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忧参半;喜忧参半的诗句

更新:07-15 现代故事 我要投稿 纠错 投诉

海峡两岸关系原副会长王在希:今年两岸“有惊无险,喜忧参半”

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谢戎彬 吴薇】从美国总统拜登访日拼凑“亚洲小北约”、扬言军事干预台湾,到8月初佩洛西窜访台湾、对演新常态,再到11月的“九合一”惨败、蔡英文辞去党,2022年的可以用“跌宕起伏”来形容。《环球时报》针对上述热点,专访了海峡两岸关系原副会长王在希。

“抗中保台”牌失效,是2022年对台斗争最显著成果

环球时报:如果用一两个词总结一下2022年两岸关系,您会选择哪个词?

王在希:“有惊无险,喜忧参半”。2022年两岸关系受美国因素影响持续紧张、跌宕起伏,但面对严峻复杂的台海形势和持续紧张的中美关系,沉着应对、稳扎稳打、坚持斗争、敢于亮剑,最终使台湾主流民意出现有利于的积极变化。“抗中保台”牌失效,是2022年我对台斗争最显著成果。

环球时报:8月佩洛西窜台,您认为连续军演传达出哪些信号?

王在希:佩洛西窜访台湾,无疑是2022年中一个重大。事先我外交、国防部门对美进行过严正交涉、提出过严重警告,所以她的窜访不仅对两岸关系造成不小冲击,在国际社会也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

鉴于事态严重性,不得不作出强烈反应,对台湾周边海域进行导弹实弹试射。这次试射与1996年3月那次相比,时间长、规模大、范围广,不仅射击区由以前2个增至6个,而且形成全覆盖,把台湾三大港口全部封锁,加上海空军出动各种先进战机、军舰,同步对台岛实施高强度、长时间实战化演练,对“”分裂势力形成巨大威慑。这次演训形成对事震慑新常态。它向“”分裂势力传递出一个重要信号:完全具有足够强大能力,随时可以对台岛实行封锁和火力打击。方人士也惊叹,能够每天出动几十架、上百架战斗机不间断地在台岛周边飞行,而且安全无,台湾空军已经不是对手。这个新常态慢慢让台湾老百姓认识到,当局宣传的“不敢对台动武,即使动武美国会出来保护”的谎言不攻自破,台湾民众觉得失去安全感,再任凭蔡英文“倚美谋独”“抗中保台”迟早会引发。这一点是在11月“九合一”中最终惨败的根本原因之一,说明近几年来持续对事威慑的效果已经慢慢显现出来。

美国近年来频繁打“台湾牌”,不惜虚化一个中国原则,一是给制造紧张,二是趁机从台湾捞取经济实惠。台湾实际上当了冤大头,花了大把银子,最后并没有得到实质性东西。就拿佩洛西窜台来说,她个人出尽风头,台湾的好处也拿了,但一场闹剧过后,台湾得到什么呢?是对台岛周边海域的高强度实战化演训、的空前紧张,可谓“赔了夫人又折兵”,完全被美国利用。这也是导致台湾民众对蔡英文越来越不满的原因之一。

“对台动武”时间表没有事实根据

环球时报:近几年有关两岸统一时间表有各种说法。美西方为何一直炒作“武力统一”?在您看来,和平统一的前景如何,需要具备怎样的前提?

王在希:关于可能对台动武时间表的说法,源头都来自美国。我认为美国散布的2027年或2025年“可能对台动武”的说法,没有事实根据,只是一种主观臆测和逻辑推理。他们的主要意图有三:一是制造台海紧张气氛,破坏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干扰正常发展;二是让当局不得不更加紧密地依附美国的安全保护,从而进一步加强对台湾的实际控制,达到绑架台湾的目的;三是引诱台当局向美国购买更多先进武器,或者美台合作生产武器,让美国军工财团获取更多的经济实惠,同时达到武装台湾的目的。

至于实现和平统一,我认为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台当局必须要有通过谈判解决问题的意愿;二是在岛内要有一定的民意基础。现在这两个条件都不具备。蔡英文上台以来拒不承认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鼓吹两岸“一边一国、互不隶属”。台湾的主流民意有2/3依然希望维持“不统不独”现状,所以要实现和平统一尚需艰苦努力。尽管如此,我们目前依然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因为实现和平统一最符合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和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总在报告中明确表示,我们坚持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但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所以我们会做到仁至义尽,不到最后一刻决不轻言放弃。但最后能否实现和平统一,不完全取决于一方,关键还要看台湾当局是否配合。

民意多数希望早日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关于统一的时机选择,是关乎我们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必须着眼全局、精确谋划、权衡利弊、谋定而动,不能让外国势力带节奏。《孙子兵法》有云,“兵者,国之大事”,所以问题很难事先设定一个具体时间表,实现统一不仅要看岛内因素,也要看自身的情况,还有国际环境的考量。何时实现统一很大程度上要看两岸关系的发展变化,如果当局铤而走险,配合美国搞“”边缘政策,不断冲撞底线红线,就有可能迫使我们提前问题,对此是作好充分准备的。

环球时报:“九合一”大败,操弄这么多年的“抗中保台”牌为什么现在失效了?这反映台湾社会或台湾民众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王在希:这次惨败,我看主要原因是蔡英文“抗中保台”牌失效。近几年每到台湾,蔡英文就打“抗中保台”牌,极力制造对的仇恨,把抗拒统一说成是“捍卫台湾自由”,宣称我“一国两制就是要吞并台湾”。蔡英文被美国牵着鼻子走,特别是佩洛西窜台,导致台海上空战云密布,广大选民终于意识到“把票投给,就是投给”。大量中间选民也慢慢看清楚了,蔡英文的所谓“抗中保台”,“抗中”是真,“保台”是假。美国打着“军事干预”“协防台湾”旗号,实际上是武装台湾,准备将来与打一场“不对称”,让两岸同胞自相残杀,搞成鱼死网破,美国坐收渔翁之利。这次美国迫使蔡英文当局把台湾高科技核心产业台积电连同人才、技术、资金迁到美国去投资,就是要掏空台湾,选民对的表现越来越失望。

与此同时,、学历造假、“黑金”在这次中暴露无遗。这次是台湾选民对的一次不信任投票,岛内民众慢慢觉醒,“下架”成为多数选民共识。尤其是年轻人首投族坚持独立思考、自主投票,这一变化从12月18日嘉义看更加明显。过去蔡英文宣称台湾年轻人是“天然独”,事实证明,年轻人有思想,有独立思考能力,靠欺骗宣传忽悠年轻人已经行不通。

台当局已经成为美国在台湾的代理人

环球时报:台积电创办人张忠谋在迁机仪式上说了一句“自由贸易已死”,您如何理解这句话?台积电要变成“美积电”,您认为美台关系的实质是什么?

王在希:我认为这反映了张忠谋老先生对当下时局的无奈,言外之意是说在如今国际强权环境下,真正的自由贸易不复存在。实际情况也是如此。你看拜登在亚利桑那州台积电迁机典礼上那种趾高气扬的表情,就像海盗掠夺到一船珠宝一样兴奋。张忠谋内心应该很复杂。台积电成立于上世纪80年代,当时蒋经国刚刚布局对外开放,张忠谋大胆采用晶圆代工模式,现已发展成为全球半导体芯片巨头,且拥有生产2纳米和3纳米芯片的先进科技。美国担心将来一旦两岸统一台积电会落到手里,所以采用高压手段迫使其迁美,把台积电变为“美积电”。显然,台积电赴美是在美方强大压力下的无奈举动。

美台关系就是一种利用和被利用的关系。我曾经说过,美国打“台湾牌”不用成本,只是给台湾一丁点“官方”色彩,台当局就必须无条件听命于它,心甘情愿为美国遏华政策服务。因为事实上台湾已经被美国深度控制,台当局已经成为美国在台湾的代理人,成为美国走狗。走狗不走就得下台,所以蔡英文即使内心不情愿,也不敢不从。

环球时报:明年是2024年台湾地区的前一年。您对2023年的两岸关系有怎样的预测和判断?

王在希:展望2023年两岸关系,依然充满各种变数和不确定性,但在很大程度上受中美关系制约。总的来看,今年11月中美元首在印尼巴厘岛会晤后,中美团队正在进行接触磋商,明年初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将访华。中美关系相对稳定会对两岸关系产生影响,当然美国不会改变对华强硬遏制战略。值得注意的是,最近美国国会通过的《国防授权法》,把原来“台湾政策法案”中相关条款带进来,规定未来5年美国将向台湾提供100亿美元军事援助,主要作为台湾向美国采购武器的配套资金,同时也是给掌握这些新武器进行培训的费用。作为交换条件,美国每年将派遣10名官员去台湾,安排在台湾行政、立法机构任职。未来,台湾当局的运作将完全被美国操控。

这次“九合一”,是一年多后台湾地区的前哨战。失败后,已经在抢先布局2024年,现在呼声最高的是赖清德。目前取得了近些年来难得一见的大好形势,不仅保住了新北、台中,而且夺回失去多年的台北、桃园两个战略重镇,长期低迷的士气开始回升。但的老毛病是形势一好就开始打“”,估计党朱立伦会吸取教训,从目前情况看民调最高、呼声也最高的是新北侯友宜。日前朱立伦和民众党柯文哲一起去新北市,与侯友宜同台,朱立伦明确表示,“2024年一定会提名最强候选人,我是最佳助选员,侯友宜才是主角和英雄”。如果朱立伦真能从大局出发,并且与民众党实现“蓝白合”,2024年还是有一点希望的。不过2024年台湾地区和“九合一”地方性质不同,会更加突出公共政策和两岸论述,通过内部整合,其势头不可小觑。加上具有“执政”优势,蓝绿争夺会非常激烈,鹿死谁手尚难预料。

站在两岸关系视角,赖清德是强硬“”分子,曾公开叫嚣“我是务实的工作者”。他如果上台,其“”立场比蔡英文有过之而无不及,两岸关系有可能更添变数。如果上台,两岸关系会趋向缓和,但一些人对“九二共识”态度暧昧,在坚持一中、推动统一方面和连战、吴伯雄甚至这一代相比,已经相去甚远。所以要实现祖国完全统一这一宏伟目标,主要还得靠自身发展和努力。

喜忧参半 ...

喜忧参半 当你遇到这么一个人,一天阴晴变化不定,明明天空晴朗,突然间阴雨绵绵。就拿昨天来说吧,早晨说好好的开车去电建渔港码头买海鲜,他让我开车,跟着导航走吧,结果在侨港风情街处提前左转了,害得我们绕了一圈才过去,总算来到了渔港码头附近,我们找到了一个比较安全的地方把车停下来了,这时的我们还有说有笑的,到了渔港码头后,看看码头的渔船不少,陆续有渔船靠岸,码头上卖渔的人很多,各种各样的鱼看得人眼花潦乱,我们从前走到后,询问价格,货比三家,我不太清楚到底要买哪家的哪种鱼,不过我看重了一种墨斗渔,问好后买了一些,这时,他在我前面喊着我,我暗示他我在买鱼,仅仅几分钟,变脸了,显出极不高兴的样子,转身就走,不知他怎么个意思,当我买完鱼叫他时,人走了,头也不回,等我选择第二种鱼时,人早已不见了身影,打电话不接,我不知买还是不买,最后还是决定买了一条针鱼,听别人介绍说,这种鱼好吃,索性尝尝吧!本来想买最常吃的小鱼,可是今天上午这种鱼不是很多,在回来的路上见到了这种鱼,买吧,前面还有个生气的人。正在我犹豫之时,人家早已把鱼收拾好了,于是我们俩人开始往回返,我只是问问,为什么生气,我哪里买错了?请你说个明白,他更生气了,甚至在马路上跟我喊?说心里话,我真的不怕他,但不能为一点小事在大街上喊吧!我不想这样,怕别人见笑,忍了吧,于是我拎着鱼先回到停车的地方,等了好久也不见他的踪影,打个电话,人家不接,就是这样一个小气爱生气的人,无奈,我又回去找他吧,走了一段路,看见他在远处往回走了,我又等了一会,我们都回到车里。他满脸不高兴的样子,于是我们彼此沉默了一会,又去一个超市买了一些菜然后回到了住所,各自做自己的事。他做米饭,我收拾鱼,大约四十分钟后,我将两道鱼做好了,我们开始吃饭了,两道鱼他吃的很香,边吃边露出一点笑容“我以为墨鱼我嚼不动呢?”我没有说话,午餐吃完了,一直阴沉的脸又变晴了,帮你收拾碗筷,还主动帮你染头发,整个一个下午像没事人一样。 他就是这样一个人,经常“朝令夕改”,经常是“行百里路半九十”,到了西安吧,不进古城,原因是不好停车,到了华山景区吧,先不进去,等半年后够六十五岁免门票,到了湖南郴州,好心人推荐去“东江湖游玩”,他坚决不去,认为没有看点,推荐去“莾山景区吧”,他认为天气阴拍张不好看,总之,每次都有各种理由,让你很是无奈,吵架吧,俩个人自驾旅行,只能服从一个人的。毕竟我们还能自驾旅行呀! 总之,这个人让人琢磨不透,你说对你不好吧,出门在外对你照顾有佳,晚上给你烧好洗脚水,提前将车收拾好,我早早上车休息,有蚊子咬了,他会打开灯为你打蚊子,亲自给你的手、脚涂上风油精,我喜欢吃零食,只要看到“赵一鸣零食”,他会提示你,该买零食了,平时里我的花销比较大,喜欢穿,喜欢玩,他也非常支持我。这样的男人是好是坏呢?我自己也说不清楚。所以我个人觉得吵架后,最好的办法是用浪漫的情调和幽默的方式来缓解紧张气氛,比如用一些土味情话来逗对方开心,这样可以让对方更容易放下防备,主动和好。唉,吵架也是一天,和好也是一天,吵吵闹闹过到老吧!

10首喜忧参半的古诗词:自古人生最忌满,半醒半醉半神仙

岁月悠悠,过往喜忧参半;年华寂寂,浮生爱恨交织。刘禹锡饱含哲理地缓缓叙说,“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陆游富有寓意地娓娓道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人悄悄、月依依,情深深、雨蒙蒙。年华逝水东流,剪不断是离愁;喜忧皆自惹,得失问谁知。下面精选十首喜忧参半的古诗词,欢迎补充!

1、示长安君 宋代:王安石

少年离别意非轻,老去相逢亦怆情。

草草杯盘共笑语,昏昏灯火话平生。

自怜湖海三年隔,又作尘沙万里行。

欲问后期何日是,寄书应见雁南征。

赏析:兄妹能够相见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可是短聚又要分离,却显得更加忧伤。“草草”二字,说出了兄妹俩的感情至深,用不着世俗的客套,能够相会已是最大的满足,描绘了和睦温暖的家庭气氛。

2、醉花阴 宋代: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赏析:重阳佳节,可以与大家一起喝酒、赏菊,心情可以稍微放松一下。可是等到人群散开,词人独自一人,想到自己的处境艰难,却觉得更加悲伤,以至于觉得“人比黄花瘦”。

3、喜见外弟又言别 唐代:李益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

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

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

赏析:长期音信阻隔,存亡未卜,突然相逢,喜出望外。十年阔别,一朝相遇,应该有很多话语要说。“秋山又几重”,通过重山阻隔的场景,把新的别离形象地展现在读者面前。用“秋”形容“山”,于点明时令的同时,又隐蕴着作者伤别的情怀。

4、寻雍尊师隐居 唐代:李白

群峭碧摩天,逍遥不记年。

拨云寻古道,倚石听流泉。

花暖青牛卧,松高白鹤眠。

语来江色暮,独自下寒烟。

赏析:诗人穿过雾隐云横的丹岩翠壁,奋力攀登之后,斜靠在长藤古树之上,一览众山景色,倾听流泉欢歌。虽然李白一路的忧虑是否能见到大师,也经历了沿途的艰险,但最后终于如愿以偿,乐不思蜀。

5、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韦应物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

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

赏析:诗题曰“喜会”故人,诗中表现的却是“此日相逢思旧日,一杯成喜亦成悲”,那样一种悲喜交集的感情。诗人写这段往事,仿佛是试图从甜蜜的回忆中得到慰藉,然而其结果反而引起岁月蹉跎的悲伤。 

6、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唐代:刘长卿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

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赏析:诗人一路跋涉,辛苦异常,“莓苔见履痕”。但终究还是没有找到隐居的道士,内心有点失落感。下山时本来心灰意冷,忽然发现“溪花”,作者就悟出了些许禅意,心情便转忧为喜。

7、酬乐天咏老见示 唐代:刘禹锡

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

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

废书缘惜眼,多灸为随年。

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

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赏析:诗人开始心情很郁闷,“老去有谁怜”,令人感叹。最后却变得豁达起来,“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让多少后人为之汗颜。这首诗前后两段一反一正,转折自然,很有辩证的观点和说服力量。最后两句尤为精辟,实为警策之语,后人多以此自勉自励。

8、浪淘沙令 五代:李煜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赏析:“梦里”两句,回过来追忆梦中情事,睡梦里好象忘记自己身为俘虏,似乎还在故国华美的宫殿里,贪恋着片刻的欢娱,可是梦醒以后,却加倍地感到痛苦。

9、满庭芳 宋代:秦观

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暂停征棹,聊共引离尊。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销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谩赢得、青楼薄幸名存。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

赏析:词人在上片巧用画笔点染,谓天色既暮,归禽思宿,却流水孤村,如此便将一身微官濩落,去国离群的游子之恨以“无言”之笔言说得淋漓尽致。下片描写秦楼薄幸,既心情愉悦,又思绪万千。

10、蝶恋花 宋代: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赏析:词人为了追求这“一醉”,他“疏狂”,不拘形迹,只要醉了就行。不仅要痛饮,还要“对酒当歌”,借放声高歌来抒发他的愁怀,追求短暂的欢乐。但结果却是“强乐还无味”,他并没有抑制住“春愁”。故作欢乐而“无味”,更说明“春愁”的缠绵执着。

图文均来自网络

【喜忧参半;喜忧参半的诗句】相关文章:

1.动物故事精选:寓教于乐的儿童故事宝库

2.《寓教于乐:精选动物故事助力儿童成长》

3.探索动物旅行的奇幻冒险:专为儿童打造的童话故事

4.《趣味动物刷牙小故事》

5.探索坚韧之旅:小蜗牛的勇敢冒险

6.传统风味烤小猪,美食探索之旅

7.探索奇幻故事:大熊的精彩篇章

8.狮子与猫咪的奇妙邂逅:一场跨界的友谊故事

9.揭秘情感的力量: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与决策

10.跨越两岸:探索彼此的独特世界

上一篇:喜怒不形于色 喜怒不形于色诈伪要名之徒 下一篇:喜怒哀乐,喜怒哀乐图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