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的人不懂墓碑上显考、显妣的含义,作用太大了,国人不可不知
再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就步入清明节了,话说“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是人们替亲人扫墓的日子,相信大多数人都发现,墓碑上通常会写这样的一些字,比如“显考”“显妣”“老孺人”“故”“大人”等等!
但是或许有90%的人,都不懂显考、显妣的意思,其实,除了显妣、显妣,还有先考、先妣,这一字之差,到底有何区别呢?
说实话,当我们在墓碑上看见这些刻字的时候,真的是一头雾水,根本不明白其中的含义,其实这是古代就流传下来的传统,作为国人,必须弄懂其中的含义,因为这也是孝道的一种体现,假如你去替祖先扫墓,别人问起你,你却不知道,那将是非常的尴尬。
有一个成语是这样说的,如丧考妣,意思就是说,就如同死了父母一样痛苦,用来形容一个人的伤心和着急的状态,出自《尚书.舜典》,在先秦时期,考妣指的就是父母,无论是生是死均可用作,后来又把去世的父亲称之为皇考,死去的母亲则称为皇妣。
再后来又改成了先考和先妣,注意看这块墓碑上刻的就是先妣和先考,所以,墓碑上不仅仅只是有“显考”和“显妣”,一定要学会区分二者的意思。
除此之外墓碑上还会写着公和母,母指的就是母亲,而公为父亲,老大人指的是男性,老孺人则是女性。
先考和先妣中的“先”字指的就是先人,已经亡故的祖先,这也是对他们的一种尊称,之所以在后面加了一个考字,其实这是象形文字的代表,因为古字的写法,非常像杵着拐棍的老人,因此考就代表了年老体衰之人,先秦时期,考字指的就是父亲,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演化,这个字只能专指死去的父亲,不能用来比作活着的父亲。
另外《说文解字》是这样说的,妣、殁母也,妣跟考差不多是一样的演化,一开始代表的是母亲,后来也是专指离开人世的妇人。
所以,当父母亡故之后,墓碑上的字就刻着考和妣了。
至于为什么要用一个先字呢?首先,死去的父母,也就是亡故,可是在古代,死字跟亡可不能乱说,他们是非常忌讳提这两个字的,于是就用先字来替代。
我们在电视当中也经常能听见古人说先父和先母,这就是对亡故父母的尊称,所以当我们了解这些细节之后,就很容易理解墓碑上为什么要刻着先考和先妣了。
既然有先考和先妣,为何有的墓碑上还刻着“显考”和“显妣”呢?
其实这是夸赞父母的意思,显字拆开来看上面是一个日字,下面为业,代表着生前事业光芒四射,取得了非凡的成就,死后已经是功德圆满了。
因此对于这种出众的父母,后人就会在墓碑上刻着显考和显妣,加深对父母的赞颂之情,也让子孙后代,知道祖辈的丰功伟绩,代表着这是功卓著之人。
另外古代的普通人,就只能用这几组词汇,而对于那些达官显贵,死了之后就专门有自己的谥号。
除此之外,有的墓碑上还会写着老大人和老孺人,这又是什么意思呢?
我一开始看见大人的时候,还以为是古代做官之人,毕竟那个时候做官的就被人家称之为大人,老孺人的话,应该是指一些老婆婆!
老孺人和老大人,代表的也是父亲和母亲,大人专指男性,孺人则为女性。
所以当你看见一块墓碑上写着老孺人,就知道埋葬的是女性,妣和孺都是专指女性的,在古时候,老孺人是大夫的妻子,不过到了明清时期,老孺人则变为了七品官的母亲或者妻子的称号,也可以是对岁数大的妇人的一种尊称。
不过,墓碑之上刻的字是非常讲究的,不是什么人都能够用老大人和老孺人,如果是平辈死了的话,男的只能称之为大人,女的则为孺人,长辈才能使用老大人和老孺人!
那辈分更高的应该使用什么称呼呢?
对于那些辈分更高的人,死去之后,则可以用老太孺人和老太大人来称呼,总之,墓碑上刻着的这些词语,都是对已故先人的一种尊称。
农村墓碑上的称谓,是经过千百年文化的洗礼、沉淀和总结出的对已故亲人的称号,这些称谓也是固定不变的,具备普遍性和大众化,如今的人们依然深受影响,是中华古老文化的传承,同时也是古人智慧的结晶和体现。
墓碑上面刻的这些字,也在提醒后人,一定要做一个德行高尚之人,等到亡故之后,才配拥有显考和显妣等称谓,另外,这些刻字可不能随便乱用,假如一个人英年早逝,是不会被刻上老大人或老孺人的,通常就是某某人之墓!
在世的人和亡故的人,称谓用法也是不同的,按照古人的说法,活着的时候可以称呼为:父、母、妻,但是等到死后,则称为:考、妣、嫔。
不过据说只有夫妻双方都亡故了,才可以使用“显”字,总之,这些词汇的用法是非常重要的,做为子孙后代不可不懂,假如你不会理解,那么等到上坟的时候,看到祖先墓碑上的刻字,也不懂得真正的含义,甚至是看得一头雾水,小孩子问起来都不知道怎么解释!
墓碑刻字“故显考妣”有何含义?如何正确使用?听听老人怎么说
世界观世界各国,虽然文化传统和风俗理念有很大的差异,但对于去世亲人的尊重却是相同的。中国古话说逝者为大,虽然世界各地的丧葬礼仪不一样,但是其所浓缩的核心精神仍然可以用这句话概括。中国是一个传统道德文化影响深远的国度,孝悌之道国人的文化内核之一。这种孝道不仅仅体现在父母亲人长辈生前,更体现在他们去世以后。过去农村里,亲人去世后要举行盛大的法事,超度亡魂,安慰后人。就连去世之后的墓地选择以及墓地的建设和墓碑刻字都有着严格的规定。今天止茶君就和大家来聊一聊,过去农村墓碑上常见的几种刻字的方法,以及其中蕴含的重要意义。
一般来说,我们在农村的墓地里,经常会看到墓碑上方会有故显考妣4个字。很多人搞不清楚这些字的意义和区别。实际上这几个字有其不同的内涵,用法也不尽相同,所以一定要搞清楚,千万不要用错。如果用错的话既是对逝去亲人的一种不尊重,也凸显了自己文化内涵缺失的尴尬。
在墓碑上最常见的一个字就是“故”,通常会有“故显考”、“故显妣”的字样。这里的故有两层含义。第一层故就是表示去世、过世、逝世、死亡的意思。如果在墓碑上直接写死或者写亡的话,对于去世的亲人来讲是一种不敬的行为,因此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用故来表示一种委婉的说法。大家都知道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汉字的用法和用意十分精巧而且复杂,同一个字不同的表达方法,其意义是不同的。同一种解释用不同的字来表达,其程度和含义也有所区别。所以在墓碑上刻字,一般用故来代替死亡的字眼。
第二层含义是故代表了亲近之人的意思。我们都知道一般给去世的人立碑者基本上都是自己的清静之人,由于子女为多。所以这里的故显考和故显妣是表达了立碑者对埋葬的亲人的一种尊称。这也是中国传统孝道文化的一种表达方式。
在碑文上的显字同样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其本意,即指显耀显赫的意思。在过去这个字的用法比较特殊,一般只是在地方上有名望,而且让人敬重的人去世以后才能用。另外还有一些就是地方上的豪门大族家门显赫,或者是达官显贵之人去世之后用显字,普通的老百姓家里一般不用显而用先。“先”是后世立碑之人对于先祖的一种敬称,表达后世子孙的尊敬之意。
第二层含义是指如果在平辈人中,先行去世之人用先,而后去世之人用显。这里的先有先走的意思。也就是说如果去世的时候,家里还有其他的长辈在,所以就用先。如果说去世的时候家里已经没有其他的长辈,或者在平辈中岁数最高,那么一般就用显。不过现在很多地区,亲人去世之后,立碑的显和先经常通用,已经没有太多讲究。
我们在上学的时候,可能都认识过这样一个成语,叫做如丧考妣。这里的考和妣指的就是父母的意思。在古代的时候考和妣既可以表示已经去世的父母,也可以表示健在的父母,但是现在在中国的文化中,考妣一般是对去世以后父母的一种敬称。
考指的是已经去世的父亲,妣指的是已经过去的母亲。因此在墓碑上我们通常是用故显考或者故显妣的方式来给逝去的父母立碑。如果父母已经年满60岁以上,后面还需要加上“老大(孺)人”这样几个字,如果没有年满60岁,则不用加“老”字。当然,各地在丧葬文化中还有一些本地的特色和传统的文化,因此墓碑上面在立碑的字书上可能略有不同,但大体上不会有太大差别。
总体而言,给去世的亲人立碑,表达的是一种尊重,一种纪念,一种孝道文化的传承。在中国的道德和文化传承中,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您对故显考妣这几个字是怎么看的呢?有没有什么不一样的理解呢?欢迎您在下面留言评论,说说您的想法。
【如丧考妣什么意思-如丧考妣含义】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