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教师被“钓鱼送礼”,看似坏事,实则好事
安徽省合肥市“家长巧妙取证曝光教师收受五粮液”,迅速成为舆论焦点。很简单,就是一位家长,借教师节之名赠予教师五粮液及美妆礼品,并暗中全程录音录像,随之经网络曝光。
该曝光后,网民们讨论很激烈,有的认为身为教师接受礼品,玷污了教育职业的纯洁性,影响了学校、教师的公信力,让世人难以接受;也有的认为学生家长这种“钓鱼”手段,太阴险、太卑鄙、太害人,应当受到谴责。
笔者认为,看待一个问题应该客观全面的进行分析,此客观上说:无论是对学校、教师,乃至教育界,还是对学生家长的影响无疑是负面的,甚至是恶劣的,但,对全社会遏制腐败行为,以及打击腐败犯罪无疑具有积极意义。
一方面,“钓鱼送礼”给手有权力之人敲响了警钟。贪欲人性矣!俗话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当一个人的欲望战胜理智时,产生贪腐意念,发生贪腐行为就在所难免。
而“钓鱼送礼”从另一个角度对手有权利之人的欲望将起到极大的遏制作用,它时刻提醒人们,为贪腐人员所设下的陷阱无处不在;它时刻告诫人们在面对各种诱惑时,要坚守职业道德和法律底线,拒绝任何形式的诱惑,从而减少腐败行为的发生。
另一方面,“钓鱼送礼”能有效地揭露腐败行为和打击腐败犯罪。“钓鱼送礼”是有预谋和经过精心策划的,他们在“钓鱼送礼”时,会把整个过程通过视频、音频等形式固定下来,即使他们送礼后,不会立即检举揭发,但他们也会把这些证据保存起来,一旦东窗事发,执法部门就能够轻而易举的获取他们贪腐的罪证,而且罪证有力且了、闭环。
综上所述,“钓鱼送礼”既是对被钓者能否经得起各种诱惑的一次检验,也是对权力拥有者是否贪腐的一次考验。
因此建议,纪检监察部门和人事组织部门可以向掌握权力之人或机构通过“钓鱼送礼”,考察他们是否会因此作出不正当的行为,从而检验他们的廉洁自律程度,并作为反腐倡廉的一个抓手,作为提拔使用干部的一个依据。
所以说,通过这种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的措施,会让那些具有贪欲之人,一定会有所顾忌有所收敛。合肥教师被“钓鱼送礼”,看似坏事,实则好事,它一定会对反腐败斗争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大家认为有道理吗?
图片来自于网络,侵权必删。
与发生矛盾如何化解?一席话使我茅塞顿开,终生受益
我20岁高中毕业后,通过招干考试进入公务员队伍,第一站在乡镇工作,凭借自己兢兢业业的工作,踏踏实实的做人,不到2年时间就,不到4年时间就升任站所负责人。
然而,在升职不久,就与时任分管发生矛盾,他看我不顺眼,我看他就生气;他时常给我穿小鞋,我也不是饶人的茬就与他顶着干。结果不仅对自己工作、名声赞造成一定的影响,而且还使得自己心身疲惫,压力山大。
自己几乎处于崩溃的边缘,于是找到时任,向他详细汇报了两人之间产生矛盾的来龙去脉,以及自己的个人诉求,即要么调离所在乡镇,要么换个工作岗位,从而脱离这位的分管。
看我一脸委屈、愤愤不平的表情,哈哈大笑说到:这是多大的事?你两个诉求我都不赞成。
中为时任县委、左为时任副、右为作者
第一,调离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如果你选择调离可以说对自己极为不利,因为调离一定会有调离的原因,首先上级组织部门肯定会知晓,这样对你今后发展不利;其次新单位的和同事很快都会知道,不是有这样一句话吗?“好事不出名、坏事行千里”,如果别人得知你是因为与分管矛盾激化而调离,他们会如何看待你?大概率会在干部和群众中形成不好的印象,而且要改善他却要花很长的时间、付出百倍的努力。
同时,调离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你的思想问题。你的思想问题不解决,请问到哪个部门、哪个单位没有矛盾?没有分管?你还会遇到同样的问题。更何况你原来可以用3~5年上一个台阶,如果像这样换个单位,你至少要用5~10年才能够爬上这个台阶。
第二,换个岗位更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首先班子分工是综合考虑的,不会因为你与分管发生矛盾,而对分管进行调整,虽然你没有提出来,但我也不会作出这种安排,否则自己也因此而会与分管发生矛盾;其次,如果你换个岗位,分管仍然是班子成员,对你今后发展仍然不利。
同时,作为部门负责人,业务性比较强,如果换个岗位,你要重新学习,重新适应,这样对工作也不利。
第三,分管也不是吃素的。首先他既然能够进入班子,说明他肯定有过人之处,如果是平庸之辈,他也很难进入班子;其次他既然是分管,肯定有一定的影响力,你要知道,你得罪他一个人,实际是得罪一帮人,你们矛盾不解决,其他人可能对你是“敬而远之”,这样的环境工作还能快乐吗?
同时,一个很简单的道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而且我们的要求就是“下级服从上级”,因此我只能要求你服从分管,而不会让分管服从你!
最后建议我:
第一,工作要多汇报,多请示,对分管要多尊重。
第二,如果工作上有分歧,也不是要求你盲从,而是要有理、有据的提出自己的观点,如果你说的确实有道理,我相信他会采纳你的意见;退一步,如果他不采纳,只要不是原则问题,你就应该去执行,当然出了问题分管应该承担主要责任。
第三,如果涉及原则问题,分管又固执己见,你也可以向我汇报,我会十分注意方式方法来介入处理,比如我会以工作检查、调研,听取工作进展情况汇报等方式来介入处理,这样既避免了矛盾,又有利于工作的开展。
我听了一席话,茅塞顿开,他既化解了我的心结,又教会了怎样与相处之道。在此之后,我就按照的要求去做,自己不仅与分管能够融洽相处,而且也使得自己在今后的仕途上一帆风顺。
我在26岁时在这个乡镇就进入班子,28岁时调任另一个乡镇任正职,虽然与很多干部相比差距还很大,但作为一个高中生,又是在最基层,无疑在当时同龄人中成为佼佼者。
左一为作者
现在,自己已经退休,回想过去,这位在我人生最关键时刻无疑是我的领航人。我写出来也许对工作中的年轻人如何与相处有所帮助。
大家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过这种情况吗?
【大方之家;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