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成语故事 | 守株待兔
源自WX公众号 【每日成语故事 萌甲成语】
典故
从前,宋国有个农夫。一天他在田里耕作,忽然看到有只野兔子从远处奔来。只见它狂奔乱闯,竟撞在田边突出地面的一个树根上,顿时折断脖子死去了。
农夫喜出望外,赶紧跑过去,把那只死兔拣起来,带回家去,美美地吃了一顿。
自从白白拣到这个便宜之后,农夫再也不下田耕作了。他放下农具,每天坐在那个树根旁,希望再有野兔撞死在树根上。
一天过去了,两天过去了,十天半月过去了,农夫再也没有等到第二只撞树的野兔,但地里的庄稼却荒芜了。人们都取笑他这种行为,并且很快传遍了宋国。
一只野兔撞在树根上死去,这本来是非常偶然的事。它并不能证明,别的野兔也一定会撞死在这个树根上。可是这农夫竟然放下农具,不再干活,而专等这种偶然的收获,实在是太愚蠢、太懒惰了。
科学解释
兔子的两眼间距比较大,这是为了能更好的发现捕猎者。但因此它们看正前方的物体比较困难,缺乏双眼视觉。加之奔跑速度较快,因此有时遇到正前方的障碍会来不及停下或者拐弯而撞上,造成“守株待兔”的现象出现。
释义
株:树桩。
故事所表达的哲理是把偶然性当成了必然性。比喻死死守住狭隘的经验,不知变通。也用来比喻坐待其成,不求进取。
辨析
[近义] 刻舟求剑、缘木求鱼、墨守成规
[反义] 随机应变、通权达变、除旧布新
用例
吾料兄必定出身报国,岂是守株待兔之辈。(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九十四)
源流变化
[守株待免] 《韩非子·五蠹》(集释本一九1040):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株:树桩。故事所表达的哲理是把偶然性当成了必然性。
成语动画 —— 守株待兔
后来用[守株待兔],比喻死死守住狭隘的经验,不知变通。待也作“伺”。伺:守候。张衡《应闲》(《后汉书》五九1906):世易俗异,事埶(势)舛殊,不能通其变,而一度以揆之,斯契船而求剑,守株而伺兔也。 契:用刀雕刻。|《景德传灯录·一七·澧州钦山文邃禅师》:守株待兔,枉用心神。|宋·陈师道《后山居士文集·一七·请月长老再住荐福疏》:守株待兔,虽达者之不为;面壁磨砖,亦占人之常事。
又作[待兔守株]。宋·释语明《联灯会要·一六·福州普贤元素禅师》:设使万机休罢,千圣不携,还同待兔守株,未是通方达士。|明·李开先《闲居集·四·送棋客吴橘隐兼及吴升甫》:亡羊只为多歧路,待兔何须但守株。|清·查慎行《敬业堂诗集·一九·再疊前韵示恺功》:待兔只疑株可守,求鱼方悔木难缘。
也用来比喻坐待其成,不求进取。《古今小说》一八257:李氏道:“妾闻洽家以勤俭为本,守株待兔,岂是良图?”|明·徐霖《绣襦记·五·载装遣试》:丈夫学飞黄远驰,肯待兔终朝守株?
又作[因兔守株]。温庭筠《病中书怀呈友人》(《全唐诗》五八〇):经济怀良画,行藏识远图。未能鸣楚玉,空欲握隋珠。定为鱼缘木,曾因兔守株。
也省作[守株]。《韩非子·五蠹》: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罗隐《答宗人衮》(《全唐诗》六六五、《全五代诗》六九,“衮”作“兖”):敢恨守株曾失意,始知缘木更难求。
又省作[株守]。清·沈德潜《<古诗源>序》:有明之初,承宋、元遗习,自李献吉以唐诗振,天下靡然从风,前后七子,互相羽翼,彬彬称盛,然其敝也,株守太过。
又省作[待免]。欧阳詹《送王式东游记》(《全唐文》五九六):予怀待兔之固,犹伺北阙寝书之报;公范(王式之字)见变豹之理,将游东诸侯之国。
“做最深入、最浅出的成语平台” 写留言
解释小学三年级语文课文《守株待兔》中而身为宋国笑
现在的语文真是越来越难了,以前要初中才学的文言文,现在小学三年级就开始接触了,今天来讲解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守株待兔》中”而身为宋国笑“的翻译问题。
有三年级的语文老师在讲授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5课《守株待兔》时,遇到一个问题。问我《守株待兔》中最后一句“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怎么翻译?而且还拿出下面的题目,问我到底选什么。题目如下:
再读课文《守株待兔》,我知道: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对这句话的理解为( )。
A.兔子不会再得到了,而自己却成为被宋国人笑话的对象。
B.兔子再也没有得到,而他本人却被宋国人笑话。
通过题目可以看出,这道题目就是考的对“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这句话的翻译,而选项A和B的表达的意思其实是相同的,意思表达是相同,那我们就要分析细节。其实A和B选项的前半句的翻译,是基本没有太大差别,那么主要是对后面“而身为宋国笑。”的翻译。
我们不难看出,其实A和B选项的差别主要在“而身为宋国笑”这句中“为”字的解释。
A选项中说“而自己却成为被宋国人笑话的对象。”这里的翻译,把“而身为宋国笑。”中的“为”字解释为“成为”。
B选项中说“而他本人却被宋国人笑话。”这里的翻译把“而身为宋国笑。”中的“为”字解释为“被”。
那么那句翻译更准确呢?笔者翻阅了教育出版社的《教师用书》里面这样解释:
“为”在“而身为宋国笑。”一句中表被动。
那么,答案就显而易见了,这道题中就选B。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的解释应该为“兔子再也没有得到,而他本人却被宋国人笑话。”
每次发文总有各路大侠评论,你发这些有什么意义,学生弄清个大概意思就可以了,这题目出的真是“鸡蛋里面挑骨头”,我这篇解答写的也没有什么意义。
研究这个当然有非常大的意义,语文课最基本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如果不把这个“而身为宋国笑”的”为“解释清楚,那么就无法把课文读正确。因为“为”字是多音字。
关于“为”这个多音字字,字典中这样解释:
[ wéi ]
1.做:有~。事在人~。敢作敢~。大有可~。
2.充当:选他~代表。
3.变成;成:一分~二。化~乌有。变沙漠~良田。
4.是:十寸~一尺。
5.姓。
6.被(跟“所”字合用):这种艺术形式~广大所喜闻乐见。
7.常跟“何”相应,表示疑问或感叹:何以家~(要家干什么)?
8.附于某些单音形容词后,构成表示程度、范围的副词:大~高兴。广~传播。深~感动。
9.附于某些表示程度的单音副词后,加强语气:极~重要。甚~便利。颇~可观。尤~出色。
[ wèi ]
1.帮助;卫护:~吕氏者右袒,~刘氏者左袒。
2.表示行为的对象;替:~你庆幸。~服务。~这本书写一篇序。
3.表示原因、目的:大家都~这件事高兴。~建设伟大祖国而奋斗。
4.对;向:不足~外人道。
我们发现,如果解释成“被”这个意思那么读音是[ wéi ],如果解释成“表示行为的对象”那么读音是[ wèi ],
在“而身为宋国笑”这句中“为”表示被动就应该读[ wéi ],如果不弄清楚,把”为“解释成”成为“就要读[ wèi ]了。
如果作为语文老师,课文的读音都读不准,那么真是”而身为学生家长笑“了。
作为语文老师,我只想说——”我太难了“。
五年级部编版语文全册成语解释
部编版语文
五年级(上)
1.刻舟求剑:比喻死心眼,不懂得变通。
2.守株待兔:株,树桩子。比喻不经过努力而想获得成功的侥幸心理。
3.螳臂当车:当,阻挡。比喻自不量力去做办不到的事,必然失败。
4.滥竽充数: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行家里充数,或拿不好的东西混在好的东西里充数。
5.掩耳盗铃: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
6.买椟还珠:椟,木匣子。比喻没有眼光,取舍不当。
7.东施效颦:颦,皱眉。比喻胡乱模仿,效果很坏。
8.邯郸学步:比喻模仿别人不成,反而丧失了原有的技能。
9.哀鸿遍野:悲鸣的大雁遍布原野。比喻到处都是流离失所的灾民。
10.铤而走险:铤,快跑的样子。因走投无路而采取冒险行动。
11.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敌军来了,就派将官率军抵挡:洪水来了,就用土筑坝拦截。比喻对待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态度。
12.替天行道:代替上天执行正道,即按照天意,在人世间做正义的事。
13.志存高远:形容志向远大。
五年级(下)
1.风流潇洒:潇洒,行动举止自然大方。指英俊有才干,气度大方自然。
2.气宇轩昂:轩昂,气度不凡。形容人的精神饱满,气度不凡。
万能收藏夹放试卷 ¥16.8 购买【守株待兔的意思解释,守株待兔的意思解释和道理】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