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剧心理学|朋友圈“含沙射影”,伤了谁
最近,都市剧《欢乐颂3》正在热播,该剧讲述五位女性的邻里姐妹情,携手突破生活困境的故事。剧情初期,五位女性展开“磨合”,其中角色何悯鸿的槽点较多,比较突出的是,她喜欢在朋友圈含沙射影吐槽舍友,甚至用了“交际花”“老黄瓜”这样的词汇,已引发多起“小冲突”。不少网友看后表示,自己的生活中也有这样的朋友,常在朋友圈发一些一看就有针对的情绪性小作文,不是吐槽就是抱怨甚至开骂。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姜冰告诉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在朋友圈发泄情绪,看似快意恩仇,其实有百害而无一利。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孔小平
用“老黄瓜、交际花”损舍友
网友称自己朋友圈也有这种人
剧中,何悯鸿是自媒体文案写手,她跟其他两位女主角余初晖和朱喆合租,还在合租磨合期,她就在朋友圈影射了舍友,虽然没有点名道姓,但是余初晖一看,就知道是在说她们。
在一次楼道换灯泡时,余初晖话里有话地说:“要是在过去,我可就是交际花”,随后看着何悯鸿说:“我可不背后损人,这是事关人品的大是大非。”而何悯鸿一听脸色就变了,回怼说,“待人接物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无完人。我只是喜欢记录一些随看随想,并无恶意,不想被别人乱解读”,她还解释说,“自己有一肚子想法多到爆表,无刻薄不八卦,我知道这样不好啊,但我就是忍不住。”
看到何悯鸿出门了,余初晖气愤地跟朱喆吐槽说,何悯鸿这种人就喜欢在朋友圈里毒舌,“我有一次刷朋友圈,看到她曲里拐弯地说我是交际花。我就去点赞回应了,后来她心虚,删了这条朋友圈。”这一番话,引来朱喆的好奇,朱喆便问到:“那她有议论我吗?”余初晖翻出了疑似吐槽朱喆的朋友圈,内容是“新来的一位显然是老黄瓜刷绿漆,还一脸穿新衣游街的皇帝的盲目自信,真羡慕这种人呢”。余初晖说,亏得自己有先见之明,早就截图了,何悯鸿后来又删除了这条,并把微信设置成三天可见。
很多网友看到这些剧情气得不行,因为自己的朋友圈里也有类似内容,“在朋友圈里说坏话,和在背后说人坏话没什么区别,看起来没有正面冲突,但这只会激化矛盾。”
而且在朋友圈、微博中指责别人,还会引起其他朋友反感。有网友表示,朋友圈里有几个人,总是发一些不指名道姓的骂人的话,“我生性敏感,总觉得他们在说我,就不断地自问,累死了”。更多网友拿出同理心表示,“朋友圈爱吐槽别人的人,肯定也会吐槽我,还不如早点‘友尽’。”
图|视觉中国
【专家采访】
情绪有相通性和感染性,朋友圈发泄有百害而无一利
朋友圈“含沙射影”,其实是一种消极沟通的表现。姜冰告诉记者,在生活中,人和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有很大差异,这就导致相处的时候会产生冲突,会“看不惯”对方的某些行为,这样的冲突有时会表现在明处,有时会表现在暗处。应对冲突的方法多种多样,比如调试、逃避、合作等等,最理想的人际关系是双赢,无论朋友之间,还是家人或情侣之间,互相成就才是最佳结果。
在朋友圈里“含沙射影”这种冲突表现在暗处,所采用的应对方式先是逃避——没有进行有效地沟通,然后通过发朋友圈暗暗戳戳来表达自己的感受,伤害了对方感情,没有实现双赢,如果不加改进会造成双方更大的误解和矛盾,影响人际交往。
姜冰认为,人类具有社会属性,人际交往是人类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可以说,人际交往决定一个人的幸福指数。人的情绪具有相通性和感染性,在朋友圈发泄情绪百害而无一利。
“爱在朋友圈公开指责别人的人,往往是以自我为中心、负能量较多的人。这样的人往往带有认知偏差,所持有的信念是非理性的,却意识不到自己的问题,爱把问题都归结到别人身上。”姜冰认为,这样的人往往“严于律人,宽于待己”,容易先入为主。有时候指责别人也是一种投射,是把自己的想法投射到对方身上,“以己之心度人之腹”。同时,这样的人也往往存在情绪问题,有时候指责别人可能是因为愤怒或者嫉妒等情绪,需要贬低别人来提高自己,对他人的评价缺乏客观分析。
对于发泄情绪的人来说,表面上看是暂时痛快了,情绪发泄了,但并不能解决实际的问题,只能在认知偏差的路上越走越远。这样下去,不能探索无限的可能性,故步自封,无法实现自身的成长和进步。发泄情绪会伤害他人,会让身边的人敬而远之,也会发生矛盾冲突,产生难以预料的后果。在朋友圈发泄情绪,对己对人都没有好处。
避免“朋友圈变情绪场”,学习自我检视和能量转换
人际沟通中很容易情绪先行,那么如何避免将朋友圈变成情绪场呢?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姜冰的建议是,首先,对自己的想法进行自我检视,尽量客观描述自己关注的部分,问问自己,想法是理性的还是非理性的?想法来源于哪里?是否存在偏见?其次,要换位思考,列出对方行为表现的不同原因,越多越好,当思路扩宽的时候,就不会被一种思路所局限;再次,要看对方对行为表现有什么解释,要进行有效地沟通。
更重要的是,负面情绪往往会影响一个人对人对事的判断,如果自己常常出现情绪问题,就要注意了,这就需要在日常中对自己的情绪多加感知,学会调控情绪。
另外,对于那些爱在朋友圈吐槽和抱怨、攀比和炫耀,以及说人坏话的负能量朋友,自己不能屏蔽也不能主动引战,又该怎么办?姜冰告诉记者,她曾经看到一个形象的比喻,“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信号发射塔,无时无刻不在向周围发射着消极或积极的能量波,这些能量波可以带来相应的一系列结果。趋利避害是人类的本能,我们都喜欢与积极正能量的人接触,都尽量远离负能量的人,有些人喜欢在朋友圈里吐槽抱怨、含沙射影,喜欢炫耀和攀比来传递焦虑,与这样的人接触会产生能量损耗。”
不过,姜冰也提出了一些建议,当我们与充满负能量的人接触时,要把关注点从人转移到事上,比如,大家必须一起工作,那就把关注点转移到手头的工作上,专注当下的事,屏蔽信息。
另外,要善于调节自己的情绪,我们对人和事的态度会影响认知,而消极与积极是可以相互转换的,也可以在负能量中发现正能量。姜冰建议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做一个积极能量的传递者。“有研究表明,积极能量的传递会无意识增强大脑对美好事物的敏锐度和感官度,降低我们对负面情绪的感知。当我们成为一个强大的积极能量发射塔时,也许还会影响负能量的人,让他们感受到美好和幸福。”
校对 盛媛媛
诗歌|戴长伸:直觉告诉我(组诗)
戴长伸(成都)
山中一日——献给诸眷
那惊醒我的
不只是山中露珠,无言的滴落
那叫醒我耳朵
和错乱梦境的,不是空谷鸟鸣
也不是虚妄的风声
在山坳,在云彩边,在人间
一再发出美妙的回荡
迷梦,或是穿越?
牢骚满腹的浪子来到山中
夸夸其谈,指点俯首望见的江山
我是井底之蛙,我是翻了身的农民
我在诸眷痛饮,但我不能总是痛饮——
斟满!这空谷的酒香
虽没有幽兰次第开放
却满是充盈——
这个花,那个花,栅栏关不住怒放
而我依然是不醉不归的浪子
在诸眷门外一步三回头
背后的这个花一定落了下来
背后的那个花一定藏了起来
这摇摇晃晃的山中一日啊——
谁心中的野马脱缰奔跑起来
【诸眷】
朋友在成都龙泉山间有一块地,种有各种果木蔬菜,建有可休憩小屋,山中景色和山居生活吸引了诸多朋友趋之若鹜,来此处后都心生眷恋眷顾,“诸眷”由此得名。
会有人
会有人爱我,会有人恨我
会有人等着我
会有人为我经年的牙痛
走遍万水千山找草药
会有人暗算我,会有人唾弃我
会有人指责我,会有人爱护我
会有人把我推上莫须有罪名的被告席
会有人奋不顾身于下陷的淤泥里救我
会有人装睡不回答我
会有人等不及我
会有人正在张弓搭箭
把一剂甜蜜的瞄向我
猛然看见抱愧的事物
酒喝到半醉就停了吧
一个人的生活自由自在
西班牙的海浪美妙撞击,回荡在
你左前方女郎翘起的臀部。
酒喝到尚存自控就算了吧
清醒的人生应当忽略杯盏
张狂的浪子最怕回头
猛然看见抱愧的事物——
严肃的父亲,她控诉的泪眼,天庭的呵责……
酒喝到自问自答就收了吧
良知从未远离,才气奄奄一息
你左上方蹒跚的身影,若隐若现
正试图拽住你不自信的手指……
直觉告诉我
直觉告诉我——
这一次,我对你的爱
又是一场错觉
这一次,我对你的依恋
又将迎来幻灭:直觉告诉我
这啤酒般碎掉的泡沫
周而复始,不断彩排
说不定哪一天就会真实上演
另一场巨大的幻觉
就这样吧,直觉告诉我
这一次,正如既往的无数次
和将来未来的无数次
毫无二样:从感觉,到没有感觉
从嗅觉,滑过味觉,到毫无知觉
就这样吧——
错爱一生的世界,含沙射影的生活
直觉告诉我
我对你的爱正如对全人类的爱——
又无限依恋,又不断折磨……
不要问我为什么知道
这风中欲言又止的沙粒,这生死轮回的秘密
我只想说:这一切都是直觉。
命运把我们——致J.Y
命运把我们随意打磨
成他想要的模样
他不想要的模样,爱的模样
恨的模样,爱恨交加的模样
厌恶的模样,威武不屈的模样
经历了无数挣扎,最后不得不
相信和接受的模样
山不转水转的模样
风的模样,石头的模样
钢的模样,口香糖的模样
泡沫泛起又消失的模样
你哭过的模样
我曾无限柔软的模样
我心硬如铁的模样
岁月的模样,有棱有角的模样
再也无棱无角的模样
时光倒流般奔腾的模样,像一条试图重返源头的大河
在既往的未知里,我雄心勃勃
以为未来的岁月,可以更改和重来的事物
有那么多……
距离
请丈量一下从玫瑰到心痛的距离
成华区到心脏的距离
请丈量一下
从我虚拟的放纵,到真实压抑的距离
从你以为我平平庸庸的距离
到我以为我该平平庸庸的距离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距离
相不相信的距离
从我或许真的才华横溢
到我不想拥有半点才华的距离
赤道到北极的距离
从一颗心,到另一颗心的距离
从这个词本身,到产生美的距离
打火机到燃烧的距离
到点燃希望的距离,到幻灭的距离
从画地为牢到家的距离
从大隐隐于市
到夏花依然灿烂的距离,忍住表达的距离
欲说还休的距离
我想忍住你的想往,却明白此刻是徒劳的距离
问问菩萨
我问菩萨:慈悲——
慈悲是什么?
我问菩萨
我不识字,用拼音打出“pu、sa”
用世人的狡猾,问慈悲是什么
我问菩萨,我不求答案
更不求甚解
我问的,我知道并没有标准答案
我问这卑微的芸芸众生
我问你我他飘摇的命运
问天,也深掘三尺问地
问皱起的眉头
我最终还是用拼音问菩萨——
慈悲是什么,到底怎样才算
真正的放下
菩萨只是笑笑,不说话
应认清这红尘
我应保留一定才华
以便自己,做偶尔
倨慢于他人的资本
我应适度傲视一切
除了钱,甚至可以
置身体健康于不顾
我应像鱼活在水里
游刃自如,而不应
像蜘蛛,作茧自缚
我应认清楚这红尘
这浩浩荡荡的人世
从不曾,也永不会
对谁有格外的眷顾
我应就此把狂跳的
心,用躯体自带的
无情按住,就像风
就像越扯越紧的风
骤然间,归于平静
悲伤的自由
我有悲伤的自由
有勃然大怒摔碎杯子的自由
也有摔杯后不被追责的自由
我有西装革履登大雅之堂的自由
有吃橘子的自由,和吃葡萄不吐皮的自由
有向噩运臣服的自由
我有胸怀祖国的自由
脚踏尘土的自由,像皇帝一次次穿新装的自由
我有突然流泪的自由,和身不由己的自由
但这一切,我虽有自由
却都没有理由
【作者简介】
戴长伸,男,在《诗刊》《诗歌报月刊》《青年文学》等报刊发表诗作300余首;著有诗集《单行道,或随风而逝的理想主义》《7印张——山东大学作家班诗选》(合集)。四川省作员。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李商隐这首诗含沙射影,写得非常的巧妙,每一句都充满了讽刺意味
李商隐后期由于夹在“牛李党争”中,一直是被双方打压的对象,这也使得他没有任何的机会,对于一位有才华,有着远大志向的青年来说,无疑是一种打击,为此他在这一时期,写下了很多有趣的作品,表面看上去好像写得很普通,好像什么也没有什么定,其实这是一种比较独特的表现手法,更多的是突出那份讽刺,以此来排解胸中的苦闷。
晚唐时期以牛僧儒和李德裕为首的“牛李党争”,让很多的人都受到了冲击,由于两派之间水火不容,无论是投身于哪一派,最终的结局都不太好。早年间李商隐是属于牛党,跟随当时的宰相令狐楚,可是后来他娶了李党王茂元的女儿,这样就使得他处境尴尬,显得左右不是,被两派的人所瞧不起,牛人认为他是背叛,李人认他不可信。
李商隐终其一生也只是担任了小小的幕僚,并没有多大的作为,这并不是说他没有本事,而是在现实生活中,他一直被人打压。我们稍稍了解了李商隐的经历,那么就可以知道他为什么那么痛苦,以至于在作品中处处表现得很伤感,正是由于他在现实生活中一直是郁郁不得志,不过李商隐也是非常的有骨气,无论别人怎么打压,他也始终是坚持自我,不向任何人低头,这一点也是最值得我们学习。
李商隐为人正直,并且才华横溢,只是可惜生活在那个时代,让他无能为力,而且他也是比较敢写,一些作品可谓是含沙射影,直接讽刺当时的权贵,譬如这首《嘲桃》,写得就很有趣,如果从字面上来看的话,那就是一首很普通的咏物诗,其实这样理解的话,那么就大错特错了,李商隐正是借用桃花,以此来讽刺那些高高在上的权贵。
无赖夭桃面,平明露井东。
春风为开了,却拟笑春风。
桃树是一种很普通的植物,各个地方都有种植,每当到了春天之后,这时大地开始复苏,天气渐渐转暖,此时桃树就会在春风中尽情绽放,开出来的桃花艳丽无比,看上去非常的漂亮,也非常的壮观,无数的文人都写过关于桃花的诗作。不过李商隐这首诗很显然是不走寻常路,更多的是通过对于桃花的描写,以此来表达那种讽刺的意味。
李商隐正是由于一处于悲痛之中,始终是郁郁不得志,根本没有任何的机会,这也使得他伤感不已,所以在这首诗中,他写得极为巧妙,开篇的第一句就营造出了一种独特的意境,同时也是充满了讽刺,“无赖夭桃面”,这些像无赖一样的桃花,到了春天之后开得非常艳丽,黎明的时候盛开在露井以东的地方,在很远的地方都可以看到桃花,也可以闻到它独有的香味。
最后两句更是直抒胸臆,把那种讽刺意味描写得更为深刻,从而使得这一整首诗更具有感染力,也更加的有韵味,“春风为开了,却拟笑春风。”,桃花为什么开得如此艳丽,无非就是有了春风,那春风吹得桃花开出了艳丽的花朵,可是那春风中的桃花,却是回过头来会嘲笑春风,认为春风没有它艳丽,根本没有人来欣赏,只有桃花才被人所欣赏。
李商隐这首诗写得很明确,也非常的有意思,桃花在春风中尽情地绽放,可是开出来的桃花,根本不懂得感恩,还在嘲笑着春风。其实诗人真正的本意是说,那些有权有势的人,他们最是可恨明明是踩在别人身上一步一步向上爬,但是不懂得感恩,还要嘲笑最底层的人,那些曾经帮助过他的人,所以这首写得很深刻,那种讽刺意味也是呼之欲出。
【含沙射影造句;含沙射影造句造句】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