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辱不惊的意思、宠辱不惊的意思是得失不动心

更新:08-02 现代故事 我要投稿 纠错 投诉

一个人福与祸的多寡,与这三样东西相关

左传》云:“祸福无门,唯人所召”,即:灾祸和幸福都不是命中注定的,都是人们自己造成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

那么,人生之福祸到底和那些行为有关呢?

其实,人生之福祸,往往和这三样东西有关!一个人福与祸的多寡,也与这三样东西相关!

第一、和心态有关,

菜根谭》:“福不可徼,养喜神,以为招福之本而已:祸不可避,去杀机,以为远祸之方而已。”意思就是说:福分不可强求,只有保持愉快的心境,才是追求人生幸福的根本态度;祸患不可逃避,只有排除怨恨的心绪,作为远离祸患的办法。

由此可见,福祸和一个人的心态好坏有很大关系:你若内心充满阳光,世界便处处是春暖花开,到处都是可爱可敬之人,喜神自然会为你招来好福气;你若内心满怀怨恨,愤世嫉俗,看谁都不顺眼,常常被负面情绪包裹,幸运女神都不敢靠近你,久而久之也会招致祸患。

第二、和做事动机有关,

曾国藩说:“为善者常受福,为利者常受祸,心安为福,心劳为祸。”意思就说:一个人,经常存善心、做善事,则是受福之道;一个人经常为了利益而奔波,则是受祸之道;心安理得便是福气,劳心劳力便是祸患。

为善者,多是大公无私之人,胸怀坦荡,内心宁静,日行一善,积善成德,德厚则福自生;为利者,多是自私狭隘之人,心中常戚戚,为了获得利益而绞尽脑汁,操碎了心,却不知“利益和祸患”是如影随形的,利益越大,祸患越大。正如曾国藩所说:“功名官爵,货财声色,皆谓之欲,俱可以杀身。”

第三、和事情多寡有关,

《菜根谭》:“福莫福于少事,祸莫祸于多心。 唯苦事者,方知少事之为福;唯平心者,始知多心之为祸。”意思就是说:人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无事牵挂,而最大的灾祸莫过于多心猜忌。只有每天辛苦忙碌的人,才知道无事清闲的幸福;只有心宁气平的人,才知道多疑的祸害。

幸福是什么?幸福就是不用疲于奔波,牵挂少,压力小,内心坦然,能够享受“无官一身轻”的那份闲情逸致罢了。

常言道:“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你招揽的事情越多,消耗的精力越多,要操的心越多。虽然回报也多,但是用劳心劳力换来的伤身体、伤神,这何尝不是一种祸患呢?

人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宠辱不惊,去留无意,不用多心多虑,要纠缠的事情少,心平气和,无欲无求,这才是人生真正的好福气!朋友们,您觉得呢?

版权声明:图文无关,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文/曹辉

《幽窗小记》中有这样一幅对联: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为人做事能视宠辱如花开花落般平常,才能不惊;视职位去留如云卷云舒般变幻,才能无意。

现在的多觉得活得很累,不堪重负。大家很是纳闷,为什么社会在不断进步,而人的负荷却更重,精神越发空虚,思想异常浮躁。的确,社会在不断前进,也更加文明了。然而文明社会的一个缺点就是造成人与自然的日益分离,人类以自然为代价,其结果便是陷于世俗的泥淖而无法自拔,追逐于外在的礼法与物欲而不知什么是真正的美。金钱的诱惑、权力的纷争、宦海的沉浮让人殚心竭虑。是非、成败、得失让人或喜、或悲、或惊、或诧、或忧、或惧,一旦所欲难以实现,一旦所想难以成功,一旦希望落空成了幻影,就会失落、失意乃至失志。

失落是一种心理失衡,自然要靠失落的精神现象来调节;失意是一种心理倾斜,是失落的情绪化与深刻化;失志则是一种心理失败,是彻底的颓废,是失落、失意的终极表现。而要克服这种失落、失意、失志就需要宠辱不惊、去留无意。

一幅对联,寥寥数语,却深刻道出了人生对事对物、对名对利应有的态度:得之不喜、失之不忧、宠辱不惊、去留无意。这样才可能心境平和、淡泊自然。一个看庭前三字,大有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之意,而望天上三字则又显示了放大眼光,不与他人一般见识的博大情怀;一句云卷云舒更有大丈夫能屈能伸的崇高境界。与范仲淹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实在是异曲同工,更颇有魏晋人物的旷达风流。

宠辱不惊,去留无意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十分困难。我辈俱是凡夫俗子,红尘的多姿、世界的多彩令大家怦然心动,名利皆你我所欲,又怎能不忧不惧、不喜不悲呢?否则也不会有那么的人穷尽一生追名逐利,更不会有那么多的人失意落魄、心灰意冷了,我国古代的贬官文化即是此明证。这关键是一个你如何对待与处理的问题。首先,要明确自己的生存价值,由来功名输烈,心中无私天地宽。若心中无过多的私欲,又怎会患得患失呢?其次,认清自己所走的路,得之不喜,失之不忧,不要过分在意得失,不要过分看重成败,不要过分在乎别人对你的看法。只要自己努力过,只要自己曾经奋斗过,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按自己的路去走,外界的评说又算得了什么呢?陶渊明式的魏晋人物之所以有如此豁达风流,就在于淡泊名利,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才可以用宁静平和的心境写出那洒脱飘逸的诗篇。这正可谓真正的宠辱不惊、去留无意。而我以为将这一精神发挥到极致的是唐朝的武则天。死后立一块无字碑,千秋功过,留与后人评说。一字不着,尽得风流。这正是另一种豁达,另一种宠辱不惊、去留无意。

只有做到了宠辱不惊、去留无意方能心态平和,恬然自得,方能达观进取,笑看人生。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杰出的爱国宗教领袖赵朴初遗作中写道:生亦欣然、死亦无憾。花落还开,水流不断。我兮何有,谁欤安息。明月清风,不劳牵挂。这正充分体现了一种宠辱不惊、去留无意的达观、崇高的精神境界。

一句话,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是真英雄自洒脱,是真名士自风流!

[责编:彭婷]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宠辱不惊的意思、宠辱不惊的意思是得失不动心】相关文章:

1.动物故事精选:寓教于乐的儿童故事宝库

2.《寓教于乐:精选动物故事助力儿童成长》

3.探索动物旅行的奇幻冒险:专为儿童打造的童话故事

4.《趣味动物刷牙小故事》

5.探索坚韧之旅:小蜗牛的勇敢冒险

6.传统风味烤小猪,美食探索之旅

7.探索奇幻故事:大熊的精彩篇章

8.狮子与猫咪的奇妙邂逅:一场跨界的友谊故事

9.揭秘情感的力量: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与决策

10.跨越两岸:探索彼此的独特世界

上一篇:宠辱不惊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的意思 下一篇:宣告等待 宣告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