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希骞 张希骞的

更新:08-13 现代故事 我要投稿 纠错 投诉

近代湛江雷州大事纪(至五四运动时期)

1848年~1919年湛江雷州(原海康县)大事纪:

道光二年(1848年)

  十二月,海康知县金钰立碑北和“严禁戏班讹诈”,限制歌班冬季活动。

  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

  重修东洋七字大堤。

  咸丰五年(1855年)

  海康刀仔会(小刀会)邓老亮、莫民德、符之阳等活动于城乡,县城戒严。

  八月,刀仔会遭,邓老亮等300人被诛,丛葬南兴镇梅田西。

  同年,始建滩晒盐场于覃斗英岭村沿海。

  咸丰六年(1856年)

  大修雷州城垣,费金3万。

  十一月,英法联军陷广州,县戒严。

  同治二年(1863年)

  八月十五日,飓风大作,海堤崩溃,声如雷鸣,平地水高二丈,东西洋田舍悉被漂没,居民淹死者约数千人。

  同治三年(1864年)

  大修东西两洋堤岸。

  同治五年(1866年)

  法国教士由城南调会坊迁建堂于城东门内。

  同治十一年(1872年)

  委办雷州厘厂(相当于税所),不久因商民闹事,停办。

  光绪二年(1876年)

  县府严禁栽种。

  光绪三年(1877年)

  三月,复设厘厂于城外福田寺,商民不服,聚众焚毁,不久委派徐赓升来雷查办。

  同年六月,加委徐赓升署理海康知县,并令查明厘厂情形早为妥办。

  光绪四年(1878年)

  知县徐赓升革除粮店揽收钱粮积弊,令里民自封投柜,不久仍照原例。

  七月,官兵在流沙港海面擒获海寇李亚就等20余人,依法处置。

  同年,知县徐赓升详请雷州厘税委会海关司事加四抽收,不另设厂,得到批准。

  光绪六年(1880年)  县人募建宾兴祠以供学子就学。

  光绪九年(1883年)

  秋,飓风毁城北城垣七丈余,不久修葺。

  光绪十年(1884年)

  县绅李韶绎募建育婴堂。

  光绪十二年(1886年)

  粤督张之洞列雷阳书院为粤省六大书院之一,并拨海安糖厘充作书院经费。

  同年,始设电报局于城外文富坊。

  光绪年(1892年)

  大旱,篱竹开花结籽,米价腾贵。

  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

  八月二十二日,飓风大作,海堤崩陷,淹没田无数,淹死千余人。

  十月十四日,中法订立租借广州湾条约,民情激愤。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

  八月,命各省裁书院设学堂。

  光绪二年(1902年)

  知府陈武纯装置巡海小轮一只,命曰“雷威”兵舰。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

  一月二十四日,改雷阳书院为雷州中学堂,招生一班,当日举行开学典礼。

  光绪三十年(1904年)

  正月,改濬元书院为官立高等小学堂。

  同年,海康县行使纸币。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

  始设邮政局于城南关内,从前塘铺之制俱废。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

  邑绅创办公立崇正小学堂于宾兴祠,以宾兴印金款拨作办学经费,知县孙庆璋除拨开办费外,另拨款购置书籍数千卷。

  同年,设立海康县劝学所。

  同年,海康学子吴天宠被选送赴日本留学法政科,为海康县首批公费出国留学者。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

  知县查廷赓请在县属丁粮项下每米一升加抽官立小学堂经费一仙,因县绅武举陈同仰控告停收。

  同年,官立高等小学堂增设初小一班,称为官立两等小学堂。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

  海、遂、徐三县议修雷州府志,但因为经费无着停办。

  十一月,雷州商务局成立,首任局长陈秉初。

  宣统元年(1909年)

  一月,设海康县事务所。为筹备宪政咨议局议员,将县属19社划为8区。

  同月,知县秦广绶借县属何、李两姓斗案诬扳县绅李晋熙,县人联名控秦,秦因此革职。

  四月,颁行新币制。

  同年秋,官立两等小学堂首届高小班毕业。

  宣统二年(1910年)

  一月,海康鼠疫猖獗,延至五月始灭。数月间死者二千余人,此后,鼠疫往往在每年春夏之交发生。

  宣统三年(1911年),严令禁赌。

  九月,辛亥爆发,雷州知府朱兴沂树旗独立,通电响应。海康知县柳谦弃印连夜逃亡,县属克日光复。

  民国元年(1912年)

  春,县知事陈发初遭陈炯明委派的安抚使陈炳炎伏击遇难。陈发初为辛亥后首任县知事,在任仅40多天。

  9月,宋鑫等一些地方文化人士募款创办海康图书馆。

  民国2年(1913年)

  秋,雷州中学堂自辛亥后停办近一年,民国2年(1913年)复课,同时改名为雷州中学。雷州三县协议各县摊派办学经费,海康为每月牛皮捐154元,遂溪为粮米捐154元,徐闻为县款提给132元。  9月,经众地方人士募集,海康图书馆开办。

  当年,县境发生鼠疫,仅田西一乡死亡368人。

  民国3年(1914年)

  是年,雷州匪患日重,股匪李福隆部已发展为拥有一千多人枪,并与法租界广州湾当局商定李匪专劫唐界,保护洋界。法租广州湾当局还指定赤坎“西家楼”为该匪帮堆藏和销售赃物据点,李匪所需枪支弹药由租界当局卖给接济。

  民国4年(1915年)

  1月30日,县知事张祖栻在公益墟立禁开与烟馆告示。

  春,琼崖讨袁军陈侠农派人运动海康县匪首李福隆,赴琼崖协助讨袁军打击文昌县知事胡台及琼崖镇守使黄志桓等乡团兵。李率匪卒约千人抵达文昌后,见该县为侨乡,贼心发作,洗劫了文昌铺前等二十多个圩镇和乡村后返回海康老巢。

  民国5年(1916年)

  春末,讨袁军中华军谭惠泉主持雷州军事,指挥民军蔡文炳等围攻雷州城,历3昼夜,奉龙济光令由徐闻驰援之杨学绅、方彪等附义加入,雷州守军投降,雷州半岛悉为中华军占领。

  12月10日,龙济光由琼崖派其第一军李嘉品率部进驻雷州,招安收编匪首李福隆为三雷游击统领,率匪2000多人为其固守徐闻、遂溪、廉江等县外围线。

  当年,海康频繁,,雷州中学亦停课,城中居民远避他乡。

  民国6年(1917年)

  4月,土匪夜劫二区某村,杀死保良乡团团长、第二区乡自治会议长莫叙宾。

  8月,桂系军阀陆荣廷委任林虎为高雷镇守使,林虎派营长李宗仁从广州乘海轮抵雷州,解除原粤军高粤镇守使车驾龙所部武装。

  12月,下旬,龙济光军由琼入境,盘踞雷州。

  当年,土匪数百人掠劫唐家灵界村,村民奋起反抗,被杀数百人,全村房屋被烧光,财物劫尽。

  民国7年(1918年)

  春,龙济光败于讨龙军,龙济光、李嘉品部退守雷州城,大量征集民工数千人修筑城防阵地工事。

  5月1日,讨龙军林虎部直逼海康沈塘圩与龙军交战,开始持久的雷州争夺战。是役双方出动兵力1万多人,持续达两个半月。雷州百姓陷于战火,苦不堪言,雷州中学遭洗劫一空。

  7月13日,龙军统领黄业兴率4个营的兵士出城投降,龙济光败弃雷州,随即由广州湾逃往上海。

  9月20日,省立雷州中学因讨龙战事停课4个月,于是日复课。战乱中,该校因前后驻军骚扰及炮火轰毁,校舍财产损失达万余元。

  10月,城乡瘟疫流行,仅雷州中学师生被染者达七成。

  秋,海康成立首家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发出告示征求用电户。

  冬,雷州中学校长谭平山(后为广东党组织早期主要)遭顽劣学生戴朝恩滋事殴打,愤而辞职归省。  

民国8年(1919年)

  3月中旬,雷城内外鼠疫流行。为避疫症,雷州中学推迟一周开课。

  5月,土匪接连掳掠附城之灵山、霞关、北门外、城角、武黎及企水港一带村庄,杀死乡民100多人。

  7月,省议会议员黄宗海、陈炳炎、温应瑞、赵育璜及留省绅、学代表吴天宠等,联名致函省府,请求撤销民国初年县知事沈某拟定的13间粮店连环互保征粮方案,以避免粮店居奇盘剥。

  8月30日,公署委任雷州中学校长温仲良为第四路第二区雷属三县小学教员检定委员会,以县知事张希骞为监试委员会督察,对小学教员进行试验检定。

  当年,开通雷州至澳门航线,轮船每周往返一趟,靠泊码头在港头港。

(感谢雷州文史整理者)

西康省创建始末

解放前我国行政区域上有过一个西康省,它是由清末开始创建,正式成立于1939年1月,至解放后1955年结束。它的辖地,并入四川,一部分成为现在的甘孜藏族自治州,一部分成为凉山彝族自治州,一部分属雅安和西昌专区。

建省前的西康区域,隶属四川,称川边,系指东起打箭铺(康定),西至丹达山,南邻云南,北接甘青的这一大片土地而言。这个区域,按旧时的马站计算,东西长三千余华里,南北宽约四千华里。居民绝大部分都是藏族,只有少数汉、蒙、回、彝等族杂居其间。习称丹达山以西的居民为“藏巴人”,丹达山以东的居民为“康巴人”,后者郎康区藏族。在清末赵尔丰改土归流以前,这个地方由土司管辖的约十分之五,由呼图克图管辖的为十分之一,为所谓“野番”居住的约十分之三,另由清廷赏给西藏管辖的地方也占十分之一。清廷为了保持对西藏的交通,途在打箭铺设同知一员,理塘、巴塘、察木多(昌都)等地各设粮员,井在打箭鑪、泰宁及阜和等处驻兵戍守(均归建昌道雅安府管辖),虽有镇慑地方之责,但当地居民系归土司、呼图克图管辖,不属汉官。

1904年,英的侵略军于5月攻占我江孜,进逼我拉萨,迫使图丹嘉措喇嘛于6月19日仓皇出走,英军强迫藏方签订“拉萨条约”,妄冀西藏脱离我国,变为英的殖民地。这时赵尔丰任建昌道员,川边地区属建昌道管辖,他向四川总督锡良献策,主张把川边各地正式设立县治,划设西康行省,以杜英人规觎;同时派驻重兵,加强统治,藉以照应西藏地方。锡良当即据以入奏,清廷批准了这个计划。1905年清廷所派驻藏帮办大臣凤全在巴塘为土司、喇嘛,锡良奏派赵尔丰为鑪边军务督办,1906年6月巴塘事平,赵郎于8月驰抵巴塘,厉行。

清廷于1907年秋授赵尔丰为川滇边务大臣。赵首先把巴塘、理塘两土司辖地设立州县,以后又札饬全康各地土司、呼图克图缴出封号印信,在他们管辖的地方普设县治;随又西赴察木多,用兵打下三岩,郎将江西岸各地普遍设官治理。

赵尔丰

总计赵尔丰先后在川边设置的郡县名称如下:

1.巴安府原巴塘土司地方.

2.盐井县原巴塘土司地方。

3.三坝厅原巴塘土司与理塘土司交界地方。

4.理化厅原理塘土司地方。

5.定乡县原理塘土司地方,名乡城。

6.稻城县原理塘土司地方,名稻城。

7.贡噶岭县丞原理塘土司地方。

8.河口县原理塘土司与明正土司管辖的交界地方(后改雅江县)。

9.康定府系明正土司管辖地方,原设有打箭铺厅同知:井未征粮,1909年改府,管明正、鱼通两土司之地。

10.康安道兼按察使街,驻巴塘,管康属各府州县。

11.登科府系德格土司地方,管德格,兼管春科土司、高田土司及灵葱土司地方(后改邓柯县)。

12.德化州系德格土司地方,居德格中心。

13.石渠县系德格土司地方,居德格之北,分管高田土司地方。

14.同普县系德格土司地方,居德格之西,分管察木多呼图克图及奈纳土司之地。

15.白玉州系德格土司地方。

16.边北道驻登科,管康北各府州县。

17.乍丫理事官系乍丫呼图克图管辖地方,专管诉讼。

18,察木多理事官 系察木多呼图克图管辖地方,专管诉讼(后改昌都府)。

19.得荣委员系巴塘土司辖地与云南接壤地方,专管征收粮税。

20.江卡委员系清廷赏与西藏管辖的地方,赵尔丰收回,设员征粮。

21.贡觉委员系清廷赏与西藏管辖的地方,赵尔丰收回,设员征粮。

22.桑昂委员系清廷赏与西藏管辖的地方,赵尔丰收回,设员征粮。

23.杂瑜委员系清廷赏与西藏管辖的地方,赵尔丰收回,设员征粮。

24.三岩委员系“野番”地方,赵尔丰用兵征服,设员征粮(后改武城)。

25.甘孜委员系麻书、孔撒两地土司管辖地方,地名甘孜,设员征粮,兼管白利、东科土司之地,分管德格、卓倭、章谷土司管辖之地。

26.章谷委员系章谷土司管辖地方,设员征粮,分管卓倭土司上罗科“野番”地方(后改丹巴县)。

27.道坞委员系麻书、孔撒两土司管辖地方,设员征粮,兼管单东、鱼科土司管辖之地,分管明正、绰斯甲之地(后改道孚县)。

28.瞻对委员系清廷赏与西藏管辖的地方,赵尔丰收回,设员征粮(后改瞻化县)。29.泸定桥委员系咱里、沉边、冷边三土司管辖地方,历设巡检,归打箭缠厅属,1911年改设委员(后改泸定县)。(上述17-29等13处委员,民国元年(1912)尹昌衡西征时,均正式改为县治。赵尔丰所设道、府、厅、州:继亦一律改县。)

1911年,傅嵩炑(华封)率戍康回川,鎭压四川保路风潮,边备空虚,西藏在英唆使下,派兵东侵,占据了昌都地区各县,连江以东的德格、邓柯、白玉、石渠等县亦被藏军袭占。次年(1912年,郎民国元年)6月,四川都督尹昌衡以“西征军”总名义率领新军入康,恢复了被藏军占据的各地区,井增设了硕般多(后改硕督)、恩达、科麦、嘉黎、类乌齐等县。1914年春,调尹昌衡入京,派张毅为川边镇守使,次年刘锐恆继张为镇守使,1916年9月殷承瓛继刘为镇守使,尚继续保持尹昌衡规复地区的旧有局面。但1918年陈遐龄继任镇守使后,藏军又大举东侵,袭取昌都,占地达十一县之多,即康北各县,亦被藏军占去。而陈遐龄竟置此事于不顾,把实力投入四川,于是川边镇守使管辖的西康地区便只剩康定附近及康南一带的十一县牛了。

1925年春,段祺瑞为北洋执政,裁撤川边镇守使,任刘成为西康屯垦使,乘摄民政,对藏军所占地区,亦无力过问。至1927年夏,刘成的为刘文辉所饼吞,刘文辉就接管了西康戍地,井通过他的驻京代表张希骞的活动,由蒋介石派他兼任川康边防总指挥。1928年9月,会议通过决议将西康与绥远、察哈尔、宁夏三特别区改为行省。但刘文辉在四川占的地盘很大,对康事不大重视,只在康定设立了一个“西康政务委员会”,以龙邦俊为委员,韩霈、吴择三、胡人纪、陈启图为委员,这个委员会隶属于刘的二十四军军部边务处,1932年,邓锡侯、田颈尧、刘湘共击刘文辉,岷江一战,刘文辉败退雅安。刘文辉乃在他的军部之下,设置宁、雅、康政务委员会,这时,他只剩这块地盘了。1933年8月,刘文辉派陈启图为西康行政督察专员,驻守康定,监督康南康北各县政务,西康的地位实际已降为一个专区性质了。

刘文辉败退雅安后,“防区”仅有贫瘠的宁雅两属及西康地区,财赋收入很少,不足维持他残剩的。1935年2月,蒋介石派刘湘为四川省,令四川各军交出防区,组成统一的四川省府。当时刘湘实力强大,又有蒋介石支持,各军不得不交出防区,宁雅两属向来属于四川,刘文辉也不得不交与刘湘管辖。西康地区,在清代郎亦属于四川,民元以来,渐成为特别区域,1928年南京又有改省的决议,这时经过刘文辉驻京代表冷融的活动,又因当时伪行政院长汪精卫念及刘文辉过去曾附和他在北平组织扩大会议、共同反蒋,目今刘文辉处境困难,正好加以支持,在西南保留一个“卒子”,因板力同意刘文辉把西康建省;而蒋介石也不愿刘湘势力过大,兼饼川康,因也同意让刘文辉保持西康,作为牵制刘湘的工具。于是南京在任命刘湘做四川省的同时,也任命刘交辉为西康建员会的,并任命诺那(藏)、刘家驹(藏)、张铮、冷融、段班级、向传义等为委员,于是建省的计划,就正式提上日程了。

这时刘文辉已无力另作他图,就只好一心筹划西康建省的工作了。但这时工农长征经过川康,蒋介石追击的,也由第二路军总指挥萍岳率领到达康境,驻扎在雅属的天全、芦山等地,李抱冰军的,驻在康定。直到走了很久,萍、李仍驻康雅各属不肯移开,李抱冰且宣称要做左宗棠,要经营边区,萍所部士兵也在雅安、天全修筑公路,有与刘文辉手夺西康地盘的情事。刘文辉为要占稳西康,趁着蒋介石有利用他牵制刘湘的心理,遂派李静轩为代表赴庐山见蒋,陈述康属驻军复杂,粮食供应困难,建省无法进行等情况,要求蒋介石把萍、李调走。蒋也因当时两广发生,需要集中较多兵力对付两广,西康地区贫瘠僻远,不太重视,遂答应把入康的调走,向李静轩说:“你告诉自乾,我决定把调开,把西康交给自乾,让他好好经营,”不久萍、李先后调走,刘文辉原来设置在雅安的西康建员会,才于1933年9月22日移设康定。

但是萍岳开走以后,江西岸昌都地区的藏军又东渡占据邓、德、白、石四县,当时驻在该地的青海被迫退集邓柯,与藏军经过几昼夜剧战,伤亡很大,势已不支。刘文辉为了保持康属这块地盘,才于是年11月亲率所属138师2旅的章镇中团、唐福珠团,136师1旅的曾言枢团及补充旅的陈明扬团前往康定,随郎派章团进驻甘孜,曾团进驻理化,阻止藏军继续进攻;一面又致电藏军驻昌都的索康,责备他不应慢犯康属地区,精其将撤回。藏军见刘文辉大批到来,而刘是西康建员长,昌都地区过去又曾是西康的一部分,途不敢继续前进,派代表士朗多吉到康定与刘协议,在刘同意与藏军划江为界,各守原防后,乃撤退江东岸,青海旋也撤走。于是邓、德、白、石四县归还康属,刘文辉得以保持康南、康北19个县及1个设治局的地盘,作为建省根据。

但是这19个县和1个设治局,人口却只有三十万左右,而且财赋收入,每年仅有五十万元左右,与初步拟定的建省后开支年需330余万元相差甚远。于是刘文辉向伪提出两项要求:(1)请照绥远、察哈尔建省曾划入河北省部分地区的成例,将四川省的宁雅两属(西昌和雅安地区)15个县和两个设治局划归西康管辖;(2)西康建省后合计民财教建保安各项事业经费全年共需3,249,253元,充实省级机关经费又年需四万余元,而现在“”补助建委会的经费每月才一万元,不敷太多,睛照补助察绥建省成例,除本省收入外,差额由“”全部补助。

刘文辉提出这两项要求,系在1935年7月建委会正式成立前两月,当时虽有汪精卫支持他,但蒋介石不肯出钱,于是关于财政补助一项,仅空洞地答复说:“案经‘’各部、院、会审查,谓西康建员会行政经费,已经行政院核定,每月补助一万元;列入二十四年度预算。此外如需建设经费,似宜俟建员会成立、拟定建设计划后,再行核办。”关于翡划宁雅两属问题,行政院则转军事委员会,由蒋介石令四川省府核定。刘湘对西康建省本已不大赞同,现在刘文辉还要四川划出宁雅两属,更不愿意。这不仅因为怕把刘文辉养肥了,而且怕刘文辉驻地靠近成都,形成威胁。乃根据民政厅长甘绩铺的提议,于1935年6月4日以“查四川宁雅两属,虽与康南接境,然自前清迄于今日,均分守疆区,相安无事,一切民情习俗,各有沿袭,而财政、教育、建设、保安诸大端,关于川省设施尤为重要”为词,拒绝划拨。

1938年1月,刘湘在汉口死去,蒋介石发表张群继任四川省,遭到刘湘部下将领的坚决反抗,不能到任,川军将领都在积极活动,各想占据刘湘遗留下来的军政职位。王横绪遂趁此时,极力拉拢刘文辉,企图借刘在四川旧军政界中的关系,凑成他出任。王许刘在他做了之后,同意把四川的宁雅两属划归西康,助成西康建省计划,井由四川省府对西康作财政上的援助。后来这事完全成功了。刘在这次中,也讨好了蒋介石,蒋更愿意拉拢他,以免川康一致与他作对。1938年4月,刘到汉口见蒋,蒋答应划四川宁雅两属给西康,在西康省府成立后按省预算由“”与四川补助其不足的行政和建设经费,并拨款修建川康公路。

是年5月,王籁绪就任省后,就由四川省府派吴景伯(刘文辉旧部,王新保荐出任四川省府的委员)与刘文辉的代表王靖宇商定川康划界问题。同年9月,宁雅两属(除雅属名山县仍归四川管辖外)14县和两个设治局正式移交西康省管辖,四川靖化县所属的绰斯甲土司辖地也划归西康丹巴县。于是西康省乃于1939年1月1日正式成立,刘文辉任省,西康建省也就最后完成。

西康省其大致范围,包括现在的四川省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雅安市、甘孜藏族自治州以及西藏东部的昌都市等地区,省会城市为“雅安”。面积大约在45.1万平方公里左右,人口约有165万人,是一个地广人稀的省份。除了面积大,人口少以外,西康省还是内陆进入西藏的必经之地,位置重要,很有战略价值。

在1955年,我国第一次会议结束后,西康省、热河省等省份正式撤销。领土也划分到了附近省份之内。至此,西康省落幕,其存在时间也仅仅只有16年。

【张希骞 张希骞的】相关文章:

1.动物故事精选:寓教于乐的儿童故事宝库

2.《寓教于乐:精选动物故事助力儿童成长》

3.探索动物旅行的奇幻冒险:专为儿童打造的童话故事

4.《趣味动物刷牙小故事》

5.探索坚韧之旅:小蜗牛的勇敢冒险

6.传统风味烤小猪,美食探索之旅

7.探索奇幻故事:大熊的精彩篇章

8.狮子与猫咪的奇妙邂逅:一场跨界的友谊故事

9.揭秘情感的力量: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与决策

10.跨越两岸:探索彼此的独特世界

上一篇:张嘉佳睡前故事、张嘉佳睡前故事在线听 下一篇:张灯结彩的意思-张灯结彩的意思和造句