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博大精深(3) 三、叹为观止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3)
三、叹为观止,现代价值闪耀绽放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现代价值熠熠生辉,闪耀绽放;在现代社会各个领域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永远担当。
1、博大精深底蕴厚重
历史悠久。中华文化有着数千年不间断的文明传承,在漫长的岁月中,不断积累和沉淀,形成了丰富深厚的文化底蕴。
广袤地域赋予了文化多样性。从东北的豪放粗犷到南方的细腻婉约,不同地域有着各自独特的风俗习惯、语言艺术和传统技艺。
儒家、道家、法家等众多思想流派的争鸣与融合,为中国文化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智慧和活力。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不仅在技术层面推动了社会发展,更在文化传播和交流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正是历史延续、地域差异、思想交流以及科技推动,共同铸就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2、现代价值闪耀绽放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现代社会,它的价值更是熠熠生辉。
在个人修养方面,中华文化中的“仁爱、诚信、谦逊”等理念,帮助人们塑造良好的品德,成为有道德、有涵养的人。
在社会治理中,“和谐、德治”等思想发挥着重要作用,倡导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 促进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中国文化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许多传统工艺和文化品牌成为特色创业 ,推动了经济增长。
在教育领域,古代的经典著作和教育理念,至今仍能给人们提供宝贵的启示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人文素养的人才。
总之,中华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各个领域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
3、传承发展使命担当
怎样让中国文化现代价值更好的传承和发展呢?
教育要先行。学校要加强传统文化教育,让孩子们从小了解和热爱中国的文化瑰宝。比如开设书法、戏曲、武术、中医等课程。
创新传播方式。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平台,通过有趣的短视频、直播等形式,让中国文化走进更多人的视野。
融入日常生活。在节日里举办传统活动,鼓励人们穿传统服饰,让文化变得触手可及。
发展文化产业。开发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文创产品,推动文化旅游,让人们在消费中感受文化的魅力。
总之,在现代社会中更好的传承和发展中国文化的现代价值,是中华民族永远的使命担当,、企业和社会各界要形成合力,共同为传承和发展中国文化现代价值而努力担当。
成语故事:叹为观止
叹为观止
出处:《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吴公子札来聘请观于周乐。…见舞《韶箭》者,曰:观止矣!若有他乐,吾不敢请已。
释义:原意是季札观乐舞,赞叹,至最后折,谓“观止”,说明季札之博学,预知鲁国用乐的篇目和数量。后来在流传过程中,“叹为观止”被理解为赞叹所见事物已好到极点。
1、春秋时期,吴国国君寿梦病重,临终召集四子诸樊、徐祭,徐昧、季札至床前。寿梦认为四子中唯幼子季札最为贤能,想传位季札,季札坚辞。寿梦便立下遗规,即由四子挨次传位,务必最终使季札为君。
2、寿梦死后,诸樊为君十三年后,不幸在伐楚时中矢而忘按寿梦之嘱立即由徐祭为君,涂祭在位十七年,被人刺杀。三弟徐昧嗣立为君,便拜季札为相。
3、季札竭力主张罢兵安民,通好齐、晋等中原诸侯。徐昧听从季札的主张,即命季札出使鲁、齐、郑、卫、晋等国。
4、公元前544年,吴公子季札风尘仆仆来到鲁国,表示吴国愿与鲁国世代友好之意。聘问礼毕,季札求观乐舞。
5、鲁国是周公长子的封邑,素用天子礼乐。乐工首先奏《周南》、《召南》,满堂歌舞,十分精采。季札一面欣赏,一面品评,他说:“二南虽美,毕竟杂有商封遗音,未能尽善,只是勤而不怨。”
6、从《周南》、《召南》直到《桧风》《曹风》,季礼对各国民乐一一评议,认为从中可以了解到周室的衰落、秦国的崛起、齐国的复兴……等等迹象。同时对《郑声》的放荡和《唐风》的古朴,也发了感慨。
7、继国风之后,庭前乐舞又陆续改为《小雅》、《大雅》,接着是《周颂》、《鲁颂》、《商颂》。季札认为这些歌舞大多是歌颂圣人之德以正天下的。
8、不一会,歌舞者皆持萧作舞,乐声大震。季知道这是是舜乐《韶萧》。他听白鲁国虽用天子之乐,却只用四代而非五代。从周上推至舜正是四代,见舞《韶萧》便知是最后一个节目了。
9、观罢《韶萧》,季札着实赞叹一番,然后非常知礼得体地道谢:“这乐舞好极了,观乐即到此为止吧!”鲁国人非常惊奇季札竟能一一点出乐舞篇名,且预知鲁国用乐篇数!
10、季札的博学获得鲁国人的尊敬,也使他在外交上取得了成功,鲁国人把季札来聘载入史册,“”后来作为成语广泛流传。至今季札观礼的史料记载不仅有助于古诗探源,且是研究古代美学理论的重要资料。
【叹为观止(叹为观止的意思解释)】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