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然后知不足的意思;学然后知不足后一句

更新:08-01 现代故事 我要投稿 纠错 投诉

学渣对学习最大的误解就是不停的听

我见过很多家长和同学,非常焦虑,学习成绩一直不见提高,然后就不停的换老师听课,不提分,然后又换老师,然后继续不提分,然后接着换老师,到后面家长和学生都疲态尽显,结果自然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

家长们很疑惑,同学们也很疑惑,很多老师也很疑惑,这就是一个巨大的思维误区,我们总觉得对于学习这件事情而言,老师的讲是最重要的,学生的听是最重要的,其实这就是长久不提分的根本原因。

我做了督学陪练的项目,很多周围人觉得我是为了赚钱,其实并不是,赚不赚钱并不是我关心的,而是我要通过体系来验证,从根本上解决提分这个巨大的问题。

既然学习最重要的不是听,那是什么呢?让我们来看看古代智者们的说法:

论语》开篇的第一句话,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礼记·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唐韩愈《劝学诗》: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患足己不学,既学患不行。

老子道德经》:“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其实这些都表达了一个核心的思想,就是学完之后的做才是根本,所以学习最重要的是练习,学到了知识,听到了知识之后去进行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所在,然后再通过练习去解决问题。

而学渣们的问题就是懒惰心理,总期待有老师能够代替自己解决学习的一切环节,当听完之后不进行练习,当练习之后不找到问题去改进,就变成了不断地听,不断地忘,不断地不提分。

然后就进入我们上一篇的抱怨环节,抱怨所有的不如意,于是换一个老师,继续一样的方式,那能不能解决呢?

当然可以,而且解决的方法非常简单,就是听完之后马上就去练习,不要抱怨,不要找借口,不要关心别的,就是这一个动作,就会让学习的效率立马提升,坚持三个月必然有效果,有效果记得来下面还愿。

那为什么很多人知道了还是不愿意去做呢?因为他们不是再找学习的方法,而是在找学习的魔法,他们想通过不断的换老师,从而找到不用辛苦不用学习的捷径,正所谓大道至简而枯燥,邪径幽深而迷人。

《道德经》:学而知不足,不足而知学

图片源自网络

《道德经》有言:“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意思是说,知道自己有不知道的,是高明的,不知道却自以为知道,就有问题了。圣人之所以没有缺点,是因为把缺点当问题来重视。这句话启示我们,一个人只有正确认识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认真检视和改正,才能少走弯路、少犯错误,从而在成长和发展的路上行稳致远。

图片源自网络

知不足,就要保持虚心学习的态度。学而知不足,不足而知学,自知无知才会永远求知。虚心是从知不足而来的,常知自身不足,才能体察到别人的优点,保持虚心学习的态度。三国时吴国名将吕蒙以白衣渡江战胜关羽而名扬天下,他原本出身行伍、没有文化,经孙权劝学后认识到自身不足,坚持读书学习,提高自己,渐有学识。有一次,学识丰富的鲁肃在与吕蒙讨论国家大事后,对他的学识和才能大加赞赏道:“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一个人意识到自己的不足才会有求知的欲望,才能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精神和自觉,以人为镜,照差距,以事为例,看不足,以己为训,查过错,在求知的道路上自我审视、看清方向、勤奋学习、完成突破。

图片源自网络

知不足,就要树立自我更新的理念。知不足者能看到自己的缺失,明白理想与现实的距离,也更容易看到别人身上的长处。这既是一种勇气,更是一种自我革新的进取精神。唐朝诗人刘禹锡在《昏镜词》引词中提到“其一皎如,其九雾如”,然而喜昏镜者十居其九。因昏镜能隐藏不足、使人心情舒畅而自欺欺人,难以认清自我,孰不知,非镜昏,实心盲。晚清重臣曾国藩是个非常好学的人,他曾拜理学大师唐鉴和倭仁为师,虚心向他们求教可以改变自身不足的方法,记日记就是其中之一。他通过写日记的方式记下自己每天的不足之处,在他去世前一天的日记中,还可以看到他对自身各种不足的思考。以史为鉴,我们要主动、自觉地审视自己,审慎地看待差距,若不能客观、全面地认识自我,如《韩非子·喻老》中所言的“目不见睫”,只是自我陶醉、固步自封,那改变自我、提升自我又从何谈起?

知不足,是对自我客观清醒的认知,需要我们客观地审视自己。跳出自我,观照自身,如同照镜子。不但看正面,也要看反面;不但看到自身的亮点,更要觉察自身的瑕疵,否则只会陷入孤芳自赏、妄自尊大的境地。鲁迅说过:“我的确时时刻刻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无情地解剖自己。”真正的智者总是从自身寻找问题根源,88岁高龄的齐白石,鉴赏自己年轻时的一幅作品,发现自己画功已大不如前,便每天深夜一笔一笔地练习描红。儿子不解地问:“您早就盛名于世,怎么想起描红这般初级的东西?”他回答:“现在我的声望高,很多人觉得我随便抹一笔都是好的,我也被这些赞誉弄得飘飘然了,无形中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直到前几天我看到年轻时画的一幅画,才猛然警醒——我不能再被外界那些不实之词蒙蔽了。”

知不足不是目的,而是追求进步的途径,靶向在“行”,要有所为。知不足实乃成功之基石。我们每个人既要认识到自身不足,还要接受别人指出的不足,更要有改正不足的勇气和毅力,将不足变“充足”。入山问樵,入水问渔,只有克服少知而迷的困境和本领不足的恐慌,知不足然后奋进,进而提升整体的精神境界和本领,担当才更有底气。若一味做不懂装懂的“南郭先生”,不能正确对待自己,耽误的将是自身前途。

来源:“国家监委网站”

编辑:马京京、阿杰

【声明:本号为“全民阅读推广”官方公益账号,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其它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谢谢】

【学然后知不足的意思;学然后知不足后一句】相关文章:

1.动物故事精选:寓教于乐的儿童故事宝库

2.《寓教于乐:精选动物故事助力儿童成长》

3.探索动物旅行的奇幻冒险:专为儿童打造的童话故事

4.《趣味动物刷牙小故事》

5.探索坚韧之旅:小蜗牛的勇敢冒险

6.传统风味烤小猪,美食探索之旅

7.探索奇幻故事:大熊的精彩篇章

8.狮子与猫咪的奇妙邂逅:一场跨界的友谊故事

9.揭秘情感的力量: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与决策

10.跨越两岸:探索彼此的独特世界

上一篇:学然后知不足—学然后知不足比喻论证300字 下一篇:学生爱情故事【学生爱情故事第二部 罗马尼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