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状态才是健康态?
【本篇是:彭博士讲《黄帝内经》系列-精华篇-之六百三十六。(更多精彩内容持续更新中……)】
“粗大者,陰不足陽有余,為熱中也。來疾去徐,上實下虛,為厥巔疾。來徐去疾,上虛下實,為惡風也。故中惡風者,陽氣受也。”——《黃帝內經·脈要精微論》
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中医彭鑫博士,今天我们继续讲解《黄帝内经·素问·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我们先来看原文∶“粗大者,阴不足阳有余,为热中也。来疾去徐,上实下虚,为厥巅疾。来徐去疾,上虚下实,为恶风也。故中恶风者,阳气受也。”这段话很短,但是里边的关键词挺多,我先带领大家从头到尾顺一遍。
第一句叫做“粗大者”,粗大就是脉象洪大的意思,从这个地方就开始讲脉象的变化以及主病。我们把上脉,感觉这个脉象非常洪大,这说明它的病机就是阴不足阳有余,多见于热中之病,热中什么意思呢?张介宾注解∶阳实阴虚,故为内热。”也就是说内热,所以我们在临床上会遇到这样的患者,虽然说不多,但是也有,也就是脉象非常洪大,一般来讲这都是内热,然后再问他一些情况,比如他又有口渴,五心烦热,睡眠还不好,再看他的身体还有点瘦,这说明阴虚又内热,总是口渴,喝多少水也不解渴,烦躁,皮肤也干燥,经常脱发,眼睛干涩等等这些情况都说明阴虚。脉象就是阴不足阳有余,就是脉象洪大,但是沉取发现里边还不足,这就是阴虚有内热。
我们再往后看,叫做“来疾去徐,上实下虚,为厥巅疾”。脉象来的时候非常急速,去的时候是徐缓的,慢慢的走。脉搏一动一动的,也就是脉搏往上涌动,我们手摸上去,脉搏来的时候,往上涌动的时候,感觉来的特别快。但是脉要走的时候,从上往下,降的时候,走了的时候就感觉特别慢,也就是脉来急而去缓的意思,也就是来的时候是脉搏应起,就像波浪一样,往上起的时候是特别快的,去的时候就像波浪似的,到顶峰它往下落的时候,去的时候是慢的,这叫做“上实而下虚”,上实下虚多见于厥逆,还有跌扑,这种疾病叫做“厥巅疾”。
厥是一个病,癫是一个病,厥病、癫病,厥是指的四肢逆冷,头胀热,这叫厥,我们通常有一个词叫四肢厥冷,厥是从手指尖、脚指尖往上走,这种那个发病叫做厥,这就是逆。癫疾就是什么呢?(今日头条)就是头晕,这都是巅顶的问题,然后出现了扑倒。古代叫做跌扑之病,就是头一下晕了,或者头疼站不稳,一下扑倒在地了,这叫绝巅疾,这两种病经常合在一起,跌扑,头晕,头胀,想晕倒的时候就会感觉手脚都是凉的,为什么呢?气血都往头顶上跑了,如果是四肢温暖,唾液分泌的特别多,口中津液充满,头就非常清凉。
很多人站桩也好,练太极拳也好,练五行拳也好,总而言之,练几下之后就会感觉到头脑特别清凉,四肢开始热,丹田也开始温暖,开始充实,这说明身体健康,有的人练内家拳也好,练气功好,为什么越练身体越不好,什么原因呢?从现象就能看出来的,越练头顶越胀,他的眉头越来越紧锁,但是手脚越来越凉。你这样一想,气血逆行了,气血本来是从上往下顺行,结果他一下逆行了,逆行什么表现呢?手脚凉,头顶热,脸色通红,这不就是头晕吗?就容易出现“厥巅疾”,这种情况就会出现。
所以无论是锻炼身体也好,还是养生也好,我们在生活中注意观察,练对了是个什么样,一定是头非常清凉,手脚温暖,口中唾液分泌增多,这实际上就是腹交感神经张力高,交感神经张力低,对应到现在科学就会发现,大脑的兴奋性降低,非常冷静。身体的植物神经调节的非常的和谐,这时候人体就健康,心态也稳定,手脚也温暖,身体也有劲,这就是健康态,按照古代的说法叫返先天。返先天是一个内在的词,交感、副交感神经是一个外在的词。由内由外它两个是相应的。如果练错了之后就会口干舌燥,头晕目眩,眼睛也发红,面部也发红,手凉脚凉,气血都往头上走,血管一蹦一蹦的疼,有的人还会感觉到晕,这就是练错了。
我们通过《黄帝内经》就知道,这就属上实而下虚。走路没有劲,丹田也无力,但是头还特别胀。这说明上实下虚,对身体不好,这是一种病机。再往后的一句话就是“来徐去疾,上虚下实,为恶风也”。脉象来的时候特别缓慢,去的时候特别紧急,这种情况是上部虚而下部实,健康状态人体就是气血元气充足,这说的是病理,病理的情况指的是什么?多见于恶风,恶风指的什么?大家注意,这个地方的恶风指的是厉风,古代的一种传染病叫厉风。因为身体中了恶风之后是阳气先受病,阳气受病之后,上虚而下实,就会出现这种情况。这就是这整段话的意思,我带大家先过了一遍,接下来我们再详细的看看每一个词的注解。(未完待续)
本篇是:彭博士讲《黄帝内经》系列-精华篇-之六百三十六。(更多精彩内容持续更新中……)
免责声明:本文为健康知识分享。文中所涉及的药物、药方、针灸以及其他各种治疗和养生方法,请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应用,切勿自行应用。如因不当使用所产生的问题,概不负责。
版权声明:本文作者彭鑫,本文为原创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引用。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保留相关法律权利)
头晕目眩该怎么解决?
【本篇是:彭博士讲《黄帝内经》系列-精华篇-之四百九十二。(更多精彩内容持续更新中……)】
“是以頭痛巔疾,下虛上實,過在足少陰巨陽,甚則入腎。徇蒙招尤,目冥耳聾,下實上虛,過在足少陽厥陰,甚則入肝。腹滿䐜脹,支膈胠脅、下厥上冒,過在足太陰陽明。咳嗽上氣,厥在胸中,過在手陽明太陰。心煩頭痛,病在膈中,過在手巨陽少陰。”——《黃帝內經·五藏生成篇》
(接前文)再往后,“徇蒙招尤,目冥耳聋”,双人旁徇跟目字旁的眴是通着的,这个字跟眩晕的眩也是通着的,古代讲的就是眩晕的意思。蒙指的是大脑有点发蒙,就是迷惑、昏蒙的意思。徇蒙指的就是眩晕。招就是来回摇动。尤就是甚的意思,就是过分的意思。招尤指的就是头摇摆不定,非常严重,就是这样一个状态合在一起。“徇蒙招尤”就是头晕眼花,而且头摇摇晃晃,定不下来。“目冥耳聋”就好理解了,就是耳朵是聋的,眼睛总是昏昏迷迷的,一睁开头就转起来了。这说明下实上虚,就是上面是虚的,气血上不去,这时候病在哪里呢?“过在足少阳厥阴,甚则入肝”。这个病变在哪里呢?在于足少阳肾经,足厥阴肝经,要是严重就进入肝脏。
也就是眼花头晕,目暗耳聋这些疾病都是因为下实上虚的关系,病位是在足少阴和足厥阴这两经,病如果加剧就会进入肝脏。这种情况我们在临床上也遇到很多例,现代叫美尼尔氏综合症,也就是神经性头痛,神经性耳聋,神经性耳鸣眩晕这种情况。美尼尔式综合症就类似这种情况,躺床上没事,一下床就天旋地转,这叫下实上虚。重点是在虚这里,大脑供血不好,血液循环不好,再加上神经特别紧张。
大家注意,你要是使劲攥拳会发现是不是气血就紧张了,攥一会儿一撒开,发现手都是白的,紧张了之后气血就过不来。白天的时候紧张手脚就凉,因为一紧张,血管内壁一收缩,毛细血管供氧就不好了,血液就运不过来了,就相当于水管子紧张之后水就流不过来了。很多女生都这样,睡觉之前手脚凉,睡醒了之后发现手脚热了,什么原因?睡眠过程当中神经放松了之后毛细血管扩张,血循环好了,手脚就热了,是一个道理。
现在有好多人为什么天天头晕耳鸣,头晕眼花,就是因为神经天天在紧张焦虑,喜欢紧皱眉头。我在门诊上遇到好多人,到了还没说两句话,眉头先皱上了,说一下话,皱一下眉,我说你自己有没有发现你总喜欢皱眉,他说没发现,我说你拿着镜子自己照一照,果真他自己说一句话,眉头就先皱上,下意识的紧张了,这种人就容易出现眼花头晕,目暗耳聋。根是在哪里呢?根是在足少阳胆经和足厥阴肝经,我们要是针灸的话怎么办?可以给他针足临泣,“临泣胆经连带脉”,足临泣穴给它降火,也可以针阳陵泉,还可以针太冲,太冲穴的降火能力特别强,针上去之后头疼头晕很快就好,这就是针灸,要是用药可以用天麻钩藤饮或者天麻杜仲饮,帮助他把头上的火清下来。
这个病现在就非常多,说明现在的人的压力大,白天工作了一天,到了晚上还放松不了,又做了一晚上梦,这就是一些连带症状。很多患者头晕耳聋,耳鸣眼花,这些情况都有了之后,大多数人晚上睡觉都会出现什么呢?可能梦还多,睡不踏实,睡觉还轻,手脚还容易凉,这都是我根据临床案例发现的一些规律,在这里添加上帮助大家去理解这个病。这个时候一方面疏肝,另外一方面降火,最重要的是养肝血,把肝血养好,头晕耳鸣、头疼眼花这些问题就慢慢好了。肝开窍于目,眼花这个问题与肝血虚很有关系,很多人为什么不到五十岁眼就花了,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天天紧张所导致的,这就是我们在临床上遇到的这样一些情况。
我们再往后看,“腹满䐜胀,支膈胠胁,下厥上冒,过在足太阴阳明”,这里有一个腹满䐜胀,就是肚子胀满,有的是心口窝那胀气,吃点东西就就胀气。有的人胀是发生在肚脐以及肚脐上下这些位置,这就是小腹,这些都属于腹满䐜胀的情况。还有一个叫“支膈胠胁”,支是支撑,膈是膈肌的膈,指的就是胸膈这个地方,就是心口窝这个位置,这个地方撑的慌,而且满胀。胠指的就是腋下这个位置,胁就是就是胁下,也就是肋胁这个地方也特别胀。
“下厥上冒”,下厥指的是气血逆上而四肢厥冷,手脚都是凉的,尤其是脚凉。冒指是浊气不降而胸腹胀满,手脚还凉,浊气还不往下降,胸腹这些地方都非常胀,这种情况叫做“过在足太阴阳明”,足太阴脾,足阳明胃,其实就是在脾胃这块出问题。(今日头条)马莳在《注证发微》里边注解∶“气从下上,而上焦昏瞀,其病在脾胃也”,他分析的很透彻,你别看这个人头昏昏的,胸口特别胀,还以为这是肺的问题,其实不是,他的病在脾胃,是脾胃堵住了。上面的浊气降不下来,底下的清气又升不上去,就出现这种问题。有的人还会高血压,还会头晕,其实都是中焦堵住了,这种问题也非常多。
我经常跟患者说,你为什么上热下寒,上实下虚,就是因为中焦堵了,脾胃本来是运化的,就像交通枢纽,应该让来往的车辆行人都迅速的过去,结果把十字路口给堵上了,于是那四条路不全都堵了吗?车都堵了,该往东走的车走不过去,该往西开的车也开不过来。你就会发现上面一堵就热了,底下一堵,清气还上不去,嘴里还有味,脚底下还冰凉,肚子还特别胀。这是什么原因?这就是病在脾胃,这个时候应该怎么办?得把脾胃打开,先把中焦枢纽协调好,派交通管理员或者是去疏通开,两面的车都能过,这时候才通畅,这时候就得先调中焦脾胃,比如用陈皮、砂仁、焦三仙,有时候还会用上白蔻仁,藿香,堵的严重的有时候会加点石菖蒲、苏子、苏叶、苏梗,要是再严重的话,加点佛手、香橼,再继续理气等等,这都是围绕脾胃展开的。
大家注意,脾胃的病好了,中气斡旋起来了,也就是交通枢纽完全通畅了,来回车辆走的非常快,这就是中焦脾胃运化的非常好,中气旋转起来了,旋转起来之后上下都通畅了,这个人病就能好一半儿。现在的大多数的人都是这样,都是在中焦,或多或少有问题。所以我在门诊上开方的时候就喜欢加上砂仁、陈皮、焦三仙帮助运化,运化好了之后事半功倍,说吃完之后效果好,就是这原因。(未完待续)
本篇是:彭博士讲《黄帝内经》系列-精华篇-之四百九十二。(更多精彩内容持续更新中……)
免责声明:本文为健康知识分享。文中所涉及的药物、药方、针灸以及其他各种治疗和养生方法,请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应用,切勿自行应用。如因不当使用所产生的问题,概不负责。
版权声明:本文作者彭鑫,本文为原创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引用。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保留相关法律权利)
【头晕目眩的意思;头晕目眩的意思解释】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