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后的失控,大敌当前自乱阵脚,“三位一体“局面就此瓦解
西安后的失控,大敌当前自乱阵脚,"三位一体"局面就此瓦解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震惊中外的西安,扣留蒋介石于西安,要求停止,一致。和平解决后,蒋介石在南京扣留张学良,并立即着手瓦解西北地区的"三位一体"局面。当时,日军在华北大量增兵,正加紧准备发动全面侵华,国家危亡在即。然而,南京方面却调动大军压向西安,西安方面也不得不作军事准备,一场新的危机正在酝酿之中。在这个危急时刻,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蒋介石背弃承诺?西安方面为何坚持要求张学良返陕?"三位一体"的联合局面,最终将如何演变?
一、蒋介石扣留张学良后的政局变动
1937年1月2日,蒋介石离开南京回到奉化溪口,表面上是为处理其兄长蒋锡侯的丧事并养伤,实则开始了对陕甘地区的远程遥控。蒋介石首先在南京、西安和溪口之间建立了一个三角联络网:以何应钦为南京联络中心,负责与西安方面的直接沟通;派遣戴笠往返于南京与溪口之间,传达指令并汇报情况;任命顾祝同为西安行营,作为西安的军事指挥中心。
1月5日,国民行政院按照蒋介石的指示,开始了一系列重要人事调整。首先撤除了杨虎城和于学忠的职务,但暂时保留其军权;接受了陕西省邵力子的辞职,任命与关系密切的孙蔚如接任陕西省;同时批准了朱绍良辞去甘肃绥靖一职,改派王树常接任。这一连串人动,显然是为了削弱西北地区原有的军政体系。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顾祝同于1月6日飞抵洛阳后,并未直接前往西安就任,而是选择在洛阳车站设立临时办公处。这一举动表明,南京方面对西安局势仍持谨慎态度。顾祝同在洛阳的驻留,既可以就近观察西安局势,又可以随时指挥军的军事调动。
与此同时,蒋介石还下令对西北进行重新部署。他将原本由张学良统辖的东北军各部改编,同时对杨虎城的十七路军进行分散安置。这些被安排在陕西各个偏远县区,如正宁、栒邑、淳化、耀县等地,有效地切断了各之间的联系。
更为关键的是,蒋介石还将自己的嫡系,包括万耀煌、樊崧甫、毛炳文、鹿万钟等部,以及李默庵纵队,部署在陇海铁路沿线的战略要地。这些分别驻扎在潼关、朝邑、渭南、西安、咸阳、宝鸡直至天水等地区,形成了一条完整的军事防线。此外,胡宗南、孔令恂、关麟徵等部仍然维持原驻地不变,构成了对西安的第二道包围圈。
这一系列的、军事部署,完全推翻了蒋介石在离开西安时,将西北军政交由张学良、杨虎城负责的口头承诺。新的军事布局不仅切断了东北军与十七路军之间的联系,同时也将、东北军和西北军分隔开来,有效地瓦解了原有的"三位一体"统一战线。
二、南京方面的军事部署
随着政局变动的推进,南京方面开始了大规模的军事调动。1937年1月中旬,军约30万人马陆续向西安地区集结。这支庞大的被划分为五个集团军,分别由顾祝同、蒋鼎文、朱绍良、陈诚、卫立煌担任总,统一由刘峙担任前敌总指挥。
第一集团军在顾祝同的指挥下,占据了从潼关以西至华县的陇海铁路沿线地区。其最前线推进到华县与赤水之间,这一部署直接控制了进入西安的东部通道。第四集团军则布防在第一集团军的右翼,即渭河以北地区,形成对西安北部的包围态势。第五集团军则部署在第一集团军的左翼,占据华山以南地区,控制了南部要道。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第二、第三两个集团军的部署。这两支被安排在陕甘边境地带,其最前线推进到咸阳附近。这样的部署使西安处于东西包夹之势,同时也切断了西安与甘肃方向的联系。五个集团军的部署呈现出一个"品"字形包围圈,将西安置于重重包围之中。
除了地面外,南京方面还在洛阳、郑州等地部署了空军中队。这些空军不仅可以进行空中侦察,还随时可以对西安实施空中打击。同时,南京方面还在陕西境内重要铁路枢纽和公路沿线设立了军需物资补给站,为可能发生的做好后勤准备。
然而,在这种强大的军事压力下,南京方面并未立即发动军事进攻,而是采取了"以为主、军事为从"的策略。这种策略的具体表现是:一方面通过军事调动对西安形成压力,另一方面又不断派出使者与西安方面进行谈判。
为了配合这一策略,南京方面还采取了一系列配套措施。首先是在军事上保持高度戒备,各集团军每日进行战备演练,随时保持可以发起进攻的状态。其次是在上不断施压,通过各种渠道要求西安方面接受的整编方案。第三是在经济上对西安实施封锁,控制了所有通往西安的重要交通线,限制物资运输。
这种军事部署的特点是:既显示出强大的军事威慑力,又给谈判留下余地。军虽然在人数和装备上占据绝对优势,但并未采取激进的。这种态度与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密切相关:一方面日军在华北的军事威胁日益加剧,另一方面国内各界对的反对声音也在不断增强。
在这种情况下,南京方面的军事部署实际上成为了一种,用以迫使西安方面在谈判中作出让步。这种军事部署与谈判相结合的方式,成为了处理西安后续问题的主要特征。
三、西安方面的应对之策
面对南京方面的军事压力,西安当局在杨虎城的下迅速展开了一系列应对措施。1937年1月中旬,杨虎城召集东北军留守将领和十七路军高级军官在西安军事会议,制定了三个层面的应对策略。
在军事防御方面,杨虎城首先对西安城防进行了全面加强。十七路军的主力被部署在西安城外的关键位置,在城东南设立了重兵防线,并在潼关至西安一线构筑了多道防御工事。同时,在渭河沿岸设立了观察哨,密切监视军的动向。东北军留守则被安排在西安城北和西北方向,负责可能来自陕北的军。
在战略协作方面,杨虎城与建立了秘密联络渠道。通过特派员与陕北的代表进行多次会晤,商讨军事协防计划。根据商定的方案,如果军向西安发起进攻,将从陕北派出,对军实施侧翼牵制。这一计划得到了朱德、周恩来的支持,随即在陕北边界地区部署了预备。
在地方势力的争取方面,杨虎城派出多路使者,分别前往陕西境内的各地方实力派处游说。其中包括陕南的程潜部、陕北的高双成部以及陕西各地的地方武装。通过谈判,这些地方势力同意在军进攻西安时保持中立,有些甚至承诺提供情报支持。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西安民众的抗争活动。在杨虎城的默许下,西安学生组织成立了"救国会",工人组织成立了"工人互助会"。这些民间组织通过演讲、张贴标语等方式,揭露日军在华北的暴行,呼吁停止。同时,他们还组织了民众护城队,协助维护城市治安,打击特务的破坏活动。
在谈判策略上,杨虎城采取了务实的态度。他派遣谈判代表赴南京,一方面表示愿意接受的整编方案,另一方面则坚持提出三个基本条件:第一,保证张学良安全返回西安;第二,维持西北原有的军政体系;第三,允许继续留在陕北地区。这些条件虽然遭到南京方面的拒绝,但为进一步谈判创造了空间。
与此同时,杨虎城还积极寻求国际支持。通过在西安的外国记者,他向国际社会披露了西安的和当前的局势。这些报道在国际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多个国家的驻华使节纷纷向南京表达了对可能发生的担忧。
在军需物资储备方面,西安方面采取了多项应急措施。首先是在西安城内设立了多个军需仓库,储存了大量粮食和物资。其次是动员当地工厂加紧生产军需品,特别是在西安兵工厂增加了弹药的生产。第三是组织民间力量开辟秘密补给线,通过陕甘边界的山区小道运送物资。这些措施确保了西安在可能的军事对抗中具备持久作战能力。
这些多层面的应对之策,使西安在军事上形成了一定的自卫能力,在上获得了较为有利的谈判地位。虽然在实力对比上与军相差悬殊,但这种全方位的准备工作还是为后续的解决创造了条件。
四、各方势力的复杂博弈
1937年1月下旬至2月初,围绕西安局势的博弈进入白热化阶段。除了南京与西安当局的直接对抗外,还有多方势力在其中展开了错综复杂的较量。这些势力之间的互动,使得局势更加扑朔迷离。
方面在这一时期表现出了高度的策略性。一方面,周恩来多次与杨虎城秘密会面,商讨军事合作事宜;另一方面,毛通过王明向共产国际发出电报,说明中国当前形势,寻求国际支持。2月初,在陕北地区采取了一系列调动,看似是向南撤退,实则是在战略要地部署了预备队。这种举动既向南京释放了和解信号,又保持了随时可以策应西安的军事能力。
英美等国势力也开始介入这一局势。美国驻华大使詹森于1月25日拜会了何应钦,表达了美国对中国的担忧。英国驻华公使卡尔则通过其在西安的领事馆,与杨虎城建立了非正式联系渠道。这些外国势力的介入,虽然表面上是出于维护在华利益的考虑,但客观上对局势的缓和起到了一定作用。
广东、广西的西南势力也在这一时期表现活跃。李宗仁、白崇禧等人通过各种渠道向南京施压,主张和平解决西安问题。他们派出的代表先后到达西安和南京,进行穿梭斡旋。这些地方实力派的态度,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南京方面采取的决心。
在东北军系统内部,也出现了不同的声音。留在西安的东北军将领如于学忠、万福麟等,坚持要求张学良返陕;而已经转向南京的东北军将领如王以哲、何柱国等,则支持的整编方案。这种分化使得东北军的力量受到削弱,也影响了西安方面的谈判。
甘肃的马家军阀势力在这一过程中采取了摇摆态度。马鸿逵表面上接受了南京的委任,出任甘肃省,但实际上并未采取实质性行动配合军。马鸿宾则与西安方面保持着秘密联系,默许其部下为西安运送军需物资。这种态度使得西安西面的战略后方得到了某种程度的保障。
陕西本地的绅商势力也在这一时期发挥了特殊作用。以西安著名商人张子政为代表的工商界人士,多次组织和平请愿活动。他们一方面向南京递交请愿书,要求和平解决西安问题;另一方面又筹集资金,支持西安的军事防御工事建设。这些活动反映了地方社会对的普遍担忧。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方面对这一局势也保持着高度关注。日本驻华使馆通过特务机关,密切监视西安局势的发展。同时,日军华北方面军趁机在平津地区增兵,为进一步扩大侵略范围做准备。这种态势也成为影响南京决策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这种多方势力的复杂博弈中,各方的利益诉求交织在一起,使得局势的发展充满了不确定性。每一方的举动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影响整个局势的走向。
五、最终解决方案的达成
1937年2月中旬,经过多方反复谈判,西安问题的解决方案终于逐步明朗。2月15日,南京方面派出以陈立夫为首的谈判代表团抵达西安,与杨虎城展开了为期三天的密集谈判。这次谈判的突破口是整编问题的妥协方案。
根据最终达成的协议,十七路军改编为国民军第三十四集团军,由杨虎城继续担任总,但需接受南京的统一指挥。东北军则按照南京方面的方案进行整编,部分并入军序列,部分留在西安,编为预备。这一安排既保留了杨虎城的军事实力,又体现了的统帅权威。
在安排方面,协议规定杨虎城继续担任陕西省,但需要接受派驻的军事委员会代表的监督。同时,西安市的人事安排由杨虎城与协商决定,保证了地方势力与权力的平衡。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协议还包含了一项秘密条款,即同意在适当时机安排张学良返回西安。
2月18日,双方就具体执行细节进行了磋商。首先是驻防区域的划分,军撤至潼关以东地区,十七路军主要驻守西安及其周边地区,东北军预备则移至关中平原北部。其次是确定了军饷拨付方案,承诺按期拨付军饷,并补发前期欠饷。第三是关于特赦问题,同意对参与西安的军政人员实行有条件特赦。
2月20日,协议的执行工作正式开始。首先是调防,军按照约定开始向东撤军。这个过程持续了一周,期间并未发生任何军事冲突。其次是机构的改组,西安市和省都进行了人事调整,增加了一批亲的官员。第三是开始释放在西安期间被扣押的人员。
2月底,整个西安地区的局势开始趋于稳定。军与十七路军的对峙状态结束,铁路、公路交通恢复正常,商业活动重新活跃。3月初,南京方面派出的军事监察团进驻西安,标志着对西安的实际控制权开始恢复。
在这一过程中,方面也作出了相应调整。根据与达成的默契,向陕北山区转移,但保留了在陕甘宁边区的驻地。这种安排为后来的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国际社会对这一和平解决方案表示欢迎。美国驻华大使馆发表声明,赞扬中国和平解决内部矛盾的智慧。英国、法国等国的驻华使节也相继表达了类似立场。这种国际反响在某种程度上巩固了解决方案的效力。
3月中旬,杨虎城以新任第三十四集团军总的身份,在西安主持军事会议,部署新的防务工作。至此,西安后的各项遗留问题基本得到解决,西北地区重新回到统一指挥之下。这个结果既维护了权威,又在一定程度上照顾到了地方实力派的利益,为此后的准备创造了有利条件。
叶檀:大敌当前 关键时刻 华为和小米不能再打架
文/叶檀☞ 财经女侠 | 毒舌善心
世界大变特变。借助某些狂人之手,二战之后的基本世界秩序正被颠覆。
大敌当前,看不见硝烟的暗战遍布各处,中国重要企业切忌再打无谓的嘴仗,携手共度难关,才有中国高科技企业的未来。
不刷脸会死星人再放三颗雷
5月29日下午,白宫举行记者招待会。不刷脸会死星人又发了几颗雷。
一是再次退群,说“美国将终止与世界卫生组织 (WHO) 的关系”,原因是WHO“拒绝执行美方所要求的改革”。
自己国家1948年加入的一个老群,就这样子让不肖后代糟蹋了。
此人退群一点不稀奇。
《观察者网》盘点特朗普上任到2018年10月,美国已经退出、或威胁退出的国际组织不下10个,包括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 (TPP) 、巴黎气候变化协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移民协议等。
这位老兄不是在退群,而是立志推翻二战之后的国际既定格局,和人类在气候等方面的共识。
原因无外乎三观不正、原有机构效率低下、有的纯属赖账。
美国一直是WHO的最大资助国,2018到2019年,美国共出资8.93亿美元,约占WHO总预算的14.67%。
2018年1月,美国清缴拖欠WHO的2016年会费,2020年1月缴清了2018年会费,现在还欠着2019年的会费超过8000万美元,2020年会费仍未缴纳。
二是对在美学习的某些留学生下手动刀,甚至有可能关上科技交流之门。
5月28号,美国两名共和党参议员提交了一项《安全校园法案》,试图阻止中国学生获得赴美学习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领域的签证。
在两名参议员提出的法案中,禁止中国公民在美国STEM领域获得学生签证,参加研究生或博士项目。
STEM,即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数学Mathematics。生物、物理等,都包含在科学的相关范围之内。
白宫官网宣布,暂停来自中国的某些学生和科研人员入境。如果有人认为老川和某些人只打击中国高科技企业,大错特错,他们是想把中国科研人员的土壤连根拔起。
五四之后,中国欢迎德、赛两先生,即使再困难的时候,国人也从未停止追逐科学的步伐。
我们追求之心绝不能变,同时在教育方面坚持公平和创新,再不创新教育、科研体系再维持老发表文章争经营的老面孔,那就太、太危险了。
最后是针对香港的雷,这在预期之中。
如果他们必定要找一只替罪羊,那他们一定会找到一只替罪羊。
华为小米这样的企业必须携手作战
以前,两大“友军”之间常常唾沫横飞,暗戳戳指责对方,是常有的事。
比如,2018年,小米进军欧洲的时候,演讲屏幕上有斗大的字:让友商失望了。
2019年9月,现任小米集团公司副总裁、有名的大嘴卢伟冰再次发扬大嘴本色,在微博上隔空怒怼华为余承东,认为华为Mate30 RS保时捷设计手机无非是贴了外国人的牌子。
作为一个深懂品宣的市场人士,嘲笑一种被认可的市场模式,这件搞笑别人的事情,本身就有点搞笑。
华为也有一个大嘴。
3月9日,华为法国旗舰店开业,余承东发了一段微博:品牌不是宣传出来的,是打出来的,任总这句话我一直铭记在心。
这句话本身很正确,外行看了倒也没有什么,但本就有心结的人看了这段话,如同针扎,不知道做何感想。
曾经,兄弟阋于墙。现在,必须携手同心,其利断金。否则,过几年就会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
从中兴通讯开始扼杀中国高科技,华为首当其冲。
从华为手机的境外销量可见一斑。
根据数据追踪机构Canalys的数据,有数百万境外华为用户开始转向其他品牌手机。没有谷歌支持,安卓系统更新受到限制,不能进入谷歌Play的应用商店,无法访问包括YouTube、谷歌地图和Gmail等热门应用程序的更新版本。
所有这些举措,对境外形成使用习惯的,影响巨大。
4月21日,华为公布了2020年一季度的经营业绩。2020年一季度,华为实现销售收入1822亿元,同比增长1.4%,净利润率7.3%。
同比增幅下滑,华为在2019年第一季度销售额增长高达39%;同期的利润率为8%。
主要是海外市场的锅。一季度,主要是全球智能手机总体需求量创纪录下滑,中国以外的市场出货量下降35%,是三星下降的2倍多,是苹果降幅的4倍。
绝非华为能力不行,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华为是风口中的那棵大树。
华为2019年业绩稳定,这是战胜艰难困苦所得到的成果。
根据华为2019年年度报告,当年实现全球销售收入8588亿元币,同比增长19.1%,净利润627亿元币,经营活动现金流914亿元,同比增长22.4%。全年出货2.4亿部手机,虽然不如3亿部的年度目标,但来之不易。
对于2020年的海外市场,相信华为已经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保持境外成果,同时扩大境内优势,是华为的生存之道。
任正非透露,现在中国市场手机的销量每天大概在45万部左右,国际市场是有衰退,4月后开始增长,每个月的手机销售量预计大概是2000多万部。由于这次出现,华为的平板、电脑等有关业务的销售量是5-6倍的增长,这些平板已经预装了HMS操作系统。
余承东表示,华为在中国市场的销量恢复很快,从2月底开始到3月初就迅速恢复了。其中,3月的增长幅度很大,使得国内一季度营收仍然同比增长。
小米跟华为截然相反,境外市占上升,境内占比下降。
Canalys分析师预计,一季度小米在欧洲排名第四,排在三星、苹果和华为之后。但是,华为同比下跌了近40%,小米同比增长将近80%。
根据2019年年报,小米当年海外市场年营业收入增长30%,第四季度达到40%。到2019年底,出口占销售额的47%左右,现在,这一数字已超过50%。
根据一季报,小米智能手机销售量29.2万部,同比增长4.7%,市场占有率是11.1%,排名上升至全球第四。市场份额的提升主要来自海外市场,以印度和西欧为主。在印度市场,小米连续11季度保持出货量第一,还在欧洲市场拿到了14.3%的份额。
2020年第一季度,小米境外市场收入达到248亿元,占总收入的50%,第一次实现境外市场收入占比达到一半。
去年第四季度,实现了115%的增长,小米在西班牙、法国和意大利的年销售额分别增长了65%、69%和206%。
我在印度农村千疮百孔的墙上,艳丽衣裙的后面,在欧洲小城,看到小米店和大大的LOGO,让人想起当年绿皮车经过地方的三株口服液。小米的市场能力不容置疑。
欧洲一直是华为的最大海外市场,2019年第一季度的市场份额29%。现在,小米地盘扩大,
两家公司的海外市场一个大幅收缩,一个大幅上升,在国内市场,刚好相反。
根据IDC数据,一季度国内主要手机品牌都出现下跌幅,但小米跌幅最大,达到了33.8%,出货量也一度萎缩至700万台,市场占有率从去年同期11.9%降至10.6%。
这时,两家公司是不是应该在印度、欧洲、东南亚发起全方位互怼呢?
绝对不能。谁这么干,谁就是历史的罪人。此时内斗,中国手机业不是断臂,是生与死的问题。
华为、小米面临共同的竞争对手
客观的说,小米以营销见长,华为以研发见长。并不是说小米不会研发,华为不会营销,而是双方侧重点不同。
艰难时刻,华为研发经费还在上升,今年将比去年增长58亿美元,去年研发经费150亿美元左右,今年可能超过200亿美元。
兄弟携手,怎么办呢?
拓展外围,小米冲上。赢得研发时间,华为当仁不让。
小米在外部有空间。5月,印度官员表示,与苹果、小米集团和三星就扩大本地生产以增加出口进行洽谈。
在芯片供应上,华为正在建立库存,但遭遇到压力。
《韩国经济》报道,华为召集三星和SK海力士这两家韩国芯片制造商在华子公司的高层,要求稳定供应存储芯片。
这两家韩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提供超过70%的DRAM存储器芯片,华为是三星、SK海力士的五大客户之一,每年花费约10万亿韩元(折合574亿币)从韩国公司购买DRAM和NAND闪存芯片。
美国修改产品规则直接剑指华为,我们此前分析过第一大供应商台积电的动作,现在要密切关注三星,会不会趁火打劫。
如果一切有序,华为不可能公开跟三星谈供应,现在之所以要谈,可见预后压力之大,供应商动摇不是没有可能。
一旦出现下面这种情况,苹果跟三星将联手占据全球市场的主导地位,就没国内手机企业什么事了。
想想百事和可乐,双方之间争斗,一旦有第三家,立马联合把第三家打趴下。
我们要恭喜小米,股价终于有所上升。
5月21日早盘,小米股价一度大涨超过2.6%。进入5月份,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最大涨幅超过30%,市值重新站上3000亿港元上方。
小米股价低迷一向被人诟病。现在,小米总算被花旗看好。花旗报告说,将小米集团目标价上调24%,从12.6元上调到15.6元,认为是长线投资者买入的好机会。
此时此刻,我们更要力挺华为。
华为之所以在风口浪尖,任正非总甚至不得不忍受跟大女儿分离的痛苦,一定程度上,是在为大家承受压力。
此时,任何互相打击指责,做亲者痛仇者快的事,都在断送中国高科技企业未来的前程。
这种事情不能做,不要碰。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大敌当前—大敌当前电影】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