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中的成语浅释举例:哀鸿遍野(河北 邢玉春)
哀鸿遍野,语出《小雅-鸿雁》篇。
原文:鸿雁于飞,哀鸣嗷嗷。维此哲人,谓我劬劳。维彼愚人,谓我宣骄。
例中,哀:哀鸣;鸿:鸿雁;遍:遍布;野:大地。例中指空中。本例意思是说,哀鸣的鸿雁遍布天空(找不到安栖的地方),比喻啼饥号寒的灾民,流离失所,在死亡线上挣扎。
乍一看,本例属于一个短语,或者说属于一个主谓词组。即:鸿是主语(哀是鸿的定语),遍是谓语(野是动词遍的宾语)。而实际上,“哀鸿遍野”只是一个完整的比喻句中的“喻体”部分,其本体(或者说句子的主语部分)“背井离乡呻吟呼叫的灾民”以及比喻词“像”(或者说谓语)皆省略。
关于现代语法学中的“复杂谓语”,我们已经讨论过的有“兼语式”和“连动式”,那么本例则又属于它们其中的另外一类,叫做“主谓词组作宾语”。(即主谓词组“哀鸿遍野”做动词“像”的宾语)。
本此,原文今译即:
鸿雁翩翩飞翔在空中,
嗷嗷地发出了一声声的哀鸣。
只有这些明白事理的君子,
对我作歌演唱的辛劳方能知情。
而是那些呆头呆脑的蠢才,
却对我恶意攻击,而行抵毁之能。
五年级部编版语文全册成语解释
部编版语文
五年级(上)
1.刻舟求剑:比喻死心眼,不懂得变通。
2.守株待兔:株,树桩子。比喻不经过努力而想获得成功的侥幸心理。
3.螳臂当车:当,阻挡。比喻自不量力去做办不到的事,必然失败。
4.滥竽充数: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行家里充数,或拿不好的东西混在好的东西里充数。
5.掩耳盗铃: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
6.买椟还珠:椟,木匣子。比喻没有眼光,取舍不当。
7.东施效颦:颦,皱眉。比喻胡乱模仿,效果很坏。
8.邯郸学步:比喻模仿别人不成,反而丧失了原有的技能。
9.哀鸿遍野:悲鸣的大雁遍布原野。比喻到处都是流离失所的灾民。
10.铤而走险:铤,快跑的样子。因走投无路而采取冒险行动。
11.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敌军来了,就派将官率军抵挡:洪水来了,就用土筑坝拦截。比喻对待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态度。
12.替天行道:代替上天执行正道,即按照天意,在人世间做正义的事。
13.志存高远:形容志向远大。
五年级(下)
1.风流潇洒:潇洒,行动举止自然大方。指英俊有才干,气度大方自然。
2.气宇轩昂:轩昂,气度不凡。形容人的精神饱满,气度不凡。
万能收藏夹放试卷 ¥16.8 购买【哀鸿遍野;哀鸿遍野的拼音】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