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金才:悉心为民排忧解难 躬身参与地方立法
来源:法治
法治全媒体记者 王春 通讯员 鲁陈远 谢倩
二十七年来,浙江省绍兴市、绍兴咸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宋金才时刻提醒自己不忘的身份和为的信念,努力做一名合格有为的,不辜负的信任。漫漫的履职之路上,一个个足迹见证了他情系家乡和群众,履职为民的初心和情怀,立法为公的担当与使命。
聚焦难点痛点排忧解难
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宋金才便是绍兴市越城区,开始了履职为民之路。自1998年开始,宋金才成为绍兴市,至今已连任六届,历时27年。作为农民出身的民营企业家,他始终坚守实干精神,牢记的责任和担当,聚焦经济社会的热点、重点、难点和群众的痛点、堵点、焦点,切切实实为家乡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排忧解难。
“15年前,绍兴私家车保有量骤增,交通拥堵严重,群众对此苦不堪言。”宋金才回忆道。当时绍兴治堵迫在眉睫,他高度重视这一民情民意,实地察看了市区主要交通道路的车辆流量情况,多次走访群众征求意见,并请教了交通管理专家,从红绿灯设置间距、交通栏设置利弊、上下班避峰及交通资源综合利用等多角度、全方位提出了缓解道路交通压力的建议,得到了有关部门的采纳,这也成为宋金才作为市促成的第一件民生实事。
2014年,绍兴市奥体中心、文化中心、科技中心竣工投用,宋金才意识到这些新建的“三中心”极易出现“重建设、轻管理、运行难”现象,经过实地走访,多方征询后提出了《关于要重视“三中心”竣工后的使用管理问题的建议》,建议被列为市主要督办建议。
“履职27载,宋金才始终不辜负群众的期望,切实履行代表职责,主动担当作为,积极建言献策,撰写了高质量意见建议45件。”绍兴市工作人员介绍,宋金才提出的许多建议被绍兴评为优秀建议。
据了解,作为一名民营企业家,宋金才结合多年来深耕餐饮、文旅和经济发展领域的经历,多次提出发挥名士之乡优势、推动鲁迅故里保护再开发、促进文化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变、优化营商环境等与绍兴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契合度较高的意见建议,得到市有关承办部门的高度重视与好评。
围绕发展大局参与立法
2015年9月25日,浙江省常委会通过决议,绍兴市大会及其常委会可以开始制定地方性法规,这是绍兴市法治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也正是在那一年,宋金才成为了绍兴首批法制委员会委员,由此他也开始见证和参与了绍兴地方立法的起步与成长。
自获得地方立法权以来,绍兴市常委会已颁布施行地方性法规19部。一部部地方性法规背后都凝聚了宋金才等在内的市的心血、汗水、智慧。从征求意见稿、草案稿讨论、修改和审议、部分条例的调研......宋金才积极参与,从不懈怠。“《绍兴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是绍兴的第二部地方立法,条例经历了好几稿,在完善中连续两个晚上讨论到深夜。”宋金才回忆说。
作为中华老字号的传承者,宋金才发现了老字号保护的重要性,在工作间隙,他亲自赴厦门等已经立法的城市调研取经,全方位走访调研绍兴有关老字号企业,征集意见建议,提出了《关于绍兴市老字号立法保护的建议》。十年来,为了立法保护老字号,宋金才奔走呼号永不放弃。十年磨一剑,今年10月29日,绍兴市常委会对《绍兴老字号保护与发展条例(草案)》进行了初次审议。今年12月底前,《绍兴老字号保护与发展条例》将正式通过,绍兴成为继厦门和杭州之后,全国第三个立法保护老字号的城市,这也是宋金才参与见证的第二十部地方性法规。
履职为民任重道远使命光荣,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宋金才表示,进入新时代,大会制度理论和实践创新不断推进,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要求,他一直在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落实到履职之中,进一步发挥市作用,为谱写绍兴新时代胆剑篇贡献更多代表力量。
11月,全球见证“拉美时刻”和中拉合作
相对于欧亚和中东等热点地区,拉美较少出现在全球媒体的聚光灯下。不过,2024年11月是个例外。
秘鲁和巴西接连经合组织(APEC)和二十国集团(G20)两场峰会,全球大国和地区大国的以及数千位商界大佬纷至沓来,这是本世纪以来拉美从未有过的盛况。
也许是沾了办大事的喜气,两个东道主在拉美经济艰难复苏中闪出亮点,秘鲁今年经济将在去年负增长0.6%的基础上大幅反弹至3.1%。巴西出现了拉美少有的消费和投资“双增长”,今年经济增长预计将达到3.0%。
今年是秘鲁第三次举办APEC非正式会议。APEC是地区规格最高、领域最宽、影响力最大的经济合作平台,的会晤将助力有效应对地区面临的新挑战,赋能经济新增长,推动地区继续发挥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作用。秘鲁上下高度重视峰会,首都利马特地放假三天。总统博鲁阿尔特呼吁全国团结,“让这个峰会闪耀出秘鲁的光芒,展示秘鲁的能力和力”。
中秘关系可以从四个“最”字看出其中的含金量。秘鲁是最早一批同新中国建交的拉美国家;最早一批同中国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拉美国家;最早同中国签署自贸协定的拉美国家;中国连续10年成为秘鲁最大的贸易伙伴国。中秘刚刚签署的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规划和自贸协定升级议定书进一步增添了两国关系的“金本色”。
一个事例也许更能说明中秘关系的非同寻常。秘鲁宪法规定,总统不能随意出国访问,外访必须得到国会的同意,因此,秘鲁总统经常遭遇因为国会的拒绝而不能出国参加重要外事活动的窘境。但是,今年博鲁阿尔特访华却顺利得到批准。这表明,在左右缠斗日益激烈的秘鲁,朝野均赞成同中国深化合作,相信走近中国会推升秘鲁经济社会的发展。今年5月,秘鲁国会更通过决议将每年的2月1日设为“秘中友谊日”。中秘友好惠及两国民众,最近在上海举行的进博会上,秘鲁的沙漠蓝莓成为热门商品。
中秘元首宣布开港的钱凯港是此次APEC峰会期间的一大亮点。该港是“一带一路”在秘鲁的旗舰工程,将成为秘鲁通往亚洲的新枢纽和新门户,秘鲁与中国之间的海运时间将缩短约10天,使得秘鲁成为中国的“新邻居”。钱凯港成为太平洋的门户港口同样惠及巴西等拉美国家,使得南美与亚洲“天涯成比邻”。钱凯港必定成为中拉关系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工程。
对于这一多赢的工程,美国并不乐见,其高官酸话一堆,诸如“该港军民两用,中国夹带军事意图”“该港将加速中国控制拉美的资源”云云。对此,秘鲁和拉美政学界人士均表态说,钱凯港是极大利好,有助于拉美国家搭乘“中国经济快车”。
再来看看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办的G20峰会。尽管G20等多边机制被诟病“成员多、共识少”“倡议多、落实难”,但不可否认的是,G20已是发达国家和新兴大国携手应对全球挑战最有力的经济金融合作平台。国际社会期待G20能够为蹒跚不前的全球经济把脉开方,为全球经济治理指明方向。
本届峰会主题定为“构建公正的世界和可持续的星球”,这一主题具有鲜明的东道主巴西特色,更准确地说,贴上了“卢拉标签”。巴西总统卢拉一直为构建一个公平、平等的多极世界奔走呼号,发出的“卢拉三问”声震寰宇,——为什么国际事务总是少数西方国家说了算?为什么世界贫者愈贫,富者愈富?为什么国际贸易非得用美元结算?因此,“公正”自然成为本届峰会的主题词,它道出了全球南方国家的共同心声和利益诉求。本届峰会上,应卢拉提议,二十国集团启动“抗击饥饿与贫困全球联盟”。
另一个主题词“可持续”可以从巴西绿色发展战略中找到答案。巴西是世界上环保法规最多的国家,多达2万多条,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将环保内容完整写进宪法的国家。卢拉本人非常重视可持续发展,明年巴西将主办又一全球盛会——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用“黄金时代”形容走过50年的中巴关系最为贴切。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作为东西半球两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同时又是全球南方国家的中坚力量,中巴两国总是能够拉紧合作的纽带,实现“一带一路”同巴西“再工业化”和“加速增长计划”的战略对接。在国际事务上两国经常对表,关于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巴六点共识”得到了广泛认同,由此成立的“和平之友”小组吸引了诸多国家参加。
卢拉本人是中国的老朋友、好朋友,致力于推动中巴两国不断走近、走深、走实。其本人曾对媒体说,“在我第一个总统任期时,我顶住内外压力,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我为此感到自豪。”以扶贫、减贫主张而著称的卢拉非常钦佩中国的脱贫成就,他说,中国在很短时间内让上亿人口脱贫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不但值得巴西学习,而且应该成为世界的榜样。巴西前总统罗塞夫同样亲华、友华,前不久被中方授予“友谊”。
美味的巴西烤肉、热烈奔放的桑巴舞、技术高超的“五星巴西”是巴西的世界名片,也是中国民众耳熟能详的巴西金字招牌。两国民众都期待中国国家的访问能够将两国关系带入下一个“黄金50年”。
国际舞台的“拉美时刻”展现了拉美人的自信和战略自主,彰显拉美力量在全球格局大调整中不可或缺。同为全球南方国家,中国将携手拉美走向国际舞台的中心,共同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作者:王友明,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中国拉美学会常务理事)
来源:“伍之管见”微信公众号
【奔走呼号,奔走呼号是指什么】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