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娲的故事 女娲补天的故事简短

更新:07-28 现代故事 我要投稿 纠错 投诉

女娲真实存在?上古奇书《淮南子·览冥训》这样介绍!网友:长知识

在西方认为,是神创造的人,而在我们中国几千年的文化演变过程中,对于自己的出生也感到好奇,我们到底如何而来,对于这些,古时候的人们并不能用科学的知识来解释,所以创造了女娲造人,女娲补天等故事,女娲在历史中真实存在,那女娲补天真实也存在吗?咱们接着往下看!

传说当人类繁衍起来后,忽然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打起仗来,二神从天上一直打到地下,闹得到处不宁,结果祝融打胜了,但失败的共工不服,一怒之下,把头撞向不周山。不周山崩裂了,支撑天地之间的大柱断折了,天倒下了半边,出现了一个大窟窿,地也陷成一道道大裂纹,山林烧起了大火,洪水从地底下喷涌出来,龙蛇猛兽也出来吞食。人类面临着空前大灾难。

女娲目睹人类遭到如此奇祸,感到无比痛苦,于是决心补天,以终止这场灾难。她选用各种各样的五色石子,架起火将它们熔化成浆,用这种石浆将残缺的天窟窿填好,

随后又斩下一只在水中作乱的大龟四脚,当作四根柱子把倒塌的半边天支起来。女娲还擒杀了残害的黑龙,刹住了龙蛇的嚣张气焰。最后为了堵住洪水不再漫流,女娲还收集了大量芦草,把它们烧成灰,埋塞向四处铺开的洪流。

经过女娲一番辛劳整治,苍天总算补上了,地填平了,水止住了,龙蛇猛兽敛迹了,又重新过着安乐的生活。

女娲补天的相关传说,在上古奇书《淮南子·览冥训》、《列子·汤问》上均有记载。

早期的女娲补天,与共工触山并无交集,不但没有共工、祝融、不周山等关键字,对于世间天塌地陷、发生灾难的原因,也没有明言记载,语焉不详。

秦汉初期,女娲补天与共工触山是两个独立的神话故事,到了东汉时期,王充在《论衡·谈天篇》利用“共工怒触不周山”为背景原因,完善情节解释了“女娲炼石补苍天”中缘何天塌地陷、发生灭世灾难的理由,至此,女娲补天与共工触山,融合成了一则救世神话。

女娲补天是一个很著名的传说。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的第一回即引用这个故事。

中国上古神话所记录的是华夏民族早期先民的唯心世界观,以纪念族群中做过特别重大贡献的聚落群体和首领。越朴实的神话,所还原的早期先民的生活和思想就越可信,当然那些神仙法术与魔力无边是为了渲染传说,与现实科学无关。

今天的分享到这儿就结束了,对于女娲补天你们有何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点赞!

中华人文始祖女娲的主要功绩

女娲是中华民族共同的人文始祖,是中华民族伟大的母亲。一提及女娲,人们自然而然的会联想到与她有关的传说故事,抟土造人、炼石补天、创制婚嫁、始创笙簧等,这些有关她功绩的传说故事内容丰富,影响深远。当你走进女娲的诞生地——秦安县陇城镇时,有关女娲功绩的传说故事则显得更加具体、更加亲近、更加生动,而且是家喻户晓。

传说天地开辟以后,天上有了太阳、月亮和星星,地上有了山川草木,但还没有人类。有一天,女娲行走在这片荒凉的原野上,看看周围的景象,感到非常孤独。她觉得在这天地之间,应该添一点儿什么东西进去,让它生气勃勃起来才好。她走啊走,走得有些累了,就在一个泉边蹲了下来,澄澈的泉水映出了她的面容和身影。她忽然灵机一动:世间各种各样的生物都有了,单单没有像自己一样的生物,那为什么不创造一种像自己一样的生物加入到世间呢?女娲想着,就顺手在池塘边挖起一团土,和着泉水,在手里揉呀捏呀,揉捏成一个泥娃娃,把他放在地上,马上就活了起来。女娲一看他又跳又喊,活泼极了,便给他起了个名字叫“人”。女娲对“人”特别满意,于是她又动手做了许多会说话会走路的泥人。她心里说不出有多高兴,从此也就不再感到寂寞了。她造了一批又一批,还是感觉太慢,于是用一条藤条沾满泥浆,挥舞起来,一点一点的洒在地上,都变成了人。这就是女娲抟土造人的传说,今天陇成镇北门内有一眼泉,冬夏不竭,水势极盛,当地人称它为“龙泉”相传就是女娲抟土造人时用的泉水。

(资料图片:龙泉取水)

在《风俗通》中有这样的记载:“俗说天地开辟,未有,女娲抟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絙于泥中,举以为人。故富贵者,黄土人;贫贱凡庸者,絙人也。”相传女娲历尽艰辛,在捏了许多各种各样的人的同时,又捏了一男一女,男的叫阿哥,女的叫鹦儿,女娲作媒,让他俩婚配,繁衍后代。恩爱夫妻刚要繁衍生息,突然“四极废,九州裂”,大难不止。阿哥和鹦儿在灾难中失散,在救难中身亡。后来,阿哥和鹦儿竟变成了一对鹦哥鸟,飞来飞去紧紧跟随着为女娲效劳。女娲殁,鹦哥鸟为女娲哭葬。后来鹦哥鸟孵了一窝花蛋,孵出来的却是一对雌雄鸳鸯。这一对鸳鸯长大后,就在略阳川飞来飞去,一代一代往下传,后来就飞到了陇城八卦城,在城南门筑巢而栖。在略阳川就一直流传着“你从陇城城里过,不知道一对鸳鸯哪里卧?要知哪里是它窝,南门洞里为巢窝”的民谣。为了保护和留恋这对吉祥的鸳鸯鸟,当地人就在城南门上书“鸳鸯”二字,以表女娲为媒的爱情故事世代相传。

(资料图片:补天石)

女娲“抟土造人”后,发现所造之“人”终究会生老病死。经过长期的观察,女娲发现一些男女青年经常在一起相亲相爱,互相帮助,经了解,他们希望长期稳定的生活在一起。女娲为了成全他们便将一张非常漂亮的俪皮送给他们作为能在一起生活的礼物。女娲还将烧制好的一对陶童男女送给他们,希望他们能生育像这对男女一样的孩子。过了几年他们果然生了好多聪明漂亮,活泼可爱的男孩女孩。此后许多部落间但凡有成婚者都请女娲做媒,以俪皮为礼,这就是婚嫁制度的开始。这种婚嫁制度也就这样延续了下来,人们把女娲尊称为“神媒婆”。至今陇成的西番寺还建有“胤祠宫”,亦称“子孙宫”,里面供有送子娘娘、奶娃婆,还有接生保育的大神。

(女娲祠壁画)

《淮南子·览冥训》云:“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才使得“苍天补,四极正;固,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女娲目睹着此大劫难,认为不止,是苍天已破,于是命属下采五色石,燃芦草冶炼,石之灵气,芦草浓烟,滚滚升空补天,在燃炼中,淫雨渐停,云散日出。先民们欢呼雀跃,奔走相告,传颂着女娲有补天的神功。这就是女娲“炼石补天”的原型。陇城有娲皇、凤尾、龙泉、略阳等古村名,更有女娲生于风沟,长于风台,葬于风茔的古地名,这些地名至今犹存,并分别冠以风姓的“风”字。在风茔有一山名“石窝山窖”,传说窖的是女娲的五色补天石。山上有铁门坎、烟囱眼、红石潭、石炕等遗迹。“炼石补天”的神话充分反映了女娲为人类的生存,勇于战胜自然灾害和禽兽蝮蛇的伟大功绩,为子孙后代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女娲祠壁画)

话说女娲抟土造人、媒妁合婚,使得人类世代繁衍生息,世界因为有了人类变得越来越热闹。后来人根据居住地域的不同划分出了各个部落,部落之间为了抢食物、抢地盘开始刀兵相见,一场下来,漫山遍野血流成河,人人哀嚎痛哭。人的哭喊声吵醒了正在休息的女娲娘娘,她举目四望,看到世界因人的贪念私心而失去了原有的美丽和平静,不免着急起来。一日,女娲满腹心事的来到了葫芦河畔的山上,突然听到一阵激烈的“扑腾、扑腾”声,女娲循声望去,发现两只凤凰正斗得不可开交,女娲出声喝止,却不为所动。这时,微风吹来,吹动山上竹林,一阵悠扬的声音飘来,如天籁缓缓回响在山谷间。竹林潇潇、竹叶沙沙,间或一声若有若无的如翠鸟婉转啼叫的音律穿过风声、竹声浸润心间。女娲不由得听呆了,两只凤凰也停止了争斗,随着声音翩翩起舞。美妙的声音飘过,花儿抬起了头微微笑,草儿挺起了背静静听,就连树木也似乎在轻轻摆动,飞禽百兽亦随声舞动。女娲下山后,始终忘不了那旋律,心想,这奇妙的声音既然能使动物停止争斗,也应该能平息人类之间的愤怒和怨气,何不用它来教化人类呢。女娲从葫芦河边取来竹子,用绳子把一些发音不同的竹管编排在一起,在竹管里加了竹制,又选来上好的生长在葫芦河畔的葫芦,制成笙斗,用木头制成吹嘴,制成的乐器吹起来清凉甜美,女娲于是将其命名为“笙簧”,她又作曲《驾辩》,到各个部落教人们演奏,以教化人类、平息干戈。从此,祭祀时、庆祝时、闲暇时,人们便会吹起笙簧,载歌载舞,人间从此永享太平。

《女娲文化》女娲与伏羲的故事

女娲与伏羲的传说故事在秦安县各地流传非常广泛,几乎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主要内容是兄妹二人显亲峡合婚的传说故事。此时的女娲已经不是远古时的女娲,而是人类社会进入父系时代的女娲与伏羲。

显亲峡位于纵贯县境内葫芦河的上游,传说在洪水泛滥之际,尽死,唯有伏羲女娲依靠葫芦才保住了生命。传说他们俩是从陇城、大地湾的清水河流域漂落到了今葫芦河流域出显亲峡的安伏川。有一天,伏羲兄妹来到葫芦河河畔,望着洪水淹没人类的惨景,伏羲顿生兄妹成婚繁衍人类的念头,但是他的“制嫁娶”是禁忌同母兄妹结婚,伏羲沉思良久,和妹商议说:“你看峡口有两山对峙,我去东岸山,你去西岸山,各点燃柴禾,向天祈祷,天若愿我兄妹为婚配,则烟合;若不许,烟则散。”于是烟即合,兄妹高兴至极,以蓝天作帐,大地为床,在这山川谷地结为夫妻,繁衍生息,再创文明。因为伏羲、女娲的婚配是“天赐良缘”,名显于世,人们为了纪念他俩的合婚,就称此地名显亲峡。后来,在秦安境内人们用“显亲”二字命名的显亲侯国、显亲县、显亲故城、显亲川、显亲河等。在安伏川一带伏姓人很多,相传都是伏羲的后裔,以伏姓命名的地名有伏家峡、伏家洼(屲)、伏家川、伏家河等。

还有一种说法。传说远古时代,一场倾盆大雨连下了49天,电闪雷鸣洪水遍地,正在山上放羊的伏羲与女娲被困在高山上的石洞里,靠吃洞口的一棵巨大灵芝得以保命。雨停后,兄妹走出山洞,外面一片,见此情景两人潸然泪下,无家可归的他们只得继续在岩洞中栖身。有一天,兄妹两人碰到一位白发老人,他告诉兄妹俩,大雨摧毁了人类的家园,世上只剩下你们两个人了,说罢便腾云驾雾而去,兄妹两这才意识到老人原来是神仙。两年后,老人再次驾到,声称要为伏羲女娲主持婚礼,并带来一对大雁作为结婚的礼物。伏羲女娲急忙拒绝,认为此事万万不可。见此情景老人便说,这门亲事交给天地来决定吧。他给兄妹两人每人一块石磨,让二人将石磨滚到山底,若石磨在山底能重合在一起就说明天地准许了这门亲事。兄妹两心想哪有这么巧合的事,便试着将石磨滚了下去,天地间一阵轰隆声,两块石磨重合在了一起,应了老人的说法……

从此以后,女娲伏羲开始繁衍人类,成了人类共同的祖先。相传女娲伏羲成亲时,女娲因害羞顺手摘了一把桑叶遮住脸,这就是后来结婚迎亲时新娘子头顶红盖头的最初原型。时至今日夫妻结婚时有拜天地的习俗,人们称之为天地之合的美满婚姻。

【女娲的故事 女娲补天的故事简短】相关文章:

1.动物故事精选:寓教于乐的儿童故事宝库

2.《寓教于乐:精选动物故事助力儿童成长》

3.探索动物旅行的奇幻冒险:专为儿童打造的童话故事

4.《趣味动物刷牙小故事》

5.探索坚韧之旅:小蜗牛的勇敢冒险

6.传统风味烤小猪,美食探索之旅

7.探索奇幻故事:大熊的精彩篇章

8.狮子与猫咪的奇妙邂逅:一场跨界的友谊故事

9.揭秘情感的力量: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与决策

10.跨越两岸:探索彼此的独特世界

上一篇:女大当嫁;女大当嫁打一正确生肖 下一篇:女娲补天的意思【女娲补天的意思简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