过着安逸舒适的生活,无所作为。
28、包庇(bāo bì):指袒护或掩护,通常用于形容对错误行为的纵容或默许。
29、大笔如椽(chuán):dà bǐ rú chuán,原指夸赞别人文笔雄健有力或文章气势宏大。现多指大作家,大手笔。
30、按图索骥:àn tú suǒ jì,指按照图像寻找好马,比喻按线索寻找,也比喻办事机械、死板。骥的拼音是:jì,不是yì 。
31、枝干(ɡàn),似(sì)乎,胳臂(bei),撑(chēng)起 ,得(dé)数,胸脯(xiōngpú),咧(liě)开, 吩咐(fēn fù) ,停当(dàng) ,陨(yǔn)石 ,突兀(wù)
【叶公好龙是什么意思,叶公好龙是什么意思看看他的视频】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