诡辩释义83:水鱼之囿
著作者:胡友生 研究生 高级工程师
著作权说明:
本著作权归属著作者胡友生(网名:胡同友邻)所有,未经作者授权允许,不得作任何商业用途,如需转载、摘编请注明作者及其来源。
83、水鱼之囿
大家都知道一个自然而又浅显的道理,只有水能够养鱼而且能够“困”住鱼,这便就是“水鱼之囿”。“水鱼之囿”,或作“鱼水之囿”,原本表达之意是水和鱼之间的逻辑关系,意为水和鱼,或是鱼和水。而“水鱼”其广东话的意思是“甲鱼”或“鳖”,若是“甲鱼”之囿,其中之逻辑内容只能说是一种肤浅。再来说“囿”,“囿”的释义为养殖动物的园地、围地,其含义是作为事物或运动的局限性。“囿”字其意是“口”字里面“有”东西、“有”事物、“有”事实,而这种东西、事物、事实是“围困”在一个“口”字里的,就好像“鱼”被“困”在水里,即是为“水鱼之囿”。
水能养鱼,也能“困”鱼,即“囿”鱼。对于鱼儿来说,水环境一定是鱼的生存、生长所离不开的,鱼若是离开了水便不能呼吸,失去了浅水或深水的压力,或一旦离开了水就会死亡。当然,水对于鱼而言也是很重要的,鱼可以改善水的环境,或有鱼使水更能维持生态循环,或有鱼是将水搅浑浊了,这就会让人想起好“浑水摸鱼”。
水能养鱼,水能长鱼,大海里有大海里的大鱼,小溪小沟里有小溪小沟里的小鱼,有时候荷叶里也会有小小的鱼儿在里面游动,再看一看我们平常饲养在“鱼缸”里的“宠物鱼”,我们就能够很清晰地理解其“水鱼之囿”的含义了。
水鱼关系,或是鱼水关系本来是形容人类与自然万物之间一种密不可分的关系,这种关系表明,人类绝不能离开大自然环境而生存、生长和更好地发展,可偏偏就会有人不顾大自然给予人类的警告和惩罚,一味地思想着“冲破”和“破坏”这种离不开的自然环境。我们要想说的是,“冲破”和“破坏”有可能是致命性的,但“改善、提高、利用”这种环境,犹如将荷叶里的鱼或“鱼缸”里的“宠物鱼”放归溪河,有解鱼之“困”、解鱼之“囿”之意图和意义,而又不会去破坏生存、生长的环境、秩序,何乐而不为?
这就是人类思维、思想行为需要解决的问题了。有两个关于“囿”字的成语,一个是“囿于一隅”,一个是“囿于成见”,“囿于一隅”其意多用来表示某些人的思想不能与时俱进,思想意识僵化,为人处世或思维方法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要求;“囿于成见”其意是总局限于原有的看法,不思进取,不去谋求发展。这里面从中可以看出,思想意识僵化、不思进取、不谋求发展,就犹如“水鱼之囿”,荷叶里的鱼能有多大的理想,也就像“鱼缸”里的鱼也不会存在有如大河大海里的鱼的理想、梦想一样。
社会是水,环境是水,时代是水,人类之中的每个人就是水里的“鱼”,人类不能离开社会、离开环境、离开时代而生存、发展、进步,我们所要追求的应该是与时俱进,应该是有所“破”而有所立,有所扩而又有所展。可总有一些人,不管在什么时期、在任何岗位,就好像“木偶”戏人一样,拉一下动一下,得过且过,只是按照上面或是的意图、吩咐去办事,“照葫芦画瓢”,不会去谋求突破、不会去谋求发展、不会去谋求进步。
《淮南子•天文训》载,“轩辕者,帝妃之舍也。咸池者,水鱼之囿也”,有“水鱼”即天神也会困在、“囿”在“咸池”这颗星星里,何况是人乎,更何况是“鱼”乎?当然,这完全取决于我们的思维主张、意识行为和思想行动。大部分人都应该是任劳任怨、勤勤恳恳、不断谋求进步发展的,而就有那么小部分人只是当上了一个小小的主持,什么事情就都吩咐下属去做了,自己的发言稿不会写、年终总结不会写、个人事项报告不会写,甚至有些人开汽车门都要别人去代开,就好像“鱼”自己不会游、自己不会呼吸、自己不会吃“食”一样,这就意味着是自己“困死”住了自己。
上天有好生之德,君子也有成人之美,生命是美好的,生命的美好在于“厚积薄发”,什么叫“天道酬勤”,上天一定会按照每个人所付出的勤奋,给予相应的报酬,只要付出就会有收获,“囿”之水中鱼也应该有所理想、有所梦想,也应该活出潇洒、活出气势。
困得住的应该是身体物质,困不住的一定是思维思想。
谢谢阅读!
像我这样笨拙地生活
文 廖一梅
我的问题是,我知道自己很笨,但没有人相信我笨。我的笨不是脑袋不够用不好使,而是在竖着“容易”和“艰难”两个路牌的十字路口,我永远选择“艰难”的那一边。在从小到大、数不胜数的每一次选择中,我一而再再而三地这么干,一路这样沿着“艰难”的路牌走了过来。
“我从来不屑于做对的事情,在我年轻的时候,有勇气的时候。”我把这句话写在《悲观主义的花朵》里,算是豪言壮语,也是实情。年轻时胡闹,谈不靠谱的恋爱、辞职、写剧本、做没人看的话剧、和没人看好的愤青结婚,这些在当时都不是明智的选择,而是不计后果的任性。年轻时并不知道自己要过什么样的生活,但一直清楚地知道我不要过什么样的生活。那些能预知的,经过权衡和算计的世俗生活对我毫无吸引力,我要的不是成功,而是看到生命的奇迹。而奇迹,是不会在容易的道路上绽放的。也许,在所有不被看好,无人尝试的错误的选择的背后,会有不曾见到的可能,不曾设计的未知。未知让人恐惧,引人好奇,也因此证明你的勇气,成就你的自信。在每个死胡同的尽头,都有另一个维度的天空,在无路可走时迫使你腾空而起,那就是奇迹。
“我曾经一事无成,这并不重要,但是这一次我认了输,我低头耷脑地顺从了,我就将永远对生活妥协下去,做个你们眼中的正常人,从生活中获取一点儿简单易得的东西,在阴影下苟且作乐,这些对我毫无意义,我宁愿什么也不要。”我在《恋爱的犀牛》里描述的一己的勇敢,那是一个人年轻时唯一拥有的东西。在一次次的错误中成长,将所有看似错误的选择最终引导向正确的结果。我坚信,人应该有力量,揪着自己的头发把自己从泥地里拔起来。
年轻时,写过很多蛊惑他人、也蛊惑自己的台词,比如:“上天会厚待那些勇敢的、坚强的、多情的人,只要你有足够大的愿望,你就是不可战胜的!”当然,你也知道,上天不会厚待任何人,无论是你,还是我,痛苦、困惑和艰辛对每个人都是同等的。回避、躲闪、辗转腾挪都毫无作用,既然来的总是要来的,迎着刀锋而上恐怕是最好的选择,起码节约时间,上天当然不会厚待你,但自己可以成就自己。
我这种以“试错”的方式来确定的人生,丰富多彩,但很难想人推荐。那些台词依然每天在舞台上,在观众席里回荡,它们鼓励了和我一样的人。我的一位女演员一次对我说:“我不是那种女文青,我不是那样的人,我要过正常的生活,我怎样才能让那些男人明白呢?”我回答了她,尖刻无比:“那就不要摆出一副女文青的架势,你脸上就写着:来伤害我吧,我不在意,我等着痛苦成长呢。去掉这个表情,那些人就会躲开你了。”她满脸迟疑地看着我,仍然是一种标准的女文青表情。我不知道文艺青年什么时候成了贬义词,对我来说,它既不好,也不坏,它不过是一个过程,一种处于困惑中的生命状态,一个人有太多自我和世界的关系需要协调,那种困惑和执拗的表情必然会占据他的脸,不过那也不无魅力,总好过一张麻木不仁的脸。
喜欢有创造力的,有激情的,不囿于成见的自由生活。如果什么有利于这样的生活我就赞成,反之,我反对,无论是传统道德还是世贸观念。我反对伪善,谎言,媚俗,狭隘,装腔作势,一团和气,不相信任何人制定的生活准则和幸福模式。不管世界给没给你这种机会,我相信人都可以坚持为自己为他人创造自由的生活。
在我的新戏《柔软》里有个异装癖的时装设计师,在舞台上男扮女装,调侃观众:“人生是没得选择的,我的命运便是一星期做两个小时的女人,可是,我比你们幸运,我的人生里至少有两个小时是属于我自己的,你们难道不偷偷地渴望能有这样的两个小时,卸下你们的面具,摆脱所谓的成功和正常,为所欲为,做一个真的自己,或者做一个幻想中的自己?你们没有这样的机会,你们真可怜!”这个角色的原型是我的一位朋友,樊其辉,现实中也是一位著名的设计师,但他宁愿称自己为“女裁缝”。有几年时间,他每周二在三里屯的“法雨”化身为歌女“碧浪达”,享受他生命里自由的两个小时。我一直喜欢他和他的歌声,还有他那些尖刻辛酸的笑话,他是有勇气把生命袒露给你看的人,留着菸楼还自嘲地笑着。在舞台上,他一直笑到最后,但现实中真实的结局,却是他在《柔软》新闻发布会的前两天,在家中自杀身亡。据说他死得非常坚决,尝试了很多次,直到成功。这突如其来的消息,当时对剧组的所有人都是可怕的打击。生命真的很沉重,也很脆弱,不是一个乐观的态度和极具自嘲的笑话能交代得过去的。自由,不是不能获得,但需要万分的坚强和一点点运气。
“一个人需要隐藏多少秘密才能巧妙地度过一生?”细细分辨,哪个人的生活不是由秘密和谎言堆积而成的?但是,巧妙地度过一生有何意义?不过是辗转腾挪的生存技巧,技巧越高辗转腾挪得越好就离和本质越远。我宁愿选择笨拙地度过一生。
公众号:十点读书
微信ID:duhaoshu
【囿于成见、囿于成见的出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