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 杨虎城生前遗诗
作者:杨子才 来源:报
历数十年岁月,笔者搜集民国一代人物诗词。其中颇为珍贵的是张学良、杨虎城的部分遗诗。可以说,国内外广大华人对张、杨的诗知之甚少。
先说杨虎城的诗。
杨虎城是陕西蒲城人,生于1893年,比张学良年长8岁。1936年12月12日,时任第十七路军总指挥、陕西绥署的他与张学良一起发动“西安”,对蒋介石实行“兵谏”,促成全国一致。此后,他被蒋介石长期监禁。1949年9月6日,这位坚决反蒋的爱国将领在重庆中美合作所惨遭。笔者搜集到他的诗有3首。
自誓诗
西北山高水又长,
男儿岂能老故乡?
黄河后浪推前浪,
跳上浪头干一场!
还我旧山河
西北大风起,东南战血多。
风吹铁马动,还我旧山河。
无题
崇仁楼上感慨多,
世事纷纭奈若何!
大好河山今安在?
恨不杀敌奏凯歌。
再说张学良的诗。
张学良字汉卿,辽宁海城人,生于1901年。曾任东北边防长官、陆海空三军副总。他与杨虎城一同发动“西安”后被蒋介石长期软禁。2001年,他病逝于海外。笔者也搜集到他3首诗。
游华山感怀
极目长城东眺望,
江山依旧主人非。
深仇积愤当须雪,
披甲还乡奏凯归。
东北大学西安新校舍题词
沈阳设校,经始维艰。
至“九一八”,懆遭摧残。
流离燕市,转徙长安。
勖尔多士,复我河山!
谒郑成功祠
孽子孤臣一稚儒,
填膺大义抗强胡。
丰功岂在尊明朔,
确保台湾入版图。
由于得来不易,笔者已将张、杨两位爱国志士的诗收入业已出版的《民国六百家诗钞》。但十分遗憾,张学良《谒郑成功祠》这首七绝,见到时抄在一张纸片上,编书时找不到了。近日翻检笔记,喜出望外又发现了这首诗。窃以为,此诗弥足珍贵,因为它是张学良晚年在台湾所作,而“确保台湾入版图”一语,更昭示了张学良心向祖国统一的爱国情怀。笔者编的书不大可能再版,特拈出此诗,以志不忘,并供爱好者共赏。
写到这里,还想说几句诗坛与张、杨有关的话头。多年来,无论还是台湾,以诗词吟咏评说张学良、杨虎城者众多,其中亦有可传世之作。但以笔者读过者而言,尤佳者应数王佐邦《破阵子·缅怀张学良》一阕:
“纵有班迁史笔,汗青不尽功。内外长城相共帜,捉放恩仇顿释冰,转轮天地新。
千古豪雄无数,传奇谁比斯星?面死等闲任毁誉,唯献丹心华夏兴,壁还有后生。”
此词之所以胜人一筹,是因为它从漫漫历史长河中上下纵横对比,道出了张学良一生的功业,特别是他在国家民族生死存亡关头,与杨虎城一同实行“兵谏”,促成全国一致的千秋伟业。诗词以咏史为难,以小令写重要历史人物更是难上加难。这阕《破阵子》意境宏阔,遗音绕梁,足以告慰生前久困囹圄的张学良的英灵于九泉之下。
孤臣孽子难救家国
《北平无战事》里的方步亭说了一句话:从来没有孤臣孽子能救国救家的。
孤臣孽子,指孤立无助的远臣,和贱妾所生的庶子, 引申为不容于当权主流但心怀忠诚的人。
整个《北平无战事》就印证了这个观点,蒋经国带着曾可达、梁经纶这样一群孤臣孽子,一面跟作战,一面跟内部的腐败主流作战,以铲除腐败争取民心,期望以此获得战胜的资本,所谓一次,两面作战。可最终还是失败了,蒋介石在关键时刻受到巨大压力,没有支持蒋经国,反腐败和币制改革失败,蒋经国被贬,梁经纶远走美国,曾可达自杀。
蒋经国这一群清流自称为孤臣孽子,是因为主流就是根深蒂固、盘根错节的腐败,而蒋介石本人,一直离不开这个腐败体系的源源不断的能量供给。
孤臣孽子难救家国,因为局部力量无法颠覆整体体系,体系不供给能量,局部只能枯竭。
《北平无战事》里,方步亭是一个极深刻的人物,他哲学般的预言了蒋经国必将失败,他在统治的政经体系里如何自处,是巧妙的。
方步亭不是,只是一个技术官僚,但既然在体系内,就必须为其腐败服务,所以梁经纶和何其沧这些清流是看不起方步亭的。梁经纶对何其沧说,你跟方步亭做朋友,不觉得丢身份吗。何其沧沉默以对。
这当然看错了方步亭。
因为孤臣孽子难救家国,所以方步亭不会去干蒋经国那帮清流干的事,不会去跟整个体系斗争。所以方步亭帮宋家孔家捞钱,是他不得不干的事,他如果不干,自然会有人替换他继续干,只会干的更多。
但方步亭又良心未泯,是个正人君子。他之所以坐在技术官僚的位置上,是要有用武之地,也就是在职位允许下,尽量干好事,那些可干可不干的坏事,则绝不干。比如帮宋家孔家捞钱,但自己绝不跟着喝汤,比如用自己的能量去救示威被捕的学生,比如币制改革中,把自己所有的美金和金银都交出来,甚至老婆的嫁妆细软也交出来,绝不私藏,跟老百姓一样的待遇。
蒋经国这些自命的孤臣孽子们对曾国藩推崇备至,因为他们都是不反当权者,而且忠心耿耿。不过更像曾国藩那样做事的却可能是方步亭。曾国藩是晚清的栋梁,他并没有企图根本改变行将就木的晚清王朝,而是在其职权范围之内做份内事。曾国藩杀降兵,屠城,纵容其弟弟收受贿赂,既为了保住晚清那个政权,也为了在这个腐朽体系里自保。
在体系里不得不干的坏事,总有人干的事,那就干,可干可不干的坏事,不干,这是曾国藩和方步亭的共同之处。既不做清流,也不做所谓的孤臣孽子,这两者都难免被主流排斥。做体系里的不倒翁,只有留在主流体系内,能做的好事才能最大化。
但孤臣孽子也有硬币的另一面。
这个词最早是孟子说出来的:“独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虑患也深,故达。”意思是,因为远离权力中心,所以处处被排挤,被打压,被诬陷,也就因此能居安思危,深谋远虑,斗志顽强,也能看到这个体系的危险和脆弱处,同时又能洁身自好坚持信念,所以能活下来的孤臣孽子往往是很精彩的一种存在。
这个判断,在蒋经国本人身上印证了。在经历48、49年“打老虎”的失败后,蒋经国被贬,暂时的失去了权力,但之后又被蒋介石启用,直到后来接班,大展拳脚。
蒋经国接班,除了他是蒋介石大儿子之外,恐怕有一条是至关重要的,那就是蒋介石遭遇了无力挽回的失败,他深知那个旧体系的问题,他深知旧体系会瓦解,新体系必须被建立,而那个曾经做了孤臣孽子的,跟旧体系激烈斗争而落败的蒋经国,是当然的最好的人选。
对蒋经国的评价是:他是一个强大的威权领袖,同时又亲手终结了威权。这样的事情,发生在一个曾经的孤臣孽子身上,再自然不过了。唯孤臣孽子,深知变革的必要,也有顽强的生命力。
但这并不证明方步亭的判断是错的,方步亭仍然是对的。反抗一个体系的孤臣孽子是很难成功的,作为孤臣孽子的蒋经国是失败了的。而蒋经国后来的成功,其身份不再是孤臣孽子,而是翻身做了一号位,一号位自己做了变革。而帮助他坐上一号位的前任,是经历了惨痛的不可挽回的失败的。
所以,是体系的失败拯救了孤臣孽子,是体系的失败拯救了体系。
看孤臣孽子在商业上的案例。
据说华为有和蓝军之分,蓝军扮演假想敌,随时进攻,来抵御入侵,蓝军作战方法是“出人意料”的,这就给带来很大的威胁,只有经常与他们“打交道”才不会打败仗,强大的蓝军使在演习中不断进步。蓝军存在于任何领域、任何流程,任何时间和空间都有红蓝对决。
这是鼓励孤臣孽子的存在,让孤臣孽子成为主流体系的一部分,本质上,其实是消灭了“孤臣孽子”这样一种存在,反对力量也是主流,这是一种伟大的建设。
张小龙的广州研发部,俗称广研,既不在腾讯的总部深圳,也不在北京,相对独立,天性就是在野不在朝,不喜欢去总部争资源、求抱抱那一套,加上是从外部收购而来,长期处于“主流嫡系”之外,作风自成一体,据说这样一支队伍,在强管理和强组织部氛围的阿里是不可能存在的。
即使在腾讯内部,广研也一度不被看好,据说曾经讨论过换掉张小龙,但被总办一两位非常赏识张小龙、现在已经退休的大佬硬保了下来。
后来就是张小龙这只队伍,鲜明的“孤臣孽子”,在微信之战里击败了另外两只“嫡系”,最终成了腾讯大船的压舱石。
马化腾说的灰度,暗含着对孤臣孽子这种反对力量的理解和容忍,马化腾说的赛马中相马,为孤臣孽子提供了空间。
论到个体的思维日常,所谓孤臣孽子,就是要凡事都要反过来再想一遍。
据说任正非是这样说的:人的一生中从来都是红蓝对决的,我的一生中反对我自己的意愿,大过我自己想做的事情,就是我对自己的批判远远比我自己的决定还大。
水火既济,雌雄同体。
【孽子孤臣;孽子孤臣义夫节妇啥意思】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