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班语言教案;学前班语言教案丫丫放鸭

更新:07-31 现代故事 我要投稿 纠错 投诉

针对学前班的一个教学指导

这是来自一位高中语文教授的学习方案:首先设计一份指在教育学前班孩子(虽非直接对应年龄段,但可转化为指导家长或进行社区服务的教案)的语文启蒙教案,为期一个月。以下教案围绕“如何培养学前儿童语文兴趣与基础”展开:

教案主题:启蒙语文乐园——为学前儿童打开语言之门

目标群体:学前班儿童(3-6岁)

教学周期:四周(每周两次活动,每次1小时)

第一周:认识汉字与拼音

活动内容:

1.通过趣味动画和歌曲,介绍汉语拼音的基本构成,让孩子们跟唱学习。

2.利用彩色卡片,教授常见汉字,如“人”、“大”、“小”,结合实物或图片加深理解。

3.设计简单的汉字拼图游戏,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第二周:故事时间与口语表达

活动内容:

1.讲述简单有趣的童话故事,鼓励孩子们听后复述故事大意,锻炼口语表达能力。

2.组织角色扮演游戏,让孩子们在模拟情境中运用新学的词汇和句子。

3.教授基本的礼貌用语,如“你好”、“谢谢”,并在日常互动中实践。

第三周:儿歌与古诗词启蒙

活动内容:

1.学习经典儿歌,通过肢体动作和节奏感受语言的韵律美。

2.引入简短易懂的古诗词,如《静夜思》的前两句,结合图画讲解诗意。

3.鼓励孩子们尝试创作自己的“小诗”,可以是简单的句子组合,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

第四周:亲子阅读与写作初探

活动内容:

1.推荐适合学前儿童的绘本,鼓励家长与孩子共读,增进亲子关系。

2.教授简单的书写技巧,如握笔姿势、笔画顺序,让孩子们尝试书写自己的名字。

3.设置“小小作家”环节,让孩子们用图画加简短文字的形式记录一周中的趣事,培养写作兴趣。

教学方法:

采用游戏化教学、情景模拟、亲子互动等多种方式,使学习过程充满乐趣,同时注重个体差异,鼓励每个孩子按照自己的节奏进步。

评估方式:

通过观察孩子们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口语表达能力的提升、以及亲子阅读后的反馈,综合评价教学效果。重要的是激发孩子们对语文的兴趣,而非单一的成绩评价。

屈老师大班主题教案《刷牙歌》

设计背景

  学前班正是幼儿换牙的时期,所以经常可以看到孩子们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谈论牙齿的话题,同时,龋齿问题在幼儿中也严重存在,针对这一现状,我在本班开展《刷牙歌》的主题学习活动。

活动目标

  1. 了解刷牙的作用和正确刷牙的方法。

  2. 学念儿歌。

重点难点

  1. 了解刷牙的作用和正确刷牙的方法。

  2. 认读词语:刷牙。

活动准备

  1. 主题活动录音带学前班①(春季)1盒,录音机1台。

  2. 每个幼儿主题活动图画书《工具百宝箱》1册、牙齿模型1个、牙刷1把。

活动过程

  1. 互动交流。

  组织幼儿说一说应该怎样保护牙齿。

  2. 欣赏儿歌。

  教师朗诵儿歌,让幼儿听完后回答:“为什么要刷牙?什么时候要刷牙?”让幼儿边看《工具百宝箱》第48页边听教师朗诵儿歌。结合活动,认读词语:刷牙。

  3. 学念儿歌。

  ⑴请幼儿找出儿歌中相同、相似的句子。[教案来自:屈老师教案网.]

  ⑵采用分句问答的形式教幼儿念儿歌,指导幼儿发准翘舌音:齿和刷。

  ⑶指导幼儿跟着录音带完整地朗诵儿歌。

  4. 学刷牙。

  ⑴教师问:“怎样刷牙才是正确的?”鼓励幼儿说出或做出动作。教师用牙齿模型示范正确刷牙的方法,幼儿模仿练习。

  ⑵播放《刷牙歌》,幼儿跟随音乐齐刷牙。指导幼儿完成《工具百宝箱》第49页练习。

教学反思

  幼儿都知道刷牙可以保护牙齿,但事实上幼儿不喜欢刷牙,不知道怎样正确刷牙。活动中不仅让幼儿懂得如何刷牙,而且让刷牙有了音乐,有了乐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于幼儿在意识上接受了,所以他们变得愿意刷牙,喜欢刷牙了。

【学前班语言教案;学前班语言教案丫丫放鸭】相关文章:

1.动物故事精选:寓教于乐的儿童故事宝库

2.《寓教于乐:精选动物故事助力儿童成长》

3.探索动物旅行的奇幻冒险:专为儿童打造的童话故事

4.《趣味动物刷牙小故事》

5.探索坚韧之旅:小蜗牛的勇敢冒险

6.传统风味烤小猪,美食探索之旅

7.探索奇幻故事:大熊的精彩篇章

8.狮子与猫咪的奇妙邂逅:一场跨界的友谊故事

9.揭秘情感的力量: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与决策

10.跨越两岸:探索彼此的独特世界

上一篇:学前班语言教学计划—学前班语言学期计划怎么写 下一篇:学富五车【学富五车是什么生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