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寓言故事 外国寓言故事20个

更新:07-21 现代故事 我要投稿 纠错 投诉

4个顶级心理寓言故事,看懂受用一生!

(一)成长的寓言:做一棵永远成长的苹果树

一棵苹果树,终于结果了。

第一年,它结了10个苹果,9个被拿走,自己得到1个。对此,苹果树愤愤不平,于是自断经脉,拒绝成长。第二年,它结了5个苹果,4个被拿走,自己得到1个。“哈哈,去年我得到了10%,今年得到20%!翻了一番。”这棵苹果树心理平衡了。

但是,它还可以这样:继续成长。譬如,第二年,它结了100个果子,被拿走90个,自己得到10个。

很可能,它被拿走99个,自己得到1个。但没关系,它还可以继续成长,第三年结1000个果子……

其实,得到多少果子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苹果树在成长!等苹果树长成参天大树的时候,那些曾阻碍它成长的力量都会微弱到可以忽略。真的,不要太在乎果子,成长是最重要的。

【心理点评】你是不是一个已自断经脉的打工族?

刚开始工作的时候,你才华横溢,意气风发,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但现实很快敲了你几个闷棍,或许,你为单位做了大贡献没人重视;或许,只得到口头重视但却得不到实惠;或许……总之,你觉得就像那棵苹果树,结出的果子自己只享受到了很小一部分,与你的期望相差甚远。

于是,你愤怒、你懊恼、你牢骚满腹……最终,你决定不再那么努力,让自己的所做去匹配自己的所得。几年过去后,你一反省,发现现在的你,已经没有刚工作时的激情和才华了。

“老了,成熟了。”我们习惯这样自嘲。但实质是,你已停止成长了。

这样的故事,在我们身边比比皆是。

之所以犯这种错误,是因为我们忘记生命是一个历程,是一个整体,我们觉得自己已经成长过了,现在是到该结果子的时候了。我们太过于在乎一时的得失,而忘记了成长才是最重要的。

好在,这不是金庸小说里的自断经脉。我们随时可以放弃这样做,继续走向成长之路。

切记:如果你是一个打工族,遇到了不懂管理、野蛮管理或错误管理的上司或企业文化,那么,提醒自己一下,千万不要因为激愤和满腹牢骚而自断经脉。不论遇到什么事情,都要做一棵永远成长的苹果树,因为你的成长永远比每个月拿多少钱重要。

(二)动机的寓言:孩子在为谁而玩

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门前嬉闹,叫声连天。几天过去,老人难以忍受。

于是,他出来给了每个孩子25美分,对他们说:“你们让这儿变得很热闹,我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这点钱表示谢意。”

孩子们很高兴,第二天仍然来了,一如既往地嬉闹。老人再出来,给了每个孩子15美分。他解释说,自己没有收入,只能少给一些。15美分也还可以吧,孩子仍然兴高采烈地走了。

第三天,老人只给了每个孩子5美分。

孩子们勃然大怒,“一天才5美分,知不知道我们多辛苦!”他们向老人发誓,他们再也不会为他玩了!

【心理点评】你在为谁而“玩”

这个寓言是苹果树寓言的更深一层的答案:苹果树为什么会自断经脉,因为它不是为自己而“玩”。

人的动机分两种: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如果按照内部动机去行动,我们就是自己的主人。如果驱使我们的是外部动机,我们就会被外部因素所左右,成为它的奴隶。

在这个寓言中,老人的算计很简单,他将孩子们的内部动机“为自己快乐而玩”变成了外部动机“为得到美分而玩”,而他操纵着美分这个外部因素,所以也操纵了孩子们的行为。寓言中的老人,像不像是你的老板、上司?而美分,像不像是你的工资、奖金等各种各样的外部奖励?

如将外部评价当作参考坐标,我们的情绪就很容易出现波动。因为,外部因素我们控制不了,它很容易偏离我们的内部期望,让我们不满,让我们牢骚满腹。不满和牢骚等负性情绪让我们痛苦,为了减少痛苦,我们就只好降低内部期望,最常见的方法就是减少工作的努力程度。

一个人之所以会形成外部评价体系,最主要的原因是父母喜欢控制他。父母太喜欢使用口头奖惩、物质奖惩等控制孩子,而不去理会孩子自己的动机。久而久之,孩子就忘记了自己的原初动机,做什么都很在乎外部的评价。上学时,他忘记了学习的原初动机———好奇心和学习的快乐;工作后,他又忘记了工作的原初动机———成长的快乐,上司的评价和收入的起伏成了他工作的最大快乐和痛苦的源头。

切记:外部评价系统经常是一种家族遗传,但你完全可以打破它,从现在开始培育自己的内部评价体系,让学习和工作变成“为自己而玩”。

(三)规划的寓言:把一张纸折叠51次

想象一下,你手里有一张足够大的白纸。现在,你的任务是,把它折叠51次。那么,它有多高?

一个冰箱?一层楼?或者一栋摩天大厦那么高?不是,差太多了,这个厚度超过了地球和太阳之间的距离。

【心理点评】

到现在,我拿这个寓言问过十几个人了,只有两个人说,这可能是一个想象不到的高度,而其他人想到的最高的高度也就是一栋摩天大厦那么高。

折叠51次的高度如此恐怖,但如果仅仅是将51张白纸叠在一起呢?

这个对比让不少人感到震撼。因为没有方向、缺乏规划的人生,就像是将51张白纸简单叠在一起。今天做做这个,明天做做那个,每次努力之间并没有一个联系。这样一来,哪怕每个工作都做得非常出色,它们对你的整个人生来说也不过是简单的叠加而已。

当然,人生比这个寓言更复杂一些。有些人,一生认定一个简单的方向而坚定地做下去,他们的人生最后达到了别人不可企及的高度。譬如,我一个朋友的人生方向是英语,他花了十数年努力,仅单词的记忆量就达到了十几万之多,在这一点上达到了一般人无法企及的高度。

也有些人,他们的人生方向也很明确,譬如开公司做老板,这样,他们就需要很多技能———专业技能、管理技能、沟通技能、决策技能等等。他们可能会在一开始尝试做做这个,又尝试做做那个,没有一样是特别精通的,但最后,开公司做老板的这个方向将以前的这些看似零散的努力统合到一起,这也是一种复杂的人生折叠,而不是简单的叠加。

切记:看得见的力量比看不见的力量更有用。

现在,流行从看不见的地方寻找答案,譬如潜能开发,譬如成功学,以为我们的人生要靠一些奇迹才能得救。但是,在我看来,东莞恒缘心理咨询中心的咨询师毛正强说得更正确,“通过规划利用好现有的能力远比挖掘所谓的潜能更重要。”

(四)逃避的寓言:小猫逃开影子的招数

“影子真讨厌!”小猫汤姆和托比都这样想,“我们一定要摆脱它。”

然而,无论走到哪里,汤姆和托比发现,只要一出现阳光,它们就会看到令它们抓狂的自己的影子。

不过,汤姆和托比最后终于都找到了各自的解决办法。汤姆的方法是,永远闭着眼睛。托比的办法则是,永远待在其他东西的阴影里。

【心理点评】

这个寓言说明,一个小的心理问题是如何变成更大的心理问题的。

可以说,一切心理问题都源自对事实的扭曲。什么事实呢?主要就是那些令我们痛苦的负性。

因为痛苦的体验,我们不愿意去面对这个负性。但是,一旦发生过,这样的负性就注定要伴随我们一生,我们能做的,最多不过是将它们压抑到潜意识中去,这就是所谓的忘记。

但是,它们在潜意识中仍然会一如既往地发挥作用。并且,哪怕我们对事实遗忘得再厉害,这些事实所伴随的痛苦仍然会袭击我们,让我们莫名其妙地伤心难过,而且无法抑制。这种疼痛让我们进一步努力去逃避。

发展到最后,通常的解决办法就是这两个:要么,我们像小猫汤姆一样,彻底扭曲自己的体验,对生命中所有重要的负性事实都视而不见;要么,我们像小猫托比一样,干脆投靠痛苦,把自己的所有事情都搞得非常糟糕,既然一切都那么糟糕,那个让自己最伤心的原初就不是那么疼了。

某咨询师说,99%的者有过痛苦的遭遇。他们之所以,是为了让自己逃避这些痛苦。这就像是躲进阴影里,痛苦的事实是一个魔鬼,为了躲避这个魔鬼,干脆把自己卖给更大的魔鬼。

还有很多酗酒的成人,他们有过一个酗酒而暴虐的老爸,挨过老爸的不少折磨。为了忘记这个痛苦,他们学会了同样的方法。

除了这些看得见的错误方法外,我们人类还发明了无数种形形的方法去逃避痛苦,弗洛伊德将这些方式称为心理防御机制。太痛苦的时候,这些防御机制是必要的,但糟糕的是,如果心理防御机制对事实扭曲得太厉害,它会带出更多的心理问题,譬如强迫症、社交焦虑症、多重人格,甚至精神分裂症等。

真正抵达健康的方法只有一个———直面痛苦。直面痛苦的人会从痛苦中得到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它们最终会变成当事人的生命财富。

切记:阴影和光明一样,都是人生的财富。

一个最重要的心理规律是,无论多么痛苦的事情,你都是逃不掉的。你只能去勇敢地面对它,化解它,超越它,最后和它达成和解。如果你自己暂时缺乏力量,你可以寻找帮助,寻找亲友的帮助,或寻找专业的帮助,让你信任的人陪着你一起去面对这些痛苦的事情。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曾是最孤独的人,但当他面对这个事实并化解后,他成了真正的人际关系大师;美国心理学家弗兰克有一个暴虐而酗酒的继父和一个糟糕的母亲,但当他挑战这个事实并最终从心中原谅了父母后,他成了治疗这方面问题的专家;日本心理学家森田正马曾是严重的神经症患者,但他通过挑战这个事实并最终发明出了森田疗法……他们生命中最痛苦的事实最后都变成了他们最重要的财富。你,一样也可以做到。

为什么我们那么努力,却得不得自己想要的结果,是因为我们没有找到有用的方法,我们想在最短的时间内帮助更多的人,完成自己心目中的梦想,实现中国梦,我们将无偿提供千份内部学习光碟,数量有限。关注微信威信:rsjz88888 《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免费获取,错过是你人生中一大损失!

“东富国”与“西穷国”的寓言故事

“人们最关心的经济问题是什么?”

从互联网搜索结果来看(截至2019年2月), “经济增长”在一众经济话题的搜索热度中以超过95亿条相关结果稳居第一,远远超过诸如“效用函数”“收入分配”“财政政策”等等经济话题。

从人口的角度分析经济增长的历史,会发现从18世纪起世界人口经历了爆炸性的增长。罗伯特·福格尔(AER,1991)认为,第二次农业之后食品生产业的技术进步是人口爆炸性增长的主要原因。

此外,自1900年以来,世界各国人均收入呈现显著差别,时至20世纪90年代,包含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人均收入才刚刚达到美国100年前的收入水平,约为同时代的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人均收入的五分之一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世界范围内收入的两极分化只是近现代才发生的事。安格斯·麦迪逊(2003)统计发现,1820年(清嘉庆年间)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荷兰人均收入约为中国等东亚国家的3倍,一旦上溯到约2000年前(约为汉平帝年间),世界范围的收入差距则微乎其微。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安格斯·迪顿在其2013年的专著中认为,历史就是人类不断试图逃脱贫困、早夭以及争取更好生活的历程。

那么是否人类世界的发展就注定会带来如今这样巨大的收入差距呢?既然如今的收入差距很大程度由现代经济增长的成功导致,那么收入水平的收敛最终会不会发生?

“东富国”与“西穷国”的寓言故事可以帮助我们形象化地找寻贫富差异的源头。如果“东富国”和“西穷国”两个国家具有完全相同的人口结构和国土面积,但人均GDP的差距高达8倍,其差距源自何处呢?

首先,在土地和人口相同的条件下,我们就要关注人均物质资本的差异,拥有越多投资、人均资本越高的地方,生产力将会越高。此外,生产力还受到技术和效率的影响。如果两国之间存在的资本差异、技术差异分别可以解释收入差距的2倍,那么最后2倍的差距将归结于生产效率,也就是能够促进人们工作的激励机制、制度安排、市场结构等等。

那么继续追问下去,又是什么导致了两者在资本、技术和生产效率上的差异呢?

在这则寓言中恐怕就要归结为“东富国”的制度、自由市场和“西穷国”的君主封建制以及封闭市场的制度差异了。

新古典经济学中的经典模型——索罗模型是从资本、劳动力和技术进步三个方面来解释经济增长的,其基本设定是:人均收入是由人均资本和生产力决定的。资本要经年累月进行积累,其积累过程取决于投资和折旧两个方面,也就是资本的增长等于储蓄减掉折旧。储蓄率在这里扮演着决定性的作用。但如果储蓄率是内生的,索罗模型将会面临“反向因果”的逻辑挑战。

值得注意的是,若将经典生产函数进行对数线性化,得到的等式显示人口数量对总产出的影响为负。人口数量是否制约经济增长呢?西方俗语道:“上帝为每张吃饭的嘴都配备了一双劳动的手。”如果直接对比世界各国人均GDP和相应的人口增长率,直观的关系是越富有的国家其人口增长率越低。但更深层次的问题是,人口增长率是否是内生的呢?事实上,经济学众多文献显示,人口规模为技术进步和生产力提高提供了源泉。

也有人认为,索罗模型和马尔萨斯理论类似,并未考虑到人力资本的“非竞争性”作用,即人口增加会促进更多“新点子”的产生,而这是经济增长的关键要素。经济学家哈耶克认为,劳动力更倾向于具有边际回报递增的属性,因为人口的增长不仅仅是单纯数量的增长,而是更多不同人的“差异化”增长,越来越多不同的头脑才会萌发越来越多不同的想法,进而提高经济的整体生产力。

健康和教育可被视为人力资本发展的两大基石。健康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目前在经济学界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从宏观角度来说,健康状况相对于教育水平更能够预测未来的经济增长;从微观角度来说,健康状况可以被纳入人的效用函数,健康的身体既是人们所享受的消费品,也是需要投资并且回报丰厚的投资品。

健康会影响个体的决策,决定个体是否能够做诸如学习、储蓄等长久的计划和打算,同时也影响其生育和社会行为。人的健康状况同时还会影响商业运行,健康风险可能会提高失业率、减少职业培训的回报、增加健康保险的风险溢价等等。

(作者为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经济学博雅特聘教授、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学部副)

原标题为《增长、财富与健康》

来源 北京客户端 | 作者 刘国恩

编辑:袁昕

流程编辑:王梦莹

外国童话传说 儿童节的故事:半截蜡烛(学会珍惜眼前的幸福)

故事简介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入侵法国,法国奋起反抗。

伯诺德夫人就是一位情报传递者。

为了保证情报的安全,她把情报藏在了蜡烛里,这一天夜里,几位德国军官路过她家,准备借宿一晚,其中一位军官就点燃了那根藏有情报的蜡烛。

眼看情报就要暴露了,伯诺德夫人和她的两个孩子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最终守住了最后半根蜡烛。

故事意义

●通过这个故事,希望孩子们可以了解到六一国际儿童节的来历和背景。六一国际儿童节,是为了保障世界各国儿童的生存权、保健权、受教育权、抚养权,为了改善儿童的生活,为了反对虐杀儿童和毒害儿童而设立的节日。

●《半截蜡烛》,一方面让孩子们认识到的残酷性——此时此刻我们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学会珍惜每一天的幸福时光,快乐生活;另一方面也让孩子意识到面对危机时,学会保持冷静头脑、随机应变的重要性。

半截蜡烛【试听小样】

来自凯叔讲故事

凯叔365夜:外国童话传说

在这里有不少于100个的外国故事(截止到目前已经更新了120个),包括了外国经典童话和寓言、节日节气故事、神话故事等等。

这里既有孩子耳熟能详的故事,也有他们从来没听过的故事。

万圣节到底为什么要点南瓜灯?雪人和火炉又是怎么擦出爱情火花的?灰姑娘最终有没有嫁给王子?长了驴耳朵的国王又是什么样……这里统统都有。

很多外国故事里,充满了血腥、暴力,甚至还有的充满了仇杀、黑暗,这些都并不适合讲给孩子们。

而《凯叔365夜:外国童话传说》里面的外国故事,在剔除了这些糟粕,重新创作和打磨之后,它将带给孩子的将是焕然一新的,有了全新灵魂的故事。

而故事也并不仅仅是故事,我们希望孩子可以在听故事中得到成长。

例如:《灰姑娘》《豌豆公主》这样的公主类故事,我们传递给孩子的不仅仅是一个美妙的童话王国,一位美丽的公主和英俊的王子,我们更希望通过故事,让孩子们可以领悟到什么才是真正的公主。

除此之外,我们还希望通过这些故事,可以让孩子感受到西方文化的魅力。

--------End---------

【外国寓言故事 外国寓言故事20个】相关文章:

1.动物故事精选:寓教于乐的儿童故事宝库

2.《寓教于乐:精选动物故事助力儿童成长》

3.探索动物旅行的奇幻冒险:专为儿童打造的童话故事

4.《趣味动物刷牙小故事》

5.探索坚韧之旅:小蜗牛的勇敢冒险

6.传统风味烤小猪,美食探索之旅

7.探索奇幻故事:大熊的精彩篇章

8.狮子与猫咪的奇妙邂逅:一场跨界的友谊故事

9.揭秘情感的力量: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与决策

10.跨越两岸:探索彼此的独特世界

上一篇:外国名人故事,勤奋的外国名人故事 下一篇:外国神话故事 外国神话故事的书籍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