屹然挺立的意思;屹然挺立的意思代表什么生肖

更新:08-07 现代故事 我要投稿 纠错 投诉

唐诗宋词女孩取名:清新可爱还是高雅大方,由你决定

俗话说:“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什么是有趣的灵魂呢?对于女孩子来说,有趣的灵魂可以理解为气质与涵养,它是指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和风度仪态。清新可爱的女孩招人喜欢,高雅大方的女孩让人赞叹。无论何种气质、何种风度,都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拥有的,而是需要不断的修养、历练,才能让宝宝举手投足间仪态万千、风度翩翩。

如果你也希望自己的宝宝能够清新可爱,又或者高雅大方,不妨用唐诗、宋词为她取一个有自信、寓意丰富的好名字,让宝宝潜移默化积攒能量,滋养气质。

子依

出处:只今谁会,水光山色,依然西子-水龙吟(登吴江桥作)-全宋词

“子依”选于诗中,意思是山水风光秀丽,似乎有着西施一样的万种风情,用作宝宝名字,可以理解为宝宝具有西施一般的美貌与神韵,气质优雅自然、清新脱俗。江南易林认为“子依”数个可爱温柔的女宝宝,寓意宝宝风姿绰约、清雅秀丽、淑人君子、小鸟依人。

青茵

出处:天远难通青鸟信,风寒欲动锦花茵-宫词-全唐诗

“青茵”选于诗中,意思是青鸟传信,花草如茵,描绘出诗情画意之景,用作宝宝的名字,增添了许多活力和朝气。江南易林认为“青茵”是一个朝气蓬勃、清新有诗意的女孩名字,寓意宝宝青春靓丽、玉质兰茵。

安雪

出处:长安雪后似春归,积素凝华连曙晖-和祠部王员外雪后早朝即事-全唐诗

“安雪”选于诗中,可以理解为长安繁荣昌盛,大雪过后,仿佛又回到了春天。“安雪”作为宝宝的名字,寓意宝宝生活富贵美好,品德如雪般晶莹透彻。江南易林认为“安雪”适合作为女孩的名字,适合气质文静优雅的宝宝,寓意宝宝安心乐意、冰雪聪明。

本文由江南易林宝宝起名原创

识英

出处:玉律此际显,天与奇才英识-念奴娇(杨子安侍郎寿)-全宋词

“识英”选于诗中,意思是才能出众、才智卓越,能明辨是非,有追求真理和好学上进之心。江南易林认为“识英”适合风采卓绝的女宝宝,寓意宝宝自信自立、坚强勇敢、有高才远识和飒爽英姿,不同凡响。

萱意

出处:粉破梅梢,绿动萱丛,春意已深-沁园春(三荣横溪阁小宴)-全宋词

“萱意”选于诗中,可以理解为春意浓浓、萱草茵茵、充满生机与活力。萱草是忘忧草,象征着无忧无虑和高洁的品行,寄托了父母希望孩子开朗乐观、幸福无忧的美好心愿。江南易林认为“萱意”适合作为女宝宝的名字,寓意宝宝性格柔美、格调高雅、志洁萱芳、高情远意。

岑轩

出处:危岑孤秀,飞轩爽豁,空江泱漭黄流-望海潮(浮远堂)-全宋词

“岑轩”选于诗中,可以理解为一座险峻的高山在滔滔江水中屹然挺立,表现出了出类拔萃、卓尔不凡的坚毅勇敢的气质。江南易林认为“岑轩”是一个飒爽大气的女宝名字,适合出类拔萃的宝宝,寓意宝宝志在云岑、气宇轩昂,敢拼敢闯,能够在人生的道路上勇敢直前。

本文由江南易林宝宝起名原创

瑞琳

出处:崧岳精英瑞世,河洛图书寓直,琳馆奉宸游-水调歌头-全宋词

“瑞琳”选于诗中,意为美玉。美玉晶莹剔透、光彩照人,有祥瑞、美好的意思,用在宝宝名字中寓意聪明睿智、好运连连、福泽深厚。江南易林认为“瑞琳”是一个大方有福气的女孩名字,寓意宝宝瑞气东来、碧琳美玉,生活幸福顺遂。

家长朋友们为宝宝取一个出自唐诗、宋词的美名,就能为宝宝人生更添灿烂。

你对起名有什么看法或建议吗?欢迎在文章下方评论交流。

中国人的精神谱系丨在山崩地裂中屹然挺立

在同地震灾害斗争的过程中,唐山铸就了公而忘私、患难与共、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抗震精神。这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我们今天要继续弘扬抗震精神,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入强大精神动力。

在山崩地裂中屹然挺立

■报记者 潘娣

“去新北川还是老北川?”

记者从四川绵阳汽车站乘坐大巴车前往北川,售票员特意多问了一句。

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之后,北川变成了两个北川。

行走在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曲山镇——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所在地,一切仿佛停留在13年前。坍塌建筑物中一根根扭曲的钢筋,窗口随风飘荡的拧成逃生绳的窗帘,茅坝中学操场上仅剩的一个篮球架,定格了灾难来临的时刻。

距离老县城23公里的北川新县城,则是另一重天地。新县城坐落在永昌镇,名字取相邻的永安、安昌两镇首尾一字,寓意永远繁荣昌盛。一栋栋漂亮的楼房矗立在秀美山川间,道路宽阔笔直,路旁绿树成行,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在羌族风格浓郁的巴拿恰商业街徜徉。

重建的是家园,挺立的是精神。

凝望屹立在北川新县城新生广场上的抗震纪念碑,那个高举着十字镐从废墟中走出来的英雄,那个欢快奔跑的孩童,以及孩童身后那位脸上洋溢着幸福笑容的母亲,都在告诉我们,这片曾被毁于一旦的土地,如今充满新希望、新生机和新活力。

多难兴邦。邢台、唐山、汶川、玉树、芦山……在中国眼中,它们不仅是地震发生的地理坐标,也是中华儿女不屈不挠、众志成城的精神坐标。一次次地动山摇,曾让大地满目疮痍,却不能动摇中华民族的万众一心。

一如新生广场上抗震纪念碑背面那行大字的昭示——

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

图左: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发生后,基建工程兵迅速赶到灾区。韦汉英摄

图右:2017年8月8日,九寨沟地震发生后,武警四川总队阿坝支队官兵赶赴震区,被网友称为“最美逆行”。

生死时速

坐落在北京的铁道兵纪念馆里,陈列着一张铁道兵4师17团4营18连在唐山大地震中参与救援的黑白照片。来往参观者不时驻足,透过照片回望45年前那场突如其来的灾难。

“地震了!”

1976年7月28日3时42分,铁道兵4师17团4营18连官兵从睡梦中惊醒,立即全员出发去茅山团部准备受领任务。

一路上房倒屋塌,到处是人们的哭喊呼救声。路旁一位受伤看到的卡车,急匆匆向他们挥手,高喊着:“唐山没了!请快来救人!”

震后10分钟,18连第一时间出现在震区现场,成为首批展开救援的。

和这个连队一样,多支驻守唐山附近的在没有接到命令的情况下,毫不迟疑地快速行动起来。

震后15分钟,原66军197师党委在操场紧急会议部署任务,主动担负起唐山、粮库、商店等重点目标的警戒任务,确保了“唐山抗震期间,所有没有少一分钱”。

震后18分钟,驻唐山某团报务员吴东亮从废墟里扒出报话机,向上级报告灾情,成为最早的地震报告。

来自全军各军兵种的10余万将士迅速集结。为了第一时间赶到受灾地区,广大官兵像年代“两条腿赛过敌人汽车轮子”那样,一辆辆军车风驰电掣,一支支队伍冒雨奔袭,一个个勇士艰难跋涉,上演着一场场“生死时速”。

32年后,汶川特大地震发生。震后仅10多分钟,原总参谋部作战部发出了第一道救援命令,14.6万和武兵源源不断赶赴灾区。

至上,生命至上。山崩地裂中,一次次化作利剑,劈开钢筋水泥废墟,成为危难时刻的“天降神兵”。“快派、派救援队、派医疗队。”唐山大地震后,时任开滦煤矿唐山矿工会副李玉林飞车进京见到国家时的急切呼喊,成为后来中国开展地震救援的“通则”。

“早到一分钟,就能多抢救一些群众,就能多减少一些损失。”与死神赛跑,与时间竞速,是救灾官兵的坚定信念。从邢台地震到唐山大地震,再到汶川特大地震、玉树地震、芦山地震,在一次次争分夺秒的生命救援中,绿军装给灾区群众带去生命的希望。

汶川特大地震重灾区都江堰市城区新貌。

百折不挠

“多年再看,依然感动”“幸得有你,山河无恙”……今年5月,汶川特大地震中参与救援的15名空降兵的手写请战书公开,网友纷纷留言致敬。

13年前的5月14日,汶川特大地震第3天,震中茂县依然是失联的“孤岛”。紧急关头,空降兵某部15名官兵从5000米高空实施“盲跳”,中国空降兵首次以空降方式投入非并实施救援任务。

惊天一跳,无惧生死。高原复杂地域,无地面标识,无指挥引导,无气象资料——所有的困难与未知,考验着在“灾情就是命令”面前的执行力。

冲锋在最关键的时刻,战斗在最危险的地方,山崩地裂的灾难,从来挡不住子弟兵向险而行、攻坚克难的脚步。

扒、挖、刨、扛、抬……唐山大地震发生时,由于灾情紧急,条件所限,官兵们用手扒开石头,掀起楼板,扯断一道道钢筋。据一同参与救灾的群众回忆,不少官兵指甲脱落、双手血肉模糊,衣服、鞋子被钢筋碎石扎破。不到半个月时间里,10余万救灾官兵抢救出被埋压群众1.6万余人。

2008年5月31日,原某陆航团邱光华机组运送防疫专家前往理县,归航途中突遇极端天气不幸失事,邱光华、李月、王怀远、陈林、张鹏等5名机组成员全部。

传承是最好的缅怀。汶川特大地震后,邱光华生前所在团被授予“抗震救灾英雄陆航团”荣誉称号。近年来,邱光华生前所在先后参加芦山抗震救灾、木里山火救援等任务,官兵们在一次次起飞中追随英雄航迹,为灾区群众送去平安与希望。

于水情、葛爱军、李军救、刘思兵……在唐山,这些寓意深刻的市民名字数不胜数;八一学校、八一康复中心、八一路……在汶川,一座座以“八一”命名的地标成为一道道风景线。冲锋陷阵、奋不顾身的迷彩身影,已融入这些城市的记忆,成为心中挺立的丰碑。

守望相助

唐山大地震后出生的孩子,从小就无数次听父母讲过“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故事。

地震发生后,10余万官兵驰援灾区,283个医疗队赶赴唐山,10万余名重伤员被送往全国近百个城市救治,石家庄、邢台等地建起多所福利院照顾地震遗孤,来自四面八方的捐款赠物支援灾区……

“面对灾难我们无法作壁上观。因为我们就是在全国的帮助下长大的一群孩子呀!”参与汶川特大地震救援的一位唐山地震亲历者说。

从唐山到汶川,从玉树到芦山,一幕幕相似的场景,出现在一次次大灾大难的考验中。不分东西南北,不论省份民族,共克时艰的爱心涌动,凝聚成中华民族风雨同舟的强大合力。

中国在展现万众一心、顽强拼搏精神力量的同时,也不断从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实践中总结经验。唐山大地震后,我国开始修订《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汶川地震后,我国设立防灾减灾日,修订灾后恢复重建条例、救灾条例、防震减灾法等法律法规;进入新时代,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项目实施,对地震震情分析研判的整体水平不断提升。“我国的应急救援体系在风险防范化解机制、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应急管理装备技术等方面不断健全,应急管理的科学化、专业化、智能化、精细化水平不断提高。”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搜救专家胡杰介绍。

英国科学家波力奥在《理解灾害》一书中写道:“地球主要以地震和飓风等自然形式来表现它的力量。”人类还远未具有战胜大自然的能力,但是,中国用患难与共、守望相助的精神,唱响生命的赞歌,创造重建的奇迹。再小的爱心乘以14亿,就是爱的海洋;再大的灾难除以14亿,就是众志成城。

比钢筋水泥更坚固的,是无坚不摧的精神力量。“山崩地裂的记忆里,有刻骨铭心的悲恸和感动,更有不屈不挠的抗争与奋斗。”西南交通大学抗震救灾精神研究中心教授胡子祥说,抗震救灾精神在历次地震考验中,一次又一次发挥出凝心聚力、共渡难关的重要作用。

唯勇气不移,唯困难不畏,唯精神不衰。唐山抗震纪念碑的一段碑文,青史可鉴,烛照未来——

“此间一砖一石一草一木都宣示着如斯真理:中国英明伟大,社会主义制度无比优越,忠贞可靠,自主命运之不可折服。”

众志成城,托举生命。2008年5月12日,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空军航空兵某师几百名官兵搭成“人梯”,传递运送一副重伤员的简易担架。刘应华摄

图片来源:《画报》资料室

从震区少年到中国国际救援队军官——

“把生命的希望带给更多的人”

■强天林

我的家乡在四川省青川县,2008年5月12日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由于一时联系不上父母,我离开学校,独自踏上回家的路。

震后的道路崎岖难行,余震袭来,我身旁的山体出现滑坡。一名穿着迷彩服的叔叔突然抱起我,带我脱离险境,并用身体为我挡住了落石。

“叔叔,疼吗?”我问他。

“小家伙,不疼!有我在,别害怕!”他一路拉着我,把我送到安置区。他那一句“有我在,别害怕”,驱散了我心头所有的恐惧。

地震后那段时间,这位叔叔和他的战友们每天都到安置区,为我们搭帐篷、建板房,还给我们讲军营的故事。正是从那时起,“”的种子在我的心里萌芽。

救援离开灾区时,这位叔叔对我说:“小家伙,你要好好读书,才能走出大山!”

这句话,改变了我的一生。我对他说:“叔叔,长大后我也会成为和你一样的人!”

2012年夏天,我收到了国防科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也成为一名。毕业后,我分配到陆军第82集团军某工兵旅任职,我所在的营队还有另外一个名字——中国国际救援队,担负着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任务。

机缘巧合的是,在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中,这支先后转战都江堰、绵竹、汶川、北川等地,是灾区的重要救援力量。那一刻,一种莫名的亲切感油然而生。

曾经的我,是汶川特大地震的一名幸存者,见证了生死救援的感人瞬间;如今的我,加入了曾参与汶川特大地震救援的队伍,成为了一名地震救援队队员。在我看来,这仿佛是命运最好的安排。我的人生,与“抗震”紧紧连在了一起。

10年后,几经辗转,我终于找到了当年救我的叔叔,并自豪地对他说:“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现在,我也像你一样,义无反顾地走上了抢险救灾的战场,把生命的希望带给更多的人!”

在山崩地裂中屹然挺立(上)

胜负之征,精神先见。

一百年来,一代代中国人前赴后继、接力奋斗,形成了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特区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伟大精神,共同组成中国人的精神谱系。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贯穿于改天换地的壮阔征程,熔铸于惊天动地的英雄伟业,跨越时空、历久弥新。

报微信“熄灯号”特别推出“四史微讲堂•学习六中”栏目,讲述红色经典,弘扬先辈精神。

四史知识问答

1944年2月,晋察冀边区第一届群英大会,____被授予“北岳区拥军——子弟兵的母亲”光荣称号。

A.戎冠秀

B.李杏阁

C.赵晨妮

上期正确答案C项 1943年

(供题:航空工程大学 刘若璇)

“倾听经典故事 追寻红色记忆”系列之三百零四

在山崩地裂中屹然挺立(上)

■报记者 潘娣

“去新北川还是老北川?”

记者从四川绵阳汽车站乘坐大巴车前往北川,售票员特意多问了一句。

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之后,北川变成了两个北川。

行走在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曲山镇——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所在地,一切仿佛停留在14年前。坍塌建筑物中一根根扭曲的钢筋,窗口随风飘荡的拧成逃生绳的窗帘,茅坝中学操场上仅剩的一个篮球架,定格了灾难来临的时刻。

距离老县城23公里的北川新县城,则是另一重天地。新县城坐落在永昌镇,名字取相邻的永安、安昌两镇首尾一字,寓意永远繁荣昌盛。一栋栋漂亮的楼房矗立在秀美山川间,道路宽阔笔直,路旁绿树成行,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在羌族风格浓郁的巴拿恰商业街徜徉。

重建的是家园,挺立的是精神。

凝望屹立在北川新县城新生广场上的抗震纪念碑,那个高举着十字镐从废墟中走出来的英雄,那个欢快奔跑的孩童,以及孩童身后那位脸上洋溢着幸福笑容的母亲,都在告诉我们,这片曾被毁于一旦的土地,如今充满新希望、新生机和新活力。

多难兴邦。邢台、唐山、汶川、玉树、芦山……在中国眼中,它们不仅是地震发生的地理坐标,也是中华儿女不屈不挠、众志成城的精神坐标。一次次地动山摇,曾让大地满目疮痍,却不能动摇中华民族的万众一心。

一如新生广场上抗震纪念碑背面那行大字的昭示——

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

生死时速

坐落在北京的铁道兵纪念馆里,陈列着一张铁道兵4师17团4营18连在唐山大地震中参与救援的黑白照片。来往参观者不时驻足,透过照片回望那场突如其来的灾难。

“地震了!”

1976年7月28日3时42分,铁道兵4师17团4营18连官兵从睡梦中惊醒,立即全员出发去茅山团部准备受领任务。

一路上房倒屋塌,到处是人们的哭喊呼救声。路旁一位受伤看到的卡车,急匆匆向他们挥手,高喊着:“唐山没了!请快来救人!”

震后10分钟,18连第一时间出现在震区现场,成为首批展开救援的。

和这个连队一样,多支驻守唐山附近的在没有接到命令的情况下,毫不迟疑地快速行动起来。

震后15分钟,原66军197师党委在操场紧急会议部署任务,主动担负起唐山、粮库、商店等重点目标的警戒任务,确保了“唐山抗震期间,所有没有少一分钱”。

震后18分钟,驻唐山某团报务员吴东亮从废墟里扒出报话机,向上级报告灾情,成为最早的地震报告。

来自全军各军兵种的10余万将士迅速集结。为了第一时间赶到受灾地区,广大官兵像年代“两条腿赛过敌人汽车轮子”那样,一辆辆军车风驰电掣,一支支队伍冒雨奔袭,一个个勇士艰难跋涉,上演着一场场“生死时速”。

32年后,汶川特大地震发生。震后仅10多分钟,原总参谋部作战部发出了第一道救援命令,14.6万和武兵源源不断赶赴灾区。

至上,生命至上。山崩地裂中,一次次化作利剑,劈开钢筋水泥废墟,成为危难时刻的“天降神兵”。“快派、派救援队、派医疗队。”唐山大地震后,时任开滦煤矿唐山矿工会副李玉林飞车进京见到国家时的急切呼喊,成为后来中国开展地震救援的“通则”。

“早到一分钟,就能多抢救一些群众,就能多减少一些损失。”与死神赛跑,与时间竞速,是救灾官兵的坚定信念。从邢台地震到唐山大地震,再到汶川特大地震、玉树地震、芦山地震,在一次次争分夺秒的生命救援中,绿军装给灾区群众带去生命的希望。

(本文选自《报》“中国人的精神谱系”系列专版,略有删减;该专版通过实地踏访红色地标等方式,回溯这些伟大精神产生的历史背景、形成过程,感悟精神伟力、传承红色血脉、担当历史重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磅礴力量。)

报微信发布

播音:任为

编辑:向晓昕

【屹然挺立的意思;屹然挺立的意思代表什么生肖】相关文章:

1.动物故事精选:寓教于乐的儿童故事宝库

2.《寓教于乐:精选动物故事助力儿童成长》

3.探索动物旅行的奇幻冒险:专为儿童打造的童话故事

4.《趣味动物刷牙小故事》

5.探索坚韧之旅:小蜗牛的勇敢冒险

6.传统风味烤小猪,美食探索之旅

7.探索奇幻故事:大熊的精彩篇章

8.狮子与猫咪的奇妙邂逅:一场跨界的友谊故事

9.揭秘情感的力量: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与决策

10.跨越两岸:探索彼此的独特世界

上一篇:山鸣谷应什么意思,山鸣谷应中国山水画和观众的历史 下一篇:岁在龙蛇—岁在龙蛇什么生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