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史上首位女方丈:丘处机第24代弟子吴诚真
人物介绍:
吴诚真,原名吴元真。1957年1月生,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学历,现任湖北省常委、湖北省道教会长、武汉市道教会长、武汉长春观住持。1984年3月在武汉春观出家,拜北京白云观第22代方丈谢宗信大师为师。
近日,记者有幸拜访了长春观住持吴诚真,她是中国道教历史上首位女方丈。吴道长在此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无论是孔子学院办到国外,还是洋弟子到长春观拜师,这些都是我国传统文化底蕴深厚的表现。
吴诚真
雾色朦胧,紫气东来,在武汉双峰山南坡有一处“神仙道观”,因全真教龙门派创始人长春真人丘处机曾到此修炼和传教,得名“长春观”。自建立以来,长春观道场活跃,位列我国道教著名十方丛林之一,被誉为“江南第一福地”。
近日,记者有幸拜访了长春观住持吴诚真,她是中国道教历史上首位女方丈。在道教中,方丈是对道教十方丛林最高者的称谓。方丈具有开坛传戒、普度弟子的职责。法服披身,道巾在冠,一双圆口鞋配饰高筒袜子,吴道长一身装扮显得朴素自然,坤道母仪。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吴道长天庭饱满,面色红润,言语铿锵有力,字字落音。道教讲究“精气神”,与吴道长近距离交谈,颇受感染。
武汉道教两派并立坐落四大丛林
在武汉地区,道教分正一道和全真道两个派别。正一道由天师道演化而来,早在北宋年间就由江西经过湖北蕲春、浠水、黄梅传到江夏。元大德八年(1304年)皇帝授第三代天师张与材为“正一教主,主领三山符箓”,从此天师道更名为正一道。遗憾的是,武汉地区早期的正一道没有传下来。据地方志记载,武汉最早的天师道宫观为北宋年间修建的汉阳天庆观。
元至元十一年(1274年),全真道传入武汉地区。据史料记载,武当山道士鲁大宥由北方访全真道归,与汪真常在武当山传全真教法,度弟子百余人,再由弟子传入三镇,从此武汉地区开始有全真道活动。在武汉地区,全真道虽然传入时间较晚,但由于其清规戒律比较严格,要求出家必须住庙,因而促进了宫观庙庵的修建。在武汉解放之初,三镇大小宫观庙庵达到114处。武汉地区全真道的支派有龙门派、华山派、榔梅派和尹喜派等,占主要地位的是龙门派,比较著名的宫观多为龙门派丛林。
“武汉道教有四大丛林,一个是位于武昌双峰山南坡的长春观;一个是‘玄妙仙宫汉水边,参差台阁翠微连’的汉阳元妙观;第三个是历来被认为是‘乾坤秀萃之所,神灵之宅’的武当宫;第四个是位于汉口利济路的大道观。”吴道长介绍了武汉地区道教发展的格局。
值得一提的是,长春观始建于元代,是为纪念丘处机“一言止杀”的济世救民功德。相传,成吉思汗思慕贤士,三派朝臣诏请丘处机出山,令长春真人感动不已。蒙古成吉思汗十五年(公元1220年)正月日,75岁高龄的丘处机率领赵道坚、宋道安、尹志平、李志常等18位高徒从山东启程北行,一路跋涉35000里,历时四年,终于抵达西域大雪山之巅,在兴都库什山(今阿富汗境内)谒见成吉思汗,建议大汗“少杀戮,减嗜欲,敬天爱民”。丘处机提出的主张,成吉思汗都欣然接受。因此,后人评说丘处机有“一言止杀”之功。
道教倡导“崇善尚德,积极心态”
《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道教继承了老子的“善行说”,讲究崇善尚德而不追逐名利。“经不是念给神仙听的,善也不是做给神仙看的,一切从顺自内心。”吴道长用通俗、幽默的语言,诠释了道教理念的“上善若水”。
有人说:慈善,是吴诚真的“第二职业”。捐助失学儿童、为天灾打拐祈祷、引资办小学……吴道长用实际行动践行她心中的“善念”。据悉,吴道长几乎每年都要向湖北省内受到水患的地区捐资捐物,以助人为乐,以慈善之心利济各方。
“经济发展带来的一个负面影响就是人心浮躁。许多人受拜金思想所累,诚信尽失;也有人因各种压力变得意志消沉,甚至轻生。道教主张淡泊名利,求真务实,提倡‘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这主要是强调个人要自修心法,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吴诚真道长向记者讲授“道家心法”。
女方丈积极推进道教文化走出国门
吴道长积极参与道教文化的国际交流,曾于2013年9月远赴欧洲参加“道行天下,和谐共生——中国道教文化对外交流系列活动”。“外国人对于中国道教文化很感兴趣,我在讲课时,大家都屏气凝神,注意力很集中。”吴道长回忆那趟欧洲之行时这样说到。
吴道长的文化观是“开放的”。从2003年至今,吴诚真道长多次率领长春观道众出国考察,就道教义理、经忏科仪、道教音乐等方面与国外道众进行切磋,向国外著名宫观汲取管理经验。她广纳道子,培育道才,倡导文化建设,创立了长春观道教文化培训中心,还创办了《大道》杂志。“今年(2014年)正在筹备去美国传道。”吴道长向记者透露说。
据悉,“道教历史上第一位女方丈”接收的洋弟子已经超过200人。“萨比亚是我的之一,她是比利时人。”吴道长说。2011年6月初,萨比亚手举香烛,大行跪拜之礼,正式皈依道教,一时间,这位比利时女子成为了新闻人物。吴道长在此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无论是孔子学院办到国外,还是洋弟子到长春观拜师,这些都是我国传统文化底蕴深厚的表现。
首届两岸宗教文化(道教)论坛在厦门举办
来源:网
网厦门12月11日电(记者 高杨) 道教传两岸,盛世谱华章。为积极搭建两岸宗教界交往交流新平台,也作为第十三届海峡论坛的一个组成部分,首届两岸宗教文化(道教)论坛于12月10日在厦门举办。论坛以“弘道尚德 福泽两岸”为主题,发挥海峡两岸道教文化同根同源、联系密切的独特优势,着眼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道教爱国爱教、尊道贵德优良传统,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增强命运共同体意识,广泛凝聚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识和力量。应邀出席本次“两岸宗教文化(道教)论坛”的两岸道教宫庙共有50家,其湾宫庙13家,福建省宫庙37家,与会嘉宾100多人。
闽台自古一家亲,血脉相连、骨肉情深。约80%的台湾同胞祖籍地在福建,他们迁居台湾的同时也带去了福建祖籍地的信仰和文化。台湾道教所供奉的神祇大多数来自于福建。据记载,台湾道教最早于明万历年(1590年)由福建漳州闾山三奶派道士传到台南。两岸道教宫庙同根同源、同信同神,共同蕴涵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积淀,传承和延续着共同历史和祖辈所创造的中华文明。
近年来,两岸道教宫庙在密切两岸情谊、促进同胞心灵契合、增进命运共同体意识,推动两岸融合发展中发挥着积极作用。随着两岸道教宫庙交流规模的不断扩大,交流领域不断拓展、交流品位不断提升,形成了一些两岸道教文化可持续的交流平台,如妈祖文化旅游节、石竹山梦文化节、关帝文化节、陈靖姑文化节、两岸民间宫庙叙缘交流会、两岸四地道教大会香活动等等。
本届论坛以全国民族和宗教委员会、中国道教、福建省、福建统战部、福建省民族与宗教事务厅、厦门市、厦门市民族与宗教事务局为指导单位,由福建省道教主办,台湾省道教会、台湾中华道教联合总会、台湾道教总庙无极三清总道院、台湾妈祖联谊会;福建省九个设区市道教、平潭综合实验区道教协办。福建省崔玉英、厦门市魏克良等出席论坛开幕式。全国民族和宗教委员会驻会副杨小波、福建省副洪捷序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
杨小波在致辞中表示,道教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举办首届两岸宗教文化(道教)论坛,进一步加强两岸宗教文化交流,构筑两岸同胞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意义。希望两岸道教界团结协作,共同发挥同宗同源、心灵契合的优势,携手推动两岸文化交流、互鉴共荣,共同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两岸同胞共有精神家园,为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洪捷序表示,福建与台湾隔海相望,闽台之间有着割舍不断的血脉和亲情。闽台两地道教文化同祖同宗,一脉相承,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共同精神财富。希望通过此次活动,两岸道教界携起手来,共同守护好、发展好两岸同胞共有精神家园,不断增强对民族、历史、文化的认同感,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携手共建两岸命运共同体,推动两岸融合发展,共创民族复兴美好未来。
论坛邀请了海峡两岸的道教界嘉宾、专家学者多方同台论道,通过主旨发言、参访厦门道教宫观和实地体悟厦门经济社会发展新成就等方式,围绕“弘道善德 福泽两岸”主题进行深入交流探讨,在深化两岸道教文化交流交往,拓展交流的广度和深度,共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等方面达成积极共识。此次论坛,既是两岸道教界和宫庙续缘交流互鉴的盛会,更是两岸道教宫庙携手并进的新平台。
本文来自【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尚德道人;尚德道人书法值钱吗】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