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丨广东:壮士断腕,为高质量发展腾空间
总在参加去年全国广东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以壮士断腕的勇气,果断淘汰那些高污染、高排放的产业和企业,为新兴产业发展腾出空间。如今,广东正以一往无前的定力,咬定青山不放松,打响了一场向土地要效益,力促产业升级的攻坚战。
这是顺德一家企业的临时办公楼,里面聚集的博士人数之多令记者惊叹。
记者:请问您是什么学位?
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 研发人员:我是博士。
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 研发人员:我是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博士学位。
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 研发人员:博士。
在这个3000多平米的临时建筑里,相当于每6平方米就有一个博士或硕士,不到一年的时间,这些超强大脑,就成功研发出了8款建筑机器人。
然而谁都想不到,两年前,这里还是成片低矮破旧的厂房,生产着小五金器件。
类似这样的村级工业园,在珠三角据粗略统计共有3853个,过去,村级工业园扮演了珠三角制造业摇篮的角色,如今不仅挤占了大量空间,还成为“小散乱弱”的代名词。
在一次摸底调研中,顺德区委郭文海被一组数据深深刺痛了。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委 郭文海:(村级工业园)占了我现有的工业用地70%多,但是贡献给我们的税收只有4.3%。
改,迫在眉睫。但困难,超出想象。几十年的野蛮生长导致村级工业园权属复杂,村民、企业、业主等各方利益纠缠在一起。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党委 张新杰:你去拆他的,就等于拆自己的房子一样,还有个更困难的是什么,又要他表决通过,你说这个难不难。
为了让干部群众深刻认识到高质量发展的紧迫性,顺德展开大讨论、大调研,选派100名年轻干部深入镇街,和镇街干部一起,在实践中找问题,在问题中寻突破。张新杰就是在走访调研中,对村级工业园区的污染有了新的认识。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党委 张新杰:(我们镇)前二十种疾病,其中有十一种是跟呼吸有关的,天天说关心生命健康。我觉得拆这个村级工业区,这是实实在在关心的健康,所以改造才有未来。
干部的思想转变了,工作主动性也更强了,然而一些固有的机制,再次让村改寸步难行。
2018年3月,总在参加全国广东团审议时,鼓励广东要在加快构建高质量发展的机制上走在全国前列,为此,广东省授予顺德为高质量发展机制改革创新实验区,赋予18项政策支持和权限突破,向机制障碍开刀。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委改革办 欧胜军:鼓励我们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改错了怎么办?省里面对我们说,只要有利于高质量发展的,就给我们容错免责。
改革激发的活力是无限的,短短一年的时间,顺德在村级工业园改造中就首创了6种改造范例,12项新做法,有效地解决了土地权属复杂、改造成本过高、各方利益难以平衡等难题。
曾经被土地空间制约发展的顺德,一下就拥有了9030亩成片土地,临时建筑里的机器人企业,有了上千亩土地,开始了如火如荼的建设。
央视记者 赵曙光:就在临时办公区的旁边,研发大楼、生产厂房正在抓紧施工。未来这里不止做建筑机器人,还要研发医疗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等等。到那时,聚集在这里的研发人员将从现在的1000人增加到10000人。
如今,村级工业园区改造已经在珠三角的广州、佛山全面展开。
广东改革办副 李军晓:顺德改革为珠三角乃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破解了难题、趟出了路子。据测算,复制推广顺德的经验和做法,可在产业空间上再造一个珠三角,为新时代广东再出发赋能。
壮士断腕
古时候,打仗的或士兵,在手臂中了毒箭后,毅然的拔出“宝剑”,快速的把受伤的手臂砍断。当时是没有什么麻药之类的东西,就算有,在那么复杂危险的战场上哪还来得及用什么麻药,这是与时间抢生命,中了毒箭,毒素会瞬间蔓延全身,危及生命,是来不得半点的含糊和犹疑,你砍也得砍不砍也得砍,砍了也许还有一线希望,不砍,那就一点希望都没有了。虽然话是这样说,但要硬生生的自己把自己的一条胳膊给砍下来,我们普通人想想都会全身打冷颤,没有坚强的意志和无比的勇敢是根本做不到的。所以,人们把他们称为“壮士断腕”,虽然,这是为了自保,但这种事情,没有勇敢大无畏精神的人是根本做不到的。
在动物界,也有一种动物有这种“功能”,它就是壁虎了,当它在遇到危险时,它会很快的把尾巴断掉,尽快逃走。从动物的生物角度上来讲,这应该是同一个“思维空间”的同一理念吧。也许壁虎断尾这个“功能”,只是它与生俱来的“本领”而已,但“自保”却是所有动物的本能,无论是自称“高级动物”的人类,还是自然界任何大小动物,它们应该各自都有各自的自保本领。但“壮士断腕”,老朽认为,应该是最悲壮,最勇敢的一种。
老朽以前炒股,在股市上也有“断腕”一说,就是在股市大跌的时候,就算当前已损失惨重,但为了避免股票被严重套牢,遭受更大的损失,毅然的“斩仓”离场,这就是股市上“断腕”的术语,虽然,他们的这种“断腕”跟“壮士断腕”是不能同日而语,但从另一方面看,自保的理念应该是一样的。股市里虽然看不见鲜血硝烟,但资金的损失却令股民的心在滴血,脑门在冒烟了。但是,你能抓紧机会离场,也许还会保留一点“资金”,如果你稍作犹疑,分分钟会连“渣”都没有了,这跟战场上的“壮士断腕”是异曲同工的道理了。很多股民也许都明白这个道理,但很多人却“忍受”不了这暂时的“痛苦”,导致了股票被严重套牢,账面严重贬值,资金严重损失,后悔莫及。但这个世界上是没有“后悔药”的,在股市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有时不但会损失资金,也会危及生命的,一些人经受不住金钱流失债台高筑的痛苦,选择跳楼自尽的事情也时有所闻,所以,无论是在有硝烟还是无硝烟的战场上,审时度势,勇敢果断,与时间赛跑,及时“断腕”(止损)都是一个明智的选择。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老祖宗的话还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北京:以“壮士断腕”的心态实现凤凰涅槃
新华社北京7月17日电(记者 陈新洲、李舒、孔祥鑫)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究竟需要什么样的首都;人口、资源、环境的大账要如何算;经济发展与城市发展该如何适应;怎样做才是对群众的身心健康负责……
17日举行的北京市2015年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会上,局委员、北京郭金龙将自己的考量抛给近400名参会者,他们包括北京市各委办局和16区县的官员、部分驻京企业负责人。面对上半年7%的经济增长率,下降超6%的万元GDP能耗,下降超15%的PM2.5浓度的成绩单,北京的官员和企业家没有停步,他们仍在探索让首都“瘦身健体”的现实路径。用郭金龙的话说:“北京,要以‘壮士断腕’的心态实现凤凰涅槃。”
治理“大城市病”壮士必须断腕
7月15日下午,刚考完期末考试的大三学生张怡秋来到“动批”,准备“扫货”后回河北老家实习。“我是听说‘动批’搬迁、商家甩货才来的,买了3条裙子,1件T恤,1个拖杆箱,不到150元,比淘宝还划算。如果‘动批’搬到河北,以后咱就在家门口逛了。”
与室外30摄氏度高温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动批”门前的冷清。从西直门外大街到西二环的车辆,也很难再现被来回拉货的车辆堵得进退两难的情景。
事实上,“动批”只是北京众多退出市场中的一个。今年上半年,为治理拥堵、污染、秩序混乱等“大城市病”,北京市大力推进动物园地区、大红门地区和天意等批发市场调整疏解和转型升级,共退出市场60家、改造提升10家,预计年内将减少摊位超过8500个。
针对公众关切的雾霾问题,北京市王安顺说:“今年上半年,北京PM2.5累计浓度下降15.2%,这是全市上下狠抓大气污染防治的结果。各种政策措施已健全,关键在行动、关键在执行,对于群众的身心健康,要作为重要问题去考虑。”
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北京市修订了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推动核心区制造业生产环节退出,开征施工扬尘污染费,关停京能石景山、国华北京热电厂,淘汰老旧机动车17.8万辆。同时,全市严格落实产业禁限目录,不予办理的相关登记业务累计达6900件。上半年,关停并退出一般制造和污染企业185家,预计全年关停退出污染企业300家。
除了PM2.5是必须完成的硬指标外,控制人口规模也是硬约束。“要把功能疏解作为关键措施,每项任务都要算好人口账,规划利用好腾退空间,确保今年常住人口控制在2177万人以内。这项工作,北京市和各区县都签了责任书,年底一定要兑现。”王安顺说。
京津冀一体化北京做好“白菜心”
“上半年我们的成绩单还不错,经济结构出现优化,工业结构出现调整,生态环境也整体趋好。”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卢彦说,“在疏解退出的同时,北京的产业结构也在向新的方向积极调整。”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潮下,1-6月北京市新设科技型企业增长29.5%,中关村示范区企业总收入增长11.2%,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6.1%。在北京,高端产业带动力显著增强,金融、信息、科技三大优势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3.3%。
卢彦说,我们也在思考北京要留下什么样的产业?“高精尖”如何定义?下一步将要重点关注能够代表国家参与激烈国际竞争的高端产业,为四个服务助力的精品企业,能够体现北京创新、创造活力的引领潮流的尖端商业模式。
据了解,未来北京将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辐射带动作用,全力推动中关村示范区建设,开展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试点,加快建设高等学校“高精尖”创新中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支持引导各类创新主体在京津冀地区延伸式发展,加快实验室、成果转化基地、科技孵化器等载体建设,筛选重大成果在天津、河北示范应用,加快促进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
“我们必须在疏解中谋发展,靠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来解决前进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王安顺说,“一方面要做好减法,把不符合首都功能的产业调整出去;另一方面,要挖掘经济增长潜力,瞄准产业高端,集中力量做好‘白菜心’,推动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刚刚公布的通州城市行政副中心建设规划,也为京东、河北、天津的区域发展注入了新动能。北京将在通州统筹实施82项重大功能提升项目,推进交通、供水、电力和教育医疗等基础设施建设。
疏解中谋发展凤凰如何涅槃
对北京市的干部来说,功能疏解、产业转移与经济增长形成的矛盾,让他们倍感压力,如何“舍”与“得”常令人纠结。
对此,郭金龙说:“要算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平衡的大账,首都官员要有大局意识,大要管小。各区县要有这样的思想,各部门要有这样的行动。我们不仅仅是要腾笼换鸟,更要凤凰涅槃。”
“京津冀协同发展为海淀带来了重大历史机遇,是重大利好。”海淀区委崔述强说,“很多以前搬不动的产业搬出去了,一些新兴产业就有空间了。目前近千家创业投资机构已进驻海淀,阿里、小米都争相商谈入驻海淀,海淀终于能够腾出空间,建设中国的科技创新中心了。”
作为人口和产业疏解压力最大的西城区,近年来一直在强化首都功能、疏解非首都功能的过程中苦苦探索。西城区委王宁说:“今年主要围绕疏解带有批发功能的市场、职业学校整合迁移,以及在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中找增量三方面开展工作。”
记者了解到,西城区“动批”全年将疏解20万平方米,一些市场和物流中心已关闭,进展顺利;天意小商品市场今年将实现大面积腾退,西城区4个职业教育学校已整合,年底将全部搬迁到昌平。
“一些企业新增的项目,我们正在抓紧疏解到河北、天津,目前已经和廊坊、武清、保定、唐山等签订了合作协议。”王宁说,“我们要下定决心,凡是靠近居民区、靠近老百姓的,引进的项目将以文化、生活服务为主,甚至改建成绿地、地下停车场等。”
在王宁的规划中,凤凰涅槃后的首都将是蓝天碧草、生态宜居的,市民不再会因为争抢停车位而烦恼,跳广场舞的大妈们也有了自由空间,不会因为扰民被投诉。如今,这个目标正在逐步实现。
【壮士断腕—壮士断腕是成语吗】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