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豪”的原意是什么?
自从这两天被支付宝打击以后,我就想找个土豪交朋友。
可是爱钻研的我,突然想知道“土豪”一词,它原来到底是指什么人呢?而我们最早听说的关于土豪的词组“土豪劣绅”又是啥意思呢?
经查,“土豪”一词指这种人:
首先得有钱;然后是没知识和,没知识和不一样啊,没知识不一定,而有知识的也不一定有文化;最后,土豪还得“无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
想起我们历史讲坛时刻不往的那句格言:“国家兴亡取决于意识。重点在开阔眼界和思想的活跃,要树立良好的三观”。感觉改造土豪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啊。
土豪的词性:褒贬通用
土豪一词,古代就有,下面详细讲解不同的古籍中,各是代表什么意思。
一、指地方上有钱有势的家族或个人。
原文出自:《宋书·殷琰传》:“ 叔宝者,杜坦之子,既土豪乡望,内外诸军事并专之。”《南史·韦鼎传》:“州中有土豪,外修边幅,而内行不轨。” 清代顾炎武《田功论》:“募土豪之忠义者,官为给助,随便开垦。”
二、指乡村中有钱有势的恶霸。
这个是出现在清代顾炎武的《与人书》里:“马角无期,貂裘久敝,惟长者垂悯孤根……不至为土豪鱼肉,即石田十顷徐图转售,尚得为首丘之计。” 清代郝懿行《土豪》:“然则古之土豪,乡贵之隆号;今之土豪,里庶之丑称。”大家看,清朝以前,土豪还是好词,是到了清朝逐渐变成贬义的了。
毛《怎样分析农村阶级》:“军阀、官僚、土豪、劣绅是地主阶级的代表,是地主中特别凶恶者。”
3、指一方首领
宋文天祥《己未上皇帝书》:“至如诸州之义甲,各有土豪;诸峒之壮丁,各有隅长。彼其人望,为一州之长雄。”
4、和劣绅并称
解放前红色政权对大地主阶级剥削者的称呼,和“劣绅”并列。红色政权曾在根据地提出过“打土豪,分田地”的口号,来表达无产阶级坚持和大地主阶级斗争的决心,阐述自己的土地纲领。
而劣绅是指:地方上的恶霸或退职官僚中的恶劣者。旧社会有钱有势、横行乡里的人。
好了,问题来了,你还想跟土豪做朋友吗?
关注历史讲坛微信,请搜索:lishijiangtan
绅士、缙绅、乡绅、土豪劣绅的关系
在电视剧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官员手中拿着一个板子,材质不一,其名为笏(音hu,四声),相当于笔记本,在上朝时用来记事。不同于电视中一直手持的是,现实中一般不用时会插在腰带上,这个插入的动作叫做缙,腰带叫做绅。所以缙绅就是官员的意思,一般在职官员不放入讨论。
科举放榜
若是称呼退休或者守孝的离职官员,一般直接称为绅,而科举得中等待做官的知识分子,即候补官员称为士,合称为绅士。现代常引申为优雅有礼的男士。
官员退休或者守孝离职后肯定是在自己的家乡,科举得中的准备补充做官的知识分子也是在家等候,所以又称之为乡绅。
一般而言,正派的高级绅士和社会地位在本地较高,道德素质和个人修养为众人称颂,其在基层百姓生活中起和指导作用,是一个慈善家,修路架桥,调解矛盾等等,社会威望较高。而低级绅士一般为科举底层的秀才和举人,他们一般贫寒,但与老百姓更加贴近,更能和老百姓打成一片,很多文教宣传工作都是由他们来完成。
如果是本地的有钱有势的的家族或者个人,则称为土豪,土是其在地属性,豪指其社会属性。现代引申为没有文化和素养的有钱有势的暴发户。最开始是一种正向的身份象征,后来因为良莠不齐,逐渐负面,在红色政权下是大地主剥削阶级的代称。常与绅士中品德恶劣的合称为土豪劣绅。
打土豪,分田地
无论是缙绅、绅士、乡绅,其大都是地主,其与公权力都有着或紧或松的千丝万缕的关系,也就是说这一身份是由官员身份决定的,不由个人财富占主要因素。
今天,一些离退休的老干部也在地方家乡发光发热,国家前段时间也在号召,希望有条件的离退休老干部、教师、技术人员等加入乡村振兴的潮流中去,利用人生经验和人脉关系带动地方社会发展。
乡村振兴
【土豪劣绅的意思(土豪劣绅意思是什么)】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