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故事,三个启示!人生哲理
一、年轻人不小心将酒店的地毯烧了三个小洞,退房时服务员说根据酒店规定,每个洞要赔偿100元。年轻人:确定是一个洞100元吗?服务员:是。年轻人点燃烟头将三个小洞烧成一大洞。启示:1.考核标准在哪里,人们的行动就在哪里;2.不要光站在自己的角度订立标准;3.漏洞有时是致命的。
二、一士兵遭到敌军突袭后逃到了山洞。敌军在身后紧追,他躲在洞中祈祷不被敌人发现。突然胳膊被狠狠地蛰了一下,原来是只蜘蛛,他刚要捏死,突然心生怜悯,就放了它。不料蜘蛛爬到洞口织了一张新网,敌军追到山洞见到完好的蜘蛛网,猜想洞中无人就走了。启示:很多时候,帮助别人同时也是在帮助自己。
三、父亲丢了块表,他抱怨着翻腾着四处寻找,可半天也找不到。等他出去了,儿子悄悄进屋,不一会找到了表。父亲问:怎么找到的?儿子说:我就安静的坐着,一会就能听到滴答滴答的声音,表就找到了。启示:我们越是焦躁的寻找,越找不到自己想要的,只有平静下来,才能听到内心的声音。不错的启示,站在不同的角度看问题结果是不一样的。 新的感悟---------慢慢看,慢慢悟。
----------------------------------------------------------------------------------------------------------------------------------------------
1、人生需要四种人:名师指路,贵人相助,亲人支持,小人刺激。2、女人,大美为心净,中美为修寂,小美为貌体。男人,大智为信仰,中智为克己,小智为财奴。3、没有机会做大事的人,是因为没有通过做好小事来证明自己的实力。放在越不起眼的地方,越要主动发光。在别人不敢委以重任之前,把小事做到极致,来证明你的实力。4、延参法师《宽怀人生》:紧张与松弛,沉重与飘逸,都是生命的状态,坎坷和艰辛中蕴藏着更大的追求。笑着面对悲伤,悲伤会化为动力,笑着面对忧愁,忧愁会化为快乐。让忧愁去漂流吧,生活需要快乐,也应该是快乐的。
5、大道至简,平常心是道:一个行者问老和尚:“您得道前,做什么?”老和尚:“砍柴担水做饭。”行者问:“那得道后呢?”老和尚:“砍柴担水做饭。”行者又问:“那何谓得道?”老和尚:“得道前,砍柴时惦记着挑水,挑水时惦记着做饭;得道后,砍柴即砍柴,担水即担水,做饭即做饭。”6、当你喜欢上某件事,会发挥出惊人的能力:抱着你自己10公斤重的孩子,你不觉得累,是因为你喜欢;抱着10公斤重的石头,你坚持不了多久。当一个人不喜欢做某件事,就算他才华横溢,也无法发挥;当一个人喜欢上了某件事,他发挥出来的能力会让你大吃一惊。所以,一个人没有成绩,不一定是他没有能力,很可能是因为不喜欢。7、爱你的人会一直愿意为你付出,你爱的人却不一定愿意为你付出:二战时,一犹太家庭遭到迫害,大儿子和小儿子分别去寻求帮助。大儿子去找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小儿子去找自己曾帮助过的人。结果却是大儿子获救,小儿子被出卖。爱你的人会一直愿意为你付出,你爱的人却不一定愿意为你付出。在现实中,真正对你忠诚的都是曾经给过你恩惠的人、爱你的人。8、改环境,不如改自己:乌鸦往东飞,遇到鸽子。都停在一颗树上休息,鸽子见乌鸦飞得很辛苦,关心地问:您要去哪里?乌鸦忿忿答:其实我不想离开,可是这个地方的居民都嫌弃我的叫声不好。鸽子好心地说:别费力了,如果你改变不了你的声音,飞到哪都不会受欢迎的。做事也是如此:改目标,不如改方式,改环境,不如改自己。9、关键时刻能救你的,只有你自己:一头驴子不慎掉进了枯井,众人设法救它,都没有成功,就决定埋了它。驴子悲声鸣叫,可当泥土落下的时候,它却出乎意料地安静了。它努力抖落背上的泥土,把它们踩在脚下,让自己登高一点。就这样,它随着泥土的抖落不断登高,最后竟在众人的惊奇声中走出了枯井。
10、世事总不能万般如意,有舍才有得:师父问:如果你要烧壶开水,生火到一半时发现柴不够,你该怎么办?有的弟子说赶快去找,有的说去借,有的说去买。师父说:为什么不把壶里的水倒掉一些呢?11、有一颗不屈的心:一个失意年轻人寻找成功,哲人给一颗花生说:“用力捏它。”年轻人用力一捏,花生壳碎了,剩下仁。哲人又叫他搓,结果搓掉红色的皮,只留下白白的果实。哲人再叫他捏,不论他如何用力,却捏不碎花生仁。哲人说:“虽然屡受磨难,失去了很多,但要有一颗不屈的心。”12、只有学会放弃眼前利益,才能获取长远大利:富翁拿了三块大小不一的西瓜放在青年面前:若每块西瓜代表一定程度的利益,选哪块?青年回答:最大的。富翁把最大的递给青年,而自己却吃起最小的。富翁很快吃完了,拿起桌上的最后一块西瓜吃起来。青年明白了:富翁吃的瓜虽都不大,加一起却比他多。13、谦卑自己,就是份量:一滴墨汁落在一杯清水里,这杯水立即变色,不能喝了;一滴墨汁融在大海里,大海依然是蔚蓝色的大海。为什么?因为两者的肚量不一样。不熟的麦穗直刺刺地向上挺着,成熟的麦穗低垂着头。为什么?因为两者的份量不一样。宽容别人,就是肚量;谦卑自己,就是份量;合起来,就是一个人的质量。14、享不了洪福就享清福:人生,福分两种,一是洪福。即实现了俗世理想,成为达官显贵,享受人间繁华;二是清福。即安于平凡,超然物外,享受心之清闲和欢乐。没有人能同时既享洪福又享清福。追求物质和名利,必以劳心为代价;追求精神的愉悦和超脱,需以淡泊为基础。无论是洪福还是清福,生在福中要知福。
15、要坚强的是你的心:①外表刚强的人常易放弃,因怕输。②外表柔弱的人常坚韧不拔,因想赢。③最笨的是长了想赢的脸,却没想赢的心。④如果孤独,为什么装开心?如果你想要,为什么装无所谓?⑤如果你害怕,为什么装勇敢?戴上面具,心还是一样会痛。⑥要坚强的不是你的脸,而是你的心。16、工作的四层境界:①谋生:人首先要解决吃饭,有份工作来生存,这是工作的基础阶段。②事业:当吃饭不是问题,工作慢慢成为事业,变成精神上的追求和取得成就感。③快乐:工作着是快乐的,感到工作充满乐趣。④忘我:自己与工作完全融为一体,工作已是生活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17、忠诚的被误解,被误解的不坚持:雁群休息时,必有一雁放哨,叫雁奴,轮流担任,稍有异动,鸣叫示众。一人猎雁数次,皆无功而返。后想一法,径直奔雁群,待雁奴鸣叫后隐藏。群雁逃逸数次发现无异情,迁怒于雁奴,后竟群而啄之。雁奴悲叹无语,待猎人再近,隐而不发,群雁死伤过半。世道亦如此,忠诚的被误解,被误解的不坚持。
18、不能把悲痛与怨恨留在身后,那么我仍在狱中:南非总统曼德拉曾被关压27年,受尽虐待。他就任总统时,邀请了三名曾虐待过他的看守到场。当曼德拉起身恭敬地向看守致敬时,在场所有人乃至整个世界都静了下来。他说:当我走出囚室、迈过通往自由的监狱大门时,我已经清楚,自己若不能把悲痛与怨恨留在身后,那么我仍在狱中。19、上帝的延迟,并不是上帝的拒绝:他21岁,做生意失败;22岁,角逐州议员落选;26岁,爱侣去世;27岁,一度精神崩溃;34岁,角逐联邦众议员落选;45岁,角逐联邦参议员落选;47岁,提名副总统落选;52岁,当选美国第十六任总统。他就是林肯,因为他坚信上帝的延迟,并不是上帝的拒绝。
20、四句谚语浓缩人类历史:马克思的女儿燕妮,问历史学家维特克:“您能用最简明的语言,把人类历史浓缩在一本小册子里吗?”维特克说:“不必,只要四句德国谚语就够了。”①上帝让谁灭亡,总是先让他膨胀。②时间是筛子,最终会淘去一切沉渣。③蜜蜂盗花,结果却使花开茂盛。④暗透了,更能看得见星光。
这个和尚为什么这么红?!
近年来,网络上最火的红人?
答案不是明星,不是商业大佬,而是一个操着一口河北方言、表情永远无辜的和尚——延参法师。他的微博粉丝量高达4500多万,开通微博至今已经发了28701条微博,算得上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微博达人。(截至2016年2月16日14:00)
“延参法师”的走红不仅仅是因为他佛法道理深刻,而是他喜欢卖萌的性格,“纳尼”、“懂了木有”这些网络用语在他的微博里经常出现。喜欢延参法师的人称赞他“智慧中充满幽默”, 是“最萌和尚”。
延参法师
字明超,号糊涂山人。当代著名禅师,佛教文化著名学者、作家。现任河北省沧州市佛教会长,河北省佛教常务理事,沧州市水月寺住持,邯郸市蟠龙寺住持,景州开福寺名誉方丈。一九八八年披剃出家,得法于佛教天台宗正宗第四十六代传人,正宗临济禅宗传人,曹洞正宗传人。曾著书《苦心菩提》、《问心集》、《水月集》、《念佛集》等。
被峨眉山猴子“调戏”而红
延参法师是怎么红的?这就要说到他和四川峨眉山几只猴子的故事。
2009年,应峨眉山旅游局的邀请,延参法师在峨眉山上录制了一段弘扬佛法的宣传片。
台词中有一句是“生命是如此的精彩,生命是如此的辉煌”。然而,不会说普通话的延参法师将这句话演绎成了:“绳命,是入刺的井猜,绳命,是入刺的回晃。”凭着这句火遍大江南北的河北普通话,再加上一段峨眉山猴子捣乱的视频,让延参法师火了,被称为“史上最萌法师”。
视频:延参法师峨眉讲解绳命 遭猴子调戏
那段让他走红的猴子视频点击量早已超过10亿,他的微博粉丝也超过了4500万+。延参法师成了名副其实的“网红”。
有人嘲笑延参法师是靠几只猴子出了名。他听后依旧不紧不慢道:“唐僧取经是孙悟空帮的忙,我也是猴子帮的忙,感谢孙悟空的徒子徒孙。”延参法师说自己之前做了很多公益项目,比如免费午餐、支持白血病患者、希望工程……“那几只猴子为我做这些提供了条件。”
“一张笸脸,一口方言,一只猴子,一个时代,就这样组合成了我的幸福人生。 ”他在微博中这样调侃自己的命运转折。
再来成名之地 “四川是我的福地”
2016年1月22日,延参法师和徒弟一行来到四川成都。这可乐坏了四川的网友们,大家纷纷叫喊“大师求遇见!”
当天中午12点,刚刚抵达成都双流机场,延参法师便开始通过视频给四川的网友拜年,熟悉的河北口音、略带拘谨的笑容,一时间获得四川网友点赞评论如潮。
在接下来的2天行程里,法师一行兴致勃勃地游览了锦里、武侯祠、文殊院等成都著名景点。
本来这一次延参法师准备再去峨眉山,但小徒弟又要想看大熊猫,到最后主意也没拿定,结果哪儿也没去成,在商店买了一个熊猫公仔,也就作罢了。在一处卖熊猫纪念品的小店里,延参法师把熊猫帽子戴在头上,作出“一”的手势,萌态十足。
他用成都方言在微博里表达自己对这座城市的感觉:“幸福大成都,巴适的板。 ”
延参法师说,四川是他的福地。2009年,因为峨眉山的小猴子,让他被更多人认识。
“不仅峨眉山的小猴子都认识我,包括成都街头巷尾许多练太极拳、跳广场舞的大爷大妈都对我很熟悉,前些年学会的太极剑还是跟成都公园里一位老大妈学的。”延参法师说,成都是一座很亲和,也很祥和的城市,浓郁的巴蜀文化气息,让人感觉到这是一座智慧之城,也是一座希望之城。
再来成名之地四川,作何感想?对于外界质疑,怎么回应?1月25日,延参法师对于华西都市报记者的问题一一作答。
谈走红
被四川小猴挠几下,生活有了很大不同
华西都市报:2009年去峨眉山拍环保的片子意外走红,走红前后您的生活、工作有何变化?
延参法师:我一个乡下人,本来带着一群小徒弟,还有一条大黑狗,过着一种悠闲自在的日子。自从被咱们的小猴子挠了几下,生活跟过去的确有了很大的不同,收获了很多天南海北的网友朋友们的关心,不仅在网上有很多留言和发私信的朋友,还有不远千里来寺院看我的朋友们,大家不但包容我这个长得这么丑的人,还迁就我的方言,所以我很感谢大家,也很感激这个时代,我愿意做大家永远的朋友。
华西都市报:目前有4455万粉丝关注您,有压力么?您如何看待自己的“网红”身份?
延参法师:我感觉到和网友朋友们是一种生活中的伴随,更得到了广大网友朋友们的善待和关怀,许多网友的烦恼困惑也习惯地发到我的微博私信,我有时间也尽量回答。
我从来没有感觉到自己是一个网红,每天的日子也活得很真实。这也可能就是网络时代的一个特征,一口方言,一只猴子,还有我身后这个文化辉煌的大时代,我也就活成一种幸福的存在。感谢大家不嫌弃,一直爱心关注我这个低颜值的人,能和这么多人同行在这个时代,这是我的幸福,我愿意和大家一直相伴,白头到老。
华西都市报:粉丝每天多少人给你私信?他们私信一般是什么内容?您会一一回复么?每天您花在微博上的时间有多少?
延参法师:每天私信太多了,忙着一一回复,哪有时间去数哦。网友朋友们都不把我当外人,年轻人在私信里常跟我念叨关于学习的、创业的、家庭的、感情等等的问题;中年人问的最多的是感情困惑方面的问题;大龄女生则是被家里催婚、逼婚的苦恼等等。能够和大家聊聊人生,聊聊生活,我感觉这这是是我存在的一种幸福。
谈触网
佛法也需要接地气,网络是机遇和挑战
华西都市报:作为出家人,对于网络曾经有过么?后来是如何接受的?何时开始玩微博?
延参法师:在接触互联网之前,我就是一个在寺院安安静静生活的人,并且因为担心小徒弟沉迷于网络游戏,所以对互联网的确曾经抵触过。我以前并不相信奇迹,但是我后来相信了。因为互联网,许许多多的奇迹、许许多多的美好、许许多多的幸福发生在我身上。
尤其是自从2011年开通新浪微博后,像我这样一个长的丑、普通话说不好的人,却能够把原本的悲催活成了现在的快乐和幸福,所以我非常感恩遇到了这样一个美好的时代。
华西都市报:您觉得网络时代的僧人应该怎么做?
延参法师:佛法是生活的活法,能在这样一个时代伴随大家,说说生活,聊聊幸福,就是一个出家人最大的快乐。佛法的精神,并不意味着佛法的高高在上,更不在于佛法的远离生活,恰恰相反,佛法需要接地气儿,需要与生活相融合,佛法不是庙堂之上的绷着脸说教,而是每个人都可以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体悟。
佛法走到了今天的这个时代,这个因为互联网让世界的距离无限缩小的时代,对佛教文化而言,是机遇,也是挑战。积极地运用新媒体,为这个时代传递一种光明、温暖、希望的人生理念,是当代僧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担当。
华西都市报:作为僧人畅销书作家,您至今都有哪些作品?您喜欢的其他作家的作品可以为网友推荐一些么?
延参法师:这些年的确出了不少书,相继出版了《宽怀人生》《守住这颗心》《浮云》《禅说正能量》《愿你的世界里,有最皎洁的月光》等二十几本书。我也一直在做一些尝试,和大家一起品读传统文化中的唐诗宋词等古典文学作品,所以我的书里还会和大家讲到历史人物、文学人物,还有禅诗赏析等等,我也希望更多的年轻人,多多学习我们灿烂辉煌的文化以及文学经典。
至于说为网友朋友们推荐作品的话,我还是选择给网友朋友们推荐唐诗宋词,泰戈尔的《飞鸟集》、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希望年轻人增加文学积淀,开拓青春视野。
谈“炒作”
新媒体时代的传统文化将再次迎来辉煌
华西都市报:无论是在微博还是在节目里,您都是满面笑容,无忧无愁。在私下的时间里,您有忧虑烦恼的时候么?您都是如何化解的?
延参法师:像我这样一个长得这么丑的人,烦恼都懒得来光顾。小时候因为长得丑,街坊邻居都认识,现在也是因为长得丑,得到大家的包容和善待,对于我这样一个颜值是负数的人,真得很感谢大家的爱护,也感谢这个时代,让我这样一个本应该命运悲惨的人,因为遇上这样一个幸福时代,能够和这么多的朋友们共同走过这趟岁月,所以我感到自己真的很幸运,也很幸福。
华西都市报:在大多数人眼里,佛教和佛法是庄重严肃的,但您和徒弟多次参加娱乐节目,有人质疑您们“不修道,是借机炒作”,您如何回应?同行们是怎样看待您的?
延参法师:从古至今,佛教文化的存在和传播,从来都是应时代之机,活泼灵动。不得不承认,我是一个很幸运的人,不管是老法师还是年轻法师,对我都是寄予许多关怀与尊重,当然需要提到的是,年轻一代的法师,视野更开阔、学识更丰富,对新媒体时代弘扬传统文化会做出更多的奉献与努力。
谈“最萌”
“萌”是一种心地状态,活出生活小清新
华西都市报:有人说您微博里的都是些“心灵鸡汤”的东西,您怎么看这种评价?
延参法师:佛教文化有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就是关怀大众人生状态、心理健康、生活态度,为大众传递积极、向上、乐观、光明的生命信念和人生知见。咱就是一个乡下人,也没什么内心负担,所以也就只有和大家唠唠家常话。
华西都市报:有人给您的外号是“世上最萌法师”,您喜欢这个外号么?您如何看待“萌”文化?
延参法师:“萌”是一种心地状态,萌萌哒的活出生活的小清新,是对自己的一种肯定,也是对这个时代的尊重,我们的“萌”文化还不够发达,希望有更多的人卖萌、买萌,萌出生活的活泼,普天同萌,萌出我们这个时代的精彩。
华西都市报:据了解,您也一直致力于白血病康复治疗、失学儿童资助等社会慈善公益事业。在您的切身实践中,您发现目前中国的慈善公益事业有哪些进步与不足之处?
延参法师:目前中国的慈善公益事业,正在发展之中,不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随着法制化国家的建设,慈善事业会越来越规范透明,贴近大众,每个人都是公益事业的推动者,那么也是公益事业的受益者。很显然,中国的公益事业,向前的道路还很长,这不是一代人两代人就能够完成的事业,而是一种责任与接力,包括提升国民素质,都需要长期培养和改善社会的幸福和温暖指数。
华西都市报:对于当代的年轻人,您有哪些期望与建议?
延参法师:当代年轻人面对的压力也很客观,但是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点,这个时代的年轻人更有作为,我对这一代年轻人充满一种乐观的祝愿。希望社会给予当代年轻人更多的掌声和信任,我愿意为当代的年轻人点赞,更为当代年轻人担当时代的努力点赞。
华西都市报记者 张元玲
历年高考满分作文欣赏:此心安处是吾山
考场真题 山脚、山腰与山顶(2014湖北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游客们来到山脚下,这里流水潺潺,鸟语花香。游客问下山的人:上面有好看的吗?有人答没有,有人答有。
于是有人留在山脚赏景,有人继续爬山,来到山腰,这里古木参天,林静山幽。问下山的人:上面有好看的吗?有人答没啥好看的,有人答好看。
于是有人在山腰流连,有人继续攀登。来到山顶,只见云海茫茫,群山隐约。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和感悟,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自定,标题自拟。要求:立意明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思路点拨
1.做人要有主见
人生处处都有风景,不要因为有人说前面的风景不好而止步,也不要因为有人说前面的风景迷人就盲目前行,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主见。因此可以从“做人要有主见”角度立意,表现尽力做好自己,不要管他人怎么说的主题。
2.不同的高度有不同的风景
山脚下流水潺潺,山腰古木参天,山顶云海茫茫,看风景最重要的是心态,其实风景在任何高度都很美丽。有了好的心态,生活就会有别样的精彩。由此,我们看到高校毕业生放弃高薪,返回穷困家乡做贡献;我们看到环卫大妈在路边悠闲自乐;我们看到山区的教师安守讲台……
3.勇攀人生高峰
我们从“爬山”可以联想到人生,做人要有一种开拓进取的积极心态,勇攀人生高峰,实现个人价值。而个人价值的实现,也同样是对国家、对社会的贡献。
此心安处是吾山
一考生
许我流水潺潺,鸟语花香,我当立足尘世,安享繁华;
许我古木参天,林静山幽,我当静心潜息,夷犹诗画;
许我云海茫茫,群山隐约,我当极目望远,胸怀天下。
不必轻信人言的好与不好,也无须纠结于位置的高与不高,更不要叹什么人世虚妄、生命无常。最重要的是,珍惜所有,此心安处,步步美景,处处灵山。
延参法师在《宽怀人生》中写道:灵山迦叶拈花一笑,心与灵山咫尺之遥。这正是人生最好的状态:守着一颗宁静安然的心灵,笑对一切世俗所谓的纷扰,然后,人生可以从容。从容地坚守自己“一览众山小”的宏愿,或是从容地确立起出世与入世间的平衡,抑或是,从容地安于“不羡朝入省,不羡暮入台”的平淡,凡夫俗子亦欣然。
在这场人生的登攀中,我们往往最渴望做的,是用自己的脚步覆盖别人走过的路,用自己的行动被动地去验证别人口中的美丽。移步换景,于我们只是匆匆过往,我们关心的只是:山上,是否真如别人所说那般美丽。于是,闻说蟾宫折桂是正道,有些人便会想着搭上天梯也要上去,等真正实现了愿望,却又发出“高处不胜寒”的叹息;说中庸之道可以保身,有些人便收起了一切锋芒,待已圆滑如初愿,却又陷入上下两派的夹击指责;闻说平平淡淡就是福,有些人便从此徘徊于地平线,生活真的一点波澜也没了,却又自觉人生无趣、悔不当初。
其实,人首先应当遵从的不是别人的意见,而是自己的内心。从人生起点到生命之巅,有太多绝美的风景可回首,堪勾留。如果我们不能拥抱整座高山,那么至少,我们可以以一颗安然的心保存一瞬、一地的美景,不困于人言,不役于外物,只求心安,让乍起的浮躁在清风中变得稀薄,让灵山立于此心安处。或许对大多数人来说,徒留下的,是雪泥鸿爪;堪追忆的,是似水年华,于是一切便如保留“歌”中所唱:这一生孤注,两茫茫,谁与我,迟暮还乡?但其实,人生应如是:
或,在山脚的繁花中采撷一缕幽香;
或,在山腰的古木中洞察一种深邃;
或,在山顶的云海中飘浮一生洒脱。
人问:“我高不成,低不就,安得灵山所?”
我云:“此心若安,步步美景,处处灵山。”
名师点评
本文开篇以极富诗意的排比句式,对生命中最重要的事进行思考,从而提出要遵从自己的内心的召唤——“此心若安,步步美景,处处灵山”。作者运用引用论证、比喻论证等论证方法,充分论证了中心论点。文末又以排比句式指出人生应如何,并以问答作结,引人深思。文章的句式长短结合、文白相间,语言精妙又意蕴丰厚。
【延参法师 宽怀人生,延参法师经典】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