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一个成语·掉臂不顾(成语典故、成语接龙)
【成语名字】掉臂不顾
【成语拼音】diào bì bù gù
【成语释义】掉臂不顾,汉语成语,掉:摆动。意思是摆动着手臂,头也不回。形容毫无眷顾。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孟尝君列传》:“日暮之后,过市朝者,掉臂而不顾。”
【近义词】掉头不顾
【常用程度】生僻
【感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人的态度
【成语造句】
听到这个令他悲痛欲绝的消息,他掉臂不顾,扬长而去。
【成语典故】
齐闵王听信谗言, 罢免了孟尝君, 孟尝君的3000 名食客都纷纷离去。
后来, 齐闵王召回了孟尝君并恢复了他的官爵。他原来的一个叫冯的食客去迎接他。孟尝君深深叹了一口气, 说道:“我一直爱好宾客, 对待他们不敢有一点差错, 但宾客看到我一旦被罢免, 都背弃我走开了, 没有怜念我的。如今我恢复了职位, 宾客还有什么脸面再见我呢? 如果有再来见我的, 一定要对着他的面吐他一口唾沫, 狠狠地侮辱他一顿。”
冯驻马停车, 郑重地向孟尝君跪拜行礼。
孟尝君慌忙下车把他扶起来,说“: 先生是代替宾客道歉吗 ?”
冯说:“不是代替宾客道歉, 而是因为您的话说错了。事物发展有它的必然归宿, 人情世态有它的本来面目, 您懂得这个道理吗?”
孟尝君说:“我不懂得您的意思。”
冯看孟尝君十分诚恳,便接着说“: 有生命的东西一定有死亡,这就是事物发展的必然归宿; 富贵者有很多门客, 贫贱者很少有朋友, 这就是人情世态的本来面目。您难道没有看见那些赶集市的人吗? 早晨, 人们偏斜着肩膀争夺入口挤进去; 太阳落山之后, 经过集市的人们, 甩着胳膊走过去, 看也不看一眼( 掉臂不顾)。他们并非是喜爱早晨厌恶傍晚, 而是在那里已经没有他们所希望得到的东西。过去您失去职位, 宾客都离开, 不可以因此埋怨士人, 那样只会徒然断绝了宾客的来路。希望今天您照过去那样对待宾客。”
孟尝君听罢, 慌忙伏地跪拜了两次, 说道:“我恭敬地听从先生的指教, 这些话使我获益不浅。”
【成语接龙】:
(1) 掉臂不顾→顾此失彼→彼弃我取→取民愈广→广陵散绝→绝薪止火→火伞高张→张慌失措→措置裕如→如数家珍→珍馐美馔→馔玉炊珠→珠零玉落→落阱下石→石赤不夺→夺门而出→出言吐词→词穷理尽→尽诚竭节→节用爱民→民生在勤→勤学好问→问长问短→短绠汲深→深谋远虑......
(2) 掉臂不顾→顾而言他→他山之石→石烂海枯→枯形灰心→心忙意乱→乱世凶年→年壮气锐→锐挫望绝→绝世独立→立身扬名→名正理顺→顺天从人→人云亦云→云梦闲情→情凄意切→切齿拊心→心头鹿撞→撞阵冲军→军临城下→下乔迁谷→谷父蚕母→母慈子孝→孝悌忠信→信而有证......
(3) 掉臂不顾→顾而言他→他山之石→石破天惊→惊喜交集→集矢之的→的一确二→二八佳人→人离乡贱→贱入贵出→出门如宾→宾入如归→归十归一→一之为甚→甚嚣尘上→上南落北→北辕适粤→粤犬吠雪→雪兆丰年→年富力强→强加于人→人才济济→济苦怜贫→贫无立锥→锥刀之末......
(4) 掉臂不顾→顾而言他→他乡故知→知难而进→进退惟谷→谷马砺兵→兵强将勇→勇往直前→前所未闻→闻所未闻→闻所不闻→闻风而至→至高无上→上烝下报→报仇雪恨→恨之入骨→骨瘦如豺→豺虎肆虐→虐老兽心→心服口服→服牛乘马→马不停蹄→蹄閒三寻→寻根究底→底死谩生
(5) 掉臂不顾→顾而言他→他乡故知→知小谋大→大智若愚→愚不可及→及瓜而代→代马依风→风行雨散→散带衡门→门可张罗→罗之一目→目击道存→存亡续绝→绝国殊俗→俗下文字→字里行间→间不容息→息息相关→关门闭户→户限为穿→穿文凿句→句栉字比→比屋而封→封豕长蛇......
(6) 掉臂不顾→顾复之恩→恩绝义断→断手续玉→玉树临风→风栉雨沐→沐雨经霜→霜凋夏緑→緑叶成阴→阴阳怪气→气吞牛斗→斗霜傲雪→雪窖冰天→天清日白→白头之叹→叹老嗟卑→卑不足道→道路以目→目眩头晕→晕晕沉沉→沉着痛快→快犊破车→车无退表→表里受敌→敌惠敌怨
(7) 掉臂不顾→顾复之恩→恩山义海→海沸江翻→翻天蹙地→地久天长→长虺成蛇→蛇盘鬼附→附上罔下→下笔有神→神出鬼入→入国问俗→俗不可耐→耐人咀嚼→嚼墨喷纸→纸上谈兵→兵凶战危→危急存亡→亡魂丧胆→胆小如豆→豆萁相煎→煎水作冰→冰洁渊清→清洌可鉴→鉴毛辨色
(8) 掉臂不顾→顾复之恩→恩威并用→用天因地→地丑力敌→敌众我寡→寡不敌众→众望攸归→归真反璞→璞玉浑金→金城汤池→池鱼之殃→殃及池鱼→鱼书雁信→信誓旦旦→旦夕之危→危急存亡→亡魂失魄→魄荡魂飞→飞蛾投火→火耕水种→种学绩文→文人墨士→士饱马腾→腾云驾雾
(9) 掉臂不顾→顾后瞻前→前瞻后顾→顾此失彼→彼倡此和→和衣而卧→卧榻之侧→侧目而视→视险如夷→夷然自若→若涉渊冰→冰解云散→散带衡门→门户之见→见势不妙→妙笔生花→花花绿绿→绿暗红稀→稀奇古怪→怪诞不经→经帮纬国→国色天香→香花供养→养痈成患→患得患失
(10) 掉臂不顾→顾景惭形→形单影双→双瞳剪水→水月镜花→花阶柳市→市井之臣→臣心如水→水流云散→散兵游勇→勇猛果敢→敢作敢为→为虎添翼→翼翼飞鸾→鸾回凤舞→舞爪张牙→牙白口清→清灰冷火→火耕流种→种学绩文→文以载道→道合→合浦还珠→珠投璧抵→抵瑕蹈隙
(11) 掉臂不顾→顾景惭形→形迹可疑→疑团莫释→释回增美→美中不足→足不出门→门户之争→争短论长→长夜之饮→饮谷栖丘→丘山之功→功败垂成→成千论万→万古长春→春兰秋菊→菊老荷枯→枯鱼衔索→索隐行怪→怪诞不经→经邦纬国→国泰民安→安适如常→常胜→军临城下
(12) 掉臂不顾→顾景惭形→形输色授→授柄于人→人己一视→视如敝屐→屐齿之折→折冲之臣→臣门如市→市道之交→交口同声→声气相通→通同一气→气义相投→投木报琼→琼枝玉树→树俗立化→化民易俗→俗下文字→字字珠玉→玉洁冰清→清洌可鉴→鉴貌辨色→色厉胆薄→薄命佳人
(13) 掉臂不顾→顾景惭形→形只影单→单枪匹马→马翻人仰→仰而赋诗→诗礼之训→训练有素→素隐行怪→怪力乱神→神融气泰→泰山磐石→石赤不夺→夺人所好→好事之徒→徒劳无益→益国利民→民困国贫→贫嘴恶舌→舌敝唇枯→枯朽之余→余腥残秽→秽言污语→语重心长→长绳系日
(14) 掉臂不顾→顾虑重重→重手累足→足不出户→户告人晓→晓以利害→害人不浅→浅斟低唱→唱沙作米→米盐博辩→辩才无碍→碍足碍手→手到病除→除奸革弊→弊帚千金→金钗细合→合而为一→一知半解→解发佯狂→狂风骤雨→雨收云散→散兵游勇→勇猛果敢→敢怒敢言→言而有信
(15) 掉臂不顾→顾虑重重→重义轻财→财大气粗→粗衣恶食→食案方丈→丈二和尚→尚虚中馈→馈贫之粮→粮尽援绝→绝少分甘→甘棠遗爱→爱势贪财→财竭力尽→尽如人意→意气相得→得马折足→足食丰衣→衣单食薄→薄情无义→义正词严→严阵以待→待贾而沽→沽名干誉→誉满天下
(16) 掉臂不顾→顾虑重重→重裀列鼎→鼎食钟鸣→鸣钟食鼎→鼎成龙升→升官发财→财殚力尽→尽其所长→长袖善舞→舞榭歌楼→楼阁亭台→台阁生风→风行草偃→偃武修文→文弱书生→生死予夺→夺眶而出→出乎意料→料峭春寒→寒灰更然→然糠照薪→薪桂米珠→珠槃玉敦→敦默寡言
(17) 掉臂不顾→顾名思义→义气相投→投石下井→井蛙醯鸡→鸡鸣馌耕→耕当问奴→奴颜媚骨→骨肉团圆→圆孔方木→木头木脑→脑满肠肥→肥甘轻暖→暖衣饱食→食不兼肉→肉山酒海→海北天南→南郭处士→士农工商→商彝周鼎→鼎足而三→三清四白→白首北面→面争庭论→论道经邦......
小成语,大智慧,《道德经》里的成语,每日一读一悟(61)
小成语,大智慧,《道德经》里的成语,每日一读一悟系列,一天一则成语,一步一个脚印,相信日积月累、水滴石穿的力量。
第61则: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释义:高大的楼台,是从一筐筐土开始堆积建成的。比喻干大的事业要从点滴小事做起。
出处:出自《道德经》第 64章: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本章原文: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本章译文:局面安定时容易保持和维护,没有出现迹象时容易图谋;事物脆弱时容易消解;事物细微时容易散失;做事情要在它尚未发生以前就处理妥当;治理国政,要在祸乱没有产生以前就早做准备。合抱的大树,生长于细小的萌芽;九层的高台,筑起于每一堆泥土;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走出来的。有所作为的将会招致失败,有所执着的将会遭受损害。因此圣人无所作为,所以也不会招致失败;无所执着,所以也不遭受损害。人们做事情,总是在快要成功时失败,所以当事情快要完成的时候,也要像开始时那样慎重,就没有办不成的事情。因此,有道的圣人追求人所不追求的,不稀罕难以得到的货物,学习别人所不学习的,补救众人所经常犯的过错。这样遵循万物的自然本性而不会妄加干预。
近义词:积土成山、集腋成裘、积少成多。
反义词:好高骛远,。
成语接龙>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土崩瓦解>解甲归田>田园牧歌>令行禁止>止戈为武>武不善作>作威作福>福如东海>海纳百川>川流不息>息事宁人>人面桃花>花好月圆>圆孔方木>木秀于林>林下之风>风风火火>火海刀山>山高水远>远交近攻>攻守同盟>盟山誓海>海阔天空>空空如也,等。
“九”字开头成语: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九变十化、九鼎大吕、九鼎一丝、九鼎一言、九垓八埏、九故十亲、九关虎豹、九行八业、九合一匡、九荒八极、九回肠、九阍虎豹、九棘三槐、九间朝(大)殿、九江八河、九教三流、九九归一、九九归原、九里一曲、九烈三贞、九流百家、九流百氏、九流宾客、九流人物、九流三教、九流十家、九年之储、
九年之蓄、九牛二虎之力、九牛拉不转、九年去得一毛、九牛一毫、九牛一毛、九牛之力、九曲肠、九曲弯、九衢三市、九泉无恨等
本章书法赏析:赵孟頫小楷
感悟:
千里之行足下始,
无为无执无有失。
不欲不学却无事,
顺道自然天下治。
有趣的成语接龙第5期:胸有成竹
【成语接龙】
圆孔方木→木已成舟→舟车劳顿→顿足捶胸→胸有成竹
著书立说→说一不二→耳提面命→名落孙山→山珍海味
【成语释义】
圆孔方木:把方木头放到圆孔里去。比喻二者不能投合。
木已成舟:木头已经做成了船。比喻事情已成定局,不能改变。
舟车劳顿:舟车是指船与车,泛指一切水陆交通工具。劳顿的意思是劳累。形容旅途疲劳、困顿。
顿足捶胸:用脚跺地,以拳捶胸。形容极度悲痛、悔恨或焦急的样子。
胸有成竹:原指画竹子之前心中先有竹子的形象。现比喻做事情之前心中有全面的谋划打算。
著书立说:从事写作,提出自己的主张和学说。
说一不二:说怎么样就怎么样。形容说话算数。
耳提面命:对着耳朵告诉,形容恳切地教导。
名落孙山:名字落在榜末孙山的后面。指考试或选拔没有被录取。
山珍海味:山野和海里出产的各种珍贵食品。泛指丰富的菜肴。
【成语故事】:胸有成竹
北宋时,有个著名画家叫文与可。他多才多艺,诗文书画样样精通,但以绘画最突出。他擅长画墨竹,首创了画竹用深墨色,以淡墨色为背景的技法。他画的竹子远近闻名.每天总有不少人登门求画。
文与可之所以画竹画得特别好,是因为他对竹子有特殊的爱好。他喜欢竹子不畏严寒、孤傲正直的品格。他在自己家的房前屋后种上了各种各样的竹子,无论春夏秋冬,用晴风雨,他经常去竹林观察竹子的生长变化情况,琢磨竹枝的长短粗细,叶子的形态、颜色。每当有新的感受就回到书房,铺纸研墨,把心中的印象画在纸上。日积月累,竹子在不同季节、不同天气、不同时辰的形象都深深地印在了他的心中,只要凝神提笔,在画纸前一站,平日观察到的各种形态的竹子立刻浮现在眼前。所以每次画竹,他都显得非常从容自信,画出的竹子,无不逼真传神。
当人们夸奖他的画时,他总是谦虚地说:“其实也没有什么,我只是把心中琢磨成熟的竹子画下来罢了。”
有位青年想学画竹,得知诗人晁补之对文与可的画很有研究,前往求教。晁补之写了一首诗送给他,其中有两句:“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
【圆孔方木、圆孔方木的拼音】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