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勇若怯—大勇若怯,大智若愚

更新:07-23 现代故事 我要投稿 纠错 投诉

有一种信念,叫大勇若怯

每一个时代,都需要象征主义的英雄。他们带着时代的印记,普渡着那个年代人们、甚至很久以后的我们。他们、让一个民族有了灵魂,让乱世里的人们、有了脊梁。

影视作品里塑造的英雄,来自现实、但不拘泥与现实;这,无可非议。对于英雄形象,我不会质疑或者旁观;反而,也很推崇。

但英雄的背后,又有多少家庭、战友;他们默默地自己,成就亲友。他们,更不应被遗忘、更值得被纪念。

《暗算》是柳云龙执导的改编自麦家同名小说的谍战电视剧,首播时间是2005年。记得那会还在读高中,是在老家跟着父亲一起看的;父亲到现在为止,都还是个电视迷、尤其喜欢谍战。可能刚好合了每个男人心中、对于英雄无畏的口味,又或者我们每个人都渴望做出一些被世人所铭记的丰功伟绩。

这部剧陪伴了我刚入大学的时光,给了我莫大的信念。记得钱之江说过一句话:我不是信佛,佛、是一种寄托;寄托、是它为你服务的,而信仰、是你甘心为它服务。无论是出于对他人的尊重、还是时局所迫,我们有时会选择沉默。沉默的背后,是信念;信念的支撑,靠寄托。

英雄背后,总会有太多的“小角色”、小到轻易就会被忽略。

这其中就有一个“小角色”,他是“捕风”中作训处的杨参谋;实际身份是地下党,代号“小马驹”。从这里,我深刻的体会到一个词、叫“大勇若怯”。

一眼看去,他戴个眼镜、文质彬彬,甚至于有些唯唯诺诺。初次看到他;感觉并不是一个坚强的人,甚至平凡的有些不起眼。

当特务头子黄一彪出现时,杨参谋甚至表现的有些“紧张”。

然而,当他知道叛徒就在楼上,那种毅然决然、毫不犹豫。

直至最后,冷静的吞下可能暴露战友的字条。从容赴死。

此刻,内心只有两个字:震撼。来自心灵深处的震撼。

恶人不会懂勇气,有的只是穷途末路后的虚张声势;真正的勇士,是无需强颜外表的笃定。

在这样的勇士面前,自以为恶狠狠的人,不过是末日小丑。可恶、可悲又可怜。

拉回现实。或许、因为我们跑的太快,丢掉了一些难能可贵的品德;或许、因为我们的担子太重,才对于不公平的事情、视而不见。又或许、因为曾经满怀期待反被现实误伤,所以、才选择了沉默。

对于有些人来说,含玉而生;

对于有些人来说,拼命生存;

而于多数人而言,负重前行。

遇到困难的时候,碰见挫折的日子;隐藏锋芒,并不是懦弱。临危不乱、内心笃定,才能有战胜困难挫折的底气。

大智若愚,大勇若怯

生活中,难免遇到类似于:“无中生有、暗度陈仓、凭空想象、凭空捏造、无药可救、头脑有病”的蛮横无理、无理取闹、胡搅蛮缠的人和事。

总有这样的人和,无形中干扰、影响我们的生活。

《车法则》这本书通过车法则讲述了改善人际关系的方法,教我们怎样用正能量的方式在工作、家庭、生活中规避祸端、维护身心健康。

该书已译成48种语言,超过100个国家的人们阅读过。

其中一个章节:作者乘坐一辆出租车,途中出租车被一辆横冲直撞的小轿车违规超车,差点酿成重大车祸。

小轿车司机却还蛮横无理并且挑衅、辱骂,出租车司机却微微一笑,朝那个家伙挥挥手。

并对满是吃惊的作者说:“许多人就像车,他们装满了四处奔走,充满懊恼、愤怒、失望的情绪,随着越堆越高,他们就需要找地儿倾倒,释放出来。

如果你给他们机会,他们就会把一股脑儿倾倒在你身上。

所以,有人想要这么做的时候,千万不要收下。

只要微笑,挥挥手,祝他们好运,然后,继续走你的路,相信我,这样做你会更快乐。”

这种生活中很容易遇到的事,就这样被作者颇具智慧和风度的完美化解。

作者大卫·波莱认为:生活只有10%是靠你创造的,而有90%则是看你如何去对待的。

成功的标志也表现在于:你能有多快从你的负面情绪中出来,而重新专注在生活中你认为的重要事情上。

书中所说的蛮横小轿车,其实就是“车”。

每当车向他碾压过来,他不是像人一样——恶语相向、无理谩骂,而是代之以微笑、挥手。

他丝毫不会被这种“人”所影响,不接收“人”的。

而是不给“人”倾倒的机会,把这些反弹回去并报之以微笑。

他依然心平气和、不被坏情绪所左右,生活也变得更快乐。

这其中似乎也蕴含了《老子》“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和苏轼:“大勇若怯,大智若愚”的智慧。

令人醍醐灌顶、受益匪浅。

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是最愚蠢的事情。

消耗你的时间、精力,阻碍你的思考。

无谓的争吵也是最愚钝的表现。

远离无谓的干扰,让负面影响都与我们擦肩而过,去发现和拥有事物的最美好部分。

大勇若怯 仁人之勇

有狗彘之勇者,有贾盗之勇者,有小人之勇者,有士君子之勇者。争饮食,无廉耻,不知是非,不辟死伤,不畏众彊,恈恈然惟利饮食之见,是狗彘之勇也。为事利,争货财,无辞让,果敢而振,猛贪而戾,恈恈然惟利之见,是贾盗之勇也。轻死而暴,是小人之勇也。义之所在,不倾于权,不顾其利,举国而与之不为改视,重死持义而不桡,是士君子之勇也。

____ 荀子《荣辱》04

孔子说:“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智、仁、勇”是儒家推崇的重要品格。但仅仅“不惧”显然不足以言勇,什么是儒家思想中真正的“勇”呢?荀子说,有禽兽之勇,有奸商盗贼之勇,有小人之勇,有士君子之勇。

我们如果放一盆饲料在地上,观察鸡、狗争食的场景,先来者一哄而上,挤挤攘攘,相互推搡、踩踏,继而互相攻击,乱作一团,面对已经如此强大混乱的局面,后来者依然会毫无顾忌毫无惧色地加入抢食的战团。所以荀子说,争夺饮食的时候,没有廉耻,不辨是非,不避死伤,不怕抢夺者众多而强大,那贪婪而不顾一切地样子,眼睛里只有吃的喝的,这是禽兽之勇。

为了营利,争夺财货的时候,不讲谦逊推让,坚决进取而振奋,勇猛贪婪而暴戾,那副贪婪的模样,眼里只有利益,这是奸商和盗贼之勇。轻视生命,凶恶残暴,这是小人之勇。

荀子最后说道,只要道义所在,不向权贵倾斜,不考虑自身的利益,把整个国家送给他也不改变自己的观点,重视生命坚守道义而不屈服,这是士君子之勇。

可见,在荀子眼里,“勇”不能仅仅看外在的气势,而要看是否符合道义,勇不但敢于取,更重要的是能否在利益面前做到让。有一次子路问孔子:“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苏轼深得儒家“勇”之要义,他说:“大勇若怯。”真正的勇,不是不顾一切地横冲直撞,而是基于仁义之勇,因而“若怯”。不义则不为,这是勇。那么义之所在,士君子是怎么做的呢?

商朝末期,北方属国孤竹国的君主立三子叔齐为嗣子。君主去世后,叔齐不肯登基,认为王位当传长子大哥伯夷。伯夷则认为父命不可违,也不肯接受王位。伯夷和叔齐先后逃出国境,两人却巧遇于西岐。适逢武王举兵伐商纣,伯夷和叔齐上去拦住武王的马,谏阻武王说,你父亲刚刚去世,不去安排隆重的葬礼,却在这里大动干戈,这难道合乎孝吗?你们是商纣王的臣子,现在却要篡逆弑君,这能说是仁吗?

武王身边的人见两人如此不识时务,便想把他们杀了。姜子牙却说:“此二人义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建立周朝以后,要和征召封赏这哥俩,伯夷、叔齐以殷商遗民自居,谢绝了周武王的高官厚禄,宁愿采薇而食,直至饿死首阳山。

子曰:“见义不为,无勇也。” 就是说,勇者,义之所在,挺身而出,一往无前。伯夷叔齐此乃大勇,举国与之而不就,以单薄之躯敢于阻拦千军万马,高官厚禄不能改变他们的观点。

儒家给人的印象一般是温良恭俭让的谦谦君子,一介文弱书生,其实不然。正如儒家推崇大智、大仁一样,儒家崇尚的是大勇。孔子说:“仁者必有勇”。

【大勇若怯—大勇若怯,大智若愚】相关文章:

1.动物故事精选:寓教于乐的儿童故事宝库

2.《寓教于乐:精选动物故事助力儿童成长》

3.探索动物旅行的奇幻冒险:专为儿童打造的童话故事

4.《趣味动物刷牙小故事》

5.探索坚韧之旅:小蜗牛的勇敢冒险

6.传统风味烤小猪,美食探索之旅

7.探索奇幻故事:大熊的精彩篇章

8.狮子与猫咪的奇妙邂逅:一场跨界的友谊故事

9.揭秘情感的力量: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与决策

10.跨越两岸:探索彼此的独特世界

上一篇:大势至菩萨心咒-大势至菩萨心咒的作用和好处 下一篇:大厦将倾;大厦将倾的下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