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故事读后感(寓言故事读后感100字)

更新:08-03 现代故事 我要投稿 纠错 投诉

滨州经开区二中四年级一班 李铭硕 习作·《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读后感

《中国古代寓言》这本书是由许许多多的寓言故事组成,虽然每个故事都不长,但是每个故事里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这些故事让我知晓,早在我国古代,人们就已经懂得运用“通过故事阐述道理”这种巧妙的方式来实现对大众的教育。

其中我最喜欢的是《愚公移山》和《东郭先生和狼》。在《愚公移山》的故事中,我看到了智叟的胆小和愚公坚定的信念,让我明白了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精神才有可能成功;《东郭先生和狼》让我明白了,坏人的凶恶本性是不会改变的,我们千万不能听信坏人的花言巧语。这本寓言故事书,它既有趣又让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这些道理宛如璀璨的星光,让我一生受用。

读书是一种乐趣,读一本好书会受益终生。我很喜欢《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这本书里的《南辕北辙》,它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我们一定要看清楚自己目标所在的方向。不要在还没有弄清楚方向的时候,就焦急出发,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就是这个道理。方向不对,努力白费。在生活中,我们不要认为自己在某些方面强于别人就得意洋洋,根本听不进他人的劝说。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要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对于那些正确的,我们要积极采纳;而对于那些错误的,则要学会甄别并予以忽略。

《狐狸、狼与狮子》这个故事讲了真正的朋友是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惜、互相帮忙的。当朋友有困难时,要主动伸出双手去帮忙,这才是真正的友情。我和同班的龚怡诺就是这样真正的朋友。我们一起上学,一起回家,形影不离。生活中,无论我们谁遇到什么困难,对方都会给予真诚的帮忙。

《中国古代寓言》这本书,通过寓言故事来教会孩子们做人的道理。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进步。

(指导教师:孟德敏)

世间事大致如此:合则共赢,分则俱伤(读《锁和钥匙》寓言有感)

中国上下五千年,是农耕文化的沿袭,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主导,社会的分工比较粗放。社会发展到今天,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跑步已进入工业文明时代,社会的分工越加精细,人和人之间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强。在各个行业,在公司职场,人和人的合作也愈加密切。合作意识,已成为每个人在社会上生存的基本素养。

在公司上班多年,我发现很多员工具有自恋性情节——即不愿听所谓的道理。偶读一篇关于《锁和钥匙》的寓言故事,在此分享给大家,以说明一个道理:凡事合则共赢,分则俱伤。

话说锁子和钥匙,肩负着替主人守家护业的重任。一日,夜深人静,锁叫醒了钥匙并对钥匙埋怨道:“我每天辛辛苦苦为主人看守家门,而主人喜欢的却是你,总是每天把你带在身边,真羡慕你啊!”

而钥匙也不满地说:“你每天待在家里,舒舒服服的,多安逸啊!我每天跟着主人,日晒雨淋的,多辛苦啊!我真的厌倦了,我更羡慕的是你!”

一次,钥匙也想过一过锁那种安逸的生活,于是把自己偷偷藏了起来。主人出门后回家,不见了开锁的钥匙,一番折腾后,主人气急之下,把锁给砸了,并顺手把锁扔进了堆里。主人进屋后,找到了那把钥匙,气愤地说:“锁也砸了,现在留着你还有什么用呢?”说完,把钥匙也扔进了堆里。

在堆里相遇的锁和钥匙,不由感叹起来:“今天我们落得如此可悲的下场,都是因为过去我们在各自的岗位上,不是相互配合,相互支持与合作,也没有看到对方的价值与付出、而是这山望着那山高,彼此斤斤计较,相互妒忌和猜疑啊!”

寓言的魅力

黄瑞云是生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文学家。他一生著作无数,其中《黄瑞云寓言》曾经获得“金骆驼奖”及“屈原文学奖”等多个大奖,可见这部作品的品质。

所谓“寓言”就是用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的文学作品,带有讽刺或劝诫的性质。这些故事的主角往往是动物或植物,因此趣味性非常强,很容易被孩子接受。再加上其中妙趣横生的插图,更受孩子喜爱。

黄瑞云的这本寓言故事书不但小孩子爱读,成人也可以从中读出很多深意。这些故事并不那种让人一笑而过的简单故事,而是能够让人在读完之后非常有回味。比如《中国花瓶》这个故事,其背景是1860年八国联军抢夺圆明园珍宝,在英国军舰返航的过程中,在一只中国陶瓷花瓶和一支英国之间发生的故事。这个背景就非常耐人寻味。这支非常傲慢,觉得自己是胜利者,而陶瓷花瓶却说:“历史记得的将是你们的罪恶,可绝不是什么荣耀。而我将坚持一只中国花瓶的操守,不管命运对我做怎样的安排”。后来船出了沉没了,百年之后重见天日。已经锈蚀不堪,而花瓶却重见天日,大放异彩。所以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读出什么是真正的价值。所谓的价值可能并不是即时显现的,而是需要靠历久弥坚来表现的。

《两个信鸽》这个故事尤其能够给我们做家长的一些启示。信鸽爱好者发现他的两只信鸽总是不能同时飞回来,于是他将两只信鸽联在一起飞行,希望能够用这种办法提高信鸽的速度和辨别方向的能力。但是这两只可怜的鸽子却因为互相缠绕而死。黄瑞云在末尾写道:“只要方向和目标一致,让它们自由地飞行是能够到达目的地的,即使多少走点儿弯路也无妨碍……”这一点特别值得父母深思。只要孩子的发展方向是正确的,不要在过程中对细节问题横加干涉。

除此之外还有许许多多有意义的寓言故事,阅读这些故事对于孩子来说非常有意义。不但能够明白一些道理,更加能够锻炼孩子透过现象看本质,以及归纳提炼文章中心思想的能力。所以非常提倡孩子阅读这类书籍。

滨州经开区二中四年级一班 李铭硕 习作·《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读后感

《中国古代寓言》这本书是由许许多多的寓言故事组成,虽然每个故事都不长,但是每个故事里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这些故事让我知晓,早在我国古代,人们就已经懂得运用“通过故事阐述道理”这种巧妙的方式来实现对大众的教育。

其中我最喜欢的是《愚公移山》和《东郭先生和狼》。在《愚公移山》的故事中,我看到了智叟的胆小和愚公坚定的信念,让我明白了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精神才有可能成功;《东郭先生和狼》让我明白了,坏人的凶恶本性是不会改变的,我们千万不能听信坏人的花言巧语。这本寓言故事书,它既有趣又让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这些道理宛如璀璨的星光,让我一生受用。

读书是一种乐趣,读一本好书会受益终生。我很喜欢《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这本书里的《南辕北辙》,它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我们一定要看清楚自己目标所在的方向。不要在还没有弄清楚方向的时候,就焦急出发,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就是这个道理。方向不对,努力白费。在生活中,我们不要认为自己在某些方面强于别人就得意洋洋,根本听不进他人的劝说。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要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对于那些正确的,我们要积极采纳;而对于那些错误的,则要学会甄别并予以忽略。

《狐狸、狼与狮子》这个故事讲了真正的朋友是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惜、互相帮忙的。当朋友有困难时,要主动伸出双手去帮忙,这才是真正的友情。我和同班的龚怡诺就是这样真正的朋友。我们一起上学,一起回家,形影不离。生活中,无论我们谁遇到什么困难,对方都会给予真诚的帮忙。

《中国古代寓言》这本书,通过寓言故事来教会孩子们做人的道理。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进步。

(指导教师:孟德敏)

【寓言故事读后感(寓言故事读后感100字)】相关文章:

1.动物故事精选:寓教于乐的儿童故事宝库

2.《寓教于乐:精选动物故事助力儿童成长》

3.探索动物旅行的奇幻冒险:专为儿童打造的童话故事

4.《趣味动物刷牙小故事》

5.探索坚韧之旅:小蜗牛的勇敢冒险

6.传统风味烤小猪,美食探索之旅

7.探索奇幻故事:大熊的精彩篇章

8.狮子与猫咪的奇妙邂逅:一场跨界的友谊故事

9.揭秘情感的力量: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与决策

10.跨越两岸:探索彼此的独特世界

上一篇:寓言故事有哪些 寓言故事有哪些四年级上册 下一篇:寝不安席—食不甘味寝不安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