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丨女婿有才耍二半吊子了/尹燕忠
民间故事三篇
尹燕忠
一、三个女婿斗诗篇
王员外有三个女婿,大女婿是秀才,二女婿是武官,三女婿是个庄稼汉。
他对大女婿,二女婿敬若上宾,轻拿轻放,对三女婿视若下人,嗤之以鼻。
这一天,王员外的生日,远方宾客迎门,熙熙攘攘热闹非凡。知道女婿要来,王员外摇摇摆摆站到台阶上迎接,笑容满面。
大女婿坐着八抬大轿来了,忙下轿施礼,道:“岳父大人,贵体无恙否?”老员外姿得腚沟里都是笑模样,忙接进去让大女婿用茶。
又迎二女婿,二女婿坐着高头枣红马,嘶鸣乱叫,见到员外,忙滚鞍下马,扑腾下地;道:“泰山大人,可健否?”老员外姿得混身痒痒,忙把二姑爷引进客厅用茶。
接着三女婿灰头土脸地牵着小灰瘸驴来到了,劈口道:“老丈人你好啊?”老员外脸发青,皱皱眉进厅去了。
守着众宾客,酒菜还没上来,他发话了,今天你三个来给我做寿,必须每人做首诗,作上来的,在这里喝酒捞肉,做不上来的,下厨房喝菜汤。
大姑爷二姑爷心中有数,忙问,“以何为题?”
王员外晃晃秃脑袋瓜子,道:“天上飞的,地上跑的,客厅里放的,厨房里用的!”
大女婿拍手称好,清清嗓门,朗声道:“天上飞的是斑鸠,地下跑的是牤牛,客厅里放的是春秋,厨房里用的是丫头!”众人称妙。
二女婿斜了三女婿一眼,用公鸭嗓叫道:“天上飞的是凤凰,地下跑的是绵羊,客厅里放的是文章,厨房里使的是秋香。”
老员外带头鼓掌,众人称好,众目睽睽,都歪头看三姑爷,看他怎么样。
三女婿头上冒出了冷汗珠子,心想,老大老二别装蒜,有你好看的,咱看谁耍谁,接着他清脆响亮地吟道:“天上飞的是杆枪,专打斑鸠和凤凰。”
众人一激灵,接着他又吟道:“地上跑的是野狼,专吃牤牛和绵羊,客厅里放的是硫磺,专烧春秋和文章,厨房里跑进放牛郎,专娶丫头俏秋香!”
他扬起头,停顿一下,”农民有才对上来,就是不去喝菜汤!”
大女婿二女婿红了脸,王员外傻了眼,三女婿不卑不亢入了席,落落大方,谈笑风生。
三女儿心里舒了气,甜极了。
众宾客都称三姑爷才是真有才。
二、挑女婿
闺女大了嫁不出去,就成了当娘的一块愁。
有个闺女二十多了没婆家,闺女说话给娘听,娘就一遍遍地催老头子。老头子起先放不到心上,后来也就上了紧儿咧,决心出门给闺女找婆家。
一天,老头子碰见一个耕地的小伙子,长得身高膀大,就上前问道:“小伙子,有媳妇了吗?”
小伙子说:“没有哩”。
“我闺女还没婆家,许配给你怎样?”
小伙子一听,楞高兴,紧着说:“您老操心呗”。
“那好”,老头说:“明儿上我家去娶亲”。给小伙子说了庄名和姓名,他走了。
走到一个山前,见一个道士在念经,老头看道士长的眉清目秀,就上前问道:“小道士,成家没有?”
小道士说:“还没有”。
“我有个闺女还没成亲,许配给你怎样?”
小道士听了高兴得了不的,赶紧说:“让您老费心啦”。
“应该,”老头说:“明儿就到我家去娶亲”。告诉给道士庄名和姓名就走了。
赶到一条大路上,碰见一个赶考的举子在路旁歇脚,长的细皮嫩肉,就上前问道:“小先生,你成亲了没有?”
举子说:“没有呢。”
“我闺女还没婚配哩,许配给怎样?”
举子听了眉开眼笑,紧着说:“拜托您老人家啦。”
“不用,”老头说:“明儿就上我家去娶亲把。”嘱咐给举子庄名和姓名就走了。
第二天,三个人先后来到老头家,老头给闺女说:“妮儿这三人即你挑,相中哪个跟哪个。”
闺女细细地把三个人打量了一遍,说:“谁愿意娶亲谁就说,谁说得好听我跟谁。”
耕地的小伙子说:“我绳靶犁索并成块,耕出地来人人爱。姑娘跟了我家去,白饼凉面培起来。”
小道士接着说:“我蛤蟆鱼子并成块,念出经来人人爱。姑娘跟了我家去,绫罗绸缎培起来。”
最后举子说:“我笔墨砚瓦并成块,讲出经来人人爱。姑娘跟了我家去,白到头老永相爱。”
姑娘听罢,说:“您听我说说‘我木梳篦子并成块,梳出头来人人爱。姑娘今们找婆家,爱人不爱吃和戴,过上三年并二载,生上两个小儿崽,一个当道士,一个翻土块。”
小伙子和道士一听骂的是自己,都红着脸走了。
姑娘和举子欢欢喜喜地成了亲。
三、打色鬼
有一天,有位年轻媳妇来庙里碾米,一个人推的很吃力。
庙里有位和尚看到媳妇年轻貌美,心起邪念,便主动前来帮她推碾。
媳妇心里很感激。
从此以后,每次媳妇来推碾和尚总来帮忙,还总用下流话来调戏,纠缠不休。这媳妇想躲又躲不开,别处又没碾,非常气恼。
这天媳妇推碾回到家,把这事告诉了丈夫。丈夫非常气愤,非要找和尚算账不可。媳妇劝说道:“你不要找他,咱们设法教训他一顿。”
这一天,媳妇又去推碾了,和尚照常来帮忙。
媳妇说:“和尚大哥,麻烦你,不知怎么谢你才好。有一事想请你帮忙,不知大哥肯不肯?”
和尚急忙说:“有事尽管说,我一定帮忙!”
媳妇说:“我丈夫想出趟远门做买卖,你能不能借给点钱?”
和尚听说连忙应下,请媳妇明天来拿。和尚把自己的全部储蓄拿出来,还嫌不够,又变卖了许多东西。
第二天把钱全部交给了媳妇,和尚紧接着问:“大哥什么时候走?”
媳妇说:“有了钱,明天一大早就走。”
和尚乐的几乎要跳起来。第二天天还没黑,和尚就来到媳妇家。
媳妇说:“你既然想还俗,我就先炒几个菜。”
刚把酒温热,只听得有人叫门,媳妇忙问:“谁叫门呀?”
门外人说:“早晨刚走,现在就听不出来了吗?”
媳妇说:“你不是跑买卖去了吗?怎么又回来了?”
丈夫说:“别提啦,路上碰上了强盗,把钱都抢走了,还差点送了命!”
和尚听了,头上象浇了一瓢凉水,从头凉到脚。
门外吵着要开门,这可吓坏了和尚。媳妇搓着手说:“这可咋办?”
和尚想从侧门逃走,怎奈只有一个门,急的和尚团团转。
媳妇说:“我先把你藏起来,等会再把你送出去。”
和尚连忙答应。媳妇便把和尚装进布袋,把口扎实,立在门后,这才开了门。
丈夫进屋装着十分狼狈地样说:“今天差点送了命,快拿酒来压压惊!”
媳妇陪着丈夫喝起酒来。
媳妇问:“你怎么让别人抢了,你不是会武术吗?怎么没用上?”
丈夫说:“好长时间没练了,一害怕,把武功全忘了。”
这时夫妻二人酒足饭饱,丈夫说:“明天你再借钱去,现在我演习一下武功。”
他把棉衣一扒,说:“我先练铁砂掌功。”说着在屋里走起了 九宫步,说声“打!”没找到耙子。
转身看见门后的布袋,问妻子布袋里装的是什么,妻子说:“装的绿豆,今天拿出去晒了晒。”
丈夫说:“好,我就照着绿豆练吧。”
这时他就朝着布袋“呯呯”打起来。其实他根本不会武功,除了没用牙咬,什么招数都用上了。这和尚在布袋里被打的鼻青脸肿实在够呛,但也不敢吭声。
打了一会儿说:“今天就练到这里,我要睡觉了,太累了!”说着躺在炕上装睡着了。
这时媳妇解开了布袋,把和尚放出来,说:“你赶紧走吧,他要醒了,你就没命了!”
这和尚走到门口,回过头,双手合并,道:“阿弥陀佛,大嫂多亏了你说布袋里装的是绿豆,你要说成黄豆,他定能打出油来!”
尹燕忠,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西部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报告文学学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济南市作家会员、《青年文学家》杂志社作家理事、桑田诗文社副社长。曾在《济南》《济南时报》、中国西部散文选刊、《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洛阳晚报》《泰山文化》《大汶河》《楚风》、作家出版社《征文选》等发表作品,在中国文化精英专刊上发表传记,小说《方河的婚事》在“鲁王工坊杯”首届小小说大赛中获得济南报业集团、莱芜鲁王工坊锡雕艺术研究院三等奖,报告文学《美丽的毕庄脱贫记》被济南市文学艺术联合会评为优秀奖,小说《梅花》被评为玫瑰文学奖,并多次获奖。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
临床一线“熏醉的花”
来源:咸宁
倪霞 (通山) 举国上下免费接种新冠,这是国家给民众的福利,享受福利做一个欢喜的中国人。故,打的地方,都是排队等候的长廊。到疾控中心去过一次,除了等的人太多,还因为自己的血压不算稳定,便撤回了。近日,几次欲往,又因事耽搁。昨天有医院的朋友建议,尽快接种好,他自己有糖尿病血压高,但...
倪霞 (通山) 举国上下免费接种新冠,这是国家给民众的福利,享受福利做一个欢喜的中国人。故,打的地方,都是排队等候的长廊。到疾控中心去过一次,除了等的人太多,还因为自己的血压不算稳定,便撤回了。近日,几次欲往,又因事耽搁。昨天有医院的朋友建议,尽快接种好,他自己有糖尿病血压高,但接种后无任何反应。 于是,先用微信二维码作了预约登记。然后和在疾控中心工作,每日忙着为民众接种的同学联系:“什么时候接种的人少时告诉我我再过去,那天的人太多。”下午四点多发出的信息,她一直快六点了回复我:“我今天忙着打,一直没时间看手机。”我说知道你肯定是在忙。她说:“其实今天打新冠的人不算太多,一天只打了三百多人”。三百多人她认为是不多的,可见平日的人数之多,工作人员一钟一钟打下去,几乎是没有一刻喘息放松的机会。 我把已经登记的号码发给她,让我帮我排队。然后又聊了几句,当我说你们辛苦了时。她发一个“大哭”的表情来,然后说“每天上班累得腰酸背痛,一个人每天要打几百针。有时忙得不得了,病人还不理解,找茬跟我们扯皮,我只能说没时间跟你们扯,就不理他们了。”当我说“不容易,总有这样不可理喻的人”时,她立马发了“呲牙”大笑的表情来说:“没办法,特殊时期,今年忙过明年应该就会好点了。”我说,是啊,这两年,真是特殊不易的年份,但愿明年好起来! 放下手机的那一刻,我竟感慨万千。 这位在疾控中心临床一线工作的同学,叫王彬。我们是卫校时期的同学,那个时候,单纯的我们一起共度了三年读书好时光。我们班有72个同学,因为是护士班,女生有50多人,竟然也有20多位男生。当年的我们,男生把篮球打得飞上了天,一个个三分球博得全场喝彩,同时让各单位知道了在仙农潭的那个角落里,还有一个默默无闻的卫校;当拉拉队的女生,也成了球场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展现着我们张扬而无畏的青春;我们班举办的晚会,精彩又有时代气息,享誉度产生后和湖北省交通学校搞起了联欢;几位爱好文学的同学一起,举办和编排“白杨”班报,我既是晚会的主持人,还是报纸出来之前的蜡纸刻写手,不但要刻上文字,也要附带着插图。除了班报,我们还编辑过一本图文并茂的“信集”。 在那些青春关不住的年岁,爱情,永远是青春的主题。72个人的班级,毕业的时候,竟然成功了七对夫妻。王彬和阿聂,也是其中的一对。他们这一对,可谓历尽艰苦与磨难才走到了一起。 当年,由于王彬的父亲反对她嫁给这位男同学,死活不肯接受男方请来提亲的人,并把提来的烟酒全部给丢了。王彬阿聂自己悄悄领了结婚证,男方也定好了结婚的日子,宾客迎门不能没有新娘。而王彬这边,头天晚上父亲把她反锁在家里,并用棒槌把怀有六个月身孕的她的脚槌肿得无法走路。前来接人的阿聂,只好求助乡妇联的帮助,他趁妇联做工作的时候,悄悄把王彬背着跑了出来,一直背到河边乘船而去。 卫校三年,是美好而收获的。在卫生系统工作的同学们,无论是改行的男生还是坚守一线的女生,都已成为卫生战线上的中坚力量。三十多年过去了,这七对由同学组成的夫妻都完好无缺。不敢说这么多年都恩恩爱爱,但至少在坚守中携手前行。后来有了一定写作成绩的我,无论到哪里开会,无论与文学有关或无关,只要有人问我的学历和毕业院校,我总是坦诚地说:“卫校。通山卫校”。 大雨如注,我来到了疾控中心。这天是周日,接种的人没有平日多,王彬为我打过后我们还聊了一会儿。 记得刚流行使用QQ时,王彬的网名叫“被熏醉的花”。我笑得直不起腰来的同时,大呼此名取得好!因为我太了解她那爱喝酒的同学老公,许多日子是醉熏熏归家的。而她就是那个被我们的男同学熏醉了的那朵花,一朵刚柔并济,热爱生活,坚定不移的女人花。还是一朵面对临床一线工作时,用心用情,兢兢业业,无论风吹雨打,都能勇敢面对、默默无闻作贡献的白衣天使之花。 责编:丁婉莹
本文来自【咸宁】,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宾客迎门—宾客迎门打一动物】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