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曼联王朝:弗格森制造(连载第33章 第一战:大寒索裘)
第33章 第一战:大寒索裘
“弗格森上任的第二天就要指挥球队踢比赛,他的第一次指挥简直就是大寒索裘,手忙脚乱,球队也非常混乱,最后自然只能是输球结束。”
——题记
弗格森接任主帅的第二天就迎来挑战,他就要带曼联参加比赛。这是弗格森在曼联历史中的第一场正式比赛,值得纪念——除了结果与过程。
弗格森带领曼联的第一场正式比赛是英甲联赛,客场对阵牛津联队。
弗格森一生之中面对的硬仗数不胜数,但这一场却异常困难。英格兰甲级联赛的一切都太过陌生了,无论是曼联本身,还是对手牛津联;无论是联赛风格战术,抑或裁判和球迷反应,对弗格森来说都是全新的。
弗格森火线接手之后立即在曼联的克里夫训练基地和球员见面。那时曼联的基地并不是现在大名鼎鼎的卡灵顿,而是克里夫。
弗格森发表了就职演说,“大家都知道我一接到曼联的邀请就毫不犹疑答应了,然后就立马火速赶来了。明天我们就要迎接一场联赛,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曼联是个伟大的俱乐部,这是历史所决定的。我执教阿伯丁时青训队没有训练场,只能借用学校场地,曼联这里则应有尽有。我第一次在如此规模的俱乐部执教,这是我的幸运,这是一个超级舞台。”
弗格森带着很重的苏格兰口音,刻意地表达了乐观:“我们处于糟糕的积分榜位置,还被严重的伤病困扰,这没什么大不了,我觉得很容易解决。我对阿特金森深表同情。我们回到球队的问题上,我们阵容实力强大,能赢任何一个对手。伤病是足球的一部分,这没有什么可说的。我想强调大家要相信意志的力量,纪律的作用。”
“我们要争取胜利,对此应该非常坚定。如果你没有每场比赛都能赢的信念,就不应该来这里,就是这么简单。要战斗到底,绝不服输,这就是我在阿伯丁的观念。明天我希望看到这一点。”
曼联全体球员是在一种懵逼的状态下听完弗格森演讲的。他们听到弗格森肆无忌惮的大嘴巴,“我的目标就是冠军,不是这个赛季,但会很快到来。利物浦?诺丁汉森林?他们没什么了不起。我来到了这里,就是要让曼联变成真正的老大,联赛的霸主。”
聚精会神的曼联球员以及众多的工作人员随后被弗格森的强硬要求镇住了,几个明星球员立即发现新来的主教练不是善茬,弗格森口气强硬,“我不关心你们,也不在乎你们多么有名,我是俱乐部的新主教练,这里一切我说了算!我会打破你们的规则,实施我的规矩!”
弗格森气势逼人,队长布莱恩-罗布森代表球队发表了一通干巴巴的欢迎辞,球员们一等仪式结束就如鸟兽散。
当时的球员彼得-巴尔达斯永远不会忘记弗格森这番讲演,“他第一次给我们训话就直指要害,‘看看你们吧,你们在为一家伟大的俱乐部效力,这是你们幸福生活的起点。你们需要努力训练,配得起这个俱乐部给你们的薪水,可以更好地照顾家人。这家俱乐部配得上冠军和所有的荣耀,但你们配不配?’我想他讲得很有道理。我们踢球为了什么?荣誉、收入,这就是生活。弗格森的话糙理不糙,豪言壮语大家会自动忽略,但生活与责任的部分我觉得会对很多球员有影响。”
训话结束,弗格森开始连夜研究曼联球员伤病情况和阵容名单,通宵不眠地研究对手的资料。凭借着俱乐部收集的一些录像资料,弗格森和自己的团队深入分析对手的威胁和弱点,抓紧时间来为比赛做准备。
比赛日。
弗格森觉得很愕然,球员们并不是集中一起出发,而是各自从自己家里或者酒店自行抵达球场。弗格森愕然的事情不止这一件,比赛准备开始时他认出了球队大巴司机大大咧咧地坐在休息区教练席位上。这个大胖子司机竟然一脸自然地坐在最前排,还是第一位的位置,就在弗格森身边!
弗格森完全震惊了,他不知道俱乐部为什么这么业余,安排这么混乱。俱乐部不是商场,不是车站,教练席是个重要的区域。球员要到快比赛时才姗姗来迟,大巴司机会干扰教练指挥,甚至可以随意进更衣室接触球员教练......弗格森在比赛结束之后都快要窒息了,这是一个需要严肃纪律的场所,是需要保密的管控安排,他不知道为什么曼联会这样。
弗格森说:“那位司机竟然还是一个曼城球迷,他自己公开这么宣扬,为此而洋洋得意。他可以随意透露我们的内部信息,可以干扰我们准备和的指挥,这实在太特么难以想象。”
客场挑战牛津联队的比赛就这么开始了。弗格森没有时间认识自己的球员,更谈不上熟悉,他连队员的名字都还没认全,场上位置也都还没有弄明白,只能根据之前的大概阵型进行安排。
选择首发万分艰难,布置战术更是鸡同鸭讲,但弗格森还是坚持了自己的原则,第一条就是不允许伤病未愈球员出战。这条原则之下弗格森最后只有18名可以出战的人选名单,压力山大。
弗格森钦定了球员首发名单,亲自写在一张牛津联俱乐部比赛临时提供的专用信笺纸上。这个手写的名单当时留在了牛津联队俱乐部,到了弗格森退休以后才被翻出来拍卖。
资深的曼联球迷还记得这场比赛的首发么?
这份名单是这样的:守门员特纳、4后卫杜克斯伯里、阿尔比斯通、莫兰和麦格拉斯,中场4人组是霍格、布莱克-摩尔、摩西、斯尔顿,前锋则是巴尔内斯和达文波特。
这个首发里面并没有一些球迷熟悉的核心名字,队长罗布森、前锋怀特塞德和中场指挥官斯特拉坎这些真正的主力都因伤缺席了比赛。
这个首发让更衣室都惊呆了,完全就是曼联二队,一众明星都被弗格森以伤病为由排除在名单之外,一些之前还在坚持比赛的球员也被弗格森放弃了!
弗格森选择了一队临时拼凑的球员,阵型也是临时凑合主打442。弗格森不知道场上的球员真实能力,也不知道他们是不是真的习惯踢442阵型。
比赛开始之后曼联队很快就陷入被动,没有了罗布森和斯特拉坎,中场处处被压制,只能挨打而无力还击。弗格森赛前一再鼓劲,强调再强调的战斗精神和奋勇争胜的士气,在对手的冲击之下根本就坚持不了多久,很快就又变成此前几场比赛那样挣扎。面对实力并不强但却踢得非常强硬的对手,曼联球员们的精气神显然是差得太远了。士气上落了下风,技术动作就会做不出来,本来占据优势的技术能力就无法发挥,对抗能力和整体配合这些方面也会处于劣势。低迷的曼联还显得缺乏跑动,很多人都是光站着踢球,既没有突破,也没有利用空间进行冲击,更没有强硬的对抗,队员们踢哪算哪,各种失误频频出现。
这样的曼联实际上就是一头无牙老虎,没有任何威力。尽管牛津联不算什么强队,但临阵时敌强我弱,他们的士气一下子就上来了。本来就很强硬的牛津联队还坐镇主场作战,更是得到了球迷们的鼓励刺激,趁着曼联陷入低潮时痛打落水狗。随着比赛的进行,牛津联队接连创造了多次破门良机,曼联只能狼狈应付,很快就被打进了一粒点球。曼联落后之后更是失去了周旋的勇气,并未能组织全力反扑。比赛快要结束时曼联还就丢了第二球,牛津联队最终凭借阿尔德里奇主罚踢进的一粒点球和终场前的莱沃斯德的进球,2比0干脆利落地击败了曼联。
本场比赛场面依然是惨不忍睹,比分完全脆败。场边观战的评论员尖锐指出,“这个曼联事实上还不是弗格森的球队,低迷状态依然在延续,保守的思想依然在发生影响。队员的信心已经丢失,发挥非常糟糕。曼联球员在场上甚至缺乏跑动,身体对抗也每每处于下风。”
曼联主力彼得-达文波特后来回忆这场比赛时说,“弗格森来到球队之后才见到全部球员,他无法认识我们全部的人。我都觉得这真的是难以想象,临时接手执教一支陌生的球队,第二天就要指挥比赛,多么困难!”
达文波特说:“弗格森甚至没有时间完整地看一遍我们的训练,他安排首发阵容时小心翼翼,那模样就像只猫。出场名单一公布,队长布赖恩-罗布森就瞪大了眼睛毫不客气地质问,‘奈杰尔?谁是奈杰尔?’弗格森嗫嚅着顺势一指我,‘他,我说的是他!’天,我可不是什么奈杰尔!他把我和另外一个叫达文波特的家伙搞混了,那个达文波特显然不可能是主力!比赛正式开始之后,他深感失望,对曼联的表现非常无奈,也没有办法有效指挥比赛,因为所有人都按照自己原来的模式在踢球。我们输球了,他站在场边无所适从,显得无比尴尬。”
怀特塞德本场没有出场比赛,但也来到了球场观战。他说:“我们看着弗格森在场边急火攻心,内心也复杂。他显得和整个球场、整个比赛格格不入,媒体深知一切缘由,把失败的责任也避开了他。弗格森肯定意识到了曼联的问题,他对混乱的场面难以接受,但他只是站在场边来回走,连叫嚷着让场上球员加油都很少出声。”
《卫报》赛后说弗格森搞砸了首演,“弗格森缺乏准备,没有足够能力。他没有丝毫的名帅派头,紧张得连队员名字都叫错,胡乱拼凑11个主力首发,场上指挥球员们也是各种听不懂……他无法控制球队!”
初来乍到的弗格森甚至不知道英格兰足坛的一些惯例,例如赛前写比赛展望,赛后主动与对手教练组成员握手,新闻发布会温和地回答提问等等。牛津联的莱沃斯德后来回忆,“我记得比赛结束后,弗格森想过来握手,但走到一半又折了回去。还是我们教练跟上去主动和他握了手。我看见他当时的表情尴尬无比,简直比哭还难看。”
《全体育报》这样描述:“球迷们自然知道,但他们不会理解弗格森。弗格森大胆启用新人,排出怪阵想出奇兵取胜,但球迷最后依然对他的输球大加批判。首战输球是正常的,但球迷们就是要赢球。新闻发布会上弗格森怪异地坚持己见,认为是本队实力更强,输球只是意外,于是球迷们又觉得他嘴巴真硬。”
《曼彻斯特晚报》说,“曼联没有上演‘换帅如换刀’的戏码。这不是什么主帅都有能力做到的。现在的曼联和曼城都在降级区,真是可怜的曼彻斯特双熊。”
多年以后,弗格森首战记忆依然深刻。他被那场完败搞得很崩溃,“我怎么可能忘记?这是我带曼联的第一场比赛,我们输了个0比2,场面和比分都惨不忍睹。我跟自己说:‘哦,万能的主,你真的是让我挑了一份正确的工作啊!’我当天晚上就想回阿伯丁去,把这一切都扔下。”
“我当时实在想象不到,为什么大家都认为牛津联队会轻松击败我们?我们的球员远比他们强,强太多了。我们在训练和比赛中一眼就可以知道,牛津联队的球员和我们没法比,我认为他们没有任何东西比我们好,唯一占优势的可能也就是一个主场气氛而已。”
“我的球员坚持说对手很强大,可是难道只有我知道他们是连跳两级的升班马?我后来多次看这场比赛的录像,牛津联队的战术纪律和阵容一看就知道有多少斤两,我实在看不出他们到底怎么厉害。”
弗格森说:“我知道了原因,输球其实是真的很正常,从另外角度观察的话。”
只论个人能力,曼联当然可以轻松吊打对手,但曼联球员当时想的和弗格森并不一样。败给南安普顿之后球队就应该恢复训练,但这一切大家都没有做好。这场比赛之前球员们的准备奇差,阿特金森那几天连续和球员们道别,安排了各种酒局,曼联全队几乎都去赴约。弗格森上任当天,球员们露个脸后就跑去胡吃海喝,继续花天酒地。好几个球员都喝高了,早上训练的时候连跑的力气都没有。这样的准备,怎么可能在正式比赛上赢对手?
失利加重了危机,曼联这场比赛之后积分榜排名倒数第二,降级的危险变得真实,弗格森的压力毫无疑问地加大了。、
就这样,陌生的英甲联赛给了弗格森迎面一拳。陌生的球队、陌生的对手、陌生的环境……一切都在提醒弗格森这里危机重重,环境恶劣。弗格森在输球之外,体验到了曼联的匆忙、混乱与准备不足,掌握了球队的核心硬伤。
这勉强可以说是输球之外的收获吧。
寒冬腊月,今日大寒
今天,我们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大寒。每年1月20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00°时,即为大寒。
大寒,是天气寒冷到极点的意思。民谚有曰“大寒年年有,不在三九在四九。”大寒是冬天结束,春季到来的转折点。
大寒·三候
鸡乳:大寒之日“鸡乳”,古人认为鸡是木畜,提前感知到春气,开始孵小鸡了。
征鸟厉疾:大寒后五日“征鸟厉疾”。征鸟是指鹰隼之类远飞之鸟,厉疾是厉猛、捷速。
水泽腹坚:再五日“水泽腹坚”,上下都冻透了,寒至极处,按物极必反原理,坚冰深处春水生,冻到极点,就要开始走向消融了。
大寒·习俗
食糯
大寒节气这天,古人流行吃糯米制作的食物。古语有云:“小寒大寒,无风自寒”。小寒、大寒早上吃糯米饭驱寒是传统习俗。糯米制作的食品,最典型的就是八宝饭。将糯米蒸熟,拌以糖、猪油、桂花,倒入装有红枣、薏米、莲子、桂圆肉等果料的器具内,蒸熟后再浇上糖卤汁即成。
尾牙祭
尾牙源自于拜土地公做“牙”的习俗。所谓二月二为头牙,以后每逢初二和十六都要做“牙”,到了农历十二月十六正好是尾牙。尾牙同二月二一样有春饼(南方叫润饼)吃,这一天买卖人要设宴,白斩鸡是宴席上不可或缺的一道菜。
除尘
又称“除陈”、“打尘”,就是大扫除:“家家刷墙,扫除不祥”。”除尘一般放在腊月二十三、二十四进行,即“祭灶”日。
数九
大寒节气正值“三九”严寒,北方民间有“画图数九”的习俗,图样有铜钱形、梅花形、文字形、葫芦形等多种,其中以“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最为著名。这种描红帖共九字,每字九笔;从头九第一天开始起,逐日填廓,每天一笔。每填写完一字,便过一九,句成而九九八十一天尽。
大寒·谚语
小寒大寒,杀猪过年(春节)。
过了大寒,又是一年(农历)。
小寒大寒冻成一团。
春节前后少农活,莫忘鱼塘常巡逻。
大寒过年,总结经验。
夏不劳动秋无收,冬不节约春要愁。
大寒到顶点,日后天渐暖。
小寒不如大寒寒,大寒之后天渐暖。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
冻不死的蒜,干不死的葱。
大寒·诗词
大寒吟
宋·邵雍
旧雪未及消,新雪又拥户。
阶前冻银床,檐头冰钟乳。
清日无光辉,烈风正号怒。
人口各有舌,言语不能吐。
和仲蒙夜坐
宋·文同
宿鸟惊飞断雁号,独凭幽几静尘劳。
风鸣北户霜威重,云压南山雪意高。
少睡始知茶效力,大寒须遣酒争豪。
砚冰已合灯花老,犹对群书拥敝袍。
大寒
宋·陆游
大寒雪未消,闭户不能出,
可怜切云冠,局此容膝室。
吾车适已悬,吾驭久罢叱。
拂麈取一编,相对辄终日。
亡羊戒多岐,学道当致一,
信能宗阙里,百氏端可黜。
为山傥勿休,会见高崒嵂。
颓龄虽已迫,孺子有美质。
村居苦寒
唐·白居易
八年十二月,五日雪纷纷。
竹柏皆冻死,况彼无衣民。
回观村闾间,十室八九贫。
北风利如剑,布絮不蔽身。
唯烧蒿棘火,愁坐夜待晨。
乃知大寒岁,农者尤苦辛。
顾我当此日,草堂深掩门。
褐裘覆紖被,坐卧有馀温。
幸免饥冻苦,又无垄亩勤。
念彼深可愧,自问是何人。
晚登虔州即事寄李侍御
唐·耿湋
章溪与贡水,何事会波澜。
万里归人少,孤舟行路难。
春光浮曲浪,暮色隔连滩。
花发从南早,江流向北宽。
故交参盛府,新角耸危冠。
楚剑期终割,隋珠惜未弹。
酒醒愁转极,别远泪初干。
愿保乔松质,青青过大寒。
一天一成语:克绍箕裘
【成语名字】:克绍箕裘
【成语拼音】:kè shào jī qiú
【成语释义】:箕,畚箕。裘,皮袄。箕裘,指父业。比喻能继承父祖的事业。
【成语出处】:《礼记·学记》:“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始驾者反之,车在马前。君子察于此三者,可以有志于学矣。”
【成语用法】:动宾式;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近义词】:光耀门第、 扬名显亲、 成家立业、 安家立业
【反义词】:倾家荡产
【成语例句】:张家的几个儿子,看似木讷,但都克绍箕裘,有所成就。
【成语典故】:
《礼记·学记》中说:“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是说在一个家庭中,如果父辈是干铸冶金属工作的,子孙们因看惯了铸合各种金属,来把残破的东西修补完善,就会先学用一片片的兽皮,缝合成为一件裘袍,作为学冶金的初步。如果父辈是造弓的能手,子孙们看惯了家长把筋角挠屈成弓,也会先用竹、柳等柔软的东西,编织成畚箕,作为学造弓的初步。这是循序渐进的方法,因为先学会了造裘袍,然后学冶金就会比较容易;先学会制畚箕,再学屈挠筋角制弓就不难了。
【相关字成语】:
带“克”字的成语:攻无不克、克肩一心、说家克计、气克斗牛、罗曼蒂克、尖酸克薄、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克传弓冶、克嗣良裘、克爱克威、沉潜刚克、沉渐刚克、以柔克刚、克勤克俭、克绍箕裘、刚克柔克、克丁克卯、相克相济、所向克捷、奉公克己、克逮克容、克俭克勤、省身克己、克己奉公、克己复礼、克己慎行、克敌制胜、无往不克、八攻八克、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带“绍”字的成语:业绍箕裘、绍休圣绪、克绍箕裘、接绍、旁搜远绍、旁蒐远绍…
带“箕”字的成语:业绍箕裘、箕山之风、南箕北斗、挹斗扬箕、箕裘相继、克绍箕裘、煮豆燃箕、箕风毕雨、箕引裘随、箕帚之使、箕山之操、箕山挂瓢、箕山之节、箕山之志、箕裘堂构、头会箕赋、头会箕敛、毕雨箕风、斗挹箕扬、科头箕踞、科头箕裾、为裘为箕…
带“裘”字的成语:业绍箕裘、裘马清狂、裘敝金尽、裘弊金尽、裘马轻狂、裘马声色、菟裘归计、貂裘换酒、轻裘肥马、冬裘夏葛、冬箑夏裘、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千镒之裘,非一狐之白、集腋成裘、集腋为裘、克嗣良裘、箕裘相继、克绍箕裘、大寒索裘、狐裘蒙戎、狐裘蒙茸、轻裘缓带、轻裘缓辔、羊裘垂钓、箕引裘随、肥马轻裘、裘马轻肥、狐裘尨茸、振裘持领、软裘快马、鹿裘不完、箕裘堂构、为裘为箕、反裘伤皮、吉光片裘、爱毛反裘、反裘负薪、反裘负刍、狐裘羔袖、金尽裘弊…
【成语接龙】:克绍箕裘→裘弊金尽→尽付东流→流言飞文→文子文孙→孙康映雪→雪花飘飘→飘风过耳→耳鬓斯磨→磨铅策蹇→蹇蹇匪躬→躬行节俭→俭以养德→德胜头回→回黄转绿→绿树成荫→
【大寒索裘、大寒索裘,江心补漏】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