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得志什么意思,小人得志是啥意思

更新:08-04 现代故事 我要投稿 纠错 投诉

人在单位,这几种人很难“成大事”

01

有才无德者。

菜根谭》中写道:“德者才之主,才者德之奴。有才无德,如家无主而奴用事矣,几何不魍魉猖狂。”

有才而无德的人,才能越大越是嚣张,隐患和危险也不可估量。他们总是带着几分邪魅和,因此不得不时时处处提高警惕,防范着不要被他们算计了。

人在单位,不乏这样“才胜德”的小人。比如,一个技术很厉害的人,单位给予其职称职位和相应的待遇,但他却并不满足,反倒利用技术特长,贩卖机密,获取灰色收入。

这种卑劣的做法,不仅道德上为人所不齿,更是无形中触及了法律,一旦东窗事发,将是严惩。

这种人,带着一种“赌徒”的心态,潜心钻空子,毫无廉耻之心、感恩之心。在他们追名逐利的道路上,一旦出现阻碍和“绊脚石”,便会用尽一切手段,除之而后快。

在影视剧中,这样“有才无德者”,往往是二号人物,或三号人物,他们一出场,便自带一股强大的气场,看似无懈可击,却终究因为“无德”,最终功亏一篑。

02

刻薄寡恩之人。

《菜根谭》中写道:“以言助人,功德无量。”

在生活中,遇到别人在某件事上执迷不悟,虽然不能提供物质帮助,但好言提醒,也算是行善积德。比如,别人受到委屈时说句公道话,别人灰心时多鼓励一句,就是莫大的帮助。

人在单位,能够“好言好语”的人并不多。理由很简单,大家是竞争对手,你上则我下,谁都不想成为垫底的那个人。

虽然极少撕破脸,当面锣对面鼓地开撕,但很多人会以“言语”为武器,言辞之间,透露着对他人的凌厉、不屑、贬低、鄙夷以及对自我的褒扬、卖惨、肯定等等,想要在气势上压倒别人,为自己争夺利益。

这些刻薄寡恩的人,最擅长“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对待上级,极尽谄媚,只说奉承的话、夸赞的话和吹捧的话;对待平级和下属,则时时摆出一副“鸡蛋里头挑骨头”的架势,绝不“嘴下留情”,不吝给别人差评和贴负面标签。

一点别人出了差错,更是丝毫不讲情面,狠狠地“落井下石”,以便将他人排挤出局。

这副“小人得志”的嘴脸,是非常惹人厌弃的。一旦其背后的靠山有所动摇,其他人便会以一种“痛打落水狗”的态度,毫不客气地回敬。

03

性情急躁之人。

《菜根谭》中写道“燥性者火炽,遇物则焚。”意思是说,性情急躁的人,就像炽热的烈火,跟他接触就会被烧毁。

这种人,一旦遇到了事情,全凭借冲动和任性,意气用事。结果,因为考虑不周全,而酿成重大的损失。

人在单位,办事都有一套规范的流程,不管是自下而上,还是自上而下,都要老老实实“走程序”,虽然进度有点慢,却能明确不同不同部门的责任和义务,也能帮助当事人规避风险。

一个性情急躁的人,本身对工作是极其负责的,眼看着时间紧、任务重,就按捺不住自己的性子了,总是先干起来再说。

当然,如果最后的结果是皆大欢喜,那当然没有人站出来说什么。可一旦出现了差错,所有的责任往往都会被归结为个人行为,与集体无关。最后,变成“吃力不讨好”、“好心办坏事”。

结语:人在单位,大多数人都只能从最基础的工作做起,受委屈、被排挤是最常见的现象。

如同熟悉工作流程一样,学会忍受、变通和反击,都是增长见识、提升工作能力的重要部分。把别人的挑剔和为难,当成一条鞭子,鞭策自己强大起来,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当一个人将自身的种种缺点都磨平了,也就换上了一件能够在职场中游刃有余的“铠甲”,会说话,会做事,会做人,通达豁达,应对自如,职场之路也就越走越宽阔了。

作者:如风轻似云淡。

您的幸福,我的祝福。

图片源自网络。

《醒世词》节选,古人的智慧,通俗易懂能启人,特别推荐

《醒世词》节选,古人的智慧,通俗易懂能启人,特别推荐。

纸糊窗,竹做榻,挂一幅单条画,种几枝得意花,生前有一院,死后有一丘,足矣。

山坡羊-钱是好汉

世间人睁眼观看,论英雄钱是好汉。有了钱诸般趁意,没了他寸步也难。拐子有钱,走歪步合款,哑叭有钱,打手势好看。如今人敬的是有钱,蒯文通无钱也说不过潼关。实言,人为铜钱,游遍世间,实言,求人一文,跟后擦前。

黄莺儿-求人难

自己跌倒自己爬,指望人扶都是假。至亲人说的是隔山话,虚情儿哄咱,假意儿待咱,还将冷眼观。时下休夸,十年富贵,再看在谁家?

跨海难,虽难犹易;求人难,难到至处。亲骨肉深藏远躲,厚朋友绝交断义。相见时项扭头低,问着他面变言迟。俺这里未曾开口,他那里百般回避。锦上花争先添补,雪里炭谁肯送去。听知!自己跌倒自己起,指望人扶耽阁了自己。

山坡羊-说大话

我平生好说实话,我养个鸡儿,赛过人家马价;我家老鼠,大似人家细狗;避鼠猫儿,比狗还大。头戴一个珍珠,大似一个西瓜;贯头簪儿,长似一根象牙。我昨日在岳阳楼上饮酒,昭君娘娘与我弹了一曲琵琶。我家下还养了麒麟,十二个麒麟下了二十四匹战马。实话!手拿凤凰与孔雀厮打;实话!喜欢我慌了,跰一跰,跰到天上,摸了摸轰雷,几乎把我吓杀!

黄莺儿-骂钱

孔圣人怒气冲,骂钱财:狗畜生!朝廷王法被你弄,纲常被你坏,仗你不偿命。有理事儿你反复,无理词讼赢上风。俱是你钱财当车,令吾门弟子受你压伏,忠良贤才没你不用。财帛神当道,任你们胡行,公道事儿你灭净。思想起,把钱财刀剁,斧砍,油煎,笼蒸!

叹人敬富

劝人没钱休投亲,若去投亲贱了身。一般都是人情理,主人偏存两样心。年纪不论大与小,衣衫整齐便为尊。恐君不信席前看,酒来先敬有钱人!

山坡羊-十不足

逐日奔忙只为饥,才得有食思为衣。置下绫罗身上穿,抬头又嫌房屋低。盖下高楼并大厦,床前缺少美貌妻。娇妻美妾都娶下,又虑出门没马骑。将钱买下高头马,马前马后少跟随。家人招下十数个,有钱没势被人欺。一铨铨到知县位,又说官小势位卑。一攀攀到阁老位,每日思想要登基。一日南面坐天下,又想神仙下象棋。洞宾与他把棋下,又问哪是上天梯?上天梯子未做下,发牌鬼来催。若非此限到,上到天下还嫌低。

黄莺儿-戒得志

君子失时不失相,小人得志肚儿胀,昨日无钱去做贼,今日有奶便呼娘;真臭物,实荒唐,君不见街前骡子学马走,到底还是驴儿样!

黄莺儿-穷而乍富

穷的我慌了,把老天祝赞:你把中用物儿赐与我几件,赐与我酒,如东洋大海;赐与我肉,普陀山恁大一片;赐与我银,太行山恁大雨点;赐与我钱,南京到北京恁长几串;赐与我妻,赛过天仙;赐与我儿,连中三元;赐与我官,当朝一品。难为我些,一不报应。实言,在赐与我长寿灵丹。有这些东西,哝哝捏捏过上几千年,哝哝捏捏过上几千年。

人活到三十五六,方知道天高地厚:

上忧着双亲年老,下忧着子女未就,背地里暗点头。

忧只忧一日三餐,米面煤柴盐醋油。忧只忧人情往来,百般诸事要应酬。

今日愁,明日忧。忙里头,忙外头。国事家事和人事,诸事般般皆忧愁。

今年愁,明年愁,青春年少耽误过,不觉白了少年头。

谁关心,谁可怜,谁人来除苦,谁人来排忧。

啥时能清静,何时不忧愁,除非是黄土掩面方才休。

细想人生淡如水,何必苦追求。

三餐有饭就可过,四季有衣就别愁,得清闲时且清闲,得欢乐时且悠悠。

人生十不足,何时才算够?

周易》古经中“小人”的四个特点

《易经·系辞上》曰:“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一阴一阳谓之道”,《易经·说卦传》:“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曰阳;立地之道,曰柔曰刚;立人之道,曰仁曰义。”《易经》是符合天地人伦的大道的,在自然界中有天有地,有阴有阳,有暑有寒,在人伦社会中,有君子,就必然有小人。

传统意义上,对“小人”含义的界定主要从“位”与“德”两方面而言,一是就“位”言,是指社会地位不高的普通平民百姓。《尚书·康诰》中:“天畏棐忱,民情大可见,小人难保。”《尚书·无逸》:“其在高宗,时旧劳于外,爰暨小人。”《诗经·小雅·角弓》:“君子有微猷,小人与属。”在这些句子中,“小人”都是指社会地位一般的普通民众或劳动者。二是就“德”言,指道德水平低下的人。如《论语·里仁》:“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孟子·滕文公下》:“其小人箪食壶浆以迎其小人,救民于水火之中,取其浅而已矣。”《孟子·离娄上》:“君子犯义,小人犯刑,王王之所存幸也。”《礼记·乐记》:“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等。

“小人”的含义从“位”到“德”的变化是有其社会文化背景的。在商周时期,“小人”主要是就“位”言,指普通劳动者,但到了春秋时期,尤其是春秋晚期,礼崩乐坏,周礼遭到破坏,人们不再遵守原有的“礼仪纲常”,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对“礼崩乐坏”的社会状况感到不满,极力维护“周礼”。因此,就极力批判那些败坏“礼乐制度”、道德水平低下的人,而“不守礼法”又在缺乏教育的普通劳动者身上表现得更明显,因此,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便以“小人”来代称道德水平低下的人,后来这一用法得到了后世的继承和发展,“小人”也就具有了道德评判的意味。

《易经》中所提到的“小人”,有时从“位”言,有时又从“德”言。但总体上,在《周易》古经爻辞之中,对“小人”并无过多贬义,更多的就“位”而言,但在《易传》中,道德意味却更为浓厚。我们知道,现在通行的《易经》包括了《周易》和《易传》,《易传》产生于战国时期,是运用儒家学说来解说《周易》的一部书。《周易》产生年代比《易传》要早很多。正是由于“小人”的含义从商周到春秋时期经历了一个演变,而《易经》卦爻辞和《易传》的产生年代又有先后,所以在先于《易传》产生的古经卦爻辞中,“小人”主要从“位”言,并无过多贬义,但在《易传》中,“小人”就从“德”言,指“无德者”了。

据统计,《易经》中“小人”一词共出现过17次,古经爻辞中出现9次,《彖传》中3次,《象传》中1次(不包括《象传》引用爻辞的条目),《系辞传》中3次,《杂卦传》中1次。这么多的条目,但总起来看,主要谈了两个方面的大问题,一是“何为小人”,二是“怎样对待小人”。

1.目光短浅

《易经》中,“小人”的首要特点是“童观”,即见识浅陋、没有主见、目光短浅。《观》卦初六爻辞说“童观,小人无咎,君子吝。”《小象》曰:“初六,童观,小人道也。”《周易正义》疏曰:“‘童观’者,处于观时而最远朝廷之美观,是柔弱不能自进,无所鉴见,唯如童稚之子而观之。为‘小人无咎,君子吝’者,为此观看,趣在顺从而已,无所能为,于小人行之,才得无咎,若君子行之,则鄙吝也。”“童观”就是像小孩一样看问题,幼稚而浅陋的观察。爻辞的意思是说幼稚而浅陋的看问题,“顺从而已,无所能为”,对“小人”来说是没有什么过错的,但如果“君子”这样,就会有危险,并且是可鄙的。这里可以看出,《易经》对“小人”的界定,首先就是“童观”,即见识浅陋,目光短浅。后来这一点在儒家的理论中得到了很好的继承与发挥。“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言也。”“小人”眼中只有实际的蝇头小利,干不成大事,没有天命的信仰,轻侮圣人之言。可见,对于“小人”见识浅陋,目光短浅这一特点,在《易经》爻辞中就已经形成,后来在《论语》等儒家经典中得到进一步的强化与发展。

2.不知进退

《易经》中,“小人”的第二个特点是不知进退。《遁》卦九四爻辞说:“好遁,君子吉,小人否。”《小象》解释曰:“君子好遁,小人否也。”“遁”就是隐退、避而去之的意思。九四爻辞的意思是说“君子”在应该隐遁之时能做到毅然退避,爽快地放弃与离开,但“小人”是很难做到的,哪怕就是离开,也做不到“好遁”,即使就是遁去,内心也会“悻悻然”。整个《遁》卦就是讲君子应该如何隐退的问题,《遁》卦是艮下乾上,由四阳二阴组成,四阳渐退,二阴渐长,代表的是“小人”的势力渐长,“君子”在这种情况下要遁藏,孔子说:“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现,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说的就是君子在无道之时要懂得遁藏隐退,这也和“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意思相近。因为“小人”没有气节,目光短浅,只是贪图自身小利,不论“有道”“无道”,“小人”只懂得逐利,做不到在必要的时刻遁藏隐退。

《遁》卦中,下三爻和上三爻的情况有很大的不同,下三爻是艮,艮为止,所以初六“不往”,六二“执革”,九三“系遁”,而上三爻属于乾,故九四是“好遁”,九五“嘉遁”,上九“肥遁”。这里就主要强调了一个意思——依时而遁,即在应遁时,就要断然舍去,毅然离开,要干脆果断、无所系应,所以上三爻离二阴越远,代表越是没有系应,情况就越好,九四“好遁”不如九五“嘉遁”,九五又不如上九“肥遁”。都是因为越往上,越无所系应的缘故。而这往往是“君子”能做到,“小人”做不到的,“小人”即使遁藏,肯定也会有所系应,内心放不下自己的私利。“好遁”都做不到,就更不要说“嘉遁”、“肥遁”了。可见,《易经》中,“小人”的第二个特点就是“不知进退”。

3.“小人用壮”

《易经》中,“小人”的第三个特点是“小人用壮”。紧承《遁》卦的是《大壮》卦,《大壮》卦中又提出了“小人”的第三个特点——“小人用壮”。《大壮》卦九三爻辞曰:“小人用壮,君子用罔,贞厉。羝羊触藩,羸其角。”《象传》解释说“小人用壮,君子罔也”。《周易正义》疏曰:“九三处乾之上,是健之极也,又‘以阳居阳’是健而不谦也,必用其壮也。小人当此,不知恐惧,即用以为壮盛,故曰‘小人用壮’。”《大壮》卦的九三是阳爻居阳位,又在下卦乾卦之终,所以过刚,是强有力的。如果“小人”居此位,他将恃刚用壮,以盛凌人,这就似乎有“小人得志便猖狂”的意思。《中庸中说:“(君子)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缴幸。”君子能够做到壮而不用,“在上位而不陵下”,但小人就做不到了,即使没有在“壮”之时,也会“行险以缴幸”,通过铤而走险的办法去谋求“壮”,而一旦达到了“壮”就会恃刚用壮,以盛凌人,这实在是小人的做法。可见,“小人”强大了,就会“用壮”。

4.“小人革面”

《易经》中,“小人”的第四个特点是“小人革面”。《革》卦上六爻辞说:“君子豹变,小人革面,征凶,居贞吉。”《周易正义》疏曰:“上六居革之终,变道已成,君子处之,虽不能同九五创制如虎纹之彪炳,然亦润色鸿业,如豹纹之蔚缛,故曰‘君子豹变’也,‘小人革面’者,小人处之,但能变其颜面,容色顺上而已,故曰‘小人革面’也。”《革》卦讲的是变革的问题,上六已经到了变革成功,大业已成之时,此时,“君子”能治理天下,润色鸿业,而“小人”则只是“变其颜面,容色顺上”跟着上层走。很明显,这里的“小人”主要是指普通劳动者,普通下层劳动者在变革之时不会有多高的敏感度,一旦变革成功,也不会对这一变化有多么深刻的认识,在古代,这是由“小人”的社会地位,受教育程度和认识水平所局限的。这里,对“小人”的态度具有明显的阶级意识,“君子”能治理国家,润色鸿业,而“小人”没有“经天纬地”之才,只能“革面以从”。

总而言之,《周易》古经爻辞中“小人”特点为四:一是见识浅薄;二是不识进退,不知归隐;三是以壮凌人,小人得志;四是“革面”以从“君子”。内容虽不多,但对“小人”特点的揭示却是开先河的,对后世影响很大。而《易经》中继承并逐渐深入揭示“小人”内涵变化的则当属《易传》。

【小人得志什么意思,小人得志是啥意思】相关文章:

1.动物故事精选:寓教于乐的儿童故事宝库

2.《寓教于乐:精选动物故事助力儿童成长》

3.探索动物旅行的奇幻冒险:专为儿童打造的童话故事

4.《趣味动物刷牙小故事》

5.探索坚韧之旅:小蜗牛的勇敢冒险

6.传统风味烤小猪,美食探索之旅

7.探索奇幻故事:大熊的精彩篇章

8.狮子与猫咪的奇妙邂逅:一场跨界的友谊故事

9.揭秘情感的力量: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与决策

10.跨越两岸:探索彼此的独特世界

上一篇:小人得志【小人得志的意思】 下一篇:小人物故事-小人物故事见证大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