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个成语解析之“安步当车”
“安步当车”意思是慢慢地步行,就当作是坐车。它常用来形容人在轻松的状态下,不急于求成,以从容的步伐前进。
安步当车体现了一种平和、淡定的生活态度。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人们往往忙碌于各种事务,急于追求速度和效率。而“安步当车”则提醒我们,有时候放慢脚步,享受过程,也能收获不一样的风景和感悟。
比如,你可以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放弃坐车,选择步行去公园。一路上,你可以欣赏沿途的花草树木,感受微风的吹拂,这种悠闲的方式就可以说是“安步当车”。
这个成语的来源呢,出自《战国策·齐策四》。战国时期,齐宣王想让颜斶来为自己效力。齐宣王召见颜斶的时候,颜斶走到殿前的台阶处就停住了。齐宣王很不高兴,就说:“颜斶,你过来!”颜斶却回答:“大王,你过来!”齐宣王顿时脸色大变。左右大臣都责备颜斶说:“大王是君主,你是臣民,大王可以叫你过来,你怎么能让大王过来呢?”颜斶不慌不忙地回答:“我如果走到大王面前去,说明我羡慕他的权势;如果大王走过来,说明他礼贤下士。与其让我羡慕大王权势,还不如让大王礼贤下士的好。”
齐宣王恼怒地问颜斶:“那你说,是大王尊贵,还是士人尊贵?”颜斶回答:“当然是士人尊贵,从前秦国进攻齐国的时候,秦王曾经下过一道命令:有谁敢在高士柳下惠坟墓五十步以内的地方砍柴的,格杀勿论!他还下了一道命令:谁能砍下齐王的脑袋,就封他为万户侯,赏金千镒。由此看来,一个活着的君主的头,竟然连一个死了的士人坟墓都不如啊。”齐宣王无言以对。
后来,齐宣王想让颜斶留下,许给他荣华富贵。颜斶却辞谢说:“璞玉生在山里,一经雕琢就破坏了它的本性;不是说它不宝贵,而是璞玉的本来面目就不复存在了。士人生在穷乡僻壤,如果选拔上来,就会享受到荣华富贵;不是说他不尊贵,而是他的精神本质就会被伤害。我情愿希望大王让我回去,每天晚点吃饭,就权当是吃肉;安稳而慢慢地走路,就权当是乘车;平安度日,并不比权贵差。清静纯正,自得其乐。”颜斶说完,就告辞离开了。这其中“安步以当车”体现了颜斶不慕权贵、安于平淡生活的心境。
在我们的写作中,可以用“安步当车”来描写一个人的从容不迫,或者表达对慢生活的向往。例如:“他总是安步当车地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用心感受着这座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一天一成语:安步当车
【成语名字】:安步当车
【成语拼音】:ān bù dàng chē
【成语释义】:该成语的意思是指是以从容的步行代替乘车,形容轻松缓慢地行走,也指人能够安守贫苦生活;
【成语出处】:《战国策·齐策四》:“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 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无罪以当贵,清静贞正以自虞。
【成语用法】:在句子中一般作谓语。
【近义词】:从从容容、安贫乐道、安贫守道、缓步徐行
【反义词】:匆匆忙忙、急于求成、迫不及待
【成语造句】:
1.他拍拍身上的灰尘,身吸一口气,安步当车地继续向前行进。
2.我家离工厂不远,上下班都是安步当车。
3.两人家都住宣南,离宣武门也不算很远,又都没有马,只能安步当车,在暮色低沉的京城街头缓缓而行。
【成语故事】:
战国时期,齐国有位隐士名叫颜斶(chù)。齐宣王慕他的名望许久,于是就把他召进宫来。颜斶随随便便地走进宫内,来到殿前的阶梯处,见宣王正等待他拜见,就停住脚步,不再行进。
宣王见了很奇怪,就呼唤说:“颜斶,过来!”不料颜斶还是一步不动,呼唤宣王说:“大王,过来!”宣王听了很不高兴,左右的大臣见颜斶目无君主口出狂言,都说:“大王是君主,你是臣民,大王可以叫你过来,你怎么可以叫大王过来呢?”
颜斶说:“我如果走到大王面前去,说明我羡慕他的权势;如果大王走过来,说明他礼贤下士。与其让我羡慕大王权势,还不如让大王礼贤下士的好。”齐宣王恼怒地说:“到底是君王尊贵,还是士人尊贵?”颜斶不假思索地说:“当然是士人尊贵,君王并不尊贵!”宣王说:“你说这话有根据吗?”颜斶神色自若地说:“当然有。从前秦国进攻齐国的时候,秦王曾经下过一道命令:有谁敢在高士柳下季坟墓五十步以内的地方砍柴的,格杀勿论!他还下了一道命令:有谁能砍下齐王的脑袋,就封他为万户侯,赏金千镒。由此看来,一个活着的君主的头,竟然连一个死的士人坟墓都不如啊。”齐宣王无言以对,满脸不高兴。
大臣们忙来解围:“颜斶,过来!颜斶,过来!我们大王拥有千乘之国,东西南北谁敢不服?大王想要什么就有什么,老百姓没有不俯首听命的。你们士人太卑鄙了!”
颜斶回答说:“不对。我听说,古之大禹时代,诸侯有万国。为什么会这样呢?是由于他们掌握了一套重教化、、爱民的办法,并且重视士人,善于发挥他们的才能。所以舜帝出身于农民,发迹于穷乡僻壤,终成为天子。到了商汤时代,诸侯也有三千。可是到了现在,称孤道寡的只不过二十四家。由此看来,这难道不是由于"得士"和"失士"的政策造成的吗?如果诸侯渐渐地被杀戮、被消灭,到那时,就是想要做个里巷的看门人,又怎么可能呢?所以,《易经》上不是这样说吗:"高高在上的统治者,如果不重视士人,善于运用他们的才能,做些踏踏实实的工作,只是一味地喜欢弄虚作假,标榜虚名,他们必然走入骄傲奢侈的岐途;骄傲奢侈,灾祸必然随之而来。所以没有实际效用,却只喜欢空名的,国土将日益削减,国力将日益衰弱;没有好的德行,却希望幸福的,必然处境困窘;没有建立功,却只图享受俸禄的,必然蒙受侮辱。这一切必然招致严重的祸害。所以说"好人喜功者,必定不能建立功业;空言而无行者,终究不能实现他的愿望。"这都是爱虚名、好浮夸,无爱民实效者的必然下场。所以尧有九佐,舜有七友,禹有五丞,汤有三辅。自古至今,如果不得到士人辅助而能建功立业的,从未有过。所以国君不应该以经常向人请教为耻辱,不应该以向别人学习而感到渐愧。因此,言行符合社会的规律,德才兼备,而能传扬功名于后世的,象尧、舜、禹、汤、周文王他们就是这样。所以说:"真正得道、体道,掌握了规律的人,就可以主宰一切。"那些在上能窥见事物的本源,在下能通晓事物的流变,了解事物很透彻的最圣明的人,怎么会遭到削弱、困窘、受辱等灾祸呢?《老子》说:"贵必以贱为根本,高必以下为基础。所以,侯王自称孤、寡、不谷,这不正是贵为贱的根本吗?难道不是吗?"所谓孤、寡,就是人们处于困窘、卑贱的地位。可是侯、王自己称孤道寡,难道不是侯、王谦居人下、重视士人的证明吗?尧传位于舜,舜传位于禹,周成王任用周公旦,世世代代都赞扬他们为英明的君主。这正是因为他们深知士人的可贵。”
宣王听到这里,才觉得自己理亏,说:“我是自讨没趣,听了您的一番高论,才知道了小人的行径。希望您接受我为您的学生!今后您就住在我这里,我保证您饮食有肉吃,出门必有车乘,您夫人和子女个个会衣着华丽。”颜斶却辞谢说:“玉,原来产于山中,如果一经匠人加工,就会破坏;虽然仍然宝贵,但毕竟失去了本来的面貌。士人生在穷乡僻壤,如果选拔上来,就会享有利禄;不是说他不能高贵显达,但他外来的风貌和内心世界会遭到破坏。所以我情愿希望大王让我回去,每天晚点吃饭,也像吃肉那样香;安稳而慢慢地走路,足以当做乘车;平安度日,并不比权贵差;清静无为,纯正自守,乐在其中。命我讲话的是您大王,而尽忠直言的是我颜斶。”
颜斶说罢,向宣王拜了两拜,就告辞而去。
成语寓意:
第一,管理者必须礼贤下士,尊重人才。成语安步当车以雄辩的事实论证了君主应该礼贤下士,尊重人成语安步当军以雄辩的事实论证了君主应该礼贤下士,尊重人才这一朴素的方略。要树立人才兴邦、人才兴国、人才兴企的理念,不拘一格选人才,放手大胆用人才,形成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氛围
第二,颜斶安步当车的生活态度、淡泊名利的人生境界,以及黔娄守节不移的高尚操守,值得学习。颜斶和黔娄均能视名利如粪土,视富贵如浮云,体现了他们淡泊名利、从容、平和的人生态度,折射出坦然地面对荣辱、得失的可贵品格。应学习颜斶和黔娄的高尚境界,固守节操,淡泊名利,以平常心对待人生和把握生活,始终保持心灵的高洁、平和、安详、从容,笃守住自己的道德底线。
【成语接龙】:
安步当车→ 车殆马烦→ 烦言碎辞→ 辞赋注评→ 评头论脚→ 脚忙手乱→ 乱箭攒心→ 心怀忐忑→ 忑忑忐忐→ 忐上忑下→ 下气怡声→ 声势烜赫→ 赫然而怒→ 怒火中烧→ 烧犀观火→ 火耕流种→ 种玉蓝田→ 田父献曝→ 曝书见竹→ 竹马之交→ 交相辉映→ 映雪囊萤→ 萤灯雪屋 →屋乌之爱→ 爱别离苦→ 苦不可言→ 言不由中→ 中流砥柱→ 柱石之坚→ 坚强不屈→ 屈打成招→ 招花惹草→ 草率从事→ 事无巨细→ 细雨和风→ 风移俗改→ 改过从善→ 善刀而藏→ 藏锋敛锐→ 锐不可当→ 当仁不让→ 让逸竞劳→ 劳筋苦骨→ 骨腾肉飞→ 飞殃走祸→ 祸福惟人→ 人非物是→ 是非得失→ 失张失智→ 智穷才尽→ 尽思极心→ 心如刀割→ 割据一方→ 方凿圆枘
《安步当车》
该成语最早出自西汉刘向所著《战国策》,意思是指以从容的步行代替乖车,形容轻松缓慢地行走,安守贫贱的生活。
颜斶是齐国著名的高士,齐宣王听闻他的大名,命人把他宣进宫中晤谈。颜斶到底是闲云野鹤、飘然处世之人,见齐宣王高高立于台阶之上,等待颜斶参拜,颜斶故意止住脚步,与齐王对望。
齐宣王见颜斶止步不前,心中不悦:颜斶,见了本王,为何不拜。颜斶始终未动说:大王,您应该先走过来。齐宣王和群臣都对颜斶的傲慢表示不满,有大臣愤愤说:君是君,臣是臣,你一介草民见君不拜,又口出狂言,不尊礼法,你有何功德要大王先礼于你,这难道就是所谓的贤士所尊崇的礼法吗?
颜斶正色道:我若先去叩拜大王,这件事情传出去,大家会说我攀附权贵,毁了我一世英名。倘若大王能屈尊礼贤下士,暖了天下士人之心,又博得个好名头,您说哪样更划算?
齐宣王恨恨说:我贵为一国之君,难道没有你一介草民更为尊贵?颜斶说:您虽贵为国君,但确实没有我等士人身份尊贵。齐宣王说:愿闻其详。颜斶说:当年秦国进攻齐国,途经鲁国,为了保护柳下季的坟墓,秦王下令,有谁胆敢毁了坟墓五十步以内的草木,处死刑;同时又下了一道律令,有谁能砍下齐王的头颅,封万户侯,赏千金。由此可知,一个自称高贵的国君的头颅,竞然连一个死去的士人的坟墓都不如。
颜斶接着说:古之大禹时代,诸侯有万国,是因为他们掌握了一套重教化、、爱民的办法,并且重视士人,善于发挥他们的才能。尧有九佐、舜有七友、禹有五丞、汤有三辅。自古至今,英明的君主如果不得到士人的辅佐而建功立业的,从未有过。所以国君应以经常向别人请教为荣,不应该以向别人学习而感到惭愧。尧传位于舜、舜传位于禹,到周成王时,大胆重用周公旦等,被后世尊称为圣明的君主,这正是他们深知士人的可贵,善待士人,重视士人的明证。
齐宣王说:善,您的这番高论,令我汗颜,希望拜您为师,并请您居住在宫中,可以随时向您讨教,保证您饮食有肉,出行有车可乘。
颜斶说:粗茶淡饭亦能养人,悠然自得的步行,足以当作车乘。说罢,告辞而去
【安步当车、安步当车真悠闲是什么生肖】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