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摇篮”:成语“刀耕火种/旦种暮成·进种善群种学绩文”两读
种姓·种暠·种岱·种拂·种劭·种兢·种辑·种如愿·种朴·种师道·种世衡·种放·种谔·种师字·种云龙·种兴·种·老种经略相公·小种经略相公/播种、刀耕火种、芒种、抢种、育种、种地`·种植/火种·种子·种族·旦种暮成·进种善羣·种德·种学绩文·种玉·兵种·剧种·品种·文种·蠡种·赵种·种羌·种代·河种镇
种 1.chǒng。1)幼稚《玉篇》:“种,稚也。”《正韵》持中切,音虫。稚也。2)姓。为《辞海》义项。(1)出自商朝开国君王汤的佐相仲虺的后代,属于避难改姓为氏。〔宋〕郑樵《通志·氏族略》载:“种,本仲(排行第二)氏,以避难改载仲为种,望出河南。”(2)《元和姓纂》(.卷一);“种,本姓周代仲氏,仲山甫(一作“父”)之后。魏因避难改为种氏。后汉有洛阳人、大司徒种暠,暠生拂,拂生邵大鸿胪卿”。《中国历史名相》《中国宰相录》载:“种暠(皓):字景伯,河南省洛阳人,仲山甫之后。有二子:种岱,种拂,孙种邵,均为东汉大将。”《汉书》载有的还有:种兢、种辑等。唐代有种如愿、种朴等。《宋史•人物传》中有种师道、种世衡、种放、种谔、种师字传。明代有南宫知县、咸宁人种云龙、宁夏参将种兴,及宁夏总兵种。《辞海》记有北宋洛阳(今河南)人、工部侍郎种放。以上名人姓氏读音可能有读“chǒng”的。(3)〔唐〕林宝《元和姓纂》载,远古高辛氏帝喾属下八元中的仲堪、仲熊之后代,属于避难改姓为氏,为仲氏得姓鼻祖。《左传·文公年》有详载。(4)战国时期妫姓齐国大夫、帝舜后裔田种首,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此支种氏家祠位于安徽省萧县祖楼镇种庄村。《水浒传》中的人物老种经略相公、小种经略相公等,其“种”都读Chǒng。
2. zhòng(4声)。种植;播种、刀耕火种、芒种、抢种、育种、种地。
3.zhǒng(3声)。1)含义。(1)物种、人种简称及生物繁殖的物质:火种、种子、种族。(2)流布、传播:旦种暮成、进种善群(提高民族素质)、种德(犹布德。施恩德于人)、种学绩文、种玉(孝行)。(3)类别;种类:兵种、剧种、品种。(4)胆量或骨气:陇种(跌撞摇晃貌)、没种、有种、杂种、贼种(A.贼人的后代。B. 詈词)。2)姓(1)(3)出自春秋时期姬姓卫国大夫〔字子路,鲁国卞(今山东泗水泉林镇卞桥村),孔子得意弟子〕人仲由,属于避难改姓为氏。(4)春秋末年妫姓越国大夫文种,其后裔以先祖名字为氏,世传至今。文种,字少禽(一作子禽)、郢人(今湖北江陵)。与越大夫范蠡并称“蠡种”。“文种”读音有二说:A.《左传•哀公元年》:“越子以甲楯五千,保于会(Kuài)稽,使大(dà)夫种(Zhǒng),因吴大(tài)宰嚭以行成。”〔唐〕陆德明音义:“大(dà)夫种(Zhǒng),章勇反。”《辞海》依据典籍称,文种之“种”读“zhǒng”。B.〔清〕王引之《春秋名字解诂》:“越文种字禽,种读为〔重隹(chǒng)〕。《玉篇》:“〔重隹(chǒng)〕,雀也。’”依王说则“种”读chǒng。考虑到现今典书的权威性,不妨以《辞海》之说为准,即读“Zhǒng”。(5)战国姬姓赵国君主赵敬侯赵章之子赵成侯赵种,其后裔以先祖名字为氏.。(6)《吉林通志》载:“东汉末期,辽东鲜卑乌桓部虏携部分汉族人后融入辽宁、辽阳鲜卑族满族汪(王)佳氏,清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汪氏、王氏、种氏等。”该支种氏始祖为种灵,满洲正蓝旗人,清光绪时武进士,累官至成都副都统。世代相传至今。(7)种姓(制度)又称瓦尔纳制度,是在印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等国普遍存在的一种种姓制度。其将人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4个等级。3)外域国名。《后汉·任延传》:“武威郡,北当匈奴,南接种羌,民畏宼抄,多弃田业。”4)地名。《史记·货殖传》:“杨平阳西贾秦翟(dí),北贾种代。”《注》种在恆州石邑县,北盖蔚州(今河北蔚县)也。山西省朔州市应县南有河种镇。
举例:
①种“姓”,《辞海》仅有“chǒng”音;《现汉》有“chǒng”“zhǒng”2音。《辞海》应补上“zhǒng”音。《辞海》依据古籍称“种”通“肿”,应淘汰旧说。新兴媒体多将“chǒng”音“姓”义项的(1)(2)来由,归进“zhǒng”音不确,应以《辞海》读“chǒng”音为准。
②误读:1.电视剧《水浒》的误读:在(第2集)里,鲁达对史进说:“他(王进)不是在延安府老种经略处谋职么(吗)?”(第3集)王进之母对王进说:“咱们去延安府,那里的老种经略相公与你父亲是旧交。”(第4集)鲁智深对众泼皮说:“洒家是延安府老种经略相公手下提辖。”剧中人全部把“种”误读成了“zhǒng”。2.国家原广播电视总局《广播电视质量评比差错认定细则》,指出:“‘种’作为姓氏时读Chǒng,不能读成Zhǒng。”上述《图书编校质量差错认定细则》还指出:作为姓的“种”,不得用繁体字“種”(只能说现在这样)。须知,最早时只有“種”字。
成语Ⅰ抱子弄孙:成语故事.成语接龙Ⅰ看图猜成语
每天五分钟,积累丰富知识,益智健脑练口才。
【成语】 抱子弄孙 bào zǐ nòng sūn
【释义】弄:逗弄。意谓抱弄子孙,安享快乐。
【出处】《晋书·右季龙载记下》:“自非天崩地陷,当复何愁,但抱子弄孙,日为乐耳。”
解释:以后除非天塌地陷,不然就没什么好担心的,但是抱弄子孙,每天都是非常开心的。
【近义词】含饴弄孙 娱妻弄子 天伦之乐
【反义词】孤苦伶仃 举目无亲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颐养天年。
【造句举例】
李奶奶50多岁就过上了抱子弄孙的生活,她整天开开心心,身体也非常的好。
现在年轻人都不结婚,都老大不小了,家里整天催婚,无非就是想早点过上抱子弄孙,安享晚年的生活。
【成语故事】
五代十六国时期,后赵开国皇帝石勒驾崩,石勒的儿子石弘继位。石勒有一个侄子名叫石虎,石虎字季龙,上党郡武乡县(今山西省榆社县)人,赵明帝石勒的堂侄,海阳王石弘堂兄,后赵第三位皇帝,石虎性情残忍,喜欢打猎。
早些年的时候石虎跟随石勒到处征战,屡立战功,但是石虎把得来的胜利通过屠杀来宣泄,石勒又需要这样的人为他打仗,所以只要胜利就不管他战后干什么,这样就放纵了对石虎的约束。石虎更加变本加厉,经常无缘无故就。
石弘继位不久,石虎就非常的不服,认为是自己替石勒打下的江山,这个皇位应该由他来坐。于是,石虎起兵反叛,叛军很快就攻进皇城,并杀死了新皇帝石弘。石虎迫不及待就穿上龙袍,登基为帝。
石虎当上皇帝的第一件事就是迁都,他认为旧都城是石勒定的,非常的不吉利。于是就迁都邺城(今河北临漳县西,邺北城、邺南城遗址、河南安阳市北郊一带)。迁完都他还觉得不满意,觉得邺城的城墙太矮,于是调拨16万人,加高加厚邺城的城墙。同时为了享乐,他还征集十几万人修建华林苑(用来与数千女子听歌、跳舞、喝酒的建筑)。老百姓都对他怨声载道。
在华林苑竣工当天,石虎亲自进入华林苑观赏。当他来到华林苑最高的观景台凌霄观时,突然有点感概,于是说到:“自非天崩地陷,当复何愁,但抱子弄孙,日为乐耳。”意思是说:以后除非天塌地陷,不然就没什么好担心的,但是抱弄子孙,每天都是非常开心的。
自从当上皇帝后,石虎是更加残暴。他成性,最喜欢杀的就是女性,有事没事见宫中的妃子,宫女不顺眼的就直接杀掉,为了满足他的兴趣,还在向全国召集数万女性供他玩乐,全国上下对他都是恨之入骨。
不久全国各地纷纷爆发农民,虽然没有成功,但是从根本上动摇了后赵的统治根基。
【成语接龙】
抱子弄孙 ↣ 孙康映雪 ↣ 雪操冰心 ↣ 心悬两地 ↣ 地地道道 ↣ 道学先生 ↣ 生知安行 ↣ 行不顾言 ↣ 言不逮意 ↣ 意气用事 ↣ 事以密成 ↣ 成败论人 ↣ 人中狮子 ↣ 子曰诗云 ↣ 云游天下 ↣ 下气怡色 ↣ 色胆迷天 ↣ 天行时气 ↣ 气吞河山 ↣ 山鸡映水 ↣ 水中捞月 ↣ 月晕主风 ↣ 风风雨雨 ↣ 雨散风流 ↣ 流言飞语 ↣ 语短情长 ↣ 长绳系日 ↣ 日昃旰食 ↣ 食不糊口 ↣ 口口声声 ↣ 声色犬马 ↣ 马面牛头 ↣ 头面人物 ↣ 物是人非 ↣ 非昔是今 ↣ 今生今世 ↣ 世道人情 ↣ 情天泪海 ↣ 海岱清士 ↣ 士死知己 ↣ 己溺己饥 ↣ 饥駈叩门 ↣ 门户之见 ↣ 见利忘义 ↣ 义断恩绝 ↣ 绝薪止火 ↣ 火树琪花 ↣ 花光柳影 ↣ 影形不离 ↣ 离世绝俗 ↣ 俗下文字 ↣ 字字珠玉 ↣ 玉走金飞 ↣ 飞声腾实 ↣ 实与有力 ↣ 力微任重 ↣ 重手累足 ↣ 足音跫然 ↣ 然荻读书 ↣ 书香世家 ↣ 家累千金↣
☞请来挑战“孙”字开头的成语接龙吧!
我在评论区等你哟~
【看图猜成语】
根据下列图片提供的信息,分别猜出成语。
1.
2.
3.
4.
5.
6.
先
思
考
再
看
答
案
好吧,机智的小伙伴,
是不是都猜出来啦?
我在评论区等你呀~
本期参考答案:
1.榜上无名/名落孙山 ,2.画饼充饥 ,3.覆水难收
4.乐不思蜀,5.寻枝摘叶 6.幸灾乐祸。
虎年说虎的四字成语,你还能说出几个?
1、一虎不河
2、三人成虎
3、三言讹虎
4、与虎添翼
5、与虎谋皮
6、两虎相争
7、两虎相斗
8、为虎作伥
9、为虎傅翼
10、为虎添翼
11、乔龙画虎
12、九关虎豹
13、九阍虎豹
14、云龙风虎
15、人中LongHu
16、以肉啖虎
17、以肉喂虎
18、以肉諉虎
19、伏虎降龙
20、众虎同心
21、假虎张威
22、养虎为患
23、养虎伤身
24、养虎留患
25、养虎自啮
26、养虎ZiCan
27、养虎自毙
28、养虎自齧
29、养虎贻患
30、养虎遗患
31、冯河暴虎
32、凤叹虎视
33、刺虎持鹬
34、割肉饲虎
35、势成骑虎
36、卧虎藏龙
37、坐山观虎斗
38、垂饵虎口
39、大人虎变
40、大贤虎变
41、如狼似虎
42、如狼如虎
43、如虎傅翼
44、如虎得翼
45、如虎添翼
46、如虎生翼
47、如龙似虎
48、委肉虎蹊
49、官虎吏狼
50、宫邻金虎
51、将门虎子
52、帮虎吃食
53、开柙出虎
54、引狼拒虎
55、引虎入室
56、引虎拒狼
57、引虎自卫
58、打死老虎
59、打死虎
60、打虎牢龙
61、打马虎眼
62、投畀豺虎
63、拒狼进虎
64、拒虎进狼
65、捉虎擒蛟
66、捋虎须
67、握蛇骑虎
68、放虎归山
69、放虎自卫
70、放虎遗患
71、敲山振虎
72、敲山震虎
73、断蛟刺虎
74、春冰虎尾
75、暴虎冯河
76、杨虎围匡
77、杯弓市虎
78、柙虎樊熊
79、潜龙伏虎
80、照猫画虎
81、熊据虎踌
82、熊腰虎背
83、燕颔虎头
84、燕颔虎须
85、燕颔虎颈
86、燕额虎头
87、狐假虎威
88、狐藉虎威
89、狐虎之威
90、狼前虎后
91、狼吞虎咽
92、狼吞虎噬
93、狼吞虎餐
94、狼虫虎豹
95、狼贪虎视
96、狼顾虎视
97、狼飧虎咽
98、狼飧虎食
99、狼飧虎咽
100、狼餐虎咽
101、狼餐虎噬
102、猛虎出山
103、猛虎插翅
104、猛虎深山
105、猛虎添翼
106、甘冒虎口
107、生龙活虎
108、画虎不成
109、画虎刻鹄
110、画虎成狗
111、画虎类犬
112、画虎类狗
113、畏之如虎
114、畏敌如虎
115、盘龙卧虎
116、眈眈虎视
117、离山调虎
118、笑面虎
119、纵虎出匣
120、纵虎出柙
121、纵虎归山
122、绣虎雕龙
123、羊入虎群
124、羊落虎口
125、羊质虎皮
126、舄乌虎帝
127、藏龙卧虎
128、虎不食儿
129、虎体元斑
130、虎体原斑
131、虎体熊腰
132、虎体鹂班
133、虎兕出柙
134、虎党狐侪
135、虎入羊群
136、虎卧龙跳
137、虎变龙蒸
138、虎口余生
139、虎口扳须
140、虎口拔牙
141、虎口拔须
142、虎口逃生
143、虎咽狼飧
144、虎咽狼餐
145、虎啸狼号
146、虎啸风生
147、虎啸风驰
148、虎啸龙吟
149、虎头燕颔
150、虎头燕额
151、虎头虎脑
152、虎头蛇尾
153、虎子狼孙
154、虎尾春冰
155、虎据龙蟠
156、虎掷龙拿
157、虎掷龙挈
158、虎斗龙争
159、虎步龙行
160、虎狼之势
161、虎珀拾芥
162、虎略龙韬
163、虎皮羊质
164、虎目豕喙
165、虎穴得子
166、虎穴狼巢
167、虎穴龙潭
168、虎窟龙潭
169、虎而冠
170、虎背熊腰
171、虎荡羊群
172、虎落平川
173、虎落平阳
174、虎视眈眈
175、虎视耽耽
176、虎视鹰扬
177、虎视鹰瞵
178、虎超龙骧
179、虎跃龙骧
180、虎踞鲸吞
181、虎踞龙盘
182、虎踞龙蟠
183、螭盘虎踞
184、蟠龙卧虎
185、蟠龙踞虎
186、调虎离山
187、谈虎色变
188、豕虎传讹
189、豺狼虎豹
190、豺虎肆虐
191、踞虎盘龙
192、身寄虎吻
193、酒虎诗龙
194、酒龙诗虎
195、降龙伏虎
196、除狼得虎
197、雕虎焦原
198、风虎云龙
199、饥鹰饿虎
200、饿虎之蹊
【孙字开头的成语(孙字开头成语四个字)】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