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人老后能拥有的七件奢侈品,你有几件?
我们常常夸一个老人“宝刀不老”,意思是他虽然年纪大了,但功夫还没有落下。其实,不光是功夫,人到老年,需要“宝刀不老”的东西总共有7种:
老伴
少年夫妻老来伴,相伴一生的夫妻,到老才是最为重要的。家常饭,粗布衣,知冷知热老夫妻。
老窝
人到老年要有个避寒挡雨的属于自己的家。要记住:父母的家永远是子女的家,而子女的家永远不是父母的家。
老本
身体是人生的本钱,对于老年人尤为重要。硬朗的体质是财富也是自立的本钱。更是对儿女们的最大付出和支持。
老好人
人到晚年要有个好脾气,看什么都顺眼,听什么都顺耳。
老底
老年人手中要有点积蓄。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不到断气时,积蓄不能随便交出去。
老来乐
人到晚年就要永远保持快乐的心态,这是强身健体的要素之一。
老来俏
人到老年适度“老来俏”,不仅是个人身心健康的需要,也是现代文明的需要。白发一经染黑,也就显得年轻许多;胡子勤刮,可使颜面保持整洁,容光焕发。不仅美化了自己,增添精神,而且也美化了社会,成为一道“夕阳风景”,还利于社交活动,益于身心健康。正如谚语所说“老要时髦少要乖”。
老友
人是社会的。行万里路,读万卷书,阅万个人。这是开拓眼界、增长知识、愉悦心情的必由之路。这个“阅”就是要和人交往。人到老年更要多交朋友,多与人来往。网络开拓了与远隔千里之外的人交往的平台,能更多地交友、会客。
老底
老年人手中要有点积蓄。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不到断气时,积蓄不能随便交出去。
老好人
人到晚年要有个好脾气,看什么都顺眼,听什么都顺耳。
老年谣
六十老人比较小,七十老人满街跑,八十老人不算老,九十老人随便找,百岁老人精神好得不得了。
老来三不管
保持身心健康,愉快地安度晚年,是所有老年人的共同愿望。所以老年人若想身心健康,应做到三个“不管”。
一不管晚辈不节俭:现在的消费观念变了,“月光族”、“负翁”成了许多人的生活方式。
二不管晚辈不孝顺:在现代社会中,家庭向小型化发展,子女都有自己的工作,不可能每天厮守在老人身旁。
三不管社会不平等:要学会全面、客观地看问题,生活中就会多一些阳光,少一些阴影,内心也就少一些不必要的困扰。
做个豁达开朗的老人
要想做个豁达开朗的老人,首先要摒弃掉处处总想着自己,事事都为着自己,因为这样的老人不仅活的很累,而且是十分伤脑筋和烦心的。这样的人心胸狭窄,忧心忡忡,郁闷惆怅,气量如丝,暧昧含混,给自己的身心带来损失而混然不知。
“豁达开朗不劳伤”,这是实践证明的真正正确的道理。要想做一个豁达开朗的老人,就要纯正真实一点,宽容随和一点,明智开通一点,潇洒从容一点,名利淡泊一点,为人处事豁达开朗一点,就会永远保持平静安逸的心态,充分地享受生命,享受时光,享受欢乐。
当然道理好讲,真正做起来可能很难,只要坚持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经常“吾日三省吾身”,是能够达到这个境界的。
做一个新新老人的标准
八十岁的年龄,七十岁的模样,六十岁的时尚,五十岁的包装,四十岁的追求,三十岁的理想。
赵国第一奸臣:凭一己之力,助秦灭赵
最近热播的电视剧《大秦赋》里面,主角团反而没有配角让人记忆深刻。整个《大秦赋》当中,令人印象深刻的当属赵悼襄王跟他的宠臣郭开。特别是郭开堪称全剧当中的笑点,虽然电视剧里面的郭开让人忍俊不禁,但上的郭开,可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奸臣。当时的赵人都恨不得将其碎尸万断,以泄心头之恨。
郭开本是赵王身边的嬖臣。所谓嬖臣,就是讨好卖乖、献媚取宠而得主子欢幸的小人。靠着献媚取宠郭开很快就得到了赵悼襄王的重用。当时与郭开同一时期的赵国臣子当中,有一个德高望重的大廉颇,对于郭开这种行为极度鄙视(想想也是,廉颇一开始连蔺相如这样真才实学的文臣都看不上,更何况是郭开这种马屁精)。嫉恶如仇的廉颇看到郭开如此献媚终于还是忍不住了,在一次宴会上当面斥责悼襄王的这位宠臣,郭开由此对廉颇怀恨在心。
事实上,郭开跟廉颇的矛盾,早在这场宴会前就结下了。早在赵悼襄王还是太子之时,郭开就因为与廉颇的不合而私底下在太子面前诋毁廉颇。后廉颇以代理相国的身份领兵伐魏,取得繁阳。此时,孝成王去世,太子悼襄王继位,郭开趁机谗言诋毁廉颇,说廉颇领兵在外意图谋反。赵悼襄王便以乐乘取代廉颇。廉颇不服,发兵攻乐乘。事后觉得不妥,于是出奔魏国。
在郭开的这一顿操作之下,赵国失去了廉颇这么一个国之重器。几年之后,赵国在秦国的几番骚扰之下,不胜其烦。于是赵国想起了客居魏国的廉颇,此时的廉颇虽然客居魏国,但是却没有受到魏王的重用。当廉颇听到赵王想要重新起用他,内心也是十分喜悦的。此时的郭开听到了赵王想要起用他的死对头廉颇时,内心是极其不爽的。于是他就花重金贿赂那个去请廉颇的使者,拿人钱财,使者到达魏国后,看到了精心准备的廉颇。
廉颇为了回赵国领兵,拼了命地在使者面前展示,他为了展示自己宝刀不老,当着使者面一顿吃了一斗米,十斤肉,然后披甲上马舞弄刀枪。使者找不出什么毛病,于是在吃饭吃肉的问题上做文章,他回禀赵王说:“廉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一顿饭期间要解三次大便,身体显然不行了。赵王听了使者的话,当真就认为廉颇已经老了,不能再领兵打仗了。最终便不再征召廉颇,于是就有了历史上“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典故。在郭开的一顿操作下,他如愿地让自己少了一个政敌,同时也使得赵国失去了一个国之重器,为秦国灭赵扫清了一个障碍。
郭开“为秦灭赵”做的第二件事,便是陷害杀死赵国最后一个国之重器——李牧。始皇十三年,秦将桓齮伐赵,败赵将扈辄于平阳。赵王起用边将李牧为大,与秦军再战于宜安、肥下,大败秦军,赵王封李牧为武安君。当他看到了李牧因功晋升,心生嫉妒,于是便故伎重演在赵王面前大肆诋毁李牧。此时的赵王是赵悼襄王儿子赵王迁,赵王迁的老师就是郭开。因为这层关系,赵王迁对郭开也是极其信任。本应得到重用的李牧,再一次被冷落。后来王翦攻赵,不得已之下,赵王迁才重新起用李牧。李牧一来,王翦也没有把握拿下赵国,于是建议秦王嬴政花重金收买郭开。
收到秦国贿赂的郭开,对于扳倒李牧的事情更上心了,便在赵王面前说李牧表面抗秦,实际暗地与秦勾结。赵王信以为真,派赵葱取代李牧,还派人将李牧。于是,王翦大破赵军,随后挥师南下,攻克赵都邯郸,赵亡。
在郭开的一顿操作之下,赵国接连失去了两个国之重器。特别是李牧一死,赵国便毫无招架之力,一下子便献地投降。而在赵国灭亡后,秦王赢政因郭开的离间之功,封他为上卿。最终郭开本人也没有得到好结果,他被秦王封为上卿后,携带着自己这些年来贪污受贿而来的金银财宝前往咸阳,在去咸阳的路上被一伙盗贼给,那些金银财宝也被盗贼掠走。这些盗贼的身份也成为一个谜,有人说是为报亡国之仇的赵人,有人说是秦王嬴政因看不起这种卖国求荣的人,而私底下派人将其,那些贿赂的金银财宝再拿过去贿赂下一个国家的奸臣。
【宝刀不老的意思,宝刀不老的意思和造句】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