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典故|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鲁庄公有三个弟弟:季友、庆父、叔牙,庄公和季友是同父同母的亲兄弟;庆父和叔牙是同父同母的亲兄弟。兄弟四人,分成2派。
庆父最为专横,拉拢叔牙为党,一直蓄谋争夺君位。
鲁庄公于其在位的第三十二年,生了病,因为夫人哀靖没有生子,既无"嫡嗣",便从"庶子"中议立。
鲁庄公有3个儿子,公子班、公子申、公子开,公子班是长子。
庄公与三弟叔牙商量,叔牙说:“庆父有才,让庆父继任最好。”
庄公又与四弟季友商量,季友力主立公子班,并逼叔牙以死表明拥立斑。
当年八月,鲁庄公病死,公子班继位。
庆父甚是不高兴,打算除掉公子班。恰好有个叫荦的养马人,很有力气,也很鲁莽,因受过鲁庄公的责罚怀恨在心,庆父就唆使荦乘丧期打死了班。
庆父为了遮人耳目,暂时不登君位,找了个年龄最小的傀儡。
庆父立公子开继位,为鲁闵公。
鲁闵公的舅舅是春秋第一霸主齐桓公,齐桓公当然支持鲁闵公,齐桓公派大夫仲孙湫去鲁国调研访问,了解鲁国情况。
仲孙湫了解到,庆父更加肆无忌惮,野心越来野心越大。
回到齐国和齐桓公做了专门汇报: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果然,鲁闵公二年,庆父又指使一个叫齮的人杀了闵公,欲立庆父。
季友趁乱领着鲁庄公的仅剩的儿子申逃到邾国,发出声讨檄文,要求国人诛杀庆父,立公子申。国人响应,庆父畏惧,逃亡到莒国。
鲁国痛恨庆父,相信季友,情夫跑路后,季友带着申回国夺了君位,即鲁僖公。
庆父连杀了两个国君,而且极度荒淫无耻,作威作福,横行无忌,不但造成了极大的混乱,他的罪恶,罄竹难书。
鲁僖公按照季友的建议,买通莒国押回了庆父,将其法办。
杀了庆父后,鲁国才回归平静。
“庆父不去,鲁难未已”,是怎样的历史典故?都是滥情惹的祸
鲁庄公修了一座高台,别以为他修高台是为了看美景的,其实他是用来看美女的,鲁庄公是个“色鬼”!
高台毗邻党(zhang)氏家族,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鲁庄公在台上发现了党氏家的女儿孟任。
就像是现在那些富二代一样,喜欢,鲁庄公不但有钱,而且有势,他见孟任漂亮,是个大美女,既有颜值还有身材,就下台去追。
孟任见有人来追,急忙躲进家里,把大门闩好。
想追本姑娘,就要拿出些诚意来才行,没房没车没存款,那是不行滴。
鲁庄公流着口水许诺,只要你答应我,要什么给什么,并且立你为夫人。要知道夫人可是正室,在家里地位很高的,鲁庄公主外,夫人主内,夫人可是主持家政的存在。
孟任达到了目的,就答应了。
两个人还割破手臂盟誓,鲁庄公色眯眯地看着孟任雪白的手臂,怎么能把持得住,然后两个人就……
后来生下了儿子子般。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子般长大了。鲁国准备举行一年一度的求雨仪式,这天在梁庄事先演习。
鲁庄公的小女儿、子般的妹妹调皮,非要来看热闹。
有一个负责养马、杂事的小吏叫荦(人名)的,见这小女孩漂亮可爱,他就去挑逗她。
荦不知道她是鲁庄公的女儿,否则怎么敢去调戏。
子般见妹妹被戏弄,就让手下鞭打荦。
子般回去给鲁庄公说了这件事,鲁庄公说,你应该杀了他,荦很有力气,能把把稷门的门扇远远地抛出去。
稷门,是鲁国都城上的正南的城门,能把厚重的城门抛出去,这份力量应该是神力。
果然,子般后来被这个荦给杀死,这是后话。
鲁庄公45岁的时候就得了重病,这与他平时酒色无度有关系,他躺在病床上问他的三弟叔牙:“我去世后谁做继承人?”
叔牙回答说:“庆父有才能。”
鲁桓公四个儿子,老大子同,也就是鲁庄公,老二庆父、老三叔牙、老四季友。叔牙推荐庆父是有私心的,他想鲁国的传承兄弟相继,传给庆父,这样自己也有机会继承鲁国的侯位。
可鲁庄公不这么想,他是想传给儿子。
鲁庄公又问季友继承人的事,季友回答说:“臣以死来事奉子般。”
鲁庄公说:“刚才叔牙说‘庆父有才能’。”
季友明白了老大庄公的意思,就派人以国君的名义让叔牙呆在大夫鍼巫氏家里,随后让鍼巫家里的小弟用毒酒毒死叔牙,说:“你要是喝了这毒酒,你的后代在鲁国还可以享受荣华富贵;不然,你死了,后代也没有什么禄位。”
叔牙就饮毒酒死了。鲁国立他的后人为叔孙氏,后来成为鲁国的三大贵族之一。
可见,为了利益兄弟也不是兄弟了。
八月初五,鲁庄公去世。子般即位,住在外公党氏家里。
过了没有两个月,庆父就派荦到党家刺死了子般。
子般当初没有杀死荦,庆父就对荦(luo)说:子般后悔当初没有杀死你,他当上国君一定会杀死你,现在他还在党氏家里,你现在就去把他杀死,以绝后患。”
季友就逃到陈国。
庆父立鲁庄公的另一个儿子启为国君,是为鲁闵公。
鲁闵公的师傅曾经夺取卜齮的田地,鲁闵公也不加禁止。
庆父就指使卜齮杀死了鲁闵公。
一个诸侯连个贴身保镖也没有那是不行的,竟然轻易让外人靠近杀死,这也太荒唐了。
季友就带着姬申(鲁庄公的儿子)跑到了邾国(今山东省邹城境内,是鲁国的附属国)。
庆父也逃亡到了莒国(今山东省莒县),季友和姬申回到鲁国后,拥立姬申为国君,是为鲁僖公。
鲁僖公用财物到莒国换取庆父,莒国就把庆父送了回来。
走到密地的时候,庆父就打发大夫公子鱼去请求鲁僖公赦免自己的罪行。
鲁僖公不同意,公子鱼见不能救下庆父就哭着回去复命。
庆父听到了哭声,说:“这是公子鱼的哭声啊!”于是就上吊自杀了。
原来在这表面的背后,还有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鲁庄公45岁因病去世后,鲁国出现了“鲁难未已”的动乱局面。
鲁庄公立为太子的子般和后来实际即位的小儿子在两年的时间里先后被暗杀,其背后主谋就是庄公的大弟弟庆父,而与庆父串通作案的不是别人,而是鲁庄公的夫人哀姜。
庆父与嫂子哀姜私通。很悲哀!这又是一个因情而造的孽。一个改变历史结果的原因竟然是一段“婚外恋”!
庆父指使杀死子般,其目的就是想自己当国君,他之所以立闵公,对内蒙蔽国人;对外他想讨好当时国力日益强大的齐国,因为哀姜以及闵公的母亲叔姜都是齐国当家人齐桓公的女儿,也都是鲁庄公的夫人。
立闵公,是庆父想给齐桓公搞好关系,以免挨打。
闵公即位后,曾经去齐国的落姑(一说今山东平阴境内,一说今山东省博兴境内)会见自己的外祖父齐桓公。
在这里,鲁闵公像外祖父表示了担忧,担忧什么呢?
闵公当然是担心自己的大叔叔庆父,庆父给自己的姨母通奸,把持朝政,自己身处险境啊!
齐桓公就派自己的大夫仲孙湫去鲁国考察内乱情况。
仲孙湫回国后,向齐桓公一针见血地指出:“不去庆父,鲁难未已。”
果然,在一年之后,庆父勾结哀姜,故伎重演,借刀,又暗杀了闵公。
鲁国人愤怒了!齐桓公也觉得丢人,自己的女儿做出这等不知廉耻的事来,让齐桓公这张老脸往哪里放!
于是,齐桓公索要逃到邾国的女儿哀姜,并在夷地杀死了她。
至此,“庆父不死,鲁难未已”尘埃落定。
这段历史总体来说,就是而发生的,开始鲁庄公恬不知耻地去追求孟任,并且生下了子般,这种毫无仪式感的滥情,其实为鲁难种下了祸根。
而随着而来的是鲁庄公的英年早逝,以及嫂、弟通奸。因此祸害了国家。
“万恶淫为首”,这话一点不假。从这段历史故事中我们得到什么启示呢?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庆父未死鲁难未已小故事)】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