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磅礴,十首诗词气势如此恢宏
点击题目下方诗词天地,邂逅一份古典与优雅
编辑:诗词天地(shicitiandi)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在灿若星河的古诗词中,豪放风格的诗词算是一颗耀眼的明珠,古人为我们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名言佳句。今天,品读这些诗词,一起感受那豪迈的气魄。
定风波.三月七日
【宋】苏轼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诗词君: 读罢全词,令人心情振奋,心境豁然,心灵净化。人生的沉浮、情感的忧乐,在读者的理念中自会有一番全新的体悟。
念奴娇.赤壁怀古
【宋】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诗词君:抒发了词人对昔日英雄人物的无限怀念和敬仰之情以及词人对自己坎坷人生的感慨之情。“人生如梦”,抑郁沉挫地表达了词人对怀才不遇的无限感慨。“一樽还酹江月”,借酒抒情,思接古今,感情沉郁,是全词余音袅袅的尾声。
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诗词君:全词意境豪放而阔大,情怀乐观而旷达,对明月的向往之情,对人间的眷恋之意,以及那浪漫的色彩,潇洒的风格和行云流水一般的语言,至今还能给人们以健康的美学享受。
江城子.密州出猎
【宋】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诗词君:这首词通过描写一次出猎的壮观场面,借历史典故抒发了作者杀敌为国的雄心壮志,体现了为了效力抗击侵略的豪情壮志,并委婉地表达了期盼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
满江红.写怀
【宋】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诗词君:岳飞在这首词中所表露的忠于朝廷的思想,是跟渴望杀尽敌人、保卫祖国疆土的壮志,密切结合着的。从艺术上看,这首词感情激荡,气势磅礴,风格豪放,结构严谨,一气呵成,有着强烈的感染力。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诗词君:梦境写得酣畅淋漓,将爱国之心、忠君之念及之间自己的豪情壮志推向顶点,结句猛然跌落,在梦境与现实 的强烈对照中,宣泄了壮志难酬的一腔悲愤。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宋】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诗词君:全词豪壮悲凉,义重情深,放射着爱国主义的思想光辉。词中用典贴切自然,紧扣题旨,增强了作品的说服力和意境美。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诗词君:从表面上看,这首词的题材内容不过是一些看来极其平凡的景物,语言没有任何雕饰,没有用一个典故,层次安排也完全是听其自然,平平淡淡。然而,正是在看似平淡之中,却有着词人潜心的构思,淳厚的感情。在这里,读者也可以领略到稼轩词于雄浑豪迈之外的另一种境界。
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宋】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诗词君:作这首词时,词人已年近七十,身处故地,未忘国忧,暮年,雄心不已,这种高亢的热情,永不衰竭的爱国精神形成了词作风骨凛然的崇高美。但壮志不得实现,雄心无人理解,虽然“男儿到死心如铁”,无奈“报国欲死无战场”,这种深沉的压抑感又形成了词作中百折千回的悲剧情调。词作说尽忠愤,回肠荡气。
浪淘沙令.伊吕两衰翁
【宋】王安石
伊吕两衰翁,历遍穷通。一为钓叟一耕佣。
若使当时身不遇,老了英雄。
汤武偶相逢,风虎云龙。兴王只在笑谈中。
直至如今千载后,谁与争功。
诗词君:这是一首咏史的词。伊尹和吕尚两人曾是渔翁和农夫,他们曾经历所有的穷困而发达。如果不是汤王、文王发现并重用,他俩也就老死山野了。汤武二帝虽然是偶遇贤臣,使得如云生龙,风随虎一般,谈笑中建起了王业,可是直到千载之后的今天,他俩的功劳又有谁敢与其争比!
回复"早安"每天早晨送你一份优雅心情
日本京都国门上的大字,乃明朝一代书宗所写!劲健方刚,大气磅礴
倘若有一日你去日本旅游,你会发现日本很多店铺都会悬挂牌匾,在这些牌匾上,往往能够找到我们熟悉的汉字,能够找到大量中国文化的痕迹。日本京都曾是其国都,而国都大门牌匾上所刻的大字,乃是一位中国人所写!
1388年,日本改朝换代进入室町幕府时代,定都京都,京都格局效仿明朝建筑,在国门之上悬挂一匾额,但是匾额上的字却找不到合适的书家来书写,当时的日本的执政者喜来想去,决定前往中国求字。
姜立纲的《楷书东名册》
于是姜立纲为之题字,交付作品后,日本将之称为“一代书宗”,曾对其书法顶礼膜拜。
那姜立纲到底是何许人也?
相传姜立纲自小便是神童般的人物,7岁时因擘窠(bò kē)大字,且又能博闻强记而被朝廷征为翰林院秀才,相当于现在保送清华,在当时可以说是天下独此一家。
姜立纲的《楷书东名册》
姜立纲一共经历过5个朝代,但每一次改朝换代都未曾影响其书法的发挥,尤其在天顺、成化、弘治三代时名声大噪,声名远扬于国内外。据说在当时凡事皇家别苑、达官贵族的豪宅需要题字时,都会邀请姜立纲前来题写,以彰显地位和名望。
姜立纲的《楷书东名册》
姜立纲书法初学王羲之、钟繇,取法魏晋,后再专注于唐楷的研究,掌握了颜筋柳骨的精髓,将欧楷字体的结构,和颜体楷书的体势融为一体,劲健方刚,大气磅礴,字体苍劲而老辣,这是一种极高的书法境界。
姜立纲的《楷书东名册》
姜立纲的书法,可以说后世500年,鲜有超越者。但姜氏遗留墨迹不多,所以并未受到世人重视。在姜立纲所遗留的下来的作品中,其楷书《东铭册》最负有盛名。
姜立纲的《楷书东名册》用笔力度大,笔墨厚重,尽显深厚功底,结体严谨颇有柳公权意味,但更加饱满,中正雍和,有庙堂气。非常适合楷书的学习、临摹。
姜立纲的《楷书东名册》
王世贞《艺苑巵言》曾云:“立纲小变二沈为方整,就其体中可谓工致。
如今,我们经过多方整理搜寻,将姜立纲唯一的传世墨迹《楷书东铭册》按照原作比例进行1:1复制,采用超高清的宣纸微喷技术,还原出了作品的原貌。
姜立纲的《楷书东名册》
《姜立纲楷书东铭册》楷书字帖宣纸临摹软片无装裱31.5x293cm ¥72.8 购买——编辑 芊苑
毛诗词里的春天,大气磅礴,铿锵有力!
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
对“春”情有独钟。
白居易醉心于江南春色,
《忆江南》传世于今;
苏轼感怀身世际遇,
借春光抒写《蝶恋花》;
杜甫的《春夜喜雨》融情于景,
读来朗朗上口;
毛诗词里的春天,
则是大气磅礴,铿锵有力!
《七律·和柳亚子先生》
饮茶粤海未能忘,索句渝州叶正黄。
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
清纯和雅,语言温婉秀润,情意绵长,看似清淡,味之弥甘,很有启悟和感化力量。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
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
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
高路入云端。
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
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
三年过去,弹指一挥间。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
谈笑凯歌还。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字里行间,洋溢着诗人无比喜悦、轻松而舒畅的心情。流畅明快的笔调,充满对井冈山变化之美的赞颂。
《七律·洪都》
到得洪都又一年,祖生击楫至今传。
闻鸡久听南天雨,立马曾挥北地鞭。
鬓雪飞来成废料,彩云长在有新天。
年年后浪推前浪,江草江花处处鲜。
豪气张扬、气势雄浑,在艰辛探索中急切进取的伟大家情怀。
《七律·送瘟神》
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
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牛郎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
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
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
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
面前浮现出一副春光明媚的景象,它既是写景,又象征着当时全国奋发有为的动人气概。中国六亿精神境界和智慧的热情,势不可挡。
《七律·和周世钊》
春江浩荡暂徘徊,又踏层峰望眼开。
风起绿洲吹浪去,雨从青野上山来。
尊前谈笑人依旧,域外鸡虫事可哀。
莫叹韶华容易逝,卅年仍到赫曦台。
久别的故乡,一派春意盎然。情随景至,情景交融,颇具感染力。
《七古·送纵宇一郎东行》
云开衡岳积阴止,天马凤凰春树里。
年少峥嵘屈贾才,山川奇气曾钟此。
君行吾为发浩歌,鲲鹏击浪从兹始。
洞庭湘水涨连天,艨艟巨舰直东指。
无端散出一天愁,幸被东风吹万里。
丈夫何事足萦怀,要将宇宙看稊米。
沧海横流安足虑,世事纷纭从君理。
管却自家身与心,胸月常新美。
名世于今五百年,诸公碌碌皆余子。
平浪宫前友谊多,崇明对马衣带水。
东瀛濯剑有书还,我返自崖君去矣。
时代赋予了我们的历史使命,为此努力奋斗,其中的依依惜别之情和浩然之气,大大超过了一般意义上的送别诗。
来源:微信公众号“唐诗宋词”
【声明:本号为“全民阅读推广”官方公益账号,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大气磅礴-大气磅礴的诗句】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