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小课堂 | “呼卢喝雉”原来是这个意思,快来领略成语和法律“相碰撞”的魅力吧!
用成语解读法律
既能积累词汇
又可学习新知
真是一举两得
少年普法官们准备好了
等你来“听讲”
呼卢喝雉——切勿沉溺
一入深似海
不仅个人会负债累累
还会加重家庭的负担
我国在法律上
对这一行为有着怎样的规定呢?
少年普法官带你一探究竟!
视频加载中...
(北京市海淀区翠微小学 李暄和)
呼卢喝雉:
泛指的行为。
普法时间
《中华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七十条
以营利为目的,为提供条件的,或者参与赌资较大的, 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罚款。
《中华刑法》第三百零三条
以营利为目的,聚众或者以为业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
开设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自食其言——遵守信用很重要
守信是生活中难能可贵的品质
这在签订合同的过程中也尤为重要
如不守信,还给双方造成了损失的
该怎么处理呢
一起来看看《民法典》里的规定吧!
视频加载中...
(北京第二实验小学 王艺祯)
自食其言:
指说话不算数,不守信用。
普法时间
《中华民法典》第五百条
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造成对方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一)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
(二)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
(三)有其他违背诚信原则的行为。
一哄而上——哄抢行为不可取
在生活中
我们应该按照规定做事
即使有“天降之财”
也不能一股脑地冲上去哄抢
法律中有明确规定这类行为的后果
敲黑板,干货来啦!
视频加载中...
(北京市朝阳区赫德学校 袁寻)
一哄而上:
指没有经过认真的准备和严密的组织,一下子行动起来。
普法时间
《中华刑法》第二百六条
聚众哄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对首要分子和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看完“少年普法官”的精彩演说
有没有超级心动呢
赶快加入“少年普法官”的行列吧
一起科普法律知识
来源:CCTV今日说法
今日成语典故 :呼卢喝雉
古时候,有一种掷骰子的游戏,叫做“樗【chū】蒲”。具体的玩法,现已失传。唐李肇《国史补》说:“樗蒲法:三分其子三百六十,限以二关,人执六马,其骰五枚。”这五枚骰子,“上黑下白,黑者刻二为"犊",白者刻二为"雉"。”掷的时候,“全黑者为 ‘卢",其彩十六;二雉三黑为‘雉",其彩十四;二犊三 白为‘犊",其彩十;全白为‘白",其彩八。”这四种, 都是“贵彩”,还有六种,叫做“杂彩”。“贵彩得连掷、 打马、过关。余彩则否。”
上述四种“贵彩”中,“卢”最大,“雉”次之,“犊” 第三,“白”第四。所以掷骰的人,一边掷,一边往往喝叫: “卢!卢!”或“雉!雉!”后人形容或里乱嚷嚷的情况,常用“呼卢喝雉”。例如宋陆游诗:“呼卢喝雉连暮夜,击兔伐狐穷岁年。”明瞿佑诗:“却忆咸阳客舍里,呼卢喝雉烛花底。”
不过,古书中所载樗蒲法,其说并不一致。以上所述, 据说是盛行于汉魏的一种,其后则专以“五木”为戏,木制,五枚 ,上下两面图形;更后而不限木制,有用玉、骨等制成者,原來的两面增为正方体的六面。关于“五木”,明彭大翼《山堂肆考》说,“古者乌曹氏作博,以五木为子, 有枭、卢、雉、犊、塞为胜负之彩。博头有刻枭形者为胜, 卢次之,雉、犊又次之,塞为下。”在这样的情况下,者掷骰时所希求的,当非“卢、雉”,而是“枭、卢” 了。唐杜甫《今夕行》诗,“冯陵大叫呼五白,袒跣不肯成枭 卢。”韩愈《送灵师》诗:“六博在一掷,枭卢叱回旋。” 因此,成语“呼卢喝雉”,似乎也该说作“呼枭喝卢” 。
然而没有“呼枭喝卢”的说法,倒有“呼幺喝六”。可能因为幺枭同音、六卢音近而转化,也可能因为后来的骰子并无图形而改为幺至六点的缘故。
“呼幺喝六”这句成语,我们现在却并不用于形容,而用来形容盛气凌人、高声呵叱的粗暴态度。例如元无名氏《气英布》第三折,“舌剌剌言十妄九,村棒棒呼幺喝六。”
至于“樗蒲” 一词,现在偶尔还有人使用,把它作为包括掷骰子在内的一切活动的通称,例如称为“樗蒲之戏”。
【呼卢喝雉的意思(喝雉呼卢是什么意思)】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